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炎兵
古代婚情
古時的任家垴村周域,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即到婚齡。始初男方遣媒到有成年女子的人家問婚,若得應允男方則視自己家中有無以食品、水果、首飾等行納彩禮。將婚之前,男女雙方各設宴席,宴請媒人及女男家中主婚之人。迎親前三日,男方帶禮品到女家送報婚期。迎娶當日,新郎乘馬、新娘坐轎,男方帶娶客、女方有送客相陪,各乘車馬。婿至女方大門,女方主婚人迎之入席。宴席完畢,婿拜女方父母,迎婦而歸。回至家中,新人拜天地、飲交杯酒。此日,新婦盛服拜見公婆、族人、親友。再日,新人歸寧拜女方父母及其族人親友,女方家亦設宴款待。新婚三日,凡男女雙方族、親均有助禮、賀禮。
近現代婚禮
《婚姻法》規定:男子二十二、女子二十即到婚齡,國家大力提倡完婚。鼓勵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現代婚禮程序:
問婚 男子年至婚齡,有心儀之女子,即請媒人到女方家言明仰慕之意。媒人將男方自身條件及對男方要求一一向女方陳述,并問及可否。
求婚 得到女方同意,男子在媒人引薦下到女家和女子見面。雙方通過言行相貌等初次認識對方,自定主意。
看家 男女雙方互相相中對方后,女子即提議到男家,男方設宴相迎。女方由其姊嫂及媒人相陪,男子亦約其嬸、姐陪席。看家之行其實是女子到男家刺探虛實—從正面了解男子的人品及其家庭的殷實程度。
訂婚 一來一往之后,雙方都心滿意足(即便中間存在分歧或差距,媒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很快會在中間說和)。看家之后,倆家即約定訂婚之日,男女互訂終身。地點一般選在女方家。這一天,男女雙方要互贈衣物,同時共同置辦結婚當日所用的臉盆、鏡子、牙缸等洗漱用品,取圓滿純潔之意。訂婚日男方要給女方一定數目的彩禮錢。數目多少具男方條件和本地禮規而行。至此男女雙方即訂終身,單等擇選吉日娶嫁。
送吉日 男女雙方定親之后,先由男方請算命先生依雙方生辰八字挑選吉日。然后選三、六、九順日買上禮品到女方家 “送工夫”然后再由男方找人查對男方送來的日子,最終兩家共訂良辰吉日。
送買辦 結婚前一天,男方要給女方家中置辦結婚所需并送至女家。近年來買辦錢已算入彩禮之中,免除了此舉之煩。
成婚 這一天,新郎及數名司機、媒人、娶客、鞭炮手、經紀人、攝像、化妝等一行人(人數以雙數為宜)到女家迎娶新娘。而女方單等新郎到達拉邊放炮迎入家中。爆竹聲中新娘便開臉化妝(開臉者系女家姨、嬸、姑等女長輩且兒女雙全之人。所謂開臉是在新娘額頭劉海處采幾綹細發,此俗蓋從古時女子成年及笄和婚后挽髻而成)打扮一新。妝畢,新郎向新娘跪獻鮮花,并親手為新娘佩戴胸花。之后新娘拜別爹娘、親友由新郎背進婚車。同時女方安排隨車送客(通常是新娘舅父或叔伯)及新娘等輩兄、姊數人陪送。
鬧洞房 新人歸來,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新郎身背新娘送入洞房(新房早已由新郎同事等布置一新:彩掛高懸、雙喜滿堂)。鬧洞房之人通常為新人好友或家中同輩弟妹。大家輪流給新人出題讓二人表演。所出節目有的文雅高尚、有的低俗逗樂,但凡新人表演欠佳便會遭罰。這一夜,既是新郎新娘的好日子,又是同事好友的歡樂節。大家手舞足蹈、達旦通宵。
喝拌湯 洞房花燭夜接近尾聲,新郎的姑姨、大娘嬸子要到洞房給新人熬做拌湯。拌湯料通常為大棗、花生、桂圓、麻籽,取早生貴子、團團圓圓之意。往鍋中拌面時,由新人同輩或同事手敲木升,女長輩們則口念謠訣,邊拌邊念。其所念歌謠皆隨口而編,均為祝福新人早生貴子、身體安康、幸福美滿之詞。喝湯時一對新人倒坐門檻(面朝門里,背朝門外),喝至過半,兩人互換,如此三番,最后各剩少許倒于炕(床)角待日后發霉,寓意“和和美美”。
