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的鄉鎮,有許多古怪的地名,從字面上看那是“真”“神”“奇”,讓人浮想聯翩。這些“大名鼎鼎”的地名背后,都有著許多傳說和故事。它們半真半假,亦真亦幻。所以,不得不說,咱們的老祖宗還是很有情懷的。出于對鄉鎮地名傳說的熱衷,對部分內容作了整理編輯。但畢竟個人能力有限,整理的不是很全面,還望留言補充。
(篇幅稍長,分批閱讀,勞逸結合)
傳說,唐朝有個掌管兵權的武將叫姚勤王,是高郵人。此人英勇善戰,每次出征都打勝仗,深受皇上青睞。在他掌管兵權期間,沒有外敵敢來侵犯,唐朝江山一度太平。后來,皇帝安于享樂,不理朝政,搞得民不聊生。身為忠臣的姚勤王,連連進諫,好言相勸。哪知,皇上聽信讒言,給他套了個欺君之罪。姚勤王一怒之下,帶領兵馬回到家鄉。皇帝得知后,大慌,一位奸臣想出一計,叫皇上假意將皇姑許配給姚勤王,趁姚勤王操辦喜事之時,疏于防范易于處置。
然而,皇姑早有心上人,不愿嫁又不敢違抗圣旨,送親的途中,皇姑用金釵將自己刺死。送親的人不敢走漏風聲,直到婚禮的當天,送親人將皇姑(尸體)送入姚府,趁姚勤王與眾手下喝醉之際將其制服,以害死皇姑之罪將姚勤王滿門抄斬,又奉皇上旨意在當地一座土墩上建了座皇姑墓(皇姑墩)。周邊百姓得知姚勤王被滿門抄斬后,悲痛萬分,為了紀念這位大臣,就將姚勤王之所在的村莊取名“勤王村”,又將姚府所在的巷子取名“姚家巷”。
傳說早年,南門外護城河邊上,住著一家姓張的母女倆,祖傳一把好琵琶。母親原來是個賣唱的,彈得一手好琵琶,因為年老又雙目失明,不能再賣唱。獨生女從小就跟她學彈琵琶。姑娘長大了,又秀氣又端莊,加上彈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大家就叫她“琵琶女”。每天閑暇,琵琶女就在家草舍門前為父老鄉親彈奏。大伙兒也隨意湊上幾文,借以幫襯母女倆糊口度日。
有一年,來了個新州官,也喜好彈琵琶,技不如人卻總抱怨沒有好琵琶。他還有個寶貝兒子,是個好色之徒。州官聽聞張家有把好琵琶,派人來買,卻被琵琶女拒絕。買賣不成只好強奪。琵琶到手,州官硬是彈不出好聲音,氣得直想摔壞。誰知寶貝兒子來了,湊著老子的耳朵說了一番。原來這寶貝兒子想要琵琶女做小妾。于是州官派人傳令“不愿結親就搶親”。琵琶女難以違抗,便對來人說:“得先把琵琶還我,不然我一頭撞死”。結果琵琶歸還。
當天晚上,月明星稀。琵琶女又在草舍門前為父老鄉親彈奏,彈了一曲又一曲,如泣如訴,大伙越聽越心酸,都為琵琶女感到難過。就在這天下半夜,琵琶女懷抱著琵琶跳下了閘洞。打這以后,每當夜深人靜,人們聽到那閘洞流水,叮咚叮咚的聲音,就好像琵琶女在彈奏哀訴,有時閘洞流水發出嘩嘩的響聲,又好像是琵琶女對州官父子那樣人的怒吼。人們為了紀念琵琶女,后來就把這座閘叫做“琵琶閘”。
武安的南面有個顧家壩。相傳,有一年,此地流行天花,好多孩子死亡。正值清明節,這個地方有個在外做官的人,要回來祭掃,坐著大船經過附近的河道,鑼鼓喧天,出天花的孩子受到打擾,病情加重。當地的百姓,請求官員繞道而行,這個做官的卻不以為然:“孩子死不死關我什麼事!”顧家兄弟得知后,連夜在河道狹窄處,建了座土壩,阻斷大船的前行。
那個官員惱羞成怒,狀告到縣衙,說:“此地刁民故意新建土壩,阻礙朝廷命官通行!”顧家兄弟聽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土壩筑得又高又大,還挖來大柳樹種在壩上。縣太爺來到壩上查看,柳樹成蔭,鳥雀歡叫,便對那位官員說:“大人,您看著壩不是新建的,是本來就有的,您這訴狀還是收回吧。”官員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罷。后來,當地百姓為了感謝顧家兄弟,就把這個土壩取名“顧家壩”。
關于馬棚的地名由來,傳說還不止一種。一說:公元前223年,高郵境內筑高臺置郵亭,公元前220年,高郵境內筑成驛道。驛使途徑高郵北部時,往往會適當休息,然后一鼓作氣直奔秦郵亭。于是,選了一個地方,拴馬喂水,以便養精蓄銳,時間久了,管事的便在此地搭了馬棚,馬棚也因此得名。二說:明朝的時候,高郵有兩個驛站,盂城驛和界首驛,備有驛馬近百匹。盂城驛附近雖有馬飲塘供馬匹休息,但對于上百匹馬來說地域還是小了點。于是,便在盂城驛和界首驛的中間地帶,設馬場、建馬棚安頓驛馬,此后,這個中間地帶就被人叫做“馬棚”。
三說:一日,吳山桂帶著幾匹駿馬回高郵探親,家鄉人不常見到駿馬都感到稀奇。為了臨時安置馬匹,吳山桂就在家鄉沿運河東岸搭建了一排馬棚。附近的百姓一聽有駿馬可看,紛紛打聽駿馬在哪,知道的人便用手指著那一排馬棚說:“前面馬棚就是!”后來,叫著叫著,馬棚就成了那里的地名。也有說:吳三桂和他的祖上一直在此地養馬,販馬。又因養馬、販馬都需要搭建馬棚來安頓馬匹,于是,此地得名“馬棚”。
大運河高郵段,馬棚灣一直向北有座六安閘,原名六漫閘,當地人和過往的船民卻叫它騷閘子。相傳大小民船從這里經過,一定要由婦女掌舵。這掌舵與眾不同,婦女要把舵把夾在褲襠里,要敞衣開懷、坦胸露體,嘴里還要唱著春歌,船才能順利通過,不然的話,船要翻掉。
有一天,一位抗倭的水師將領帶著貼身隨從,沿著運河北上探親。他聽聞此怪事,又奇又氣,心想:自己走南闖北,還未曾見過如此侮辱婦道人家的事。于是,他租了條小船,并讓隨從扮成婦女,自己在船頭點篙,想看看這騷閘子究竟是怎麼回事。船快過閘時,水師將領偏不讓“婦女”解衣露體。突然,砰地一聲,船頭翹起老高,水師將領感覺水下有“鬼”,一下躍入水中,想就地捉鬼除妖。船上的隨從驚叫一聲,慌忙停船。水師將領鉆出水面高叫一聲“水下有鬼”,又急忙潛入水中。緊接著,船又被一撞,翻了。
