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桑譚氏先代源流考(一)
江西撫州宜黃公紀公世系
一世:思庸,尚公三子, 號衍昌 ,行七四。 其先湖南潭州(今長沙)杏樹下, 南朝劉宋武帝朝以進士歷官主爵都尉 ,遇元嘉末年(公元453年)之變 ,留妃子于家,謫居江西撫州路, 家宜黃觀上刺桑。 蓋刺桑者 ,因先朝王、郭二仙過其地, 以指甲于桑上刺一譚字, 其后隨樹大, 刺桑之名從此得焉 ! 迨至有明湖南諱政者 ,宣德丙午年(1426)來宰于斯下車時即溯公之本源造盧謁奠以原籍湖南知出一脈 ,其不忘本如此 。 公于東晉隆安戊戌(公元398年)三月初三日丑時生, 卒于劉宋泰始庚戌(470年)十月二十日午時, 享壽七十三 ;配鄧氏 ,東晉隆安戊戌八月十五日未時生 ,卒于南朝劉宋元微丙辰九月十九日卯時, 享年七十九 。夫婦合葬本里睡龍形后遷寧都五雷駕車形 。子二 :達彰 、 達宏。
二世: 達彰,思庸長子,字縱道 ,孝建甲午(454年)隨父居觀上刺桑 ,劉宋元嘉丁卯(公元427年)五月初三日寅時生 ,梁天監癸未(503年)八月二十五日子時歿 , 享年七十七 , 葬本里西山塘蟠龍形 。 積學宏才,軒杰卓葷。 配鄧氏 ,元嘉辛未(431年)三月十二日子時生, 天監壬辰(512年)九月十六日亥時歿 , 享年八十二 ,葬睡龍形 。子二 : 明輝 、 玉輝。
二世:達宏,思庸次子 , 名恢道,字聲遠,元嘉壬申(432年)十一月十四戌時生; 配涂氏 ,元嘉甲戌年七月二十一日卯時生 。因任饒州余干縣知縣 , 遂挈眷家于余干管歷村,為饒州譚氏祖。子二:擢周,崇周(此世系見.余干管櫪譜)
三世:明輝,達彰長子,諱寄仁 , 號尚周, 行任三,仕梁任新建縣丞 , 劉宋大明六年壬寅(462年)四月十七日辰時生, 梁大同元年乙卯(535年)九月二十四日午時歿 ,享壽七十四 , 葬本里白粉坳下鳳形寅申向 。 配楊氏, 宋太祖(應為齊建元)庚申(480年470年庚戌)年三月初五日卯時生, 梁大同乙丑(545年)年十月歿, 葬本里湖南塘出林虎形卯酉向 。 子一: 文貴。
三世:玉輝,達彰次子,諱寄住 ,號樂周, 行任四,仕梁,任文淵閣校書史,授禮科給事, 劉宋太祖(應為劉宋泰始)庚戌(470年)七月十三日巳時生 , 梁太寶庚午(550年)四月廿八日亥時歿 ,葬本里下樟沖冬瓜墜藤形。 配曾氏, 劉宋元徽癸丑(473年)年十二月初八日辰時生 , 梁中大通二年庚戌(530年)十月十六日子時歿 , 葬陶陂紫明沖天鳳形卯酉向 。 繼唐氏,齊永明丙寅(486年)年八月十五日申時生, 陳天嘉辛巳(561年)年十一月十九日戌時歿, 葬本里西山塘蟠龍形酉卯向 。子二: 文彥 、文通。