掰饃 洞房夜,新人喝罷拌湯。兩人各雙腳分叉于門檻相向而坐分掰大饃。中人將事先蒸好的八個大饃依次交與二人,聽得令下,兩人同時使勁掰饃。掰開的饃兩人互換放于日后吃掉(新郎吃新娘掰得的、而新娘吃新郎掰得的),叫做“咬災”。言傳吃得此饃兩人一生無疾、可以白頭到老。
婚禮過程中的其它習俗:
吃歲餃 婚日凌晨,男女新人要煮吃與自己年齡數等同的餃子。取“本歲交子”之意,望年內能早得貴子。
抓富貴錢 新郎新娘臨行前都要在大紅毛毯上抓富貴錢。家人們事先將所有面額的錢幣足數準備停當,新人要盡可能張伸手掌,一把抓起盡可能多的錢。其抓的錢越多,說明他(她)日后越富貴、越能發達。
壓轎糕 嫁女當日,女方家要給女兒準備壓轎棗糕,糕上插柏枝、撒麥麩、帶針線包,寓女兒隨夫(麩)而去,原女兒心靈手巧、女婿早(棗)日高(糕)升,二人同心永結、愛情常在。
掃轎底 新人坐車臨行,其母拿新人當日脫換的舊衣服置于婚車后車輪之前,婚車前開碾衣而過,之后倒后再次碾衣而過,如是三番完畢,其母從轎底撮三小撮塵土置衣內包好,拿起衣服一聲不吭頭也不回走回家中,放置于煙囪角落三日后取出。此俗寓新人從此開始全新生活,長輩們希望兒女日后不染塵世之污濁、清白做人,同時也祝愿新人一生平安、恩恩愛愛、不離不棄。
蓋碾磨(水井) 新人娶嫁為喜慶之事,而碾磨在民間被視為青龍、白虎,而水井等一切水源系海底龍王所管,為了辟邪、犯沖固將新人娶親途中碾磨、水井蒙蓋。
換手帕 新人娶親途中與其他迎娶新人相遇,兩家要互換事先備好的小手帕,既有互相賀喜之意,亦有防止對方將己之喜氣沖走的意思。
長命(明)燈 洞房之夜,新房內燈燭徹夜不滅,取一對新人長命百歲之意。
插門栓 新婚夜鬧罷洞房,同事們要幫新婚夫婦把被褥鋪展就緒。親友散去,新郎新娘要搶著插門。民間有“先插門、占上鋒”之說,兩人誰先插門上閂,誰就成了日后二人世界的主宰。
另:新婦新娶到夫家下婚車要收“下轎錢”;次日跟公婆見面要有“見面錢”;打開娘家陪送的箱子要納“開箱錢”(娘家在出嫁女兒時視家中有無陪送一定數目的現金和實物,如被褥、家具。而衣箱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物件,箱子里要放一定數目的壓箱錢,次日打開箱子婆家要放入同等數目的現金在內),這些“收費”數目的多少由兩家事先商定,一般以四、八等吉數為宜。
祁縣婚俗吐故納新范世琴
我的家鄉祁縣,歷史悠久,地域文化源遠流長。其婚俗也頗具地方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祁縣婚俗也在不斷吐故納新,但一些傳統項目依然保留了下來, 形成了今日獨特的風格。
訂婚
其實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吃飯。相當于簽訂一項意向合同。男方家的長輩會到場,并給女方禮金。雙方訂婚要互贈四色禮,即四樣禮物。其中一樣傳統禮物是褲帶,取拴住對方之意。隨著歲月的推移,此項儀式已被逐漸忽略。
結婚
就是到民政局領證。領證后到男方家吃飯,親戚長輩也可以去。這頓飯長輩親戚不掏紅包。
一對愛侶即日起改稱對方父母爸爸媽媽。父母要給紅包,俗稱改口費。
下帖
男方要在舉辦婚禮前一月左右到女方家下帖,把擇好的日子用紅紙寫好,放在紅木“貼盒”里,再裝上茭子(即高粱),意為要與對方交往結親。派一個比較體面的人送到女方家,并商量彩禮等事宜。而女方家也會到男方家下帖,送去請女婿的日子,鐵盒里還要放上豇豆,豇在祁縣話里讀 jia,取欲嫁之意。
(下帖用的帖盒)
婚禮前:
男方家除了準備婚房,還要早早做被褥。一般講究四鋪四蓋,還要避開閏年選雙月找四個“全人”女子來做,即有爹娘,有老公,有兒女者。女方如若陪嫁被褥,也有此講究。婚禮那日,會把新做的被子整齊碼放在洞房床上,顯得喜氣洋洋。
男子在婚禮前一天要去上墳,告慰祖先。
前一天,親朋好友都來幫忙。男的幫著布置庭院,女的開始包餃子。餃子包好多,第二天早上家人和幫忙的一起吃。