隨從游上岸,左等右等不見水師將領上來,心里著急。于是,趕緊亮出腰牌找當地官府,興師動眾撈尸,終于在滾石下面把水師將領的尸體撈了上來。這一下,騷閘子的“鬼”露出了原形,原來是當地的武舉人吳大老爺暗地在靠近閘子的河里,張了鐵索網,設了滾龍石,用索鏈子通到河邊吳大老爺家的“觀湖賞心亭”。吳大老爺在此以侮辱南來北往船娘為樂。如有違反,就暗自動鎖鏈,人為造成翻船事故。
吳大老爺事情敗露后,被抓到官府問罪,鄉民們拍手叫好,從此六漫閘就改叫“六安閘”。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水師將領,就把吳大老爺的“觀湖賞心亭”改建為一座將軍廟,廟里供奉著那位水師將領。
傳說,很久以前,在東墩這個地方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母親為了兒子能夠讀書,節衣縮食,起早貪黑干活,兒子也很爭氣,16歲就中了秀才。但母親因積勞成疾,三十多歲就離世了,兒子傷心欲絕,抱著母親的尸體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母親下葬后,兒子就在墓旁搭了個草棚,日夜守著母親。
那年夏天,水災嚴重,看著母親的墓被水淹沒,兒子很痛心,下決心要給母親筑個高墳,于是,他拿起扁擔大鍬,披星戴月,挑泥打土。一個月的時間里,他時刻不停息,將墳地筑成一丈多高,二丈多寬的高臺。就在母親遷墳至高臺的當晚,兒子也因終日勞累長眠于母親的墓旁。從此,人們就稱這塊墓地為狀元墳,寓意兒子不僅有狀元之才,更有一片孝心。因為狀元墳與運河腳下古驛站的瞭望臺(西墩)相望,于是,這個地方就取名“東墩”。
關于清水潭的由來,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古時候,當地有對貧窮的母子相依為命。一日,家中只剩一升米,兒子煮成米飯,遞給母親吃,母親卻舍不得要讓兒子吃,推來推去誰也舍不得吃下這碗米飯,就這時候,門口來了位衣衫襤褸的老乞丐,老乞丐懇求:“能不能賞口飯”,看著老乞丐可憐巴巴的樣子,兒子便把米飯遞給了她,老乞丐連三道謝,臨走時還給了母子兩一個竹筒升子,當時兒子也沒在意,隨手就把竹筒升子扔在了已經見底的米缸里。第二天,兒子來到米缸前,一看,竹筒升子里裝滿了米,他把米倒進了米缸,竹筒升子里又裝滿了米,他接著倒……不一會兒,米缸便滿了,這時,母子才明白,那個老乞丐是個神仙。有了這個竹筒升子,母子兩并沒有自私的占為己有,他們還幫助了很多周邊的窮苦人家。
但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這事傳到了當地一個很貪心的財主耳里,他想方設法地將竹筒升子偷了回來。得到了竹筒升子,財主很是高興還大辦一桌酒席,邀請了當地大小財主想炫耀一番,便在酒席間拿出竹筒升子,說:“看我倒出大米來”,哪知竹筒升子里倒出來的不是大米,倒出來的全是水,而且越倒越多,突然,竹筒升子變大,洪水像排山倒海,不一會兒,擺酒席的地方就變成一個大大的水潭,那些大小財主也葬身在了水潭里。從那時起,民間就傳說:清水潭是竹筒升子變的,潭水很清很深,專門懲罰貪心的壞人。
八橋是里下河的古鎮之一,舊稱“邵伯下河八字橋”,是高郵的南大門。此地關河橫穿東西,張葉溝縱橫南北,成“十”字形,在鎮中心流淌。兩條河上東南西北,架四座橋梁,又因鎮東、鎮西兩座橋呈“八”字形,得名“八字橋”,后來簡稱“八橋”。
傳說,這個地方有個官員喜歡養羊,他養了七只羊,就把這里叫做七羊城,還雇了個孩子專門替他養羊。一天傍晚,孩子放羊回來,發現少了一只,那個官員一怒之下毒打了孩子一頓,把他趕走了。孩子回家后,與年老的母親相依為命,靠打柴割草為生。有一天,孩子出城割草天色已晚,怕母親在家餓著,又走了好遠去給母親買饅頭。饅頭鋪剛要關門,老板見孩子來了,問:“你怎麼這麼晚還來買饅頭”,孩子氣喘吁吁地說:“我出城割草回來晚了,怕母親在家餓著”。
老板見他是個孝順的孩子,說:“孩子,你要是看到衙門口石獅子眼睛紅了,就趕緊帶著母親離開城”,說完,老板飄飄然駕云上了天。原來老板是神仙,孩子立即去衙門口,一看石獅子眼睛通紅,趕緊跑回家背著母親往城外跑,跑了好遠好遠。突然,身后一聲巨響,六羊城塵土飛揚,地面塌陷,一會功夫就被水淹沒了。從此,六羊城變成了茫茫的六羊湖,后來,人們依諧音將六羊湖叫成了“綠洋湖”。
八橋羅莊村(現屬金溝村)有個靠金溝河的垛子叫草鞋垛,為什麼叫草鞋垛?傳說是這樣的:從前,當地有個人好吃懶做想發財,就找了個陰陽先生看風水,先生覺得為難不想理睬。那人死皮賴狗,還發毒誓:“先生若是讓我發了財,下輩子我養你”。先生沒辦法,只要答應了他,給他選了塊風水寶地。
說來也神奇,沒過幾年,那人真的發了大財,建了大莊園。他家傭人很多,穿破的草鞋就扔在一個垛子上,慢慢地,垛子上的草鞋越來越多,那地方就成了“草鞋垛”。但是,那個人發財后,待人刻薄,也不履行當初對陰陽先生的承諾。陰陽先生憋著一肚子氣,于是,在風水上做了點手腳,那人便一日不如一日,家財很快敗光成了窮光蛋,最后只好離開草鞋垛,外出乞討了。
高郵有三道溝,一溝、二溝還有三垛的五里。
一溝最早稱一垛,相傳三國時期曹軍在與東吳作戰時,曾在此地筑過一個土高墩,上有烽火臺用于聯絡,當時稱為“一垛”。后來,岳飛在高郵抗金時期,屯兵三墩(今三垛)。一日,岳飛誘敵(高太保)退向三墩方向,在距高郵城10余里處的河邊,金兵突然連人帶馬掉進挖好的溝中慘敗,這道溝便是岳飛為金兵設下的陷阱,而此戰也為這里留下地名“一溝”。也相傳是韓世忠抗金,在此設第一道壕溝得名。
