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流傳著這樣的俗語: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
名字不僅體現了長輩的美好期許,更可以給人更深刻的第一印象。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很多時候都是“先見其名,再見其人”。一個好名字,無論是在求學期間,還是步入社會后,都是孩子幸福成長、走向成功的寶貴助力。
這個道理,爸爸媽媽基本上都明白,因此少有給孩子起名不認真的——翻字典找寓意好的字、上網搜常用的名字、講究的家長甚至會請專家根據孩子的生辰八字取名……
雖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并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
01
這樣取名的方式,
你中槍了嗎?
最簡單的取名方法,就是“隨大流”。
取常用的名字,不求出彩,但求穩妥,這造就了每個時代獨特的“取名文化”。
舊中國時期,取名常與傳統道德相聯系,雖然也有“元修、奕聲、若谷、亭晚”這樣重意境的雅致名字,但諸如“秉義、守仁”這一類名字更常見;大宗族通常會為后代規定字輩,取名的操作空間就更小了,以下這些字便常用于古代取名: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節瑞,安詳平和,慶泰壽喜,謙諒友直,
廉誠清潔,虛善至道,耕讀書香,福貴富財,中禮華堂 ,琴棋書畫,
蘭梅竹菊,風云雨雪, 威儀維宜,其之以亦,春夏秋冬,東西南北
品正容端,行方思圓,宗室有賜,左右逢源……
新中國成立后,萬象更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后出生的孩子都取名為“建國”、“解放”、“勝利”、“建軍”、“和平”;抗美援朝時期,又多了“抗美、援朝、保國、衛華”;
1958年至1960年出生的孩子,因為趕上“大躍進”、“煉鋼鐵”、“人民公社”,所以很多人名為“躍進”、“煉鋼”、“鋼煉”、“公社”、 超英、超美;
1964年中央發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解放軍”運動在全國展開,有人就取名為“大慶”、“學軍”、“擁軍”;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取名為“衛星”,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更是可見全國江山一片“紅”;
80年代的名字,以“娜、麗、靜、慧”、“偉、鵬、磊、峰”為主流;
90后的名字中多見“晨、帆、揚、天、浩”、“倩、晶、媛、穎、蕾”;
00后孩子的家長,也不能免俗,不約而同給孩子取了“言情小說”范兒的名字,男有“浩然、子軒、雨澤、宇軒”,女有“梓涵、子涵、雨涵、欣怡”。
現在第一批00后也已經上大學了,90后們開始做家長了,起名字依然難倒了一大片爸爸媽媽。
02
從古至今的好名字哪里來?
靈感皆來自《易經》
近年來,人們在"國學熱"影響下,《詩經》、《楚辭》漸漸取代《新華字典》,成為父母新的取名靈感來源。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兩本書雖以“辭藻豐富”著稱,但名詞為多,單獨取其字詞,往往失卻意蘊深遠,并不最適合取名參考。
那麼,哪本書最適合起名參考呢?
《論語》?《道德經》?《莊子》?
