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里的老人經常會說:取名字,尤其小名,要賤一點,這樣好養活。
比如什麼狗剩、孬蛋、二狗、黑妞、臭娃、黑毛……等長大了,再把小名換成大名
不過這些小名嘛,有相當比例最后都跟了主人一輩子,而主人真實的大名——叫順口了,鬼才記得住你大名叫啥。
古代人熱衷取賤名
取賤名這個習慣,真的是古已有之,而且從民間到皇家都是這習慣。不信,你看:
姬黑臀、姬黑背、姬黑肱、姬黑肩、魏犨(chōu)、魏丑夫、孫臏、劉肥、劉彘、陳豨、辛鐵柱……
姬無命
光看姓氏,估計大家也能猜出來,這都不是一般人。
這里面所有姓姬的,都是周王室的后裔,其中:姬黑臀正是晉文公的兒子,而這個奇葩名字據說是來源于其出生時的生理特征——屁股上的黑痣。
同理,老姬家的黑背、黑肱、黑肩也是這麼個意思。
拋開重災區的老姬家,再看別的家:魏犨也就是魏武子,這個犨就是牛喘氣的意思;而魏丑夫嘛,那就跟我們今天的“老魏家的丑蛋”是一個意思了;孫臏,就是“孫斷腿”。
影視劇中的孫臏形象
即便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劉肥、劉彘、陳豨、辛鐵柱也都有來頭: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兒子,他的名字就是“劉小胖”。
劉彘則是漢武帝劉徹的本名,彘是小野豬;陳豨是西漢大將軍,而豨則是大野豬;至于不需要解釋的辛鐵柱嘛——他爹叫辛棄疾。
總之,生理特征、家禽家畜,都能信手拈來當名字,古人取名就是這麼任性!先秦版的“狗剩”,那基本都是貴族。
中國人取名的講究
不過,越到后來,皇室、貴族取賤名的就越少了,有文化了,取名字就更講究了,也逐漸成了一門很有趣的學問:
比如:名、字呼應型。
屈原,名平字原,而平和原,原本就是一個意思;李白字太白,字是名的加強版。
影視劇中的屈原形象
比如:平衡型。
名要是取得有點過頭了,就用字補回來。
韓愈字退之,“愈”有超過、勝過的意思,而退之則是謙遜退讓的意思。這種取名方式就是“名字太超越,表字拉回來”,一進一退之間,就成了“中庸之道”。
還有,排行法。
這種方法類似于我們今天的“大毛、二毛、三毛”,但是古人比較含蓄,用的是“伯、仲、叔、季”。
劉邦本名劉季,就是劉小四的意思;孔子字仲尼,也是因為他在孔家排行老二。
最有代表性的是孫權家和司馬家,老孫家:老大孫策字伯符,老二孫權字仲謀,老三孫翊字叔弼,老四孫匡字季佐。
司馬家則是“八達”: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父子形象
此外,還有一種高逼格的命名法——走哲學路線的五行命名法。
以這種方法取名的人,要不是文化人,要不就是達官皇族,因為這種方法一般情況下取“五行互補”之意。
把五行取名說用到極致的則是一代帝王——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自己的原名,叫朱重八,而其實他一家子的名字都是土掉渣:朱元璋爺爺叫朱初一,老爹叫朱五四,三個哥哥則分別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
當然,之所以取這些土掉渣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元朝不允許庶民取名字(俞樾在《春在堂隨筆》:“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
快被這土掉渣的名字叫哭了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后,果斷觸底反彈:以后老朱家都得用逼格最高的哲學命名法!