一敗之后,高太保不甘心,報仇心切,率兵再次逼進三墩,岳飛胸有成竹,率兵西行迎戰,交手后假裝撤退。高太保怕重計,先派人試探,過了一溝相安無事,隨后率兵直追,哪知在一溝東10多里處,再次陷入深溝,大敗。而這第二道溝,便是“二溝”。也相傳是韓世忠抗金,在此設第二道壕溝得名。
兩敗之后,高太保惱羞成怒,又一次率兵出戰。岳飛早有安排,依舊先戰再逃。高太保兩次中計,格外小心,步步逼進。但安全過了一溝、二溝,高太保放松戒備,再次猛沖,在距三墩(今三垛)5里的地方,又一次陷入深溝,兵敗身亡。這第三道溝距離三墩5里,便留下地名“五里”,至今仍為三垛的一個村名。
雁馮莊,即今三垛馮夏村的馮家莊。傳說,此地原是蘆蕩荒灘,龜鱉下蛋的地方。大雁、天鵝、白鵝每年都要來此棲息尋食。高郵湖西有位姓馮的獵人,每年都要來到此地捕獵大雁,再到高郵城里賣個好價錢,久而久之,姓馮的獵人日子漸漸好轉,就在這里砌房定居。
上梁時,忽然飛來九對大雁,在房梁上一字排開,姓馮的獵人一見,大為驚嘆,認為是神雁。趕緊燒香禮拜,禱告許愿。從此,姓馮的獵人不再殺生,改行種田,與大雁和睦相處。打姓馮的獵人種田后,又來了個姓俞的有錢人來到這里,與姓馮的劃分地界,圈地雇人種田。從此這里有了馮、俞兩大姓,形成一個莊子,因先有大雁,繼有姓馮的來打獵,再有姓俞的入駐,于是,人們就把此地叫做“雁馮莊”。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總對自己貧賤的出身感到不安,因而時常疑神疑鬼地采取暴行,壓制稍有微詞的人。傳說,有一年的元宵佳節,朱元璋巡游到蘇州城,并傳旨全城百姓必須掛一盞燈在門外慶元宵。蘇州西門有位姓俞的人家,扎了只漂亮的西瓜燈,十分搶眼。
朱元璋一見,心想這不是在諷刺當年馬皇后在鄉間種過西瓜,于是傳旨滅俞家九族。幸好劉伯溫頭腦清醒,心存憐憫之心,不忍百姓被無辜殺害,于是他暗地通風報信。俞家趕緊收拾行囊,一直逃到高郵三垛北澄子河南岸東部才停留落腳,躲過滅族之災。由于俞姓家族遷入定居,逐漸形成村落,這地方便被稱作了“俞遷莊”。
三垛有個瓦莊,原來叫蔡莊。這里農民世世代代愁吃又愁穿,更愁無房可住。即使有房,也只是土墻草屋,漏風又漏雨,再看看屋頂,有瓦嗎?銅錢大的瓦片都沒,竟窮成這個樣子。什麼辦法都用過,最后還是窮,蔡莊的人只好求簽問卦。一天,這地方來了個算命打卦的,邊走邊咋呼道:“算命打卦,求子得子,求財得財。”莊里的人便向算命的先生問卜:“蔡莊哪天轉好運?”
算命的先生打了個“下下卦”,故作驚訝地說:“莊后是‘半羊莊’吧?”蔡莊的人說:“正是。”算命的先生又說:“怪不得此地不發財,蔡莊的‘蔡’字一是姓,二是植物名,蔡者,草芥也。想想看,你們能有多少蔡(菜)夠‘半羊莊’的‘羊’吃?不夠吃,吃光啦,怎會不窮?”
蔡莊的人聽后連連點頭,便問:“先生可有化解之法?”“有破解之法。”算命先生接著說:“你們莊后場地不是長滿了菜嗎?蔡者亦菜也。快去磚窯裝一船碎瓦來,灑在菜地上,好擋住羊嘴;還有后場北面到‘半羊莊’不是有座無名橋,應取名‘宰羊橋’兩者都照做了,貴地不愁不富也。”從此,蔡莊的人信以為真。年年都在場上灑碎瓦,并將橋命名“宰羊橋”,到后來,蔡莊也漸漸被叫成了“瓦莊”。
二溝有個叫馬嘶莊的地方。從前,這里有個人在京城做大官。一年,適逢燈節,這個大官騎一匹大馬回家省親。他一回來,就同鄉親們一道賞燈去了,這位大官不僅看燈,還親自扎了獅子燈,沒有丁點官架子。
他的馬栓莊中一棵樹下,當時,大家玩燈興致正濃,也不知什麼緣故,是沒給水喝,還是沒給草吃,馬突然大叫三聲。這里的人不懂馬叫的意思,家家戶戶送來草料,送來水,馬兒不吃不喝,又長叫三聲。不少玩燈的人都圍了過來,馬兒才不叫了,原來,這馬也喜歡熱鬧。因為這馬長叫,人們就把這莊子稱作了“馬嘶莊”。
唐朝初年,薛仁貴東征歸來,駐扎此地。薛仁貴接到圣旨,說唐太宗不日駕臨,親自為其洗塵慶功。為防止兵驕,克服惰氣,薛仁貴仍抓緊練兵。
開頭先練馬。薛仁貴叫馬保兒放馬到東面謝家村,然后撥轉馬頭,借此為起點,對馬連抽三鞭。被抽痛的馬迅速向西奔馳。約到十五里處,馬似乎通曉人心,一會兒龍戲水,一會兒虎跳澗,有意討喜主人,見馬兒歡騰得很,薛仁貴心想要是上了戰場豈不誤了戰機,于是待馬兒四蹄騰空,薛仁貴跟著飛身上去,一手抓住轡頭,又隨馬落地,猛立馬前,將馬兒攔了下來。后來,這地方就被稱作“攔馬莊”。
接著是練箭。薛仁貴心想自己也是弓箭手,為啥能百發百中?一靠眼力瞄準,一靠臂力拉弦。他離開戰場多日,休整時怕松懈下來。于是找了個土垛練箭,每發一箭,射程多遠,都要丈量比較。若是技藝減退了,他連飯都不吃,覺都不睡,日夜苦練,不斷地練習,不斷地比較,漸漸地那個土垛就成了“較箭垛”。
再則就是練布陣。約在較箭垛東南三里地,薛仁貴試擺了“龍門陣”。此陣曲折迂回,頭向南,尾朝北,爪子各東西,如蛟龍般。他設想唐太宗威鎮陣中,由他督陣保駕,不管入侵者從哪方沖來,他都能指揮前后左右的兵馬。如果碰上強敵,他先護駕出陣暫避、丟掉驚駕之憂,回頭上陣殺得更加痛快。傳說唐太宗果然是從“龍門陣”南面飛馬奔向淥洋湖的,自古帝王稱龍,飛馬者奔也。因此就把此地叫做“龍奔”。
薛仁貴駐扎的地方有個謝家村,謝家村的四周比別處大,地勢好。此地被薛仁貴看中,便把軍帳移來。為了更好地處理休整的軍務,薛仁貴率領官兵,利用謝家村的莊堤挖壕溝,筑土城,并開鑿深井。這天,他穿一身白色鎧甲,有人便問:“天下太平了,為何還要穿著戎裝?”他回答道:“身為武將,豈能懈志!”正說間,忽見報子來告:圣駕已到。薛仁貴聽后,隨即卸下鎧甲,換上朝袍,騎馬前去接駕。從此,謝家村這片區域,隨著薛仁貴第一次卸甲,改叫了“卸甲”。
在謝家村的東北,有條五馬并行的大路。薛仁貴就是從這條路上去接駕的。走了沒有多遠,只見前面旗幌寶蓋下,赤馬紅車,簇擁著唐太宗向西南緩行。薛仁貴不敢怠慢,下馬步行迎去。在這同時,唐太宗看到了薛仁貴,便傳旨停車,也不行迎去。就在離謝家村的一里處,一君一臣相會了。人們為了紀念唐太宗和薛仁貴的君臣相會,就把他們的相會之地稱作“君臣莊”。為了省事和簡化名稱,漸漸改稱了臣莊,到后來,又因此地陳姓居多,便索性改成了陳莊。
