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中華大地,烽火連天,民族的苦難在那一年顯得格外的沉重。
千年古城湘潭的西南方向,有一個挨著大山腳的破落村莊,十里八村的人都叫它“彭家圍子”。或許是過于與世隔絕,此時的彭家圍子,表面上還看不出一絲戰亂的痕跡。
只有一個農家婦女,在路邊的菜地里揮舞著鋤頭,拋灑著汗水。
婦女實在是太過于認真了,以至于沒有看到,在通進村子的路上,有一個風塵仆仆、面色焦急的女人正在朝她小跑而來。
“龍三嫂!是龍三嫂吧?”
女人在菜地旁停了下來,沖著那婦女興奮地叫道。
婦女應聲直起腰板,疑惑地看著面前的人。
“我是細妹啊!我是劉坤模!”女人看著眼前人不解的表情,解釋道。
聽了女人的解釋,婦女恍然大悟:“大嫂!你可回來啦!”
說完,扔下手中的鋤頭,沖將過去,與路上的女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被稱為“大嫂”的女人,叫做劉坤模,是彭德懷的結發之妻。被稱為“龍三嫂”的婦女是彭德懷三弟彭榮華的妻子龍國英。
兩個妯娌,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面了,以至于相顧不相識。
彭家圍子因為劉坤模的回歸,重新熱鬧了起來。等送走了看熱鬧的鄰居,劉坤模小心翼翼地關上了房門,從懷里摸出來一封被好生折疊起來的信交給了彭榮華和二弟彭金華。
信是彭德懷寄來的,里面只有短短的兩句話,交代劉坤模說:“你要來,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家人圍著這封來之不易的家書,看了又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
特別是劉坤模,自那日一別,她和彭德懷已經十年未見了……
彭德懷為何與發妻一別十年,杳無音信?劉坤模又是如何在戰亂頻仍中聯系上彭德懷的?夫妻久別重逢之際,又將迎來怎樣的未來?
這個故事,還得從那年春天,彭家圍子的一場婚禮說起。
(彭家圍子)
一、一見鐘情,彭得華與“細妹子”的天作之合那是1922年的春天,當時彭德懷還叫做彭得華。此前的幾年里,彭得華在湘軍里呆過,也在粵軍中效過力,還一度做到了連長的位置。
可是后來,彭得華的軍隊在與軍閥的作戰中被打散,他也只得輾轉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的彭得華,已經24歲了,卻還沒能定下一門親事。受過新思想影響的彭得華自然不著急,可是,他那撫養他長大、抱病在床的老祖母哪里能等得下去。
有一天,老祖母把彭得華叫到了屋里,囑咐他說:“你要快點給我娶個孫媳婦呀!”彭得華被祖母的要求打了個措手不及。
眼見孫子的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祖母悲嘆道:“我都是土埋半身的人了,你是不是硬要我伸腿時冒得孫媳婦戴孝啵!”
(彭德懷)
彭得華是個孝順孩子,哪里受得了祖母說出來這話,當即答應娶親。但是,他也提了一個要求,娶誰要自己說了算。
彭得華長得濃眉大眼、看上去又比較魁梧。為人勤奮上進,還在軍隊里當過連長。這樣的人,在鄉下可以說是十分難得了。
所以,彭得華要娶親的消息一出,媒婆們幾乎踏破了彭家的門檻。但是,彭得華愣是沒有看上眼的姑娘。
就在這個時候,彭家的一個親戚過來了,給彭得華推薦了一個叫做劉細妹的女孩兒。
彭得華沒見過劉細妹,但是對她哥哥——劉玉峰可是很熟悉。當初,為了討生活,他們在一起拉過車,還一塊兒修過圩田。
“劉玉峰長得挺好,人也好,他的妹子像他”,彭得華沒怎麼考慮,立馬對劉細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劉坤模)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多年以后,劉細妹回想起當年的時候,也說:“二十幾個姑娘,他一個也看不上,獨獨看上了我,我倆是有緣分的。”
彭得華是個行動派,既然對人家姑娘有興趣,那就要主動出擊。三天以后,彭得華借著買紅薯種的名義來到了一里地以外的楠木沖,要親眼見一見這個傳說中的劉細妹。
那天,劉細妹正在家里跟著母親學習納鞋底兒,突然聽到門外的狗在汪汪大叫。劉細妹趕緊打開門,就看見了門口那個健壯英武的漢子。
“彭家圍子有個當兵的彭得華要來相親,該不是這個人吧?”這麼想著,劉細妹就害羞了起來,臉也紅了,耳朵也熱了。顧不上看那漢子的眼神,扭頭就跑到屋里去了。
而這一幕,被有意觀察的彭得華盡收眼底。
