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修行圈
秦燔六經,易以卜筮獨存。《周易》本為卜筮之書,大約成書于西周初期,是農業社會初期的產物。春秋時期經過孔子儒家的箋注和闡發,被賦予以象數和義理為基本骨架的學理,使其完成了從巫術向科學的轉型,這個轉型的關鍵點就是《易傳》。《易傳》是中國最古老的自然科學,它通過對易經的詮釋,賦予易經以新的、文化的、哲學的和科學的意義。《易傳》第一次從普遍的宇宙規律角度來理解自然、理解命運,從價值意義上來理解人生,第一次明確闡明了中國人的自然現,并規定了中國科學的基本范疇,從而使易經從單純的筮書而成為借以洞察和把握宇宙萬物生成演變普遍規律的基本模型和運演符號系統。
戰國時期,稷下學派的學者們通過融匯古代歷律學、天文學、地理學中的五行學說與醫學陰陽學說。建立統一的陰陽五行學說,使之成為更為實用的古代科學模型。至漢,陰陽五行說納入易學,形成漢易“象數學”的獨特體系。易經、陰陽五行和干支計時法融為一體,以“一陰一陽之為道”為最基本原則,以陰陽五行為基本的功能性結構實用模型,周易為運演符號系統,整合為樸實的關于宇宙萬物生成演變之統一的象征性模型,為中國古代科學各學科的確立準備了條件。實際上,中國古代科學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套獨特的科學體系,它不屬于任何一門具體科學,幾乎是凌駕于各學科之上的統一的模型體系。這一模型體系不同于西方近現代科學關于世界構成和物質運動的組合性結構解釋模型和數理邏輯體系,西方科學沒有與之相對應者,由此也決定了中西科學不僅各自沿著不同的道路發展,而且涉及到人類認識的不同方面。
20世紀后半葉,后現代主義的興起和科學家內部反科學思潮的出現,使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神秘的東方文明古國——中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周易》當首先受到世人的關注。《周易》是一部由卦畫建構而成的精妙絕倫的奇書,是運用符號與數理邏輯涵蓋宇宙人生萬象與變化的法則,內蘊著生生不息、變化莫測的象、數、理、占之機。的確充滿了東方思辨哲學的智慧。
20世紀我國對《周易》的研究在義理之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由于缺乏內涵深刻哲理的象數研究,使其未能達到應有的深度。同時由于《周易》內涵了思維方式、符號體系、對稱圖式、陰陽觀念、整體性原則、中庸處世方法等,對當今經濟發展、科學進步、人格塑造、文化建構具有重要意義,因而高度哲理化的易學研究仍是易學發展的大趨勢。并且在此經濟文化背景下,《周易》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分析、選擇、預見、管理、教化的功能,經過現代人的整合而被視為新的管理學、決策學、思維學、倫理學成為世界爭奪的焦點,從而導致了易學研究的國際化。
根據易學發展的趨勢,易學研究的目標是建立囊括融舊鑄新的、高度哲理化的、世界共享的易學新方法和新體系。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運用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加強古代易學研究、科學易學研究、易學哲學研究,從中吸收營養,逐步建立新的易學體系。
易學與科學是近幾年學界關注的焦點。易學和科學在古代就密不可分,漢代、宋代和清代易學家就是吸收了天文、歷法、算術等,自然科學才建立了博大的象數易學體系和易學方法。但明確地把易學與科學作為研究對象始于西方科學傳入中國后,一些易學家開始注意運用科學知識研究易學和用科學方法審視易學。20世紀中后期,這種研究趨向鼎盛。主要表現在海內外一些自然科學家通過比較近現代科學和易學,發現了許多易學理論與科學理論相吻合之處,進而激發了他們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周易》,或用易學方法指導科學研究,或用易學和科學相互印證。特別是《周易》與現代自然科學的研究對人們更具說服力,所以自然科學家們也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古代經學中最高深的學問——《周易》。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各領域:
周易與天文歷法
古天文學是中國古代的帶頭科學,而且古代天文學家皆精通陰陽學說,如漢代的張衡、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康節、元代的郭守敬等。八卦就是在古天文學的基礎上發現的,它是與天文歷法協同發展起來的,是古代天文歷法的最初形式(無文字符號)。實際上,易道陰陽與古天文斗建律歷都有著深刻的內涵關系,其關系的核心在于日月四時陰陽、律呂陰陽與易道天之陰陽的關系,六十四卦具有干支納音五行規律。《周易》八卦、六十四卦、干支、卦氣等是從古天文學觀測中發現的一整套自然規律,它是易學的主體部分,河圖、洛書、八卦、六十四卦中內蘊著科學的天時觀,由于易學不斷向縱深發展,從而促進了天文歷法的高度發達,特別是六十四卦與干支甲子的出現,并有機結合起來反應天地陰陽之象,終于使回歸年與朔望周期協調起來。因此通過古代歷數可以證實八卦和天文學的兼融關系,八卦和六十花甲數一起不僅可以動態地反映天象,而且還能推衍歷數,它們既是天體運行的客觀標志,又是協調履歷度量數、統一紀歷年月日象數符號。