甘垛,原先叫保民鄉,相傳在這個地方有個叫于國寶的人。這人有才干又有膽識,名滿高郵東鄉,地方官員見到都要拜三拜,他對當地百姓更是關愛有加。有一年,京城里的七王爺和八王爺家的兩個貝勒,帶著一幫人來到這里打獵,見田走田,見莊稼踏莊稼,有個寡婦上前跪著哀求:“大爺,我家的莊稼剛冒頭,望你們不要亂踩呀。”話未說完,一個貝勒揮起馬鞭對準寡婦就是一頓毒打,還讓馬匹在寡婦家的莊稼地里啃食。
于國寶得知后,非常氣憤,隨即向皇帝奏上一本,告了七王爺和八王爺。皇帝見看了奏本,懲罰了兩位王爺,夸獎于國寶為民直言,做法可嘉,還減免了當地的稅收。老百姓得知后,無不稱贊,他雖沒有一官半職,卻專門為百姓排憂解難,頂碰官府,為老百姓干了實事,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地方叫做“保民鄉”。直到解放后,才改作“甘垛”。
甘垛有個于家村,原名叫于探花村。關于這個于探花,有段傳說:“探花”是進士第二名。明朝熹宗年間,蘇州府有個叫于志剛(也有說叫于海濱)的年輕人,中了探花,被派到蘇州做知府。魏忠賢有個遠房侄子叫魏霸,他在蘇州橫行霸道,強占婦女,無惡不作。一日,魏霸見一少婦穿著孝服(丈夫死去不久)在河邊洗菜,長得十分俊俏,魏霸見到了她,三魂已掉了兩魂半,色瞇瞇地說:“好看的娘子,真好看呀,不如同我回家做小吧,何必守寡終身?”少婦一聽,嚇得急忙往家跑。魏霸哪里容得,叫家奴一哄而上,七手八腳,把這個少婦搶回了家,威逼成親,少婦寧死不從,跳樓自盡。
少婦的婆母請人寫成訴狀告到了知府于大人那里,大人當時正是年輕,血氣方剛,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不畏權貴,秉公處死了魏霸。這下闖了大禍,惹怒了魏忠賢,當時正值蘇州一帶農民起義,魏忠賢捏造于志剛私通農民起義的領袖,明熹宗聽信讒言,下了一道圣旨:滅于志剛九族。于志剛有個同窗好友,在朝中做大官,他不信于志剛勾結農民領袖,就派心腹星夜趕往蘇州,提前告訴了于志剛,于志剛得知此事后,認為官場黑暗,爾虞我詐,還不如歸隱。于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逃到了現在的于家村,由于他中過“探花”,加之姓于,因此人們就把這個村子叫做“于探花村”。
傳說,天上一條老龍犯了天規被斬,龍頭和龍爪紛落人間。龍頭落在了今高郵湯莊地區,每到夜晚,兩只龍眼光耀奪人,如同兩顆明亮的星星。揚泰兩地都看得清晰,實為罕見,于是兩地官員多次帶人來到今湯莊地區尋找,可惜的是沒有實際收獲。
但是,官員們對當地河網縱橫,水陸交通暢行,魚米富庶,物產豐富,環境優美,風光宜人,羨慕不已。于是,給其取名“余富蕩子莊”,后又因湯姓居多,改名“余富湯子莊”,簡稱“湯莊”。
傳說韓信率軍打仗于此,遇一婦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韓信問之,婦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雙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韓信感佩婦人之仁,便叫她回家在門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婦人照做,且叫全村人門前皆插芝麻秸。韓信手下遵令不擾門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留下來了,美其名曰“漢留”。
傳說,漢留的四異村本是個無名的村莊。村莊的南端有個種滿紫桿方竹的“方竹庵”,庵的后院還長了棵奇怪的“枯樹”,有枝無葉,但枯而不萎。一天,村莊來了兩只奇怪的動物,其中一個長了“四不像”的長相,這動物不吃莊稼,不傷人,單吃農民耕田的鐵梨花。村里的一位農民大為惱火,拔了根“方竹庵”的方竹,抽趕這動物,趕至村后的一條河邊,這動物撅起屁股拉了泡金屎就不見了。奇怪的是,第二年庵里的方竹都變成了青色圓桿,人們才知道這動物其實是“麒麟”,用方竹趕走了“麒麟”,實在可惜。
另一種動物則是羽毛潔白如雪,紅頂高腿的仙鶴。每當晚霞落紅的時候,仙鶴就會飛來停落在“方竹庵”的枯樹上,頃刻間,枯樹就會發出古琴一樣的聲音,悅耳動聽。仙鶴隨著琴聲不停拍著翅膀翩翩起舞,看得人們如癡如醉。村里有個膽大的人,聽說吃了仙鶴的肉會長生不老,于是,就偷偷爬上枯樹將其捉住,殺掉吃了。仙鶴被捉殺后,枯樹也倒了。
后來,“枯樹彈琴仙鶴聽,一桿方竹走麒麟”的故事在當地傳開。人們便把“彈琴的枯樹”、“跳舞的仙鶴”、“紫桿的方竹”、“吃犁的麒麟”稱作“四異”,而這村子也被叫做了“四異村”。
橫涇原叫“三郎廟”,故名“四野村”。傳說,母夜叉孫二娘曾在此開過黑店,殺人越貨,賣人肉包子,直到隨武松上梁山。孫二娘走后,留下一副人肉磨子被段三娘使用,這段三娘重操孫二娘的舊業,其殘忍手段更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一次,三位武舉結伴上京趕考,情同意合結為兄弟,大郎焦大、二郎張勵、三郎陳仙。三人路過四野村,看天色已晚便投宿到段三娘店中。三郎陳仙心細,看出端倪,暗示大郎二郎多加防備。入夜,段三娘帶領伙計想要殺人越貨,三人總有防備,一番打斗逃出黑店。