四世:文貴,明輝長子,諱繡章 , 行夏一, 任山西路總屬 ,齊建武丁丑(497)年八月十九日申時生 , 梁承圣壬申(552年)年四月廿二日丑時歿 , 享年五十六 ,葬岱二都河橋龍鳳庵里大金包小金形丑未向。 配黃氏, 生歿葬缺。 繼曾氏 ,齊建武丙子(496年)年正月初二日寅時生, 梁大寶庚午(550年)年九月十四日未時生歿, 葬西山塘蟠龍形酉卯向 。繼盧氏 ,梁天監己丑(509年)年二月十七日亥時生, 陳太建壬辰(572年)年九月十四日午時歿 , 葬湖山壙獅形卯酉向 。子二 :公紀、 公繼 。
四世:文彥,玉輝長子, 諱偉英, 行夏二, 舉孝廉任袁州從事 ,齊永元庚辰年(500年)五月十二日酉時生 , 陳永定丁丑(557年)年四月廿九日子時歿, 葬東隅徐州犬形 。配歐陽氏, 梁天監丙戌(506年)年十一月廿一日巳時生 , 陳永定己卯(559年)年正月十八日丑時歿 , 葬夫墳左 。繼唐氏 , 梁天監乙未(515年)年九月四日子時生 , 陳永定己卯(559年 )年四月十七日亥時歿, 葬河橋仙人曬掌形。 子四 : 公絢(徙寧都 )、 公緻(徙南豐)、 公紹(徙福建 )、 公綱(徙樂安、虔州)。
四世:文通,玉輝次子,行夏三,任建寧府治中 , 享年六十八 ,葬本里高華堂鳳形辛巳向 。 配肖氏, 享年五十八 ,葬本里塔崗山鳳形壬寅向。 側氏鄭氏 ,享年七十 ,亦葬鳳形。
五世:公紀,文貴長子,諱文 ,號世德 ,行億一 ,任瑞州府知府 , 梁大通戊申(528年)年七月廿四日寅時生 ,隋開皇壬子(592年)四月初七日申時歿 ,葬崇仁廿七都笏山走馬鞍形子午向。 配徐氏, 梁大同乙卯年十月初五日戌時生, 隋開皇己未年(659年)二月十六日辰時歿 ,葬夫墳右 ,建有宋墳庵 。繼鄭氏, 梁大同癸亥年七月廿三日子時生 , 隋大業乙丑年五月廿七日巳時歿 ,葬岱九都長山鋪犬眠形辰戌向 。 子一 :懷義。
五世:公繼,文貴次子,號世明 ,行億二, 任龍巖縣丞 ,梁大同丙辰(536年)三月初七日未時生 ,隋大業戊辰(608年)年十一月十九日午時歿 , 葬崇仁孫坊虎形 。配張氏 ,梁大同戊午年六月十八日卯時生, 隋大業辛未年七月廿五日酉時歿 ,葬岱九都搗港鋪橋東。 子二 : 仲明、 叔輝。
六世;懷義,公紀子, 號思理 ,行肇一 ,仕唐任齊州刺史, 陳天嘉乙酉(565)年生 , 唐武德辛巳(621年)年歿 ,葬本里沿坪鳳形 。配涂氏 ,葬本里塔崗山 。繼肖氏, 葬本里高丘鳳形辰戌向 。續鄭氏 , 葬上樟沖掛璧豬肝形 。子二 : 植隆 、植藩。
七世:植隆,懷義長子, 字榮施 ,任陜西鳳翔府知府 , 隋開皇丁巳年(597)生,享年七十六 , 葬西涇鳳形 。配涂氏 ,葬大湖沖柏鞍形 。 子二 :全珍 、全寶。
七世:植藩,懷義次子, 諱圣裁 , 葬中罕虎形。 配虞氏 ,葬崇仁五十五都陸家崗 。子一: 全璧。
八世:全珍,植隆長子, 諱重 ,號德堂, 行高一 ,葬攀鱗市鳳形 。 配饒氏 ,葬臨川梅州圳上 。子一 : 漢中。