但要說起中國傳統文化之源,
還得是《易經》。
《易經》相傳為周文王所作,后世深受其影響;他有卦辭、有爻辭、有十翼,幾個字便是一個句子,隨便截取都可以表達完整的含義,從古至今,無數好名字都來取自《易經》。
毛澤東的表字“潤之”就是出自《周易》,《易經·說卦傳》第四章”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
蔣介石的名和字都出自《周易》,名中正、字介石,根據《周易·豫卦》六二爻辭本意:“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茶圣”陸羽字鴻漸,陸羽三歲時被智積禪師收養,智公以《周易》演卦,爻辭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遂定姓為“陸”,取名為“羽”,字“鴻漸”。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名出于《中庸》:“居易以俟命”,而其字樂天出于《易·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唐朝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字觀光。出自《易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敬方出自《易經》:“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遭如、班如出自《易經·屯》六二:“屯如逭如,乘馬班如。”
昃離、缶歌出自《易經·離》九三:“日昃之離,不擊缶而歌,則大耋之嗟。”
鴻漸、有言出自《易經·漸》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
至柔、靜德出自《易經·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
合德、月明出自《易傳》:“夫大人者,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此外,有一些好聽的名字并非直接取自《易經》,而是經過了化裁,比如唐代的司馬承禎。
在這種思路下,可用的名字就更多了。
男孩可以用:
永岐 毅凡 麒逍 懷宸 昌霄 凱騏 兆江 烈鐸
師貝 炯侶 莞彰 紫熙 吉豐 釗文 琛昊 彥皓
尚閣 炎水 敬書 詩祺 煜滋 佩淳 易博 與瀛
兗武 辛驍 擷同 厚森 劍嵐 溶順 戰瀚 凌年
思韜 一絳 孜勤 來飄 烘稚 華昕 溢弘 曉榮
霖波 光嶺 東都 又坤 嵐邑 乃烈 軒航 馬淮
萬校 世捷 黃瑜 勛方 四銘 陽曦 偉澤 鵬煊
海安 鴻濤 俊明 皓軒 昊強 鑫鵬 雁風 白凡
博超 飛松 燁華 冠宇 奕偉 浩博 夜山 國源
寒松 建輝 凱安 力勤 子晉
女孩可以用:
楚欣 玫闊 凝蕊 飛雙 志澤 谷菱 思山 若蕊
之桃 思源 代玉 祺祥 憶梅 熠彤 尋雪 涵易
凌香 南露 向卉 語薇 傲玉 依萱 祺溫 尋凝
之雙 徽之 晟睿 以柳 映真 翠霜 山晴 芷蝶
凝夢 惜文 語風 瑾瑜 如容 紫菱 靖琪 元靈
問蘭 沛春 傲白 綠柳 碧曼 凌春 凌波 曼凝
憐晴 靜芙 黎昕 曉曼 夜香 水香 問梅 友容
初露 慕凝 白凝 苑博 映之 幼萱 玉韻 英韶
代珊 惜海 自怡 擎宇 醉波 幼晴 聽蓮 玉箏
風華 香蝶 從霜 依瑤 越澤 憶丹 彭澤 憶彤
同巍 芷卉 文吳 德赫 明達 友桃
有了《易經》,給孩子取名還用發愁嗎?
不僅可以給孩子起名,古代的國號也多出自《易經》。
元朝國號出自《易經·彖傳》中“大哉乾元”。
明朝國號源于《易經·彖傳》“大明終始”。
貞觀是唐太祖李世民的年號,以此開啟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出自《易經大傳》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唐高宗曾取年號“咸亨”取自《易經·坤卦》“含弘光大,景物咸亨”
給公司取名字也可以參考《易經》。
相傳,清代有位叫朱彭壽的文人擅長代客取名,所得酬金頗豐。他從《周易》中截取了適合用作“商號”的字,并用平仄有序、押韻合轍、朗朗上口的律詩形式,把56個吉祥字串聯起來,編了一首“字號詩”:
順裕興隆瑞永昌,元亨萬利復豐祥。
泰和茂盛同乾德,謙吉公仁協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義,久恒大美慶安康。
新春正合生成廣,潤發洪源厚福長。
這首詩后來流傳商界,只要留意一下各地店名,如老字號的“同仁堂、全聚德、協大祥、恒源祥”,又如新開張的“鼎泰豐、大潤發、中信、恒隆”等等,皆可以在“字號詩”里找到它們的身影。
03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帶你品讀最經典的《易經》
然而,《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的元典,文字晦澀古奧,常常讓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望而卻步。
這時候便需要一位真正的文化導師,帶領我們跨越浩瀚的歷史長河,直抵易學的精髓,汲取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智慧源泉。
張其成教授,1958年生于安徽徽州歙縣,出生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醫學世家,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師從易學宗師朱伯崑教授,出版學術專著40余部,主要分四個系列:《易學研究系列》、《全解國學經典系列》、《國學養生叢書》、《中醫思想文化叢書》。主編我國第一部《易學大辭典》、第一部《易經應用大百科》、第一套《易學文化叢書》,第一部新世紀國家級規劃教材《醫古文》、第一部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哲學基礎》、第一部衛生部規劃教材《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第一部衛計委規劃教材《中醫文化學》,第一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教材《中醫文化讀本》。其著作榮獲美國東亞人類學會圖書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國際易學聯合會學術著作最高獎“伯崑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優秀暢銷書獎,其中《中醫生命哲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中醫藥十大好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華中醫藥學會等主辦,2017年),《張其成全解周易》《張其成全解太乙金華宗旨》先后被評為“十大國學好書”(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主辦,2017年,2018年),《中醫文化學》被評為“十大優秀融合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年)。