“就是她了!”彭得華對劉細妹一見鐘情。
劉媽媽本來不舍得女兒早早出嫁,但她也看得出來,彭家這個后生,是個值得托付的人。猶豫了一番之后,劉母也答應了婚事。
那年農歷三月初七,天高云淡、風和日麗,是彭劉兩家人精心挑選的好日子。
彭得華穿上了一身新衣服,又請了四個親戚,抬著一頂花轎,歡天喜地地把劉細妹從楠木沖接到了彭家圍子。
(民國婚禮所用的花轎)
沒有過多的排場,一對新人在經過短暫的儀式之后,就成為了真正的夫妻。
新婚之夜,小夫妻互訴衷腸,相互約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相互包容。
而婚后的生活,真的就像他們約定的那樣,和諧甜美地度過著。特別是彭得華,由于他年齡比劉細妹要大,所以就扮演起了大哥哥的角色,細心愛護著劉細妹。
每天早上,彭得華都會早早地起床,為劉細妹和一家人做好飯,然后再帶著劉細妹下地去干活。生活清貧、瑣碎,但卻處處透露著溫情。
有一天,彭得華似是突發奇想,問道:“細妹子,你叫什麼名字?”
劉細妹感到一陣疑惑:“我不是叫劉細妹嗎?”
彭得華笑笑,跟她解釋說:劉細妹是個小名兒,人都得有個大名。劉細妹又問:我沒有大名怎麼辦?
彭得華就提議由自己給她取一個大名:“古人規定男為乾,女為坤,你應該做女中模范,我看就叫坤模吧。”
(乾坤八卦圖)
劉細妹對這個新名字非常喜歡,連連應好。從此,劉坤模就成了劉細妹相伴一生的名字了。
后來,彭得華又鼓勵劉坤模,想要做女中模范,就要多多地讀書認字。他給劉坤模買回來課本、毛筆,以他那兩年私塾的學歷,成為了劉坤模的第一個老師。
二、為革命,“狠心”拋下那兒女情長婚后的生活,是甜蜜而溫馨的。可是彭得華知道,他不應該沉湎于兒女之情中。他心中還有很多抱負,等著去實現。
于是,新婚四個月之后,彭得華毅然決然地報考了湖南陸軍講武堂。一個月之后,彭得華興奮地跑回圍子,告訴家人,他的考試已經通過了。
而且,他還給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做彭德懷。“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我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多為民眾辦好事的人,所以才改名”。
從這一刻起,立志高遠的彭德懷,注定要將自己的名字與中國革命的歷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也就意味著,他與劉坤模的小家庭,將要為之付出更多。
1923年,彭德懷從講武堂畢業,隨即就踏入了南征北戰的征途之中。他帶領部隊轉戰過湘西,又南下廣州,參加了北伐戰爭。
在這期間,彭德懷與劉坤模相處的日子,少之又少。但是,每一次見面,他們之間都不乏溫情。彭德懷也不忘時時提醒劉坤模,千萬不要忘記文化學習
在彭德懷的支持下,劉坤模進入了湘群女子職業學校,獲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識。
然而,就在此時,彭德懷又遇到了“麻煩”。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背叛革命。繼而,又展開了針對進步人士的白色恐怖。一時之間,國內風云再起。
(蔣介石政變)
彭德懷是一個有革命理想的有志青年,自然看不慣國民黨右派的所作所為。于是,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概在彭德懷入黨之前不久,劉坤模沖破兵荒馬亂的環境,找到了彭德懷軍隊駐扎的湘北安鄉縣。
彭德懷對妻子的到來,又驚又喜。兩天以后,部隊開拔到南縣,彭德懷在街上租了兩間房子,作為小夫妻的臨時住所。
雖然有了一個小家,但是彭德懷為了不讓兒女私情耽誤軍隊工作,嚴格要求自己每周只回家兩次,剩下的時間完全貢獻給了部隊。
而劉坤模,白天就按照丈夫的要求,努力讀書,晚上還經常參加進步青年的活動。
日子就在彼此的忙碌之中,一點點地溜走了。轉眼間,劉坤模已經跟彭德懷一起生活了五個月之久了。
形勢越來越不好,彭德懷估計,部隊要打大仗了。左思右想之下,彭德懷還是對妻子說:“坤模啊,你不能再隨隊伍走了,還是回湘潭吧。”
劉坤模也知道,丈夫是胸懷天下的人,不能因為自己耽誤了他的事業。第二天下午,部隊的輪船開到湘陰地區,正東方向就是平江。
(平江起義)
那天晚上,小夫妻在一個小旅館的客房里,依依話別,訴說著對彼此的囑托牽掛。談話的最后,彭德懷向劉坤模保證到:“你只管放心,我會注意自己的,等打完仗,我再接你出來。”