八世:全寶,植隆次子, 諱詔 ,號梅隱, 行高三 ,任唐為諫議大夫歷官仆射 , 貞觀丙申(636)年七月十二日丑時生, 嗣圣(應為垂拱)丁亥(687年)年歿 , 葬崇陰 。 配吳氏 , 葬本里屋后 ,子一: 漢連。
九世:漢中,全珍之子, 諱廣 ,行重一 。 配涂氏 ,合葬本里新廟前睡龍形。
九世:漢連,全寶之子), 諱洪非 , 行重二, 唐龍朔辛酉(661)年生 ,天寶戊子(748年)年歿 。 配楊氏 , 合葬新廟前睡龍形 ,子三: 仕明、 伯明 、仲明。
十世:仕明,連長子, 表楚理 ,行鞏一, 任南雄知府, 享年五十七, 葬本里沿坪鳳形, 前有大江水橫過卸書案 。 配涂氏 , 葬本里塔崗山。 繼寧都肖氏, 葬上樟沖掛璧豬肝形。 續鄭氏 , 葬本里高垣 。子二 :德高 、德行 。
十世:伯明,漢連次子, 行鞏二 , 葬港東白粉坳下窩里仙人盤腳形。配涂氏 ,葬見源 。
十世:仲明,漢連三子,表楚充 , 行鞏三, 葬揚公嶺龍形 。配吳氏 , 葬西山塘公置龍洋店八十四間 在墳前。徙居崇仁孫坊 。子一 :德常。
十一世:德高,仕明長子,諱雍 ,號蘭石 ,任欽天監監丞, 唐開元癸亥(723)年生 ,貞元戊寅(798年)年歿 , 葬西涇鳳形辰戌向 。配涂氏, 葬本里大湖沖拍掌形未丑向 。 子二 :重僖、 重傳。
十一世:德行,仕明次子,諱郁 ,號松窗 , 任長沙府通判 , 享年六十三, 葬中罕揚宅屋后虎形 。配虞氏 ,葬崇仁五十五都陸家崗 。子一 : 重儀 。
十二世:重僖,德高長子,諱福冀 ,號遂詔,唐天寶(742—755)年生 , 享年六十五 。 配黃氏 ,享年七十六 。均葬本里睡龍形。 子三 :泓洋 、自洋 、一洋。
十二世:重傳,德高次子,諱敬受。 配應氏 ,合葬中罕揚宅屋后虎形。
十三世:泓洋,重僖長子,諱徹 ,號宏堂,葬岱九都攀鱗市鳳形, 立有宋墳庵 ,后改名建興院 ,施水田一千把以供春秋祭祀 , 又施水田三千三百把,入江西鐵樹觀。配饒氏 , 葬臨川百七都梅州圳上架上金盆形 。子三 : 永肇 、永啟 、永厚。十三世:自洋,重僖次子,諱紹 。配吳氏。 合葬棠陰市心 。子一: 永賢。
十三世:一洋,重僖三子,諱江 ,號浩堂, 任德安縣丞, 葬本里鳥蔸營 。配鄒氏 , 葬臨川百二都金坊 。 繼鄭氏, 葬岱九都徐家后園。
十四世:永肇,泓洋長子, 諱先貞 , 行廣五 , 葬上樟沖掛璧豬肝形 。配周氏 , 葬夫墳旁。 子三 : 世雄、 世彰 、世文。
十四世:永啟,泓洋次子,諱鳳征 ,行廣六。 配黃氏, 夫亡無子苦守不二 。 夫婦葬塔崗 。
十四世:永厚,泓洋三子,諱崇征 ,行廣十, 葬高垣鳳形 。 配劉氏, 葬集源虎形。
十五世:世雄,永肇長子,諱光征 , 行世一 ,葬本里揚公嶺窩里蟠龍形。 配周氏 , 葬西山塘 。子三 :汝儒 、希儒 、學儒。
十五世:世彰,永肇次子, 諱昌 , 行世四 , 葬仙四都松林蜘蛛結網形 。配饒氏 ,葬本里許家樓 。
十五世:世文,永肇三子,諱藎 ,行世五 ,葬建昌南城九都江村前人形 。 配朱氏 ,葬仙五都中河塔前 。