日夜兼程,到京應試,三人中榜,三郎陳仙得了武狀元,后率兵馬南下清剿四野村黑店。段三娘聞風慌忙西逃,三郎作為前鋒,一路追殺,一槍刺殺段三娘,豈料,段三娘斃命前一瞬間,放出一支毒箭,射殺三郎陳仙。為追念三郎,皇上欽賜重金,建九十九間半三郎廟,后來,四野村也改名了“三郎廟”。
沐家莊位于橫涇河兩岸,關于它的由來,跟一位明末清初的大將有關,這名大將原叫木英。當時,朝廷命他去南方征戰,五行中南方屬丙于火,因木怕火,恐出師不利,故在木字左邊加三點水改姓沐,以水克火,可以取勝,后果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辭官后,沐英定居在此地,因名“沐家莊”。
橫涇的周羅村,古名“落腳厙”。傳說,一位孝子夢到神仙指點:村頭的石獅子只要兩眼發紅,此地就會陷下去,變成汪洋。夢醒后,孝子擔驚受怕,每日前往村頭,觀察石獅子是否兩眼發紅,一連去了幾個月也未發現異常。
一天,孝子像往常一樣去看石獅子,突然,發現石獅子兩眼發紅。孝子趕緊跑回家,背上老母親就往外跑,一直跑到只有幾戶人家的厙子。回頭一看,四周的村子已塌陷成廢墟,一片汪洋,只有他落腳的厙子安然無恙,于是,人們就給這個厙子起名“落腳厙”。
橫涇有個抄留莊。傳說,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路過此地,遇一婦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黃巢問之,婦人答:“大孩子是叔侄,父母雙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黃巢感佩婦人之仁,便叫她回家在門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婦人照做,且叫全村人門前皆插芝麻秸。黃巢手下遵令不擾門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留下來了,美其名曰“抄留莊”。
古時候的一天,藍藍的天上白云朵朵,一條十分美麗的母龍四處云游,她見到一處臨海的地方,草木茂盛,麋鹿成群,繁花似錦,溫暖如春,便落腳在這個地方等待足月生養小龍。
數日后,母龍臨產時陣痛,把身上的鱗(龍厴yǎn子)滾撒了一地。小龍出生后不久,一天,龍虬先民看到天上祥云朵朵,霞光四射,母龍和小龍騰云駕霧飛向天空。再看看地面,龍厴子閃閃發光,人們從此就把這里叫做“龍裘莊”。因為母龍在這里生養小龍(小龍亦稱虬),后來人們又把此地稱為“龍虬莊”。
龍虬莊遺址向北,有個老莊臺,叫“桑樹頭”。關于這個“桑樹頭”有段耐人尋味的傳說:從前,這個莊臺有對老夫妻,老來得子,寵慣的很。一轉眼,兒子十歲了,這孩子雖說長得可愛,脾氣卻倔強的很,稍有不樂意就亂發脾氣,摔盆摜碗。一日,莊臺有戶人家辦酒席,兒子出去玩耍一直沒回來,老爺子實在等不及,就獨自去參加了酒席。孩子回來后,知道沒帶他去,就大發脾氣,對著老太婆就吼:“老頭子不帶我去吃酒,看他回來我怎麼跟他鬧!”,家里的盆碗摔了一地。
老太婆實在沒辦法,靈機一動,趕忙去里屋,拿了個大冬瓜放在被窩里,還戴上了老頭子的帽子。準備妥當后,來到堂屋對兒子說:“你爹喝醉了,在床上躺著呢”,哪知,這孩子去廚房拿了把菜刀,就往里屋走,對著“老頭子”就是一刀砍,冬瓜分成兩半,孩子以為他爹的頭被他砍了,嚇得直往外面跑。這時,他爹回來了,身后還跟著兩個鄰居,知道此事后,鄰居說:“這忤逆子,以后怎得了,捆了扔河里”,三個人捆了孩子,綁在門板上,直接扔進了河里。莊上的人,看著孩子被河水沖走,雖說心里難受,卻沒人阻止,時間久了,這事就沒人再提起。
二十年后,老太婆走了,家里只剩下老頭子,窮苦度日。這一年,來了個新的縣太爺,得知老頭子無兒無女,就給他在衙門里找了個打掃庭院的差事。老頭子雖然年老,但是做事利落,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可大門邊有棵桑樹,歪斜在屋檐下,風一吹,瓦溝里就會落下一攤葉子,累得老頭子爬上爬下不停地掃,縣太爺看在眼里,但沒有吭聲。終于有一天,縣太爺對老頭子說:“老人家,你整天為這棵桑樹忙來忙去,倒不如爬上去把樹干弄直,樹葉就會落在地上了。”老頭子忙說:“大老爺,這樹長大了哪能弄得直,樹要從小育呀”。縣太爺連連稱贊,“對對對,桑樹要從小育,育人也是這樣啊”,說完,“撲通”一聲跪在老頭子面前:“爹,我就您當年那個忤逆的兒子啊!”
原來,當年那個孩子被河水沖走,一對中年夫妻救了他,還認了他做干兒子。從那以后,這孩子懂事明理,發憤圖強,金榜題名,做了縣太爺。這件事被當地百姓得知后,都說縣太爺是本莊的孩子,感到驕傲。后來,莊臺上的人也用“桑樹要從小育”這句話來教育后人,漸漸地人們就把這莊臺叫做了“桑樹頭”。
龍虬鎮的東北角,有個白馬村。白馬村的由名源于白馬廟,關于這白馬廟的由來,還有段故事:傳說三國時期的蔣濟曾駐扎在此地,蔣濟有匹白馬,非常通人性。一日,此地一位農民不幸落入水中,危機時刻,白馬跳入水中,張開蒲扇似的馬尾巴,浮在水面,挨著那農民的身子,搭救上岸。農民將此事告知他人, 周邊百姓無不稱奇贊美。
還有一日,當地的一位產婦難產,急需送往他處救治,否則有生命危險。于是,蔣濟命人將產婦坐在大布口袋里駝在馬背上,并在馬脖子掛上一塊木牌寫上“如會接生者,救人要緊”。白馬極通人性,一刻不敢怠慢,騰開四蹄,疾走如飛,還不忘保持馬身平穩,以免產婦受痛。疾奔數十里,來到一處人多的集鎮,一進鎮,白馬放慢腳步,鎮山上的人被驚動,紛紛過來看稀奇。人們看到馬脖子上的木牌,再加上產婦的呼救,才得知內情,趕緊引著白馬前往鎮上一位大夫的住處,產婦得到救治,母子平安。
后來,前方戰事告急,蔣濟在戰中身亡,白馬隨著主人的陣亡也不知了去處。當地的百姓為了哀悼蔣濟,紀念白馬,建造了一座廟。廟里塑起一座蔣濟像,還塑了白馬像,取名“白馬廟”。