具體來說,就是老朱家的子孫,必須必須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則,要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規律一直循環下去。
朱棣(木)→朱高熾(火)→朱瞻基(土)→朱祁鎮、朱祁鈺(金)→朱見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載垕(土)→朱翊鈞(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檢(木)。
除了逼格高,老朱家還要求直系子孫的名字還不能重復,但大家都知道,老朱家人口那不是一般的多。
后來,五行偏旁的常用字實在不夠用,最后只好轉向生僻字,甚至自己瞎編字,比如:朱慎鐳,朱同鈮,朱彌鎘,朱成鈀……最后居然形成了一張“元素周期表”。
現代人的取名生意
不得不說,取名字這事,是中國人民心中的一件大事——“不怕生錯命,就怕取錯名”。
到了現代,尤其如此。
比如我們熟知的演藝圈,很多明星通常都有藝名,成龍原名陳港生,劉德華原名劉福榮,不老女神楊鈺瑩原名楊崗麗,至于小鮮肉李易峰本來叫李賀,滿滿的路人感······
換個名字,感覺明星們的氣質也不一樣了。
再比如商業圈和創業圈,取個好名字,也能賺流量、吸粉絲。
口腔醫院往往都叫“x爾”,簡單回憶一下,隨處可見就有“瑞爾, 維爾, 愛美爾, 愛爾, 諾爾, 益爾...”
如果是想進軍律師界、財會界,取名“X正”就保準沒錯,比如“正天”、“天正”、“義正”、“光正”……
這種名字看著就有一種“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感覺,公平公正不靠他靠誰?
而很多創業類企業,無論科研類還是商務類,經常都叫“x創”或者“x科”,比如“創美”、“科創”、“英創”、“偉創”、“英科”、“星科”,光名字,看著就有一股生猛而高冷的架勢。
如果是跟錢親密接觸,玩的是金融,那公司名字里帶寶、豪、財、亨、金、旺、發、福、盛等字,比如:真融寶、懶財主、懶財網、旺旺理財、陸金所、友金所……
當然了,這幾年互聯網金融市場比較亂,很多不行正道的最后都進了——派出所。
取名這事,如此專業,以至于有些朋友對此真的是“術業有專攻”,比如“取名網站”,輸入生辰八字、父母姓名,然后拈起蘭花指——點一下付費,“咣當”就會誕生出一個寶寶名字來。
而這名字不管是驚世駭俗,還是朗朗上口,網站一般都會告訴你,這是最適合你家娃的名字——拿走不謝。
收費嘛,幅度很大,從個位數到五位數都有,妥妥的商機。
這其中的佼佼者,要數香港取名大師李居明,香港的生意人基本都會找他取名,甚至被媒體戲稱為5億風水佬。
不過,這行當的“祖師爺”是一個叫熊崎健翁的日本人,他在1929年開發了一套“三才五格起名法”。
之所以開發出這個寶貝,其實也跟熊崎本人的人生際遇有關:他的妻兒接連喪命。
熊崎認為,這都是他自個兒的名字太喪所導致,所以死啃《洪范皇極》,專攻姓名學,最終形成了“三才五格起名法”。
這是一套根據姓氏筆畫來推斷兇吉的“算法”,而這算法很容易被編程,前面提到的“取名網站”,絕大多數都是基于這套理論。
咱國內隨處可見的“周易取名”、“算命取名”、“大師起名”等等,其理論核心也是《洪范皇極》。
當然,小伙伴們也不要過分迷信網上的姓名算法,畢竟諸如李世民、劉邦、朱元璋、趙匡胤、嬴政之類的牛人姓名,評分結果也只有70上下。
而“周剛死、張二狗、劉神經”之類的二缺名字,打分則高達90分以上。
想要個好名字,也可以去傳統文化里找找靈感——男楚辭、女詩經、文論語、武周易。
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大雅·文王之什》之《思齊》,梁思成的名字出自《頌·商頌》。
王國維的名字,出自《大雅·文王之什》“王國克生,維周之楨”。
周星馳,源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莫文蔚,她的名字出自《易經.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陳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經》的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取個好名字,多半是圖個好寓意、好彩頭,或者一窺所謂的天機和命運,但如果其身不正、其行不端,或者想靠名字躺贏的,好名字也難以改變命運。
所謂“三分名注定,七分靠打拼”,真正的成功者,絕不會躺在好名字的光環下打盹,反之,往往正是這些人自身的成功,讓后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俗語有云:“賤名好養活”,就連帝王都起了一些難以啟齒的小名。老一輩人通常信奉,取一個不太好聽的小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你也有一個好養活的小名嗎?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