十六世:汝儒 ,世雄長子,諱章 , 號序堂 ,行宗一, 任金華縣教諭 , 葬西山塘 。配歐陽氏, 葬塔崗山 。 子三 : 孟芳 、孟馨 、孟洋。
十六世:希儒,世雄次子),諱征 ,行宗二 ,號泮堂 ,葬見源 。配吳氏, 葬雞公寨。 側室曾氏 ,葬陸家源石嶺鳳形。
十六世:學儒,世雄三子,諱商 ,號學堂 , 行宗三, 任建昌南城訓導, 葬本里下樟沖玉輝公墳右。 配周氏, 葬山塘 。子一 :孟萬。
十七世:孟芳,汝儒長子, 號璉瑞 , 葬岱九都攀鱗市華光廟東龍形。 配邱氏 , 葬夫墳后 。 子三 :達賢 、益賢 、 志賢。
十七世:孟馨,汝儒次子, 號璉端 ,葬鳥蔸營前 。 配黃氏, 葬仙五都河源鳳形 。
十七世:孟洋,汝儒三子,號漁隱, 任參知政事 ,葬臨川百七都退錢嶺。 配鄒氏 , 葬大鹿寺,先時鼎建仙四都大鹿寺佛殿圣像周圍屋宇護殿岷園塘 ,又水田三千把與寺供佛供祭 ,黃君濯纓重修縣志載之甚詳 ,又鑄洪鐘七百斤入寺 , 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新創建裝修孟洋公神像并襄敏公神主于殿上 永遠崇祀,有記詳前。十八世:達賢,孟芳長子,行柏一 ,任西安路總屬 ,葬岱二都河橋龍鳳庵中咀上仙人盤腳形。 配楊氏 ,葬仙三都胡溪上沖鳳形卯酉向 。繼曾氏, 葬楊氏墳左下。 子五 :仁卿 、 義卿 、 禮卿、 智卿 、信卿。
十八世:益賢,孟芳次子,行柏二 , 葬本里潭源歇龍坳架上懸鐘形 。配程氏 ,葬臨川百五都安湖中咀上黃牛出欄形。
十八世:志賢,孟芳三子,行柏三。 配虞氏 , 合葬崇仁十二都雷鳴祭老僧望禪形。
十九世:仁卿,達賢長子,葬崇仁十八都巖陂蓮花出水形 。配羅氏, 葬本里高垣 。子一 :伯忠。
十九世:義卿,達賢次子, 諱石 ,號筠軒 ,逸士,公徙居岱八都茨坑, 卒葬本處屋后 。 配饒氏 ,卒葬四都中罕蛇形 。 為茨坑譚氏祖。
十九世:禮卿,達賢三子,諱系, 邑庠習禮記,葬岱二都窯山塘里大金包小金形。 配吳氏 ,葬窯山塘 。 子一 :伯高。
十九世:智卿,達賢四子,諱竹 ,葬臨川百二都 。 配涂氏, 葬本里西山塘。
十九世:信卿,達賢五子,諱革,鄉貢進士, 紹興丁卯年(1147年)七月二十五日生, 任新喻主簿,掭行廉潔才干有為, 歸老于家捐資建立崇仁七十二都東華觀,基址前后左右兩廡門屋磚墻無不具,鑄鐵鐘七百斤, 施水田四百把,以供觀之用 , 至端平丙申(1236年)年二月廿八日歿, 葬陶陂萬戶橋。 配管氏 , 葬仙四都大鹿寺背象形。 繼鄧氏 , 葬湖山壙。子三 : 伯言、 伯恭 、 伯敬。
二十世:伯言,信卿長子, 諱先 , 行呂十三 ,葬西山塘蟠龍形。配吳氏,葬市心樓前 。子一 : 輝翰。