龍虬鎮有個友誼村,友誼村的老地名叫斗篷溝。相傳,太平天國有個將領李大帥,帶兵駐扎過此地。李大帥貧民出身,深知百姓的不易,他每到一處,就會定下許多規章,不許欺壓百姓,特別是婦女兒童,因此深受百姓愛戴。
一日,此地有個產婦難產,一時又找不到接生婆,急壞了家人。李大帥得知后,詢問部下,軍中有沒有會接生的女兵。一查問,巧了,一位剛入軍的女兵正好會這行當,李大帥大喜,立即命令女兵接生,沒多長時間,女嬰平安落地,母女平安。又過了幾日,李大帥放心不下女嬰,便帶了些補品,去女嬰家中探望。一進家門就聽到女嬰不停地哭鬧,再一看,女嬰雙腳裹著白布,李大帥大怒,當面訓斥。說:“纏足是藐視天朝,殘害女童的做法!”并喝令脫去女嬰的父親,用大把菖蒲對著光身抽打,以示警戒。這件事驚動了周邊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傳為美談,再沒有人敢給女嬰纏足了。
后來,清兵打來,天京失陷。李大帥兵單馬弱,寡不敵眾,加上糧草不濟,又沒有援兵,軍中士氣低落,士兵紛紛逃散。清兵來到此地后四處搜查,當地的百姓為了救李大帥,給他送來衣服裝扮,還送來鋤頭和篾斗篷。讓他扛著鋤頭,戴上斗篷蹲在南邊的一條河溝里。清兵見到,一位是下地干活的農民,李大帥才僥幸逃脫。后來當地的老百姓,思念李大帥,就把那個地方稱作“斗篷溝”,后來改作“友誼村”。
龍虬鎮有個郭莊村,原名叫大官莊。為何叫大官莊,還有個故事:相傳,明朝的時候,莊上幾十戶人家僅有兩個姓:大半姓郭,小半姓王。姓王的一戶人家,有個姑娘長得貌美如花,愛上郭姓的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歲,郭家人托媒人上王家提親,但王家人一萬個嫌棄,看不起郭家人,直接拒絕了。郭姓這邊就不高興了,有人出了主意:約來七八個郭姓大漢,趁王家姑娘在河邊淘米洗菜時,蜂擁而上,抱住王家姑娘上了船,當夜同郭家兒子洞了房,王家姑娘見是自己的心上人,倒也樂意的完了婚。
王姓這邊知道搶親的事氣不過,一紙訴狀告到了州官那里,州官認為是家事不予理睬,也未對郭姓判刑。王姓吃了敗官司,面子掛不住,就一舉搬到了南面的土墩上居住,被人喊成“小王人莊”,后改名“徐王莊”,現為龍潭村。郭姓這邊呢,贏了官司,便得意地把莊名改稱“大官莊”,就是現在的郭莊村。
龍虬鎮有個佛塔村,關于村名的由來有段故事可說:清朝雍正年間,高郵連年洪災。有一年,高郵又遇大澇,一樽木觀音雕像隨著洪水飄到了一個村莊,被莊中蔣四老太撈起,洪水退后,蔣四老太修建了一座茅屋供奉這樽觀音像,并取名“觀音禪林”,此后,求香拜佛者絡繹不絕,而這村子也漸漸被人叫作“佛淌村”,緣于觀音像是洪水淌來。
蔣四老太歸天后,觀音禪林由當地的出家人主持,并在禪林的背面修造了地藏庵,終日香火不斷,佛淌莊也隨之興旺。宣統三年,第二十代主持覺性和尚圓寂,門人昌智用荷花缸將其封藏在庵前的平地上,并以白礬石建塔,圍塔種植松柏一圈,站在庵前遠望,綠白掩映,頗為壯觀,從此,為了紀念覺性和尚,便把佛淌莊又叫作“佛塔莊”。
龍虬莊遺址向北,有個唐高墩。相傳公元618年,隋煬帝奢侈腐化,不理朝政,帶官吏宮妃,乘坐大船到揚州看瓊花,那時,李淵同四子李元霸借“十八路反王”農民起義的勢力,率領兵馬,日夜兼程,追趕隋煬帝。不巧途中糧草不濟,行軍多日,人馬疲乏。李淵下令停止前行,兵馬駐扎在一個土墩上,七八天過去了,不見糧草補給運到,士兵餓得頭暈眼花。
李淵很是著急,正在愁苦之際,忽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河中撈蛤蜊,便走向前去,問道:“老人家,你撈蛤蜊有何用?”老人告訴他可以充饑,李淵喜出望外,辭謝老人。隨后,立即下令全體士兵下河撈取蛤蜊,解決了燃眉之急。不多日后,后方糧草運到,軍心大振,士氣高昂,李淵連戰連捷,推翻隋朝,建立了大唐,李淵登基做了開國皇帝,后世稱之唐高宗。于是,人們就把李淵當年駐扎的土墩取名“唐高墩”。
唐高祖李淵率領兵馬追趕隋煬帝,隊伍駐扎在一座土墩(唐高墩),手下的士兵把軍中的馬匹牽到附近的蕩里吃草。當時有幾匹馬不知什麼原因受了驚嚇,揚起四蹄狂奔,一直奔到東北角的一個村子。后來,李淵當了皇帝,人們就把這個村子叫做“馬奔莊”。
臨澤因東臨蘆葦澤地得名,此外,它還有個別名“菱川”。千年之前,臨澤東部區域地勢低洼,形成湖蕩,蕩里長滿菱角,稱之菱湖蕩。傳說,某日喬執中邀約孫覺前往菱湖蕩觀看日出,太陽升起那刻,霞光普照,鱗光點點,美不勝收。于是,喬執中調侃起孫覺:“怎麼樣,我家鄉菱川蕩上的日出,比你的高郵湖美多了吧。”于是,菱川成了臨澤的別稱,一直沿襲至今。
乾隆年間,臨澤有個叫湯誥的財主,在后街買了幾間店鋪,他一心想把后街鋪成一條石頭街,于是,準備好銀兩前往宜興的采石場購買石頭。交易完成后,石頭被一塊一塊裝上船只,船到了江邊,湯誥讓船只靠岸休整。隔了一天,晴空萬里,江面平靜,是過江的好日子,但是等船只行到江中,突然天色大變,風起浪高,情況十分危急。湯誥見狀,趕緊下令每條船卸掉些石頭,減輕船身重量,經過一番生死搏斗,江面平靜下來,船隊安全到達臨澤,石頭被一塊一塊的卸到了岸上。
湯誥趕緊安排工匠鋪設,鋪設期間,湯誥心想:石頭恐不夠,看來還要再去購買一次。碰巧,石頭不多不少,正好鋪滿一條街。更奇怪的是,石頭街鋪好后,這石頭怎麼也數不清,不是二百七十五,就是二百七十六,就是數不準。據說,用心去數的人,回家后都會頭疼,身體不舒服,要睡上幾天才會好,都說得罪了“神石”。后來,用心數石頭的人少了,人們還給這條街取名“神石街”。
