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準的玄學,基礎都是科學
我們平時經常會在書本上,網絡上看到自己星座的解析,運勢等,再專業一點還會上升到占卜學,擺卦算命之類。‘
確實,生活中總是遇到算命先生根據你的生辰八字掐指一算,三言兩語就把你整個人說透了,于是很多人也對這一種隔空有奇效的玄學十分敬仰,更有甚者視之如圭臬,總覺得自己的本質屬性在冥冥之中都已注定。
然而,早在1948年,英國心理學家Bertram Fowler通過試驗解釋了這一人人都愛“對號入座”的現象。
實驗發現,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至于能夠適用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算命先生跟你說的整體梗概,可能運用到另一個人身上同樣適用。這一現象也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2、真的不是你自控力不足,而是潛意識太強大
很多人都嘗試過在生活中“改變自己。”
脾氣非常暴躁的人總是在歷經的每一件事上兢兢業業地提醒自己不要發火;
陷入熱戀中的女生總是一面深陷的同時,另一面又手腳并用地將自己往出拽,唯恐受傷。
人們認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自控力也會隨著增強,逐漸會以理性自居,于是自以為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會以現實為基礎實現利益最大化。
然而真相是: 人類大多數決定實際上是在潛意識的作用下產生的。
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少是有意識的行為,因為人類大腦每秒由超過1100萬的獨立數據片轟炸,這些數據無法被有意識地篩選處理,于是潛意識根據特定的“拇指法則”幫忙解決問題。
神經學家弗朗西斯科·魯維亞曾說:“在所有大腦活動中,只有2%是有意識活動。”
換句話說,人類就是“無意識”動物。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求助者會和我說嗎“刻哥,很多道理我都懂,可自己遇見了感情問題還是會搞砸“,因為懂只是「意識化」,而真的成為自己的信條和顧念是需要「潛意識化」。
3、容易走神的人可能更聰明
相信在平常人眼中,遙不可及的“學霸”之類人物必定是精神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的代名詞。
實際上,也許很多高智商的人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相反,他們可能更難集中注意力,甚至總是走神。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們發現,那些時常分神、發愣的人實際上更聰明。
此前也有相關研究表明,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大腦有近一半的時間處于神游狀態,恰恰是大腦運行容量幫助我們可以“三心二意”地做完事情。專家表示,大腦運行容量還和人類智商的一些其他常規指標有關,比如閱讀理解能力和智力測驗分數。
4、你認為最不會出錯的記憶,可能更容易是錯的
人類的記憶其實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準確妥帖。
就以我們自以為最深刻的“閃光燈記憶”為例。
“閃光燈記憶”具指對鮮明、重要的公眾事件(比如汶川地震等)的記憶。并且在事件發生時,你不僅能記住此事件,還能記住與此重要事件不直接相關的信息,如當時的自己身處何地、與誰在一起、以及在做什麼等細節。
然而,這種我們自認為是精準無誤的記憶,其實其中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所以反而會歪曲當時真正的記憶真相,從而刻畫在我們頭腦中錯誤的回憶。
愛情的甜蜜期中,我們回憶中的過去都是幸福的,你在對方的記憶中也都是可愛善良的。但當愛情出現問題,甚至對方和你分手后,他記憶中的你可能就會完全變了一個樣子,這個時候,他記憶中的人基本都是糟糕的、負面的,所以在挽回愛情的時候不要過分的寄托于對方的記憶和感情,因為這個時候他的記憶可能已經主觀化,而記憶中的你也許很糟糕了。
而愛情挽回中,常常涉及的一些斷聯,也正式源于消除對方這種主觀的負面印象。
5、喜歡說謊的小孩,也許并不是壞孩子
在我國,“孩子說謊“這一現象可能會成為家長們的心頭病,他們認為一個小孩年紀輕輕就謊話連篇,長大了可怎麼了得?