二十世: 伯恭,信卿次子,諱希,行呂十四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甲寅生 , 中淳祜癸卯(1243)科舉人, 登甲進士, 任本路同知,致政歸修建搗塔橋 , 即今秋桂橋是也 ,又修士林橋, 宋寶佑四年(1256)鼎建岱五都白土寺佛殿圣像周圍屋于護殿 , 明萬歷四十六年裔孫河圖、士恭、士愷、瀛洲、淪洲、汝爵、良玉、良宸、報國等重修,縣掛牌匾僧顯召,公又施田一萬三千把,入江西鐵樹觀, 享年八十一 , 葬岱二都窯山壙龍鳳庵 。 配鄒氏,封安人 ,享年六十 , 葬龍鳳庵右。 繼許氏 ,亦贈安人 ,享年五十七 , 葬岱二都窯山壙白蛇庵 。 子一: 輝元。
二十世:伯敬,信卿三子, 諱元 ,行十五 ,號景華, 贅于臨川百八都樓源許文憲家,遂家焉 , 享年六十七 , 葬儲源寨里 。 配許氏, 葬本家山后 。子一 輝國。
廿一世:輝元,伯恭之子, 諱文魁 ,行次九 , 葬沿坪鳳形 。配汪氏 ,葬羊氣嶺 。繼袁氏, 同葬夫處 ,子二 :正甫 、文甫。
廿二世:正甫,輝元長子, 諱德炎 , 行仲十, 宋端平乙未(1235)年三月十七日申時生 , 任潮州治中,致仕策杖為安源游,遂構庵匾: 曰居之安,大書之璧曰,此日扶老,以流憩異時 ,體受而全歸營生壙于鳳形 , 至元壬午(1282年)年七月十五日卒 , 葬于其處有墓志 。 配連州大守之女虞氏 ,封恭人。副室許氏。二氏合葬本里白粉坳 。子 四 :大姓 、大禮、 大顯 、 大鎮。
廿二世:文甫,輝元次子,諱仁炎 ,行仲十六, 宋進士,學博才優 ,享年七十 , 葬伯恭墓下 。配涂氏 ,葬庵裹 。 子一: 大時。
廿三世:大姓,正甫長子, 諱六霆 ,行僉一, 任浙江寧波府通判 , 宋淳佑壬子(1252)年七月生 ,元延佑六年(1319)己未歿 ,葬岱一都仙巖前虎形。 配涂氏 。 繼虞氏 。 葬本里揚公嶺鳳前 。 續黃氏, 葬岱八都姨婆圳豬頭崗。 子一: 伸敬。
廿三世:大禮,正甫次子, 諱震翁 , 行僉三,邑庠習書 , 宋寶佑乙卯(1255)年正月初四生,歿缺 , 葬岱九都徐家湖頭園里 。配饒氏 。 繼歐陽氏 。合葬仙四都大鹿寺背 。歐陽氏又捐水田七千三百把,施于鐵樹宮 ,又捐水田五千七百把,施于廣壽寺。
廿三世:大鎮,正甫三子, 諱直翁 ,行僉六 , 十六歲中咸淳癸酉舉人, 寶佑戊午(1258)年十月生 , 因宋祚同終,未及祿位而卒 。配曹氏 , 合葬崇仁杉窠嶺。
廿三世:大顯,正甫四子, 諱可翁 , 行僉七 , 宋景定癸亥(1263)年生 ,善書豪俠殷富 。配本邑涂氏,歿葬未詳。
廿四世:伸敬,大姓之子, 行典一 ,以進士任推官 。配涂氏。合葬本里西山塘 。子四 :朝聘 、朝征、朝登、朝庸。
廿五世:朝聘,伸敬長子,葬岱 一都仙巖前虎形。配楊氏,生歿缺 ,葬本里下樟沖 。子二: 學圣、 學賢。
廿五世:朝征,伸敬次子, 生歿葬未詳 。配氏未詳 。子一 : 學堯。
廿五世:朝登,伸敬三子, 生歿葬未詳。 配氏未詳 。子一 :學舜。