臨澤的朱盤村有個叫“盤糧亭”的地方,傳說,薛仁貴東征時,派船運送糧草到海邊,路過此地。恰逢那年,此地干旱,河道變窄,無奈一條大船擱淺在河道里,進退兩難。船夫們都在擔心船里的糧食受潮發霉,正當船夫們發愁時,軍中下令:就地找地盤,筑倉屯糧。糧倉建好后,船上的糧食全部入倉,并有官兵負責看守。
到了第二年,梅雨季節,一連下了幾天雨,河道水位大漲,那條大船可以通行。于是,薛仁貴下令將糧食立即裝船,囤放糧倉的糧食上船后,經過盤點,顆粒無損無霉變。薛仁貴聽聞后大喜,還在屯糧的地方建了個亭子,取名“盤糧亭”,漸漸地“盤糧亭”就成了那里的地名。
臨澤的李家田,過去叫三女墓,為何叫三女墓,有一段由來:相傳,清兵入關占據北京后,揮師南下,攻陷揚州,屠城三日,血洗淮揚。一股清軍占領高郵城時,分兵侵犯臨澤,在今李家田附近,看見蔬菜園田里幾個年輕婦女,便要搶奪施暴,有三個姑娘奮力掙脫奔跑,清兵緊追不舍,她們跑到子嬰河邊,奮不顧身地一同跳入河里溺死。臨澤人為三女不甘屈辱的舍身精神所感動,紛紛集資,將守身如玉的姑娘,收斂入棺,合葬一處,墓前立碑曰三女墳,歲時祭掃,以慰貞烈忠魂。此后,也將此地稱作“三女墓”。
臨澤有個丁旺莊,奇怪的是莊上沒有姓丁的,那為什麼叫這個名?倒有個由來,相傳:南宋抗元將領張世杰帶兵攻打蘇州城,一時間蘇州城兵荒馬亂,人心惶惶。蘇州閶門的一戶董姓人家,為了躲避戰亂,舉家跨江來到此地避難。
來到此地后,董氏在此墾荒種地,建立家園。隨著時間的推移,董氏一族的人口越來越多,便向周邊不斷擴張,漸漸形成一個小村莊。后來,董氏一族就給村莊取了個名字“丁旺莊”,寓意董氏一族人丁興旺。
周山有個吳堡,原先叫盧堡。古時候,這里聚居著盧姓和吳姓兩大家族,有條南北向的河將這里分為東西兩個大莊園,四周圍繞著參天的樹木,形似古堡。后來,吳姓出了個才子,叫吳真子,傳說他左腳金,右腳銀,琴棋書畫樣樣精。除了家有良田數傾,在江南還有座木頭山,由于這個吳真子,才大、勢大、名氣大,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里稱作了“吳堡”。
周山有個馬河村,馬河村的由名又源于馬泥河。傳說,這個地方牛多,馬倒是沒有。直到有個大戶人家,買了匹帶著身孕的母馬,當年,就生了匹小公馬。過了些時間,母馬又開始“發情”,但此地哪有成年的公馬,沒辦法,母馬只得干熬三年。
三年后,小公馬成年,到了母馬發情的時候,就讓它們交配。這小公馬似乎通人性,懂得倫理綱常,就是不愿交配。最后,那家人就想了個辦法,用泥涂滿兩匹馬的全身,搞得它們誰也不認識誰,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完成了交配。完事后,洗凈馬身上的泥巴,這對馬母子,看清對方明白了真相,雙雙掙斷韁繩,跳進了河中,淹死了。后來,人們為了歌頌馬母子的剛烈情操,就將這條河取名“馬泥河”。
從前,菱塘與安徽交界處相隔一條深而窄的小河,菱塘在小河的東岸。兩岸的人為了交通方便,就在河上搭一座木橋。木橋的東頭有兩個大塘,長方形的叫公塘,圓形的叫母塘,兩個塘年年長滿嫩嫩脆脆的家菱。后來,人們把這座木橋叫做菱塘橋。
時間長了,木橋年久失修,破爛不堪,行走困難。附近集鎮上有個姓齊的大戶人家,一天,他家的姑娘過橋時,被橋板上的釘子絆了一跤,她想:這樣太危險了,萬一有老人小孩被絆倒掉河里呢。于是,她把平時零零星星積蓄的錢都拿了出來修橋,許多人在她的感召下,也紛紛出錢出力,重新建起一座大木橋。到了民國二十年,木橋被洪水沖垮,那條小河也越來越寬,雖然再也沒人獻款修橋,橋也不復存在了,但“菱塘橋”的橋名卻載入了史冊。后來,人們把“橋”字去掉,給附近的集鎮取名“菱塘”,也就是后來的菱塘回族鄉。
送橋鎮,原名“送駕橋”,因此地有座橋叫做送駕橋而得名。原先,這座橋為“宋家橋”。明太祖朱元璋在統一中國過程中,遼東大將冬里不花獻關降明,朱元璋賜姓“宋”,并有后代居住在送橋一代,因“宋”姓是皇帝所賜,此地的一座大橋就叫“宋家橋”。后來到了咸豐年間,宋家橋被燒毀。傳說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訪,曾路經宋家橋,幫助百姓重新建橋,百姓們感激乾隆,便將“宋家橋”改為“送駕橋”。
高郵湖的西南面,有座叫大營的莊子,村后還有一條操兵壩。南宋時期,金兀術帶兵侵犯京口,梁紅玉立即調兵迎戰金兵。她率領的一路兵馬,從淮安南進高郵湖,營盤扎在郭集。這年初秋,陡降暴雨,湖水猛漲,一大片土地面臨破堤倒圩的危險。那時,老百姓無能為力。梁紅玉看著心急,她想:抗敵要緊,快到手的糧食也要緊。于是,梁紅玉下令全體士兵圍堤筑壩,她帶頭脫下戰袍,卷起褲管,不畏水深浪大護堤保壩,經過一番努力,糧田保了下來。
暴雨過后,天氣放晴。梁紅玉便率兵在壩上操練。人們為了紀念,就把這個土壩起名“操兵壩”,把梁紅玉駐軍的莊子叫“大營”。
相傳,在很久以前,高郵湖西山很多,原來的大海也比現在的要大得多。秦始皇統一江山后,得到了一根神奇的“趕山鞭”。這鞭子說來神奇,只要舞起來,一聲吆喝,群山就得乖乖地聽他的話。秦始皇十分得意,專想著趕山填海。于是,他來到這里,不斷揮舞神鞭抽得大小山頭紛紛移動,趕呀趕的,最后只剩下一座土山(天山)。
突然,秦始皇看到了一匹英俊威武的白馬,就叫手下兵將把馴服當坐騎。手下兵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白馬擒住。秦始皇又叫手下兵將調馴白馬。白馬不服馴教,表現得十分兇悍頑劣,馴馬兵將不知死傷多少人也無法將白馬馴服。秦始皇看了大怒,揮起寶劍,一劍砍下,白馬頭應聲掉下,落在郭集的一個莊臺上,從此,那個莊臺就叫“馬頭莊”。