婚禮前夜子時,雙方都要吃歲歲餃子,還要四個同輩陪著。餃子個數按年齡一歲一個,外加天一個,地一個。如遇閏年,還要外加一個。餃子是全肉陷的,包得極小巧。包好后要擺放在鋪了玫紅紙的螞蟻籮里,擺成雙喜字樣,再蓋上大紅喜字備用。到子夜十二點,放炮,煮餃子。其實男女雙方都會提前一點。因為據說誰家放炮早一點,誰就會當家。
吃餃子前,還會讓新人抓財。取硬幣一盤,喜字覆蓋,然后一把抓起,多多益善,意為抓富貴。
女方陪嫁必備:
(一)、兩個大紅臉盆是必備品,其他隨意。可別小看了這倆臉盆,里面的東西可不簡單哦:
1. 新娘的洗簌用品,必須成雙成對。
2. 一對并蒂紅辣椒、兩棵同根蔥。
3. 一雙紅筷子,用紅毛線拴在一起。
4. 蜜缽缽兩對,相互扣合。一個放糖,一個放蜜,象征甜甜蜜蜜:
5. 一對紅色碗扣碗,里面放了母餃子(一個大餃子,里面包有七個小餃子,寓意五男二女,七子團圓)。
6. 四個紅色小紙包。一包碳,一包土,一包煤面,一包鹽。土要放到男方家水缸下,煤和碳要添到男方家爐子里,寓意越來越旺。
另外,每個臉盆里面必須放四個蘋果,八塊糖。各樣東西都貼上大小的喜字。然后用大紅的包袱皮包好。但不能打死結,要用別針別住。
(二)、紅褲帶、銅鏡:男女雙方都要系兩邊開口的紅褲帶,父母還要在紅褲帶里給塞上一點錢,叫作塞富貴。
褲子上還要用紅毛線拴上系了五色綢子五色線的銅鏡以辟邪。
男方迎親必備:
1. 幾枝柏葉,壓扁,休整成形,用紅毛線裹了。上貼九石榴,一佛手。并綁上兩支紅鉛筆,一對并蒂紅辣椒。
2. 一束玫瑰花。可以是鮮花或絹花。(屬現代新增項目,婚禮儀式上用)
3. 一塊紅毛毯。
4. 新娘胸花、墨鏡、紅蓋頭、紅頭繩、紅手套,紅絲線(開臉用)。
5. 給女方家的絞臉錢、跟車來的娃娃錢、哥哥背妹妹錢。
迎親嘍!
婚禮這天,一大早,雙方家里都要貼對子,貼喜字,掛紅子,掛繪紙(本地特色,上寫吉祥祝福語)。
男方家要擺放桌子,準備迎接女方家的送客。桌子上,棗、花生、桂圓和瓜子是必備品,取早生貴子之意。另外還要有點心水果等。
這天,男方家所有的鏡子都要遮上:
男方家派迎親隊伍早點趕到女方家。迎親的人不能太多,必須有一個小孩。
新郎要給岳父母帶煙酒點心等四樣禮物。迎親主管要帶足紅包,還要帶若干耍包包,就是包了小面值錢的紅包,以饗女方家耍鬧者。
第一輛車里的人要帶幾個頂針在身上,過橋過道,或遇到婚喪嫁娶的,要扔一個出去頂頂,以免沖克。
嫁女嘍!
新娘早早坐在炕上,梳頭化妝挽發鬢。穿好大紅棉衣等待(無論寒暑都穿,意為厚厚實實),襪子要穿兩雙。
迎親者到來后,女方家放炮迎接。這時往往有年輕人關了門要紅包。
新娘坐炕上,同輩四人作陪,象征性吃點飯。
搬把椅子到炕上,鋪上男方帶來的大紅毛毯,新娘端坐椅子上:
還要踩石板。石板用玫紅紙包好貼了喜字。寓意腳踏實地。
一女子開始給新人開臉,俗稱“絞臉”。就是拿紅絲線為新娘拔去臉上汗毛,白白凈凈出閣。(如今只是左三下右三下比劃)
系上男方帶來的紅頭繩,要打活結。
再由一女子扇扇子。左三圈、右三圈,并誦念:“坐椅子,扇扇子,榮華富貴一輩子”:
接著,新娘戴墨鏡,穿繡鞋。鞋里墊以繡了蛇蝎五毒的鞋墊,鞋墊背面腳心處別六短一長七根針辟邪。
準備就緒,新娘還要坐紅桶,意為通通順順。
然后,給新娘遮上紅蓋頭。新娘一手拿娟包歲歲錢和糖,一手持柏葉遮臉,由哥哥背著上婚車。哥哥嘴里還要誦念:“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輩輩。”(如今大多獨生女,哥哥一角常由新郎替代。)
婚車前面要坐迎親童子以鎮車。新娘坐在司機后,座鋪紅毯。一路不得說話。
母親等女兒出門,要坐在女兒穿過的衣服上坐一會。然后會有一個同輩女子抱著衣服繞婚車跑三圈。
女方家送客為同輩,人數不限,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陪嫁包袱等要由送客抱著,而且南方都要給紅包。
載了新媳婦的車隊不能走來時的路,所謂出西門,進東門,繞道回家。
?
