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呈
來源/《讀者》雜志2018年第22期
我們家鄉的一條街上,賣的都是諸如花籃、紅木屐、紅肚兜之類的物什,以前我也知道這條街,但覺得它離我甚遠。后來我才知道,這條街上賣的是婚喪嫁娶和“出花園”所需要的一切物品,而我之所以覺得它離我甚遠,是因為我從不需要操辦這些儀俗,自有我媽去主持。我十五歲那一年,我媽開始覺得有了盼頭。我們家鄉的風俗是,滿十五歲的孩子要進行一種叫“出花園”的成人禮,相當于古代男子二十歲的“加冠禮”。這種儀式要根據每個孩子的生辰八字擇日舉行,當天儀式煩瑣,但是據稱辦好了這個儀式,這個孩子從此就算“走上了大路”。至于為什麼叫“出花園”,我擅自猜想,也許是因為十五歲以前無憂無慮且渾然天成的生活,庶幾可比生活在花園中,而自十五歲出了花園,則意味著踏入殘酷的成人社會。可以想象當年我媽的心情,這個日子對她來說,大概就像驢子面前的那根紅蘿卜,她指望著它帶來一個煥然一新、心智大開、人模狗樣的女兒。她忍受眼下這個還沒完全開竅的女兒良久,大概是在想象一旦出了花園,我所有的頑劣愚昧皆會如春冰渙然而解。盼望著、盼望著,“出花園”這一天到來了。一大早,我依樣穿上了紅腰兜,蹬上一雙紅木屐。木屐大家都知道,日本電影里都可以看到,腰兜其實就是肚兜。現在說起來,這兩種事物都是非常古雅、有風情的,還有意地突出了女性美,但在當時,我們卻覺得有種沐猴而冠的感覺,為了“出花園”之后的美好愿景,只能硬著頭皮耍下去。圖片來源:全景視覺儀式當天,飯桌上必須有一只公雞,雞頭要對著那個“出花園”的孩子,表示她已經是成年人了。還有一道菜必不可少,是豬肝、豬心、豬腸或者雞肝、雞心、豬腸,總之就是各種動物內臟的大雜燴。這道菜的意思是,吃了之后,此人就有了心機,胸中也有了城府,吾鄉稱為“有腸肚”,不再一片天真混沌。對于“出花園”這件事,大概是我媽和我爸渲染過度了,不只他們,連我都對它的結果充滿期待。雖然深受唯物主義教育,但我仍然想象過了這一天,會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降臨,一道靈光將閃過我的大腦,從此我就像一個被升了級的軟件,或者像一個被開了天眼的人,我的人生將與眾不同。可惜,等我奮力吃完了豬心、豬肝,認真咬了雞頭,規矩地穿了一整天的腰兜和木屐,還靜坐家中整日如儀,隆重地出了花園,卻發現花園外和花園內,幾乎一模一樣,我還是那個我——做作業還是那麼辛苦,成績沒有絲毫進步,模樣沒有改善,就連頭發都沒有變得柔順一點。多年以后我結婚時,我爸媽也是嚴格而隆重地遵照老家的規矩,幾點沐浴,幾點拜神,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洗澡還要用十二種花泡水,洗完澡后要在澡房里自己默默地吃下一個雞蛋。這些詭異的講究,令我嬉笑不停。我一笑,我媽便格外緊張,她生怕我有任何不恭,導致以后婚姻有什麼閃失。她比當年我“出花園”時還緊張嚴謹,因為“出花園”是為開竅,而結婚則為幸福,后者在她看來更加不可控。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迷信的人是因為太過于重視一件事,過于重視了,便不容有失,便不相信一己之力,便祈禱冥冥中有神的護佑。所有對子女愛得深切的父母,都是有神論者,都是迷信的人。他們相信自己的祈禱可以被神靈聽到,相信上天能看到自己的虔誠,因此對他們至愛的子女格外開恩。因為,他們無法陪伴這個至愛的生命直到最后。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看到吾鄉這些可憐的老父老母,在迷信的禮儀背后,那顆因為過于緊張而無助的心。作者:陳思呈,來源:《讀者》雜志2018年第22期,原標題《“出花園”的孩子》。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