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曾仕強學堂編輯部心易。
本周【曾師良言】語錄箴言專欄,繼續為您分享易經的奧秘,帶領大家認識卦有何用。
《易經》中的卦,到底說的是什麼?人一生都在畫自己的卦,你會畫出哪一卦?一起來看看吧。
卦有何用?
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按圖索驥,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清楚怎麼去應對,這才是《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對我們的人生作用。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個人的卦也由自己去畫。
1.
“卦”就是懸掛起來的意思,就像我們去照個相,然后用相框裝起掛在墻壁上,卦的意思就和這個過程是一樣的。因為人的眼睛是往外長的,我們看別人很容易,看自己卻永遠看不清楚。
所以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因此我們就把自己的相掛起來,好好看一看,就像跳出事外看別人一樣,對自己會有一個更清楚和清醒的認識。
2.
卦,有兩個關鍵字,第一個是“爻”(yáo),卦當中的每一個符號都叫一個爻。整部《易經》就是兩種不同的符號,陰的(- -)叫陰爻,陽的(—)就叫陽爻。卦的第二個關鍵字是“六”,即每個卦都由六個爻組成。這就告訴我們要把一件事情分成六個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去調整。
3.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中的六十四種情境。大自然雖然千變萬化,但是有著一定的規律,人類社會千變萬化,也有著一定的規律,而歷史經常會驚人地相似。我們的人生,也是有一定規律的,而《易經》就是一部了解宇宙人生的寶典。
4.
《易經》中的卦分三路,一路是講時,一路是講位,一路是講性質:陽的用九,陰的用六。可是這三樣如果用三個字來表示很麻煩,所以我們的祖先把它簡化成兩個。因為事情剛開始的時候,時比位重要,所以用初不用下,用上不用末。
5.
《易經》中的爻只有兩種,就是陽爻和陰爻,因為宇宙萬物萬象的變化,都是陰陽互動的結果。陰陽是合一的,陰陽分開,就沒有辦法生生不息。要想生生不息,就需要交易,所以交易就成為《易經》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6.
坤是純陰,是六畫,所以陰叫“六”。因為陽是創造,陰是配合。因此,講陽的時候一定把陰帶上,叫作陽統陰。陰陽不能分開,所以《易經》的第一組卦就是乾和坤。
7.
《易經》對我們最大的功用,就是每一個卦有六個爻,人也應該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個階段,然后根據這六個階段的不同要點去調整。
換句話說,每個人一生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一生的卦象,也都是自己畫出來的。
8.
孔子一生就是一個完整的卦象,卦有六爻,孔子的一生正是分成了六個階段:一,十五而學;二,三十而立;三,四十不惑;四,五十知天命;五,六十而耳順;六,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個卦,叫作人生奮斗的總綱領,對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為只要把這個卦看清楚了,也就知道自己人生的道路該怎麼去走了。
9.
孔子一生不只畫了一個卦,他更重要的卦,是對自己一生在六個階段中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這個卦分上、下兩部分。
第一個,出現在《論語》的開篇《學天》中,“十有五而志于學”是孔子人生的一個理想和計劃,而“學天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他實踐的成果。
孔子的意思是,學了以后要趕快在生活當中實踐,并養成習慣。當我們發現學習會帶來這麼好的習慣,而這些好的習慣又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收獲,這多喜悅呀!
10.
第二個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
一個人到了三十歲,跟所有人來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則,不亂來,朋友才會樂意跟你交往,才會一有時間就大老遠地來看你。這個原則就是要將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場來想事情,不能只顧自己,不想別人。
11.
第三個是“四十而不惑”,成果就是“人不知而不慍”。“慍”就是小小的生氣。“人不知而不慍”,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情。今天許多人跟孔子所講的剛好相反,是人不知而大怒,完全與孔子背道而馳。
其實“隔行如隔山”,那你就可以想象,你在你的行業里面再優秀,再特別,但別的人還是會不認識你,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你自己不迷惑就好了,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你完全沒有必要生氣。
12.
第四個是“五十而知天命”,對應“發憤忘食”。發憤忘食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你知道這一輩子要做什麼的時候,明確了自己這一輩子的目標以后,才可以發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這個時候不能再計較了,更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
13.
第五個,“六十而耳順”的成果,叫作“樂以忘憂”。樂以忘憂,是說要把所有的憂愁都當作樂趣來看。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他們會覺得很憂慮;但是在你看來,這是一種樂趣,因為接受有具體目標的挑戰,本來就是一種樂趣。這才是《易經》有陰有陽的一種變化。
14.
第六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是“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從來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因為他根本沒有年紀大的觀念。一個人怎麼做都很自在,都沒有苦惱困擾,怎麼會覺得自己老了呢?
15.
真正懂得《易經》,對《易經》貢獻最大的是兩個人,一個孔子,一個孟子。孟子把《易經》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但是你在《論語》跟《孟子》里面都看不到一個“易”字,因為在那個時候,《易經》已經被扭曲化了。很多人不敢談,一談就有人說你又來算命、又來卜卦了,就想到那里去了。
這是《易經》的命運,我們一定要去理解。我們這一次講《易經》,要擺脫那些小用,走上大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眾信公號:曾仕強。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