媳婦兒來了!
送客一行先被迎進來,也已就坐,搬包袱的,抱嫁妝的,開箱子的,人人得紅包。新媳婦也要玩玩矜持,要了下車錢。然后,將那一路撰在手中的紅手絹捏住一個角抖開,把里面的歲歲錢和糖扔出去讓孩子們去搶。然后由新郎背進家門。這時新郎的同事朋友難免起哄逗鬧。
新娘由一同輩女子(俗稱引媳婦的)領著進入婆婆屋里,鋪好毛毯,坐到婆婆炕上(典禮后才可以入洞房)。由新郎掀蓋頭,并解開新娘的紅頭繩。
這時,引媳婦的把新娘外層的一雙襪子脫下套到自己腳上(不知此俗何來,估計是給賞賜吧)。
然后新娘要打開自己陪嫁的箱子換婚紗,男方要給開箱子錢。
婚禮:
鄉下在自家院子里,城里在酒店。擺酒席,宴親朋,并有司儀主持儀式。親朋好友要隨禮,長輩還要另出磕頭錢。男方家叫吃媳婦,女方家或當日或他日女兒回門待客,叫請女婿。
酒店的典禮儀式已經演變為中西混合式,儀式選在中午12點08分、12點18分或12點28分開始,新娘還會在儀式結束后褪去婚紗著紅色敬酒服敬酒。全國大同小異,此處略去不談。
鬧洞房
1. 喝和氣拌湯。
由一同輩女子做好拌湯后,用新娘陪嫁臉盆里的蔥、鹽、辣椒、糖、蜜等調味。這時鬧洞房的還可以再給里面任意放佐料。于是這湯已經五味雜陳,再把新娘陪嫁的母餃子煮好,用一個碗盛了,用盆里那兩雙綁在一起的紅筷子。新郎新娘一起喝這道“和氣拌湯”。還要就上餅子、豆豉。嘴里念誦: 和氣拌湯就餅子,明年生個胖小子。和氣拌湯就豆豉,恩恩愛愛一輩子。 而那個大大的母餃子,則要新娘吃下去。看來,五男二女的責任重在她了。
2. 要饃饃
這個傳統項目,想來是要新娘開口叫婆婆一聲媽吧。
婆婆拿一雙紅筷子兩頭各扎一饃饃(意為擔一雙兒女)在自己屋里關上門,新郎把新娘抗在肩頭,由洞房到婆婆門口。
媳婦喊:媽,給我饃饃吃。(要喊多次婆婆才答應)
婆婆答:饃饃不是白吃的,明年生個胖孫子。
婆婆開門,新娘用嘴叼了那饃饃,再由新郎抗回洞房。 把這一雙筷子挑著的兩個饃饃要放到門楣上。
3. 說令子。
這個名詞現已幾近失傳。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鬧洞房。這是年輕同輩人之間的事,雖然花樣不斷翻新,但我們這里絕對不會過分,也只湊個熱鬧,增加氣氛。這個時候,往往洞房里笑聲一片,惹得洞房外的人也咯咯傻笑。
4. 鋪床。
嫂子用紅色或裹了紅毛線的笤帚掃床,然后鋪床。
在褥子下放棗、花生、桂圓、蓮子(都要生的)。還要在褥子上鋪一塊毛單子(不縫邊的床單),寓意生個毛蛋子。
5.提盆盆
一對大紅的盆盆在(尿盆),里面各放一對核桃蟲(面食)。
上面用叫作“蓮花人人”的四方紋樣玫紅剪紙蓋好,事先放在柜頂上。
由未來孩子的姑姑提下來放床邊。嘴里念誦:“姑姑提盆盆,侄兒侄女跟上一群群。”
至此,新郎新娘進入了他們甜甜的蜜月。
蜜月那點事
新娘第二天早上要去別人家吃頓飯,被稱作換梳頭。回來后方可照鏡子。(此俗處于摒棄中)
第二天即可回門。女方家請女婿,女方親戚開始喚回回。就是挨個請新娘吃飯。估計舊社會怕新娘在婆婆家陌生不適應吧。
第五天是不許在婆家吃飯喝水的。新娘這天名正言順回娘家。
第九天要吃饃饃,第十天要吃糕。祁縣俗語曰:九天饃饃十天糕,打發新媳婦下廚房。(祁縣話里糕讀作guo,房讀作huo)
第十天叫滿十天,比較隆重。也就意味著蜜月告一段落,新媳婦開始了出廳堂下廚房的主婦日子。
這些儀式和習俗看似復雜了點,個別甚至迷信了點。但每一個程序都寄托者人們對新人的祝福和對幸福生活的期盼。畢竟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正是這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過程,給一對對新人留下了終身難忘的美好記憶。
晉中地區白事習俗山西晉中一帶稱為各類習俗舉辦的宴席稱為事宴。方言,又稱紅白兩種事宴,即結婚為紅事宴,過世為白事宴。出席宴會稱為上事宴。
中國歷來重視喪葬禮儀,特別是長輩的喪葬禮儀。《論語·學而》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其中“慎終”,即指對父母的喪事要辦得謹慎合理。孟子對此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在“ 送死重于奉生” 觀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時期,喪禮已經形成一整套禮儀。從初終到大殮、殯葬、葬后,約有40余項。以后歷代傳承,雖有簡化衍變,但主要程序卻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晉中大體遵循著這一套程序。當然,還應提倡“重養溥葬”的新觀念。僅做為習俗介紹。一、初終 亡人氣絕后,都講究趁其身體未僵硬時,以最快的速度為死者換上預先特制的“壽衣”、即“送老衣”。還有些地方是在絕氣之前就提前換好了。這是因為死者身體僵硬后,替換衣服會更為困難。“壽衣”包括單衣、夾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數用單數不用偶數,忌用獸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換下的衣服,地講究隨手撂在房頂,待安葬時燒掉或任其日曬雨淋,不再處理,以祛除不祥。 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后,還要理發、洗滌,進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紙錢和面粉與頭發揉成的圓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褲腿口扎住,稱之為“打麻伴”。晉中祁縣等地則在死者左手放一串與死者歲數相等的小面餅,名為“咬牙餅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條鞭子或拂塵;把死者咽氣后燒化的錫箔用紙包好,放入死者懷中;最后再給死者摟上一條麻披擰成的帶子。人死后魂歸地府,紙錢、錫箔是用作盤纏的;去地府要經過惡狗村,有面球、面餅和鞭子就能夠抵御惡狗的撲咬。沁縣一帶把裝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餅,就稱為“打狗餅”。 