說這話的時候,彭德懷決想不到,他們夫妻這一別,竟是整整十年之久。
送走了妻子,彭德懷更加義無反顧地投入革命事業之中。1928年7月,彭德懷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志,領導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
自此,彭德懷投入到了更為激烈的革命洪流之中。而遠在家鄉的妻子,也因為他的這次起義,開始了一段艱難的人生旅程。
三、路漫漫,十載尋夫苦難挨劉坤模回到家鄉以后,住在了哥哥劉玉峰的家里。7月底的一天傍晚,哥哥的一個好友,行色匆匆地來到了劉玉峰家里,從懷里掏出一張報紙,報紙上赫然登著彭德懷平江起義的消息。
(平江起義舊址)
劉坤模畢竟也讀了幾年書,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而她作為彭德懷的妻子,必然會被國民黨抓捕。想到可能的壞結果,劉坤模焦急地問哥哥:“現在該怎麼辦呢?”
還能怎麼辦?家里絕對不能待了,當務之急,就是先逃出去再說。
劉玉峰先是將劉坤模送到了表嫂的家里,后來聽說國民黨已經下了要捉拿劉坤模的命令了,他又覺得表嫂家里也不安全,索性連夜安排妹妹往寧鄉的方向逃。
一個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身上又沒有帶多少錢。很快,逃亡的劉坤模就淪落到了沿街乞討的地步。
自己風餐露宿、朝不保夕,遠在天邊的丈夫也生死未卜,還不到二十歲的劉坤模哪里經受過這樣的人生變故。面對著未知的將來,她每日只能以淚洗面。
幸運的是,四處逃亡的劉坤模終究沒有落入國民黨的手中,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流逝,國民黨似乎也放棄了對劉坤模的追捕,她的日子因而好過了不少。
1930年,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占領了長沙。獲得了一席穩定的彭德懷,立馬給劉坤模寫信說:“坤模妹,我們快勝利了,我跟你見面時,要揚眉吐氣地說個夠。”
(紅三軍團占領長沙)
這封信輾轉多時,終于寄到了劉坤模的手中。看著許久未見的丈夫的消息,感受著信中丈夫萬丈沖天的豪情,劉坤模突然覺得,曾經面對的、以及將要面對的那些生活的苦難,也并沒有多苦。
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斗志與信心。知道丈夫一直關心著自己的學業,劉坤模決定要繼續讀書來充實自己。
1931年,劉坤模考進了長沙南華女中。可惜,她在這里只讀了八個月的書,就不得不輟學而去。因為,有人認出了她的身份,說她就是“共匪大頭目”彭德懷的老婆。
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劉坤模來不及收拾行李,連夜逃出了學校,重新過上了躲躲藏藏的日子。
(南華女中)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劉坤模覺得老是躲著也不是個事兒,她總得掙錢吃飯啊。于是,她決心要出來找個工作。
在親友的幫助下,劉坤模在湘潭邊上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山村里,找了一份教書的工作。可是好景不長,學校的校長也知道了她的身份。校長深恐引火燒身,就把劉坤模趕了出去。
后來,劉坤模又找了兩個學校,結局卻沒有什麼改變。
備受打擊的劉坤模,如今還有唯一的心愿,那就是找到丈夫的行蹤。她聽說紅軍打到了湘南一帶,就一路乞討,到湘南去找彭德懷,可是卻失望而歸。
聽說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有很多工廠,工廠里肯定有共產黨,所以劉坤模就不懼艱險,一個人跑到了大上海。
(上海老照片)
誰知,上海也沒有彭德懷的任何消息。一個月之后,劉坤模只能在遺憾中搭上了回家的輪船。
或許,劉坤模也沒有想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趟輪船之行,改變了她日后的命運和婚姻的軌跡。
輪船從上海出發,到了南京的下關碼頭,又有一批乘客上船。一個剛上船的老太太挨著劉坤模坐了下來。老太太慈眉善目、舉止有度,最重要的是,一張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湖南方言。