中國古代將北極星看作宇宙中真正的“不動點”及一切天文觀測的依據。自古以來就有“斗轉星移”之說,仰望夜空,先人感到頭上有個半球圓頂,上面布滿了無數星斗,古人便把這個球面看作天球。由于地球自轉,在古代天文學家看來,天球是繞著天球北極(北極星附近)的軸轉動。地球有赤道,天球上也有天赤道它過天球中腹,與天球轉軸垂直。如同地球上的點可用經緯度表示一樣,天球上任何天體的位置均可用赤經和赤緯表示。
由于地球繞日公轉,于是在地面上的人看來,太陽不僅隨天球一起每天轉一圈,它在天球上相對于其它恒星也在移動。太陽在天球上每年移動的軌道叫黃道,黃道與天赤道的兩個交點為春分點和秋分點,太陽經過這兩點時,正逢春分、秋分兩個節氣。觀測者的正上方叫天頂,天球上過天項和天北極的圈叫子午圈,天球上每顆恒星一晝夜均會經過子午圈兩次。現代天文學中的天球、天項、赤道、黃道、赤經、黃經、二分二至、歲差、交點月等等都沿用中國古天文學的內容,真可謂不勝枚舉。并且早在春秋之前,中國先民已將天球中臨近黃、赤道的區域分為二十八個區,即二十八宿,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二十八宿概念形成后,古人又將四象(四方天象)概念與二十八宿結合起來。這樣天球以二十八宿為刻度,四象分布四方,每時更一象限,四時更四彖限為一周天。故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離震兌四卦紀四時。春分點在東方,青龍七宿居之,象征春三月,萬物發陳,故以震卦配之;夏至點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征夏三月,萬物繁茂,故以離卦配之;秋分點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征秋三月,萬物成熟,故以兌卦配之;冬至點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征冬三月,萬物閉藏,故以坎卦配之。
至于我國的歷法,自黃帝始有史書記載的達99種,但大多已經失傳。我國古代是陰陽合歷。它是以陰歷為基礎,以置閏之法協調陰陽歷,即3年一閏,5年再潤,19年七閏始能齊一。也就是說當太陽視運動為19周,月行235周,恰至冬至朔日夜半子時相會。古代是以回歸計年,朔望計月,365日而成歲,平年354日,閏年為384日。太陽日周期歷12時辰為一日,合今24小時,1440分鐘。以序卦順序一卦值一日,坎離震兌值二至二分。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濟值癸亥,周而復始盡360日。以一日十二時辰再分,則以乾坤兩卦代表晝夜,乾坤計十二爻,每爻當一時辰,共當十二時辰,并以十二地支計十二時辰,與十二消息卦相配表示陰陽消長變化之象。再以乾坤兩卦分360策,其余每卦的六策,坎離震兌四卦計24策,以演24氣,360策和周天360度。
卦氣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個月即七十二候。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余四卦坎離震兌分主四時。每月五卦計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當六候;十二月六十卦當七十二候。六十卦中,每月以辟卦為主,故稱十二月卦。十二月卦表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晷影的變化。從冬至子月起的六個月,晷影從最長不斷縮短周易以復、臨、泰、大壯、夬、乾六卦表示陽長陰消之象;從夏年午月起的六個月,則晷景從最短不斷增長,周易以姤、遁、否、管、剝、坤六卦表示陰長陽消之象。并且自子至巳,冬至到立春,春分到立夏,氣溫由寒漸溫而暑,呈上升趨勢;自午至亥,夏至到立秋,秋分到立冬,氣溫由暑漸涼而寒,呈下降趨勢。可見,十二消息卦不僅揭示了四季晝夜長短的節度性,而且體現了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的循環變遷的節律性。我國古人對太陽回歸年周期上形成的二十四節氣特征的認識,對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一直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我國歷法經過“數更儀象,日測月驗,隨時更改,務與天合”,使之日趨完善。漢武帝時的太初歷就是以天象實測和多年天文記錄為依據,對歷法進行了第一次改革,首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歷法,并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當時的回歸已經精確到365.250162天,與現在的觀測數據差約11分鐘;朔望月為29.530864天,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29.530589天,誤差不到24秒。南北朝時期,祖沖之改革閏法并引入歲差創立了大明歷,將19年7閏改為391年144閏,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實際閏月的計算更精確。并首次求出交點的日數為27.21223日,現在測得的交點月日數是27.21222為正確推算日月食的發生時間和位置創造了條件。元代郭守敬集占今中外歷法之大成,頒布了我國古代最精確的一部歷法——授時歷,回歸年和朔望月分別精確到了365.2425和29.530593天,與現代測得的結果分別差26.4秒和0.35秒。