死者絕氣后,口中還要放入一枚古銅錢,叫做“口含錢”。這一習俗由古代“含玉”的喪禮衍變而來。死者的親屬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類物品和谷物。后來一些地方直接把飯放在死者口中,則名為“ 含飯”。都是認為死者口中含錢 、含飯入殮,這樣到陰間才不會挨餓。 給死者裝束好以后,家人即將其從床榻上移置到一塊木板上。講究“男正女側”,即男性死者仰臥 ,女性死者側臥 。這叫做“停喪” 或“ 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塊布蓋在死者臉上,俗稱“打善面紙”。蒙面布也好,蒙面紙也罷,古代都稱為“面衣”,據說春秋時的吳王夫差是始作俑者。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說,夫差不聽伍子前的勸諫,以至國破身降。臨死時覺得不好意思在陰間再見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讓人給他臉上蒙了一塊絹帛才咽了氣。人們沿用這一習俗,卻不是因為死者生前做了什麼虧心事,而羞于在陰間見到先死的人。有的說,是家人不忍見死者之面;有的說,是由于死者咽氣后面容不太好看。其實都是表示對死者的尊重,讓死者安息。以上這些程序是傳統喪禮中的“小殮”。 在為死者壽衣時,講究不能哭。認為死者正在絕氣之際,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或者認為淚水落在死者身上,會出現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安放停當后,全家男女老少這才大放悲聲,嚎啕痛哭,并燒化紙錢,俗稱“燒倒身紙”、“下炕紙”。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燒紙,稱為“燒黃昏紙”。其意在于以金錢賄賂閻王,買通小鬼,放死者靈魂附體,重回人世。燒過紙錢以后 ,久久不見死者復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俗稱“嚎喪”。死者小殮之后,家人請來同族長輩和鄰里鄉親,共同商定喪葬事宜,然后親自去或請人去親友家報喪。長輩去世,兒孫要身穿孝衣,手持哭喪棍,奔赴親友家叩頭報喪“送孝”。 死者的家門口要貼白紙黑字的訃告 ,又叫“ 門狀”,寫明死者生卒年、月、日與殯葬安排等事項。晉中祁縣一帶要在街門上糊白紙,死者為一戶之長,而且年齡已進入古稀之年,街門滿糊以白紙;如不足60歲,或夫婦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邊街門,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輩,雙親尚在,則只能在門額垂貼一張白紙。晉南是把紙折疊起來剪成條狀花絮,死者多大歲數,就剪幾條,然后懸掛在大門外。停尸期間,死者頭前或腳后要點油燈或蠟燭,俗稱“引魂燈”,又叫“ 指路燈”、“ 路燈”、“長明燈”。陰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靈要借助于燈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時,還要不時燒化紙錢,并把紙錢灰裝在瓦罐內,留待入葬時與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陰間使用。這叫做“燒倒頭紙”。死者身邊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時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時埋入地下,認為這樣死者在陰間就不會成為餓鬼。這叫做“倒頭飯”。 死者咽氣的當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廟、城隍廟或五道廟舉行一種儀式,“ 壓魂”“ 告廟”,意思是向陰間報到。在鼓樂吹打下,死者的兒子用盤端一張紙,進廟磕頭拜禮后 ,把紙放在香爐內,俗稱“ 納紙”。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帶講究家人繞街行走,一邊燒化紙錢,一邊嚎啕痛哭,稱為“知死”或“尋魂”。榆次等地則在本院土地神前設香案,燒化紙錢 ,焚燒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盡哀,名為“點化錢”。 停尸期間,要有人在一旁守護,嚴防貓、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電閃雷鳴,意恐“驚尸”、“炸尸”。沁縣等地預防的辦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鎮物。入殮 入殮用的棺材,以木棺為主。木材以木質堅硬的柏、樟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為最一般。晉中祁縣一帶講究不論何種木質,在棺前擋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須鑲嵌一條。板材時興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蓋、側均為整塊者稱為“獨幅”,若干塊拼合的則分別以其所拼塊數稱為“X 塊頭”。整個棺形為長方形,前高后低,前寬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紅、黃幾種顏色。不到50歲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稱為“紅棺”;50歲以上的多涂金黃色,稱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繪圖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質本色為底,作素色推光漆畫,顯得金碧輝煌。