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清明前,滿山杏花開不完。
口頭文化伴隨人類的誕生而形成,成為我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滋潤著每位華夏兒女的靈魂。其中包括民歌、民謠、俗語等等,在農村地區廣為流傳。它們大多數都是老百姓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的結晶。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還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人們就將迎來2021年的清明小長假。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旅行計劃也被許多人提上了日程。但在歡樂之余,人們不能忘了這一天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祭祖日。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到家鄉,為祖先送去祭品,聊表內心的那份思念。
清明是一個十分莊重的節日,再加上中國人有“死者為大”的觀念,所以在這一天講究的也是特別多。比如流傳的這句“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今天還有沒有道理?
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從根本的角度來講,墳頭也是一個土堆。因為墳地這個地方有神鬼之說,一般人很少去,這也給了那些喜歡拱土的生物機會。城市陵區還好,在農村這種東西很常見,比如屎殼郎、鼴鼠等等。一旦認準了這個地方,就開始進行刨窩,墳頭上自然也誕生了很多小土堆。
這從風水學的角度來講,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地方每天寸草不生,甚至動物都不想來,這塊地能好嗎?老祖宗在另一個世界也會受很多的苦。如果有這些動物光顧,那證明這是件好事,風水好了自然會得到老祖宗在另一個世界的保佑,運氣也不會差。
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未必一直是件好事。就拿屎殼郎來說,給人一種很不好的感覺,在祖先的墳頭上跑來跑去?如果再去墳頭上拉個屎,這可是大大的不敬呀。再加上墳頭各種土洞,老祖宗沒有一個安寧祥和的環境,家族的運勢能好到哪里去?
出現土洞應該怎麼辦?正是因為這些講究,人們對“掃墓”這一事才越來越重視。人們在祭拜之前,都會對墳頭進行修葺,發現有這些小土洞,都會進行添土,阻止這些小動物的再出現。不過在添土的時候我們要格外注意,不可以從墳前后鏟土,否則就是晦氣的代名詞。
在民間說法中,從前面鏟土,意味著斷掉自己的前程;從后面鏟土,就是斷掉家族的后代。本來就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了,還要沾惹這樣不吉利的因素嗎?在北方的一些地區,如果年限過久的話,他們也會講究遷墳,更換一個風水更好的位置。
品史君說其實從品史君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成為參與者。一方面因為清明才是農歷的二月份,新年剛開始那就要把這些不吉利的因素規避,人們心理和精神上都獲得一種支持,來年的生活里充滿了干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傳統文化需要每個人傳承,如果遺失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損失。我們有沒有想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過無數次外族入侵,為什麼還能有今天的強大?因為漢語?因為漢服?那為什麼英語成了必考科目?那為什麼漢服成為了少數人的穿著?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華夏能有今天,也正是得益于傳統文化的魅力。因為它身上流淌的血液是無法改變的,因為它蘊含的精髓是無法改變的,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必將是,請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