“他鄉遇故知”,向來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劉坤模很快就和老太太攀談了起來。
(下關碼頭)
兩個人越聊越投機,老太太偷偷告訴劉坤模,她的兒子是共產黨員。而劉坤模也將自己丈夫的真實身份告訴了老太太。兩人相視一笑,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一切盡在不言中。
到了武昌以后,老太太邀請劉坤模陪她去白沙洲中學看望兒子的一個朋友。劉坤模左右無事,便答應了老太太的要求。
到了白沙洲中學,劉坤模見到了一個教書先生模樣的男人。老太太給劉坤模介紹說,那男人叫徐任吾,也是湖南老鄉。
徐任吾看上去本分厚道,對待老太太和劉坤模,也極為熱心。這給頭一次見面的劉坤模,留下了十分深刻而又友好的印象。
跟徐任吾道別之后,劉坤模回到了家鄉。誰知道,剛一回家,劉坤模就得知了國民黨正在尋找彭家的祖墳,準備把彭家墳挖了。
一趟艱難的上海之行,沒有找到丈夫的任何消息。又聞此噩耗,劉坤模瞬間覺得人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她準備好了毒藥,準備一死了之。
(彭德懷老家)
恰在劉坤模最崩潰的時候,石潭職業學校的教導主任來看她。看到劉坤模的狀態之后,鼓勵她說:“你丈夫名聲那麼大,他要是戰死了,國民黨能不登報嗎?你如果自殺了,會給彭德懷和共產黨造成多麼不好的影響啊!你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
是啊,自己可以一死了之,可是彭德懷怎麼辦呢?如果真的因為自己的死,給他造成不好的影響,又該如何是好呢?
于是,劉坤模又重新振作了起來。她想到了徐任吾,那個溫和友善的教書先生。自己在湘潭沒有辦法找到一份工作,那在武昌——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是不是可以順利找個工作呢?
于是,劉坤模試探性地給徐任吾寄去了一封信,請求對方幫助自己找一份工作。不負所望的是,不久之后,劉坤模就收到了徐任吾的回信,說已經在武昌幫她找到了一份教書的工作。
1935年,劉坤模來到武昌,多年的漂泊之后,她終于有了一個穩定的落腳之地了。徐任吾對劉坤模也產生了男女之情,對她展開了追求。
(民國武昌)
面對徐任吾的追求,劉坤模是糾結的。一方面,她忘不了彭德懷;另一方面,多年驚心動魄的生活,早已經搞得她心力交瘁了。
最終,劉坤模還是答應了徐任吾的追求,與他同居了。次年10月,劉坤模為徐任吾生下了一個女兒。
雖然如此,但劉坤模的心里,還是記掛著彭德懷,始終留意著關于他的消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次相見。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1937年的一天,劉坤模真的在報紙上看到了彭德懷的消息。
四、夫妻團聚,卻原來此情已成追憶那是平型關大捷之后的一天,劉坤模在報紙上看到了彭德懷的名字。她才知道,原來如今的彭德懷已經是八路軍的副總指揮了,還剛剛在一個叫做平型關的地方打了大勝仗。
(平型關大捷示意圖)
劉坤模喜不自勝,她情難自抑制地立馬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可是要往哪里寄呢?既然八路軍剛剛在平型關打了仗,那寄到那里,或許可以。于是,她認真地在信封上寫下了“平型關,彭德懷收”幾個大字。
信寄出去了,劉坤模每天忐忑地在家里等著回信。終于有一天,信差將一封來自千里之外的信送到了她的手上。看著信封上熟悉的字跡,劉坤模明白,這一次,她真的找到彭德懷了。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看到信紙上只有簡短的兩句話:“坤模妹:在槍林彈雨中收到你的信,很興奮。你要來,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
這短短的兩行字,卻寄托著這對夫妻十年的相思。
(林伯渠)
劉坤模決定,她要立刻動身去找彭德懷。但是在此之前,她要先回彭家圍子一趟。因為自從彭德懷參加革命之后,家里其他人也很少聯系到彭德懷了,更不知他如今身在何處。
于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寫到的故事。
家里的弟弟、弟妹看到大哥的來信,都十分激動。彭金華還神秘地說:“大嫂,大哥也給我寄來了信呢!”