圖案一般為百壽圖、四季圖、二十四孝圖或“萬字不斷頭”。棺木前頭正面繪云紋蓮臺,書寫“X X 之靈樞”;小頭繪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則畫白菜。有的棺木前頭正面還寫有“福如東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語句。棺木內涂以松香或用黃麥紙裱糊,取的是“黃金入柜”、“遺澤子孫”之意。棺木內還要貼上用金銀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斗圖案。雁北平魯、晉中祁縣等地,在棺木內底部另附一塊鑿有七個孔的襯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駕鶴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晉中祁縣一帶鋪以石灰、五色綢、線、五谷,再放上七枚銅錢、七塊生鐵,鋪上金箔紙剪成的錢狀物七張,然后鋪上褥子。 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尸入棺。講究把死者的頭部用紅布圍上,然后由其長子抱頭,另外4人或6人抬身體,腳先頭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陽或打傘,稱為“上不見天”。入棺時,死者的腳要先進 ,然后平放棺內 。原來死者袖口和褲腳系的麻披,這時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饅頭;在女性死者的雙手都放上饅頭。鞭子稱為“打狗鞭”,饅頭稱為“打狗干糧”。晉中祁縣等地,死者頭部要枕一種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繪日月、山川、花卉圖案,枕中實以線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鋪七張銀箔,最后從頭到腳蒙紅布七尺,此布須由已嫁女兒置備,俗稱“鋪兒蓋女”。 給死者鋪蓋停當以后,棺內還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但絕對禁止放人毛織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氈、皮褥子、毛皮鞋之類。民間認為犯了這一忌諱,就會“著毛變畜,錯胎轉生”。人殮完畢后,棺蓋斜蓋于棺身之上,仍留縫隙。待死者親屬最后檢視后,在夜間或陰陽先生擇定的時辰蓋棺。 蓋棺、又稱“合棺”喻,家人、親友齊集,揭去死者臉上的蒙面布或紙,向死者告別 。死者如系女性 ,還要請其外甥或娘家人檢視穿戴、鋪蓋,看有無異議。然后正式蓋棺楔釘,家人、親友跪拜告別。晉中祁縣一帶,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蓋的紅布由腳部往下拉,露出顏面,然后順勢把紅布撕下一條,迅速合蓋落木鎖、即棺蓋與棺身之間的榫卯。釘棺一側用釘七枚,每顆釘子上把撕下的紅布條各墊一小塊。釘棺時,全家回避不動哭聲,只有死者的兒子須立在棺旁口喊“躲釘”。參加釘棺的鄰里、朋友都要身系紅布條,并要給釘棺的人賞封,稱為“喜錢”。蓋棺以后,死者的子女還要手拍棺木數次,俗稱“叫醒”。 在入殮第二天半夜,要置備紙馬素車、香爐錫箔和紙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將來出殯必經的十字路口燒化,為死者送行,俗稱“送魂”。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殯前一天,俗稱“ 開悼” 或“開吊”。開悼時架設靈棚,將棺木移置靈棚之中。名為“移靈”。隆重的喪事在靈棚前還要高搭牌坊。靈棚內懸掛幔帳或竹簾,后面停棺,前面為堂,靈堂中擺有供桌,桌上供靈花,陳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懸掛死者遺像。兩側擺放各式紙扎和陪葬品 ,諸如童男童女 、金銀二斗、金銀二山、搖錢樹、聚寶盆、引路菩薩、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聯、挽幛、花圈等。開吊后,親友陸續前來吊喪 ,不論輩份大小,統統按照“ 死者為大”的規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孫披麻戴孝,手拄哭喪棍,跪在靈堂供桌西側的谷草或草墊上。 喪禮中,外來親友對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賻(fu 付 )三種形式。講究奠用香燭、酒果;賻用錢帛、金幣;奠后再燒紙,則為吊。在吊喪活動中,還有一種“管炕”的習俗,即本家、鄰里或親友幫助喪家招待賓客的住宿和飲食。一般分三步進行,一是請炕。喪家根據賓客人數定出所需的炕數(一般每一炕家負責六至八人),然后略備水酒,請炕主前來議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來了。二是管炕,頭一天祭祖結束后,就由總管分配炕員,抄出名帖交與炕家。炕家把賓客接到家中,煙酒茶飯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條,取親戚往來長久未斷之意。第二天,出殯后賓客要在喪家“坐老齋”、即吃完殯飯。飯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義務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謝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喪家要設酒席酬謝炕家。謝炕完畢,管炕這一活動也就全部結束了。管炕還有“干、濕”兩種,以上所述叫“濕炕”,即連住帶吃; 在出殯前一天,家人和親友要抱著牌位,打著引魂幡,提著燈籠,吹打著鼓樂到附近寺廟庵觀或其遺址招魂。