騎龍村,位于菱塘回族鄉的東面。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美女與一條黃龍為伴。美女年輕美貌,嫵媚動人,玉帝和天將見了無不動心。一日,玉帝突然帶了一隊人馬闖入美女家中,進行逼嫁,玉帝和美女正在拖拉的時候,西王母得知,怒氣沖沖趕來,一把抓住玉帝的胡須,連哭帶鬧,玉帝怕丑事傳出去,只好作罷。這件事發生后,美女心生害怕,于是帶著黃龍離開天庭,來到凡間一座美麗的土山(天山)上隱居,逍遙快樂。
但玉帝死性不改,多方打聽,終于得知美女在哪。玉帝立即帶領人馬來到土山,軟硬兼施,但美女堅決不回天庭。玉帝惱羞成怒,命雷公電母打雷閃電,美女騎著黃龍趕緊逃脫,美女被雷擊中身亡,黃龍僥幸逃脫,但因傷勢過重從空中摔落而下,死后與土地化作一體。因為黃龍是美女生前所騎,所以,那個落下的地方就被叫做“騎龍”。
騎龍旁還有一條河。相傳,明朝時,大批江南人遷移到江北,一曹姓的人家定居在騎龍,隨后又將祖墳——狀元墓寢遷來。地方官員安排24畝地給曹家,其中4畝作為狀元墓的墓地,20畝用于耕種。但由于土地水源不好,莊稼經常欠收。于是,曹姓人家就從狀元墓附近挖條小河溝通向湖邊引水灌溉,后來人們稱這條溝為“狀元溝”。
蔡家港坐落在郭集的郭集村,與邵伯湖隔湖相望。傳說這里是蔡邕(字伯喈,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的故鄉,他在這里還建了座蔡家莊。由于年代久遠,時過境遷,人們也把蔡家港誤傳為“菜花港”。此外,這里還流傳著幾個有趣的地名傳說:
蔡家港四周有四條溝頭,東面的叫東溝頭,西面的叫西溝頭,南溝頭與蔡家港相通,北溝頭最長,人們又叫長溝頭。傳說,這四條溝頭直通蔡家莊莊園的四個大門。東溝頭通向蔡家莊莊園的東大門,南溝頭通向蔡家莊莊園的南大門,河道較寬。西溝頭通向蔡家莊莊園的西大門,(北溝頭)長溝頭通向蔡家莊莊園的北大門。若站在高處看四條溝頭,就能隱約看到當年蔡家莊那種大戶人家的富有和興旺景象。
傳說,樓一莊是蔡邕和夫人趙五娘居住的地方。它是蔡家莊的重要部分,莊的四周有保莊壕溝,進出人員只有等吊橋放下才能進出。樓一莊還有處叫梳妝臺的地方,是當年趙五娘梳妝打扮的地方。傳聞這地方是不能隨便建筑或堆放雜物的,亂動者可是要遭霉運的。
在樓一莊東面,有塊田叫灰堆四。傳說,這是蔡家莊倒草木灰的地方,因為蔡家莊人口眾多。燒飯時所用的柴草甚多,燒盡后的草木灰需要四畝田擺放。因此一代一代地言傳,稱這塊地叫灰堆四。
瓦礫三緊靠灰堆四,是塊約三畝地的農田。這塊田地磚頭瓦片較多。每次耕翻后,大人就叫小孩拾磚頭瓦片,小孩子們還拿著瓦片在水面上擦水花取樂。這塊田哪來這麼多磚頭瓦片,傳說是因為蔡家,家大業大,常常不是建房就是修房,備有各種建筑材料。于是,這塊三畝地的田就成了蔡家堆放磚瓦的地方,所以遺留的磚頭瓦片就特別多。因此,人們就把這里稱作了“瓦礫三”。
三陽河途徑高郵中北部,有兩個村落隔河相望。東岸的村莊有座龍王廟,香火旺盛。一日,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經三陽河路過此地,看到龍王廟香火旺盛,也想上岸瞧瞧。怎奈龍船過大,不能停靠莊臺的小碼頭,只好乘小舟靠岸。隋煬帝從高大豪華的龍船上扶手下到小舟上時,由于用力過猛,居然震斷一條玉帶,隋煬帝大為不悅,惱羞成怒,隨手將斷掉的玉帶扔進了三陽河,沉入河底。
此事傳遍了周邊,人們便把河兩邊的村莊稱作“震斷”和“帶沉”。后來,由于時間長久,加之方言和諧音的關系,逐漸被人們叫做了“柘垛”和“帶程”。
相傳元朝中葉,界首有位姓孫的儒生,在朝中教太子讀書。此人足智多謀,常為皇帝獻計獻策,因此自然受到朝中一些人的嫉妒,特別是一位姓周的大官,與之積怨已久。孫氏暮年,告老還鄉,回鄉后他一心想找一處入土為安的“風水寶地”。于是,請教了一位風水先生,風水先生為他尋得一座高墩,位于界首小閘(原先的界首小閘在界首鎮南二里鋪西的運河堤上)的東面,可作陵墓。
不久,孫氏歸天葬于此處,又因此高墩如覆盂,故取名“盂陵”,當時,界首古鎮也沿用此名。后來,與孫氏生前積怨的周姓大官來到界首,得知孫氏已駕鶴西去,并尋得一處“風水寶地”長眠。周氏大為不滿,于是命當地水利官員將界首小閘北遷(即現址),以此來破風水。此外,周氏還下令古鎮禁稱“盂陵”,仍用原名“界首”。
相傳,道光皇帝國喪期間,生一皇子被視不孝,罪該流放充軍。由于皇帝是最高統治者,不能罪及皇身,便欽定新科狀元戴蘭芬替主充軍,以維護皇權。戴蘭芬乘坐“囚轎”南下,路過界首,被安排到太平街一座大宅休息。
傍晚,戴蘭芬散步走至一條小巷,看到巷內十幾戶人家為一個孤寡老人端水送飯,侍奉湯藥,情意甚殷。便問其中一戶人家:“鄉里鄉親為何對這孤寡老人如此關心”,答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戴蘭芬聽后,說道:“里仁為美”,回到住處,他揮筆寫下“里仁為美”,并題詩一首。后來,人們將“里仁為美”四個題字用磚雕嵌在巷口,并給小巷取名“里仁巷”。
界首鎮向南的運河堤上有個涵洞,相傳明朝末葉,管理漕運的郭姓官員,沿運河巡視水情來到此地,當時這里還是塊荒地,但郭姓官員心中另有所謀。于是,幾年后,他辭掉官職,帶上所有積蓄來到此地開荒,并廣招游散饑民,建房墾地,兼并原有的零散田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郭氏發了財,成了當地的大財主,建了九棟樓房取名“狀元樓”,建了座大花園,又在古運河堤上開鑿了涵洞,用來引水澆花灌田,涵洞竣工時,郭氏宴請了當時的兩淮總督,并請他為涵洞賜名。兩淮總督面對當時周邊的景致,即興賦詩一首,隨著詩意,落筆寫下“看花洞”三個大字,涵洞得名。
文:朱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