廿五世:朝庸,伸敬四子, 生歿葬未詳 。 配氏未詳 。子一: 學禹 。
廿六世:學圣,朝聘長子, 葬岱二都河橋仙人曬掌形 。 配朱氏 ,葬本里下樟沖 。子三 :文瀚 、文夫、 文林。
廿七世:文翰,學圣長子, 諱貴 ,號舜夫 , 行順一 , 任縣丞 。 配劉氏。合葬本家下糧倉樟樹下 。 子二 :天爵 (詳見天爵公世系) 、天壽(詳見天壽公世系)。廿七世: 文夫,學圣次子, 諱俊 ,號懷德 ,行五一 ,葬岱八都虎形 。配饒氏 ,葬臨川百七都安湖上中咀牛形 。繼周氏 , 葬岱八都車上美女睡床形 。子五 :一德,為進賢縣彭源祖;二富,為大樟樹下祖 ;三登 、 四達、 五福(詳見五福公世系)為麥園及九車頭等處祖。
廿七世:文林,學圣三子, 為建昌滬溪稠溪祖。
廿八世:五福 ,文夫五子, 諱幼倫, 享年五十八 ,葬八都江家橋 。 配鄒氏。 子四 : 覯、 顎、 覬 、覦支下居七都車頭公為彼處之祖。
廿九世:朝星,五福三子, 諱覬 , 字燦若 , 行永七 。元世祖至元辛卯(1291)年二月初八日辰時生 , 順帝至元乙亥(1335)年十月初十日午時歿 。 配吳氏 , 元世祖癸巳年正月初四日卯時生, 歿缺 。夫婦合葬岱三都鳥蔸寺背。 子一 : 廷奇。
三十世:廷奇,朝星之子,諱安, 號定國 ,元仁宗延佑甲寅(1314)年正月十五日巳時生, 明洪武乙卯(1385)年八月二十日午時歿。 配張氏 ,元仁宗乙卯年九月十九日寅時生 , 洪武癸亥年十一月初二日未時歿, 合葬岱三都龍源 。 子三: 鐵珊 、銅珊 、方珊(其后失考)。
卅一世:鐵珊,廷奇長子, 諱子慈 ,字文彥 ,元順帝至元乙亥(1335)年二月初三日辰時生。 配鄒氏 , 順帝乙亥年四月十六日午時生 , 至元丁酉年六月二十日卯時歿, 葬長梢 。繼曹氏, 元至元丁丑年十一月初九日亥時生 , 元至元癸卯年十月初三日午時歿 ,葬龍回灣屋背 。 兩氏無出入贅下沙楊氏, 元至正乙未年二月初一日卯時生, 明永樂壬辰年十月初三日歿 。 公至永樂癸巳(1413)年八月二十八日午時歿 , 合葬下張望江獅子形 。 子二: 立聞 、立問。
卅一世:銅珊,廷奇次子,字材柏 , 行圣二, 自宋祥興年間(1278年),由撫州宜黃觀上刺桑徙居江西萍鄉桂花鄉(今萍鄉萬龍山鄉譚家坊),嗣因元至正十一年蘄黃賊徐壽輝由湖南醴陵陷萍 ,公倡教義兵往剿 ,因援應不至不屈迂害事聞 ,奉旨恤旌義士, 生歿闕, 葬坪嶺野箭沖鳳形垠(譜上無土字旁)坤兼丙寅三分,有羅圍石碑 ,乾隆時,后嗣以公資捐整戶入祀萍鄉興賢堂; 同治時又捐資入祀本圖義倉公舍 。配張氏發娘,生歿闕 ,明永樂丙戌四年十二月十一辛丑日丙申時遷葬地名周峰城張家屋側背路上鳳形酉卯兼辛未三分取前明堂平正巽巳丙水迎朝坐下丑垠水去,買本保張文勝之山 。 子二 :文欽 、文敬 。(此世系詳見萬龍山昭萍世系)。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