設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聲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繼而把斜蓋著的棺蓋打開,由死者的長子取凈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給死者擦臉,俗稱“開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兒孫、女兒及外孫分喝,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繞棺而過,瞻仰死者遺容,然后請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銀綻” 表示再不開棺了。 “送行”的習俗,在天蒙蒙亮時,由死者的長子一人出門,燒化紙車、紙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過的枕頭,當地稱為“送烏明頭紙”。然后提一罐紅豆稀飯,在天亮前從家門一直撒到墳地。在出殯之前,除了各種吊喪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樣享受著人間煙火食,一日三餐,頓頓必由家人親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連飯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時,家人必痛哭盡表。這樣,一直侍候到出殯,死者才算是離家而去。出殯 入殮以后,緊跟著就要定出殯的時間。一般不“熱死熱埋”,否則便會被認為對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麼時候出殯,往往要根據準備情況、時令、至親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備等因素來定。時間可長可短,大抵最短的為三日,依次為五、七、九日……長者可達百余日,均須單數。舊時還講究由陰陽先生擇吉日,定墳“空”,即所謂墳地上什麼時候能進得去。 出殯時間確定以后,便要通告親友“送孝”。去時要帶去孝布一塊,依關系遠近親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晉中祁縣等地,于出殯這天,門前要懸掛用白麻紙剪成圖案的幡狀物;紙與紙的銜接不用漿糊粘連,而是用鐵器或石器把紙折疊后搗在一起,名為“砸歲紙”。這類似于前面提到的“歲數紙”,只是懸掛時間不一罷了。死者達到耄耋高齡的“歲紙”,當地人時行撕一條給孩子佩戴,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撕回家糊在面甕上 ,不生蟲子 。舊時有些地方還要在大門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僅寫明生卒年月、出殯日期,還要列出避忌事項。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臨時開穴打墓的。打墓舊時要請陰陽先生坐看風水,將穴定點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銀針開“ 十”字,名為“ 開土”或“ 破土”。“開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須在舊葬處旁邊另開一穴。死者如入祖墳,其墓穴在上輩腳下。依次類排,直到墳地無法再開穴后 ,再請陰陽先生看風水 ,選新地另建新墳。
舊時出殯前,祁縣等地都有“點主”的儀式。即請人用朱砂筆往牌位上原來寫的“ 王”字上加一點,使“ 王”字成為“主”字。俗稱“成主”,即成為神靈之意。點主的人稱為“點主官”,要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學者或地方長官擔任。這項儀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喪及兇死者不舉行。
出殯這一天,親友、鄰里匯集喪家,祭送奠儀,以示哀悼。奠儀一般包括祭席、饅首、挽幛、紙扎。至親送祭席。俗稱“祭”,以肴饌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紙花,其次則為饅首,即一種用碗扣出上籠蒸熟的面食。親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聯,以后衍化為一塊布料。普通街坊則送花圈。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長子跪拜致禮,即身背棺木大頭,在眾人的協助下把棺木移出靈棚,俗稱“出靈”。起靈前,晉中祁縣一帶,死者的兒子們還要進行一種摁“食壓缽”的儀式。他們在一個瓷罐中挾入各種菜肴、食品,然后輪番摁捺 ,一直到滿為止 。最上面放一個饅頭蓋住,用一雙筷子豎立穿孔,上面再盤一些染紅的粉絲。此罐食品連同“下氣饅首”、“長明燈”等,在出殯時都將隨棺下葬。
棺木抬出靈堂后,便放到預先綁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龍杠、獨龍杠等數種形式。
出殯盛行用棺罩,其狀如長形轎體,上有錫頂葫蘆頭金頂,四角男性死者用龍頭龍尾 ,女性用鳳頭鳳尾 ,周圍飾以紅、藍、黃布帷幔,上繪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這種器物均有店鋪專門出賃。
厚重的棺木,加上龐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稱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眾多,既便于做到這一點,前呼后擁,又顯得氣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長子雙膝跪倒 。手捧燒紙錢的瓦盆,痛哭失聲,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間認為,摔破喪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燒化的紙錢帶到陰間去用了。