實際上,喜歡說謊的孩子的大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智力更高。
國外的一項研究發現:50%的三歲小孩曾說謊,90%的四歲小孩曾說謊,成長到12歲,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曾有過說謊的經歷。
孩子說謊其實是認知發展的標志。認知發展越健全的孩子,說謊技術就越高明,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認知去圓謊。
6、 看他做的而不是說的,“非語言溝通”更客觀真實
在親密關系中,山盟海誓、甜言蜜語固然是讓雙方變得更親密的法寶。
但比起語言,“非語言溝通”才更能客觀地體現出對方真正的想法,也就是平日里對方跟你在一起時經常發出的動作,眼神,以及給你的狀態等。
人格心理學家發現,人的多數動作都是無意識中發出來的,而相比較而言,語言溝通則更多地攜帶溝通者的刻意修飾和目的,語言本身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如果每一個人都說的話都能真實的映射出他真實的想法,那麼這個世界將會特別可怕。
所以,當在危險來臨時,對方第一時間下意識地想著保護你,可比他平日里說了一千一萬句“我愛你”要來得更真實。
這也是我為什麼常常對求助我的姑娘們說的一句話:不要聽男人說給你聽的話,而要看他做的。
7、很多你一直篤定的信條和觀念,可能是錯誤的
我們在成長中,很多時候會突然發現自己原本一直相信和堅持的觀念,很可能是錯誤的。
比如:
愛對方,對對方真心真意付出,對方就也會更愛我們;努力和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兩個人真心相愛了就不會分開;父母變老還很遙遠;分手之后常常能聯系,就更容易復合
8、不是求勝心(動機)越強,就越容易成功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求勝心(動機)強度和成功并不是正向線性關系,就是說并不是我們越想獲得成功,我們就越容易成功。
對于任何任務,如果你過于想成功,可能都會適得其反。
因為我是主要做婚戀情感咨詢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求偶和挽回中的體現,越喜歡對方越想和對方在一起和復合的,往往因為過高的需求感會讓事情事倍功半,導致心態糟糕,出現急躁、焦慮、緊張、壓力等等負面心理狀態,從而影響成功率。
9、自我合理化 — 你認為的道理,很可能是你給自己的懶惰和懦弱找到的托詞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自我合理化」,是人們為了保護自己,降低自己的焦慮和不安,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方式。
在我的咨詢中就會常常遇見這種自我合理化的例子,比如分手之后,想不斷聯系對方,會給自己找出來我確實是有事情找他,所以不得不聯系,或者我只是以普通朋友的身份和他聯系等等。又比如,人的很多阿Q精神也是源于此,今天不去上課了,翹課,因為你看天氣太不好了。
10、驗證性偏差 — 當人們決定一件事情之后,他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支持自己決定。
人們常常會尋找到那些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證據,而無視和忽略那些能讓自己覺得自己是錯誤的證據。
典型的例子,當一個人決定了分手,他很難再發現伴侶的好了,因為他要做的一切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來找到伴侶的缺點,從而支持自己分手的決定。
所以,如果你被分手了,那麼真的未必是你的錯!
11、溝通不是萬能,很多時候解決不了感情問題
咨詢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求助者過于把希望寄托于所謂的“溝通”上了,比如:男友對自己冷漠,是因為沒機會兩個好好溝通;男友堅決分手,覺得好好溝通一次應該可以解決。
溝通解決不了感情問題,想想看:『你能通過溝通,讓一個不愛吃芹菜的人愛上芹菜麼?』
12、很多時候,我們絕望太早了
由于人的自我保護防御機制,人們會在遇見危險的情況下,把問題想的更加嚴峻和糟糕。這是進化心理學的一部分,因為從進化論來說,我們的祖先當遇見危險的時候,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才能更大可能的逃離危險,獲得生存機會。
在感情中也一樣,我發現很多找我咨詢的求助者會把當前的情況想的過于糟糕了,可很多事實上問題并沒有那麼嚴重,過早的糟糕心態,會讓你變的更加焦慮和絕望,從而很可能影響你的行動力,導致錯過機會。
13、分手后的男生,一樣會想起前女友
很多女生覺得,男生一旦分手就一定是多堅決的理性的,堅決不會回頭那種,可研究和大量的經驗都證實,分手之后的男生一樣會出現情緒反復甚至后悔。
14、男性就是看臉的動物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認,對于男性來說,女人的外貌確實是重要的吸引力。很多姑娘和我說過,男人會這麼膚淺麼?他可是博士啊!等等。
是的,沒錯,但這和膚淺無關,男性看重女性的外在是進化的結果。
人類的祖先,包括大自然中絕大多數的動物,雄性都是為了追求繁殖價值,他需要確保自己選擇交配的雌性能為自己產下更健康的下一代。
而女性的外表,性感的身材其實就是生育力的重要體現。
深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 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態度。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