張教授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中成書院創院院長,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
2009年被搜狐網評選為“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之一”,2019年被人民網評選為“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并稱為“國學養生第一人”。2019年被新浪微博評選為“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 。2011年發起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資助青少年傳承國學。2019年獲準成立“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資助中醫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2020年榮獲“湯用彤國學獎”。
張教授首次提出“易道主干,三教合易”的觀點,主張“易魂佛心,儒風道骨,醫藝并用,五經歸元”,以內求實修打通生命覺悟之路。首次創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生”的概念,創編“易道養生功”,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五行識人用人系統”、“三寶五心養生法”。從2004年開始創辦國學書院講授“國學五經”,目前是全國唯一系統講授“國學五經”的國學導師。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主講國學經典和中醫養生,是喜馬拉雅FM最受歡迎的國學主播之一。
張教授認為,取名講究天、地、人三才相和諧,要同時考慮四柱、五行、稟賦等,不僅要選擇寓意美好、深遠的字辭,也要注意念起來朗朗上口,且能給人以親和力。
有些名字雖是根據生辰八字“計算”得出,比如乙亥年 甲申月 辛巳日 癸巳時出生的男孩,叫“韓林晏”沒有大問題,但讀起來拗口,不符合漢語“仄起平收”的發音習慣,便不能算是一個好名字。
還有些名字寓意很好,比如“統杰”、“立群”,但旁人容易聯想到“統領豪杰”、“鶴立雞群”這些意象,不免顯得傲慢,容易疏遠,這也是取名時應盡量避免的。
04
現代人學習《易經》,
有什麼用?
學習《易經》的意義,當然不僅在于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
為人父母,是生命中的全新階段,負責任的父母往往會閱讀一些育兒書籍書籍,吸取前人的經驗,以調整自己的狀態,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幸福的成長環境。
然而,育兒類書籍只能為我們提供某一方面的指導,對于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的挑戰,很難有人能通過“看書”完全做到游刃有余。
幸好,我們中國人有《易經》,這本包羅萬象的書,其實把販夫走卒到帝王將相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堪稱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不論男女,不論在什麼年齡階段,身處什麼角色,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都能從其中汲取到你所需要的“成長心法”。
履卦告訴我們人生旅途充滿危險,要知禮而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謙卦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能化解;
恒卦告訴我們無論是對待婚姻還是為人處事,都要做恒久的打算;
井卦告訴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總會有機會找上門來......
一切都是不斷在變化的,《易經》里,寫盡了生命一屈一伸,陰陽調和,宇宙變化,人生處世哲學。
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面對“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社會相處”的問題,這與我們所投身的行業、從事的具體工作無關,僅與“智慧”有關,有了智慧,可以更好地指導生活與工作;而若沒有智慧,即使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也難以稱為真正的“高人”。
古今之成事者,幾無不讀《易經》。原因很簡單,各行各業都有競爭,每個人都有競爭對手,你的競爭對手讀了《易經》,汲取了其中的智慧,就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這份優勢累積下來,便造就了“成功”。
毛主席從小讀《易經》,直到晚年,依舊很愛讀;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馬云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里拜拜師;
名字雖然可以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美好的期許,但父母學習《易經》中的智慧,在事業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給孩子好的示范、更幸福的成長環境,是更寶貴的財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