摔過“喪子盆”,出殯便正式開始了。棺木出院門時,要大頭在前;出了門后,都要掉個頭,一直抬到墳地。原來人們認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著一樣,出門頭向前,等于回首瞻顧家園,表示了對人世的依戀;出門以后頭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無前,直奔西天樂土。
出殯隊伍最前面有開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紙或白紙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拋撒引路紙錢,以示買通沿路鬼魂。次為儀仗、各種紙扎(興縣一帶稱為“紙文”)、粗、細樂班、由外甥或孫子扛著的引魂幡、扛條凳的 ,然后即為牽纜持喪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著的是坐著車轎的女眷和步行的親友。
送殯隊伍至人多處或大路口,還要停靈路祭,鼓樂也要停下來演奏。古代一般由親友、鄰里設祭,后來大多為喪家自己設祭,顯示喪事辦得排場、隆重。
來到村外后,送葬的親朋止步,由死者的兒子“謝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儀仗,只有家人與至親攜紙扎及祭品隨棺前往墳地。時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晉中祁縣一帶,陰陽先生要擺下羅盤儀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認為可以為止。大體上方位為東南——西北向(乾——巽位),當地有“頭頂紫金山,足蹬雁門關”的說法。死者的兒子入墓檢視,然后家人往墓內扔“富貴錢”、“富貴饃”。墳丘堆成后,死者兒孫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墳頭(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頂的),接著燒化所有紙扎(“童男童女”已經被把頭或腳扭向后,置于棺木一側),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盡哀,然后悄然退出,讓死者永遠安息于此。
奠
出殯次日清早,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
從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一七‘稱“頭七”、三七又稱“散七”、五七、七七又稱“滿七”、“斷七”或“盡七”,較為重要。
“一七”,喪家設靈座,供牌位,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著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喚死者,或上墳焚香接引亡靈回家。
“五七”,民間認為這一天死者亡靈回家“ 省親” ,喪家除舉行祭奠,還要延請僧道誦經,親友均來吊唁。晉中祁縣一帶,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蓮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歲數扎制紙花、剪紙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紙旗以谷草桿穿扎,沿路一直從家門口插到墳地。
“七七”,喪家舉行隆重祭奠,親友都來燒紙,或到墳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個隆重的祭供日,又稱“百日祭”。到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縣等地,紙扎要糊“斗”,俗話稱為“五七升,百日斗……”
一個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稱“ 服三”,滿一周年燒紙祭奠,叫“周年”或“ 燒周年”,古代稱為“ 小祥”。第二個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墳地致祭 。滿三周年燒紙祭奠 ,死者的親友畢至,各帶供品、紙扎。三周年過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脫去孝服,改換平常衣著。所以三周年又叫“脫服”或“除孝”,古代稱為“衤覃”(tan 坦)服。按照傳統的說法,喪葬禮儀至此才算正式結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節當日或前一日,晉中一帶還有一種“燒心”的習俗。這一天,家人、親友,特別是出嫁的女兒須親至墳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襪各式紙扎外 ,還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畢埋于墓前。“燒心”又稱“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靈,從今以后勿須惦念陽世親人,盡可以安心陰間了。
“服三”之后,對死者的祭奠轉入普通的上墳,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墳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舉新火;七月十五,嘗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個節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長的歲月中繼續保持著同死者的“聯系”,并寄托自己綿長無盡的哀思。
(張和平)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