公元1608年,明代邢云路測得一回歸年為365.242190日,與現代技術條件下測得的誤差不到0.35秒,其精確度遠遠超過了當時歐洲的天文學水平。實際上,我國的天文歷法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與易卦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的最佳平衡狀態,也正是易卦、卦氣、物候、律歷、干支之間密合的關鍵所在。并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天文歷法一直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地位。
周易與氣象學
我國古代天文和氣象二者合—,統稱為氣象。上古之時,先人們為了便于掌握天象、物象的變化,創造了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認為,“日往而月來,月往而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就是天氣氣候變化的基本規律。雨露霜雪、溫涼燥濕、雷霾風暴之所以產生,是與“日月運行,一寒一暑”的氣象變化相關。天氣的變化正如周易所指出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如果把一年作為太極的主體,則一年分成冬半年和夏半年,即太極生兩儀,冬半年為陰,夏半年為陽。兩儀生四象:春季為少陽,夏季為太陽,秋季為少陰,冬季為太陰。四象生八卦:坤(冬至)、震(立春)、離(春分)、兌(立夏)、乾(夏至)、巽(立秋)、坎(秋分)、艮(立冬)。按照太極觀點,氣象變化是無窮無盡的。“八卦相蕩”可以產生六十四別卦,八卦為經卦,兩者相加的卦數為72,正好代表一年72候,而每候為五天,72候為360天,為一年的天數。
八卦圖
現代研究發現,八經卦是伏羲氏根據太陽的視運動對大地的影響而總結出來的,而它們的卦名則是中國古地理氣候里的八大基本要素,它們的基本含義是乾為天,坤為地,離為火、日,坎為水、月,巽為風、木,震為雷,艮為山,兌為澤。八卦的排列是非常奧妙的,中心是河洛大地,四方南為天心(乾)所在,北為廣闊的華北平原(坤),東是火紅的太陽(離)升起的地方,西為滔滔黃河之水(坎)的發源地。四隅布局也很逼真,西北是黃土高原和太行等山脈(艮),東南是眾多的沼澤地和湖泊群(兌),西南和東北卦象實際上是世界最古老的大氣環流模式圖。因為對中原地區來說,一年四季里西南風(巽)都能把印度洋上充沛的水汽向北方輸送,它與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在中原上空交匯時,形成的降雨云系往往隨低層東北氣流向偏西方向移動。
就每個別卦而言也有其內在的含義,其中泰卦和否卦最典型地反映了大自然的變化規律。兩卦雖然均由乾坤兩卦組成,但其排列順序正好相反。坤卦代表陰氣,乾卦代表陽氣,因此泰卦中上陰下陽說明陰陽以相交和,其表現形式為內陽外陰,則“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例如,冷暖空氣就是陰陽二氣,陽氣在下,勢必上升;陰氣在上,勢必下降。當它們在空中作和合便能生風致雨電閃雷鳴。這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焉”,“天地交泰”必須“動靜有常”才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從而“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以達到風調雨順。反之會出現反常氣候,否卦正體現了這種情況。在否卦中上陽下陰各得其所,相互分離,天地不能及時交泰,因此“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從而出現風不調、雨不順的反常氣候。并且通過對乾坤二別卦的研究破譯還發現,二卦象形象地描述了黃河流域古氣候的變化;乾卦的六爻自下而上表示的月份為12、2、4、6、8和10月,而坤卦的六爻表示的月份分別為l、3、5、7、9和11月。乾坤十二爻的爻辭就是對該地區氣候年變化的寫真。
周易與中國傳統醫學
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卷中,有兩部歷劫不滅、光輝燦爛的文獻巨著:一是位于群經之首的《周易》,一是歷來被醫家奉為醫方之祖的《黃帝內經》。盡管《周易》成書時間早于《黃帝內經》,但它們之間有著歷史的淵源關系。故明代名醫張景岳有“醫不可無《易》,《易》不可無醫”的說法,《周易》實為中醫之源,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影響深遠。《黃帝內經》中五運六氣學說、氣化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干支學說都本《周易》而來,并且經過后人的不懈探索,在醫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周易》在中國傳統醫學中的應用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就連那些完全被西化了的學子們也不得不承認中醫的偉大之處,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一向被西方視為“江湖郎中的把戲”的中醫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青睞。中醫與《周易》的結合產生了許許多多特有的診療方法,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臨床實驗證明確有其獨到之處。現將一些與《周易》密切相關的診法簡介如下:
(1)體質診病法:該法由來已久,是根據陰陽、八卦、五行學說和人的健康狀況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分類,包括八卦體質診法、陰陽二十五人象自測法、五行之人體診斷法。
(2)八卦診病法:是通過八卦所對應的部位反應臟腑及人體各部位的病變,確定所患病癥。它包括眼八卦診法、耳八卦診法、鼻八卦診法、臍八卦診法、手掌八卦診法、足八卦診法、全身八卦診法、八卦脈診法。
(3)陰陽、五行、三才診病法:陰陽測病法是把病分為陰陽,診病過程中屬陽的表現可能是疾病的熱證、實證及疾病的向外發展方式;屬陰的表現則可能代表疾病的寒證、虛證及向內的發展方式。然后通過特定的醫療措施或藥物使其達到陰陽平衡,使人體恢復健康。五行測病法是根據蘊含于人體和自律正常活動之內的五行相生相克關系而表現出來的異常和病態來診病,目前五味診斷法最為常用。三才測病法運用最典型的就是尺膚診象,它是將肘以下的皮膚分為上、中、下三節,每一節中又分左、中、右三部分,并各配合于人體的不同部位,這樣可以細致地推斷人體各部位的病變。
(4)星占術測病法:是根據天人感應原理,以陰陽、五行、八卦、二十八宿及日周星辰對人體生理和病理的影響來診病,它包括日相測病術、月相測病術、二十八宿星占法和五星占術。現代科學實驗也證明天體的運行的確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變。
周易不僅可以用于診病,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治病。在通過陰陽、五行、八卦、運氣、臟象、經絡等確診病癥后,根據具體病癥使用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等八種基本治療方法對病人進行治療,以使其機體達到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其中主要是用各種方劑,所用的藥物(基本上都為天然藥)主要是依據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和歸經等藥物原理,將性能不同的藥組合形成千差萬別的方劑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另一種中醫最經典的療法就是針炙,其在西方早負有盛名。它是通過針刺人體腧穴或以燃燒艾絨熏灼腧穴部位的皮膚或病患部位,以疏通經絡臟腑氣血運行,調和陰陽,扶正祛邪,消除疾病和恢復正常功能狀態的治療方法。九宮八卦在針灸中的應用最重要的就是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它們與奇經八脈交會穴關系密切,并與河圖洛書緊密聯系,由此演變的九宮、八卦數及干支配合圖是靈龜飛騰八法流注的重要內容。靈龜八法是八脈交會穴與八卦相配合并參照八卦用宮數而形成的,它是依照病人就診日時干支進行計算流注馭穴的一種方法,八脈配八卦的順序依照徐風的靈龜八法歌:“坎一連申脈,照海坤二五,震三屬外關,巽四臨泣數,乾六是公孫,兌七后溪府,艮八系內關,離九列缺主。”飛騰八法是以奇經八穴與八卦為基礎,按天干時辰開穴治病的一種方法,與靈龜八法不同的是它注重從天干取穴,配穴原則依據飛騰八法歌:“壬甲公孫及是前,丙居艮上內關然,戊為臨泣生坎水,庚屬外頭震相連,辛上后溪裝巽卦,乙癸申脈到坤傳,巳土列缺南離上,丁居照海兌金生。”
除此之外,上世紀90年代李山玉醫師又推出了八卦象數療法,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它是以八卦學說為核心,以中醫臟象理論為基礎,以八卦象數為傳遞信息的媒介,以“八卦為體,五行為用;比類取象,以象定數;辯證施治,平衡陰陽”為原則,得一組象數密碼配方,并通過默念該組數字達到治病的目的的奇特治療方法。
當然,中醫與周易的結合遠不止這些,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醫學中,可以說隨處都能看到周易的影子。明代名醫張景岳在《醫易義》中有“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和陰陽消長之機。雖然陰陽以備于《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日天人一理也,同此陰陽乜;易醫同源者,同此變化也”。
清代名醫唐宗海在《醫易通說》中,敘述了太極、兩儀、四象、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爻位、十二辟卦等易學理論在傳統醫學上的應用,認為醫學是易學之源,易學是醫學之緒。可見周易與中國傳統醫學關系密切之至。
周易與生物學
21世紀是人性之光熠熠生輝的“生命的世紀”、“人的世紀”,生物學將在本世紀大放異彩。特別是全球性生態危機的出現使人們不得不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故《周易》的理論被應用于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和遺傳學等研究中。
