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惑晶華赤,醍醐氣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杏俗難為對,桃頑詎可倫。肉嫌盧橘厚,皮笑荔枝皴。瓊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勻。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沈楊二舍人閣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韻》中寫下的句子,其中“熒惑晶華赤”是寫櫻桃的紅潤。熒惑,即今天所說的火星。
火星與地球一樣,都在太陽系生命宜居帶上,從理論上說,金星、火星、地球都可能孕育出生命。但41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正撞上火星,將其外殼直接撞碎,內核中氧化鐵等噴發到表面,使它變成紅色。
撞擊后,火星內核變冷,磁場隨之消失,以致難以吸附大氣層。火星上原本豐富的水源漸消失,目前主要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兩極。看過美國大片《火星救援》的人知道,火星上常年沙塵暴,一刮就是幾個月,已不太可能存在生命。火星風速可達180米/秒,遠超地球上最大風速60米/秒,但氣壓不足地球的1%,不可能出現《火星救援》中,火箭被大風吹倒的情況。
因顏色赤紅,古代東西方對火星均不抱好感。西方人稱它是戰神,主殺戮,東方人則將它視為“災星”。然而,自伽利略后,西方人對火星的興趣與日俱增,東方人對它的興趣反而降低了。其中幽微,值得鉤沉。
元代張渥《九歌圖》中的東皇太一
古人崇拜另一顆“火星”
在古代中國人眼中,有兩顆“火星”,一是今天的火星,另一是“大火星”,后者更受重視。
大火星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即心宿二,它亮度高,運行規律,可用來確定季節。比如《詩經》中“七月流火”,就是說此時大火星開始從西方落下,表示夏去秋來,氣候變冷。
古人依據大火星的方位來確定行動時間:大火星在黎明時出現在東方,即夏歷九月,人們開始修路;大火星在黃昏時出現,即夏歷三月,王室會打開冷庫,將藏冰分給貴族,即“火出而畢賦”。
商代時,設有專門的火正官,負責祭祀大火星,并建火星臺,觀測其變化,由此形成了寒食的民俗——當大火星消失時,全民禁火,以確保當年好收成。周代時,王室會派官員到民間,搖著木鐸,通知禁火,即“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季春出火,民咸從之”。
直到“三月出火”,即大火星又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百姓才可以生火做飯。該習俗后與晉國大賢介子推被燒死在山中的傳說結合,但介子推只是方國的士人,在當時屬平民階層,不在貴族之列,且他不可能在出生前便影響周朝禮制。
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東皇太一》,是寫給東皇太一的祭祀詩,有學者認為,東皇太一就是大火星,因楚國的祖先祝融氏曾任火正,顓頊氏“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所以楚人有大火星崇拜。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中的熒惑,傳明代仇英繪
長得丑只好背污名
與大火星受寵不同,真正的火星不入古人法眼。
火星離地球更近,易被觀察到,但從地球看,火星的運轉實在奇怪。它公轉周期是687天,相當于地球的一年多,兩星時遠時近,平均780天相會一次(有時是764天,有時是804天)。
火星的公轉軌道與地球不一樣,地球更接近圓形,火星則相對橢圓。所以地球人看到的火星,354天與太陽同方向運行,72天逆行,然后又是354天順行。在逆行過程中,會出現“熒惑守心”“火星沖日”等現象。
古人原本對顏色可怕、忽遠忽近的火星就沒什麼好感,見它“突然”出現在天空的其他領域,自然心生恐懼。稱它為“其行無常,司無道之國”,《史記》中說:“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故曰‘雖有明天子,必視熒惑所在’。”
其中“熒惑守心”,即火星停留在心宿中,尤其讓古人不爽,被認為是“大人去政,主去其宮”的惡兆。這種情況大概每80年發生一次,此外,每40年會出現一次類似“熒惑守心”的現象,恰好契合了古代農耕社會超大饑荒的發生概率。
傳統農耕生產效率低,饑荒年年有,每10多年會發生一次大饑荒(清中期以后,因人口增長過快,每七八年便會發生一次),超大饑荒的頻度則為每40至50年一次。造成超大饑荒的原因很多,如火災、水災、地質災害、瘟疫、戰爭等,很難歸因,把臟水潑在火星的頭上,簡單方便,且沒人喊冤。
所以,古人直稱火星為熒惑星。
漢代童謠被列入官修志書
漢代是栽贓火星的鼎盛期,漢人創造性地將“兒童傳謠”與“熒惑害人”兩個傳統合為一體。
“兒童傳謠”始于西周末年的“檿(音如眼)弧箕服,實亡周國”,本是一則童謠,檿弧箕服即桑木做的弓、箕草做的箭袋,周宣王聽到后,派人立刻去捕殺一對售賣弓箭的夫婦,夫婦出逃途中,遇周天子宮中小妾所生一女嬰,便收留了她。夫婦二人逃到了褒地,女嬰長大后,褒地因得罪了周,獻此女于周,即褒姒。入宮后,褒姒深得周幽王寵愛。在她建議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后犬戎伐周,諸侯不肯救,西周遂亡。
躲來躲去,周還是亡了,所以《國語》說:“天之命此久矣,其又何可為乎?”
