北宋時期的理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提到: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這句話大家都比較熟悉。
我們也知道,從唐朝開始牡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愛,從國君到平民百姓。
尤其是到了唐朝中期,進入鼎盛。
因此,周敦頤《愛蓮說》最后寫到:“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
對牡丹的愛,當然就有很多人了。
就是說,從唐朝開始大家都喜歡牡丹花,非常普遍。
到了中晚唐及北宋早期,當時的牡丹價格昂貴,普通老百姓一般是買不起的。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一次看到一位老農在城里看牡丹花,嘆息牡丹太貴買不起。
白居易有感而作一首詩《買花》,詩中說牡丹“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就這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錢相當于唐朝當時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了。十戶啊?估計白居易也是帶一點情緒寫的?
我們從白居易的多首詩中,也可以看出來白居易厭惡奢侈生活,對當時的達官貴人玩牡丹成風的陋習也比較討厭,所以白居易也不是非常喜歡牡丹。
另外,唐宋時期權貴階層往往把牡丹花作為貢物獻給皇帝,同時也互送牡丹,爭新買寵,嘩眾取寵。
這種風尚習慣也受到許多愛國詩人文人的強烈反對,又不敢直言。
于是,有些人就開始指桑罵槐,無端無辜地責備牡丹了!
當然,除了這種原因以外,不喜歡牡丹的古人也比比皆是。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直接的因素,就是詩人當時在寫牡丹的時候,心情不好,帶有情緒或者是情緒低落,或者是生活有壓力。
這時候,看看牡丹就不順眼了,就順便罵了幾句。花怕出名豬怕壯啊!
本來罵過也就算了,沒有想到,今天把它們收集起來到頭條號上集中發布一下。
牡丹
宋朝:楊軒
楊妃歌舞態,西子巧讒魂。
利劍斬不斷,余妖鐘此根。
光華日已盛,闌檻豈長存。
寄語尋芳者,須知松桂尊。
注解: “利劍斬不斷,余妖鐘此根”, 用利劍都斬不斷(誘惑的牡丹花)的根,斷了又生,斬斷了有生,簡直成妖,妖魔喜歡集聚在這牡丹花根上。
罵的夠狠吧?古代的利劍那可厲害了。“ 寄語尋芳者,須知松桂尊”,希望喜歡花花草草的小伙伴們,需要知道松柏,桂樹的尊貴芳華。
點評:其實我們尊重松柏也熱愛桂樹,那也不能指鹿為馬罵牡丹呀?
詠牡丹
宋朝: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點評:“我大如斗,我還一事無成”?牡丹表示不服!
唐朝: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點評:妖艷的牡丹,華而不實,讓人的心都亂了,大家想瘋了一樣,為它花錢。
再看看桃李默默無聞,碩果累累都不多說話。言下之意就罵牡丹浮躁,華而不實。
當然,詩人更多的是抨擊當時的社會問題,不解讀了,我們今天只說牡丹。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朝: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注解:
另有白色牡丹,又大又圓,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玉盤,形容白牡丹開得大而圓。承露,承接甘露(典故)。
點評:直接抱怨長安豪貴富人,爭相去玩紫牡丹,白牡丹看都沒有人愿意看。
在唐朝白牡丹備受冷落,都不喜歡白牡丹。估計和迷信有關系。
啊,啊,啊……牡丹,百花叢中你最鮮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立即刪除!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