“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明人類的出現是自然進化的產物,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哲學對生命起源的科學的認識。周易中生態意識的最宏觀的表述就是天、地、人三才論。
人生乎天地之間,取萬物以為養。但整個自然界在其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復雜的具有耗散結構的開放系統,人從自然界對物質和能量的獲取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須使系統內部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從而才能為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質和能量,這也就是當前所說的可持續發展;否則物極必反,導致全球生態系統的退化或崩潰。生態系統自身的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其中群落的演替就是物種競爭力量對比并使物種之間的關系日趨“和合”的結果,故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才能保證整個地球生物圈的健康持續發展,即“生生不息之謂易”。
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使物種之間“和合”而共存,即生物多樣性得以存在和發展。從整個生物界整體來看,物種也正是低等與高等并存、簡單與復雜并存,并由種類少向種類多方向發展,即所謂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周易與遺傳學的研究主要是大型人類基因圖譜的發表,遺傳學繪出的1.6萬個基因染色體所在的位置,它說明人的一生的確定性和它們的遺傳程序,是由4個堿基中任取3個構成64個密碼子的基因所控制。《易經》(周易)也有一個由64個符號組成的系統,每個符號也是由4個可能的“字母”中的3個組成,它依賴于陰陽極性的基本規律,揭示人的生命和發展受控于一個包含64種可能的狀態,每一種狀態又有6種可能的變化,使之成為另一個狀態的系統所確定的程序。如果用二進制表示“卦”的順序,并以太陰(==)、少陰(
)、少陽(
)、太陽(
)分別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烏嘌呤(G)、腺嘌呤(A)4個堿基的遺傳密碼表,發現竟似同一個密碼系統 。下圖為易經符號表示的密碼表,其中的0~63個密碼子分別與64卦一一對應,64個密碼子就是自然界的64種氨基酸。并且每一行從左到右,讀出0,4,8,12序列;每一列從豎直方向,以4個單位為間隔,讀出0,16,32,48序列。
這種排列為DNA雙螺旋結構中4個三聯體密碼分布在1.5螺旋上,0,4,8,12反映了螺旋的節點和腹點。3個完整的螺旋(360°)容納8個密碼子,即12個雙螺旋可容納32個正和32個負(互補)的密碼子。在易經中也描述了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循環運動。易經中的八卦圖也可以排成這種方式。兩個系統在旋轉方向上和堿基、互補堿基序列的上升和下降也是一致的。由易經推出的遺傳密碼不僅整體上表現出一種十分嚴整的順序,從0→15與16→31氨基酸的排列(Phe Leu Val Ile Ser Pro Ala Thr CysArg GlySer Tyr His Asp Asn)具有嚴格周期性;從32→47和48→63對于高等生物密碼變異情況,全都可以給出解釋。可見生物界可能存在一種規律,其特征一方面通過遺傳密碼表的64種三聯體密碼顯示,另一方面又通過64種可能的狀態及發展顯示。該規律在周易中已有很完善的體現。
其實,《周易》早在17世紀就傳入西方,并引起了當時科學界的關注。1701年,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通過研究伏羲六十四卦圓圖,悟出二進位制原理,終于使21世紀電腦大放異彩。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在河洛數理時空觀的啟發下,推演出11個推算時空增減指數的公式。量子力學的創始人玻爾運用我國太極陰陽互補原理,創立了并協原理。相對論認為時空是緊密關聯的,推翻了牛頓關于時空絕對分離的科學思想的基礎。而量子理論認為亞原子粒子是非常抽象的實體,即使粒子又是波,由于波粒二相性的互補的描述,使人們窺視到宇宙萬物之間美妙和諧的協同關系。
近年來《周易》已走向世界,被國外譽為“科學之母”、“萬有概念寶庫”。周易幾乎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學科門類,如它與現代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數學、光電學、二進位、遺傳密碼、場論、相對論、量子力學、波粒二象性、測不準原理、耗散結構論、宇宙全息論、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等都有密切的聯系,但要徹底了解其內在的更為本質的規律性尚需要各領域的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才能完成。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