原來,彭德懷于南北征戰中,也不忘關心弟弟和家鄉青年的成長,寫信要求金華要立志奮起,還要動員幾個進步青年,一起到延安學習。
看了金華拿出來的信,劉坤模更加高興了:這下好了,他們可以一起去找彭德懷了。
事不宜遲,彭金華和劉坤模馬上根據彭德懷的指示,一路風塵地趕到了延安。
(三十年代的延安城)
那是11月下旬的一天,彭德懷剛從抗日前線回到延安參加中央會議,就聽說自己老家來人了,一個叫做劉坤模,一個叫做彭金華。
妻子和弟弟的到來,讓這個戎馬十年的大將軍也十分地動容。看著妻子撲在自己的懷里哭成個淚人,彭德懷又如何不難過呢?
打仗的這些年里,不是沒有女戰友對他表露過愛慕之意,但彭德懷始終心如鐵石,因為他的心里只有日思夜想的細妹子。
如今,人終于來到了自己的面前了,他摸著細妹子的頭,安慰她說:“我們終于見面了,應該高興,細妹子,讓我看看,你還是楠木沖那個調皮的劉細妹嗎?”
彭德懷的安慰,讓劉坤模歡喜了不少,她止住哭聲,一家人坐下來開始跟彭德懷說起了這些年的遭遇。
聽說劉坤模現在在武漢教書,始終不忘軍旅大事的彭德懷立馬想到,如今鬼子正在大舉進攻華北和華東,南京告急,武漢也很難說。于是便問她,武漢如今怎樣了,她當初又是如何到達武漢的。
(日軍進攻南京)
殊不知,彭德懷的這個問題勾起了劉坤模最不想提及的往事。無論如何,她終究是與徐任吾在一起了,她感覺對不住彭德懷。但是,今天這個場面下,她還沒有勇氣對彭德懷說出一切。
所以,劉坤模開始變得吞吞吐吐起來。彭德懷向來是粗中有細的一個人,看到劉坤模的表現,就明白其中一定有什麼隱情。
再加上,剛剛劉坤模撲在自己懷里哭的時候,他就發現這個農家出身的細妹子開始燙發了。
種種痕跡表明,細妹子一定隱瞞了他什麼事情。
最終,彭德懷把劉坤模和弟弟安排在了軍委副官處休息。劉坤模對彭德懷的安排,從心里感到一陣委屈,但她一句話都沒說,悶聲跟著警衛員走了。
那一天晚上,久別重逢、相距不遠的一對夫妻,各懷心事,輾轉難眠。
劉坤模等人通過了組織上的例行審查之后,就被安排在抗大學習。而彭德懷,又重新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延安抗大)
直到12月的一天,抗大副校長羅瑞卿交給他一封信。彭德懷才明白,原來從見到劉坤模那天起,心中模糊的異樣感,其實都是正確的。
那是一封來自武昌的信,寄信人自稱徐任吾,還說自己與劉坤模已經是夫妻關系,兩個人如今有一個女兒,女兒還小,離不開母親,希望劉坤模能夠早日回來。
看完了信,彭德懷什麼都明白了。盡管理智告訴他,這所有的一切,不完全是妻子的錯。可是,他的感情上,還是接受不了這件事。
一連幾天,彭德懷都悶悶不樂、沉默寡言。
終于,在延安的會議要結束了,彭德懷即將返回抗日前線。臨走之前,他決定要將私事處理妥當。
(抗戰時的羅瑞卿)
于是,他將劉坤模從抗大約出來,把徐任吾的信交給了劉坤模。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彭德懷率先開口說:“坤模啊,你應該向我說實話,既然你已經同徐先生有了孩子,為什麼要瞞著我呢?孩子太小,你應該回到孩子身邊去啊!”
