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起易經就感覺生澀難懂,據說孔子五十而學易,今人怎樣學易經呢?雖無古圣賢智慧,但循經而入,妙義無窮。易經,其實是一門哲學,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易經的方式方法,來判斷推導已經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就是占卜,實際上占卜術只是易經當中一個很小的分支。比如中醫氣功、軍事數學、風水學等等諸多科學,都與易經有著緊密的聯系。
怎樣學易經
易經使用的推導方法是象數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方法卻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類比推衍變化。是由點到面的推導方法,比如:手面相,通過一個人的掌紋,來推導這個人的疾病,事業、婚姻、財富等等。再比如:一葉知秋的成語,通過一片落葉來推導秋天就要來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節提出的天人感應理論,通過天象的變化,來推導出人間的事情,是用一種系統論的方法來觀察世界。通過干、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象,來推導世界萬事萬物。但這種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導出的事情是模糊的。
學習易經,要從最基礎的知識學起,如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些天干、地支都需要強行記憶。在十天干熟記的基礎上,再把這十天干一個個組合起來,這里有個規律,就是把天干的第一個甲,與地支的第一個子配合在一起,形成:甲子;再把天干的第二個乙,與地支的第二個丑組合在一起,形成:乙丑;再把天干的第三個丙,與地支的第三個寅,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丙寅…………如此,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就按這個規律性不停地排列下去,當排列到第六十個的時候,就重新輪回到甲子了,于是,六十花甲子就產生了。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六十花甲子的由來。
接下來講一下五行。五行是中國道家學說的立論基礎,道家認為: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盡管充滿了眾多事物,但歸類起來,不外這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除此之外,別無它物。這五種物質之間相互通過生克關系,是形成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變化的根本源泉。比如我們生存的地球,上面有金(各類金屬礦藏)、木(森林、花草樹木)、水(海洋、江、河、湖、等)、火(地球內部的巖漿、地面上的熱量等)、土(地球上的土壤等)。其它的一切物質,都是在這五種基本物質上生成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是構成這個世界萬事萬物的基礎。
由于五行之間是相生相克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形成相生的大循環。五行相生是這個世界萬事萬物向前發展的必要動力。有生即有克,五行相克指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形成相克的大循環。這個世界上只有五行相生相克比較平衡的時候,世界才會處于相對穩定平衡狀態。
再講一下八卦。古人用八卦來類象世間萬事萬物。八卦是:干、坎、艮、震、巽、離、坤、兌共這八個。這八個卦分別代表了這個世界上的所有萬事萬物。其中乾卦代表天,代表西北方向;坎卦代表水,代表正北方向;艮卦代表山,代表東北方向;震卦代表雷,代表正東方向;巽卦代表風,代表東南方向;離卦代表日,又代表火、電,代表正南方向;坤卦代表大地,代表西南方向;兌卦代表沼澤,代表正西方向。
學好易經的八個通則
一、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無論《易經》的經還是傳,包括后世的大部分相關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文言文基礎不牢,很難讀的懂學得透《易經》。即使你借助當代書籍讀懂了大意,如果想理解更深刻更準確,仍然必須去讀一些經典的作品。所以,如果文言文水平一般,那就只好好好補補了。 即使你的文言文水平不錯,也建議您隨手準備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之類的工具書放在手邊,需要的時候好查一查。
二、要有一定的國學基礎。《易經》是國學的根兒,要順藤摸瓜才可以追本溯源。沒有國學基礎怎么辦?太好辦了,學呀。找幾本好書,找幾個好網站,系統地學學。
三、要有一定的知識面。學懂《易經》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藝術、心理、倫理、哲學、宗教等,發展到今天,易已經成為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只有廣泛涉獵,才有可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易經》里的學問。 很多時候,一道通則百道通,反過來講,則通百道才有可能精一道,學易更是如此。
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從而有強烈的學易動力。這目的不一定多么宏偉高大,即使是興趣兒使然也未嘗不可。
五、要有一定的閱歷。人生的經歷是最好的財富。它能幫你更好地認識、理解世界。《易經》這部大書,是最需要人生經歷這部大書幫助理解的。 孔子五十多歲才學《易》。五十以前,老孔先生是瞧不起《易經》的,認為它僅僅是一本算卦的書而已。等他老人家有了豐富的閱歷,才發現,原來《易經》是個豐富的寶藏,才感慨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人生不夠厚,是讀不懂《易》的,圣人都這樣,又何況你我呢?
六、學習的方法和途徑。首先是建議多選幾本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側重點的相關書籍去讀,然后從中選出幾本能夠系統地反映《易經》全貌的書重點鉆研。 讀書也有學問,有些書讀一遍即可,知其大概就行。對于有些書則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可稱之為泛讀,快速地知其概要與全貌,重在把握要領;第二遍一定要精讀,把所有問題、概念、來龍去脈弄清楚,重在把握實質與精髓;第三遍可以稱之為通讀,把內容通一通、順一順,再鞏固鞏固知識點,進而形成一些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同時建議在讀書時不妨隨手把自己的心得注上去、把自己的疑惑寫出來、把重點內容畫一畫、想批一批就批一批,這樣學習的效果肯定會好些。古人說讀書破萬卷,書讀不破就不叫讀。
七、要有恒心和信心。一般人,不要輕易動研究《易經》的心思。但如果你動了這份心思,就必須有這份信心和恒心。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只要想研究就一定能成功。同時你要有堅強的恒心,學易是很難入門兒的,學易之初困難重重,不可以淺嘗輒止,無論多難都要走下去。第一本兒書即使你感覺看不懂也要堅持從頭到尾一字不拉全讀完。讀完了還沒感覺就對照以上幾條找找問題所在,然后去補補課,多看點文史哲類的書,很多時候就是觸類旁通,哪天再回來讀《易》說不定就真的容易了。
八、一定要讀原著。無論你讀了多少本這樣那樣的書,要想真正的領悟到《易經》的真諦,您就必須熟讀《易經》原著,最好能夠背誦下來默寫下來。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啥得啥,其實還要說,無論種什么,種在哪才能長在哪。在心里種下什么種子,才能在心里長出什么思想。熟讀與記憶,就是這么個道理。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怎樣學易經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算命,請多多關注紫微府。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