先秦童謠毫無兒童特征,不僅話題都是成人的,用詞、押韻也無童趣,這些政治預言可能是《周易》爻辭的延伸。在《左傳》中,記錄了許多童謠,比如:
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
預言在丙日(每月3日、13日、23日這三天)時,虢國將被晉國所滅。這可能是流落民間的方士利用占卜術,提出自己的觀點。其辭鄙俗,被視為兒語。很少被高層采納,卻又經常言中,遂有“讖語”意味,即事后應驗的話。
據學者張夢倩、杜成憲在《“熒惑說”與“童子之精”》中鉤沉,自《漢書》始,童謠開始被列入官修志書之“五行志”,周作人甚至稱這是童謠的“五行志派”。
漢代謠諺為何這麼多
漢代謠諺大興。據學者王軼統計,兩漢存今謠諺多達420余首,其中讖謠49首,政治評判類83首,遠多于實用的農家謠諺13首。
一方面,漢代較迷信,讖緯術成主流。
漢高祖劉邦說:“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
當時長安官設的神職即有梁巫、晉巫、秦巫、荊巫、九天巫等職業分工,即:“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云中、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屬;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屬;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歲時祠宮中。”
漢武帝曾說:“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
到王莽時,更是“崇鬼神淫祀,至其末年,自天地六宗以下至諸小鬼神,凡千七百所,用三牲鳥獸三千余種”。
另一方面,儒生為得到重用,順應“漢興推陰陽言災異者”,苦學讖緯術。
為將讖緯與儒家觀念結合起來,漢代儒生特別重謠諺,保存至今的漢代謠諺中,90%出自《史記》《漢書》等正史,都是儒生所留。在西漢,有“風俗循行制度”,即考察地方謠諺,作為監察吏治、考核地方的重要依據。
《漢官典職儀》中提出,考察地方官依靠“六條問事”,其中第三條即是否出現“山崩石裂,妖祥訛言”,東漢時,光武帝、明帝也曾“以謠言為單詞,轉易守長”,甚至增設了“舉謠言”的新官考核機制。
受二者影響,漢代謠諺特別多。
宋摹本《梁令瓚星宿圖卷》
多數“熒惑守心”是誤記
漢代謠諺的社會影響大,且漢代天文學也偏迷信,官設太史待招,“三十七人,其六人治歷,三人龜卜,三人廬宅,四人日時,三人易筮,二人典禳,九人籍氏、許氏、典昌氏,各三人,嘉法、請雨、解事各二人,醫二人”,干正事的還沒算命的多。
最早將童謠與火星結合起來的,是思想家王充,他說:“天地之氣為妖者,太陽之氣也。妖與毒同,氣中傷人者謂之毒,氣變化者謂之妖。世謂童謠,熒惑使之,彼言有所見也。熒惑火星,火有毒熒,故當熒惑守宿,國有禍敗。火氣恍惚,故妖象存亡。”
王充與班彪(班固的父親)是太學的同學,因欽佩后者的學問,自認為弟子。班固年幼時,王充曾稱贊說“此兒必記漢事”。可見,班固開“五行志派”,多記謠諺,絕非一時興起。
到魏晉時,童謠與火星的關系被寫入正史。據《晉書·五行志》:“孫休永安三年(260年),將守質子群聚嬉戲,有異小兒忽來言曰:‘三公鋤,司馬如。’又曰:‘我非人,熒惑星也。’言畢上升,仰視若曳一匹練,有頃沒。”
4年后,蜀國滅亡,6年后,魏國被司馬氏篡奪,21年后吳國滅亡。跨度如此之大,恐怕很難視為“應驗”。
學者黃一農先生曾就正史中記載的“熒惑守心”進行研究,發現共出現23次,其中17次竟“不曾發生”。而西漢后實際發生40次,大多數未見記載。學者劉次沅、吳立旻則從正史中找出25條相關記錄,其中只有10條準確,其余多有誤記、錯記成分。
學術精細化 迷信露馬腳
黃一農先生認為,古代占星有為權力斗爭而捏造的成分,劉次沅、吳立旻則認為,傳統儒生缺乏科學訓練,難免錯訛。但還有一種可能:記錄模糊,才能勉強與現實匹配,帶來心理安定。
漢成帝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出現熒惑守心,這是一次錯誤的記錄,漢成帝卻讓宰相翟方進替皇帝自殺,翟裝傻,反復拖延,漢成帝氣壞了,派尚書令去翟家,追究“政事不治,災異并臻,百姓窮困”之責,還賜給他酒十石、牛一頭,讓他“審處焉”。翟方進沒轍,只好自殺。可他死后不久,漢成帝也“崩于未央宮”,還是沒躲過去。
唐代時,官員按星空分布設置,火星長期停在哪,相應官員就要辭職。
學術可以精細化,迷信一精細,便露出馬腳。在唐代,長孫無忌、蕭瑀等名臣均因火星問題而辭職,都被唐太宗駁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四月,“熒惑守尾”150多天才退,嚇得崇禎要“素服減膳,其諸臣各引罪修省”,楊嗣昌則上書批評說:“臣聞月食五星古來變異史不絕書,然亦觀其實政事,相感災詳之應,不一其致。”
可見,隨著記錄增多,人們會逐漸從蒙昧走向理性。但在封建時代,平民不許私觀天象,違者處死。相比之下,隨著望遠鏡發明,西方人對火星的興趣越來越濃,上世紀初到50年代,近半數西方人相信有火星人。
科學是無盡的前沿,只有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正是跨越歷史羈縻的重要一步。
(原標題:古代謠諺里火星為什麼被誤解?)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蔡輝
流程編輯:L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