聽了彭德懷的話,劉坤模開始失聲痛哭,她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迫不得已,一邊請求著彭德懷的原諒。
看著劉坤模的樣子,彭德懷的心里也不好受。但他知道,他們的婚姻關系已經回不到過去了。如今要做的,只能是快刀斬亂麻。
于是,彭德懷強行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勸慰劉坤模說:“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雖然我們的夫妻關系已經結束了,今后還可以保持同志式的關系,還可以像兄妹一樣嘛!現在,你回到孩子身邊也好,繼續在抗大學習也好,都由你自己考慮決定。”
做兄妹?劉坤模肯定自己做不到。可是她也明白,這段感情,終究是回不去了。
劉坤模沒有回到武昌,她想要把余生都奉獻給革命事業。于是,劉坤模留在了抗大,繼續學習。
(抗大校旗)
在這期間,她還是難以接受與彭德懷感情破裂的事實,曾給彭德懷寫過血書。但是,卻被再次回到延安的彭德懷教育了一通,說她這種行為是封建思想在作祟。
聽了彭德懷的話,劉坤模就不再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了。
從抗大畢業之后,劉坤模被分配到延安保幼院當教師。借助繁忙的工作,劉坤模慢慢地放下了與彭德懷的這段感情。
再后來,劉坤模與邊區一位叫做任楚軒的同志相識相愛,最終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相守了大半生。
結語:
24歲的彭德懷,對劉家那位細妹子,一見鐘情,由此開啟了一段長達十幾年的姻緣。
可惜,生在那個家國飄零的年代,這對恩愛的小夫妻終究不能長相廝守。為了革命理想,彭德懷毅然離家。十年轉戰,劉坤模就這麼苦苦尋找、等待了十年。
生活的困難、苦等的煎熬,最終還是壓垮了劉坤模。她答應了徐任吾的要求。在那一刻,彭、劉二人的婚姻,就已經無法再回到從前了。
這個頗具悲劇色彩的結局,能怪誰呢?或許,任何能夠深切感受時代痛楚的人,都無法苛責任何一個當事人。
(彭德懷)
彭德懷告訴劉坤模,他們不是夫妻了,以后還可以做兄妹。彭德懷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此后,劉坤模有什麼困難,只要彭德懷知道了,就一定盡力幫助她。1947年,劉坤模重病,彭德懷卻忙得抽不開身,就特地安排自己的侄子去探望這個曾經的“大伯母”。
而劉坤模,也始終在心里銘記著彭德懷。直到1980年,彭德懷的侄女去探望居住在哈爾濱的劉坤模時,這位老人還不停地念叨著自己對彭德懷的懷念。
她說:“對彭德懷,我一輩子都感激他!”這恐怕是她一生的心聲。
參考文獻:
滕敘兗:《不信青史盡成灰 彭德懷的鐵骨與柔腸》,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06.
錢江.彭德懷的第一個妻子劉坤模[J].世紀,1999,(第2期).
劉雨佳,劉力紅.彭德懷和他的結發妻子[J].傳記文學,2000,(第6期).
姚文奇.彭德懷與他的原配夫人[J].黨史博覽,1994,(第3期).
庚晉.彭德懷與劉坤模的傳奇姻緣[J].四川統一戰線,2005,(第1期).
劉坤模.和彭德懷在一起的日子[J].縱橫,1989,(第6期).
編輯:孤
責編:勞謙有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