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上到就業結婚,下到點菜出行,做出一個好決定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里卻沒有這方面的指導,都是憑直接和經驗做決定,其實決策能力是可以通過培訓提升的,《做出好決定》本書的目的就在此。
其實一個理性決策的過程歸納起來非常簡單,就是6個步驟:識別和確定問題,確定決策標準,評估標準,制定備選方案,評估每一個備選方案,選擇得分最高的方案。
比如關于點菜難的問題,首先確定我的決策問題就是點什麼菜吃,這就找到了問題。然后設定我的選擇標準,比如不想吃辣椒,想吃甜的,想吃稀奇古怪的,想吃貴的,兩人吃飯一葷一素一湯足矣等等。再對我的標準進行評估,可行性有多大,比如雖然稀奇古怪的食物,但是蟲子之類的也接受不了等。
通過決策標準制定備選方案,糖醋里脊,金沙玉米,開水白菜,或者是Q彈驢皮,拔絲香蕉,南瓜綠豆湯等。評估方案,選擇得很最高的,開水白菜太貴了且太高端,那我還是說選擇方案二。
此套決策流程看似簡單,但是作者告訴你,真的不簡單。首先就是我們對待決策有太多的不切合實際的設想,讓我們往往做不到理性決策,比如總以為自己的問題清晰明了,所有標準和備選方案都可以確定,覺得自己可以根據重要性對標準和方案進行排序和評估,以為能夠獲得全面的信息來決策,自以為能精確評估每一個備選方案。
就算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些問題,落實起來還得問題重重。因為實際中,偏差和誤區太多了。比如不提前計劃,過度自信,過度依賴經驗,吸取教訓能力太差,等等都是問題啊。
這麼一來,豈不是沒得搞了,還整啥?作者說莫慌,先做題測試下自己。
6個方面:甘愿冒風險的分數、完美主義與差不多主義、誰控制你的命運、拖延指數、易沖動程度、控制情緒。
知道自己是什麼貨色后,就要結合自身性格特點,認清17個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傾向和錯誤。
過度自信,惰性,即使滿足偏差,錨定效應(說白了就是不強化自己最初得到信息正確性),選擇性自覺偏差(有自己的偏見),證實偏差(聽到的話都是我自己想聽到的話),框定偏差(對啥都提前有種理解,框定死了),易得性偏差(傾向記住那些最容易記住的事情),代表性偏差(套經驗,把一個事老是拿去和相似的事類比),老是對隨機事件賦予意義,熟悉度偏見(容易被熟悉的事遮住眼睛),對沉沒成本理解不到位,有限搜索錯誤(就是決策時限制自己的搜索范圍來盡量簡單化),情感卷入,自利性偏差,后視偏差(事后諸葛亮)。
你跳出了這些偏差后,下面12個建議讓你走向人生巔峰了。
1確實自己的目標,不事先計劃是決策最大絆腳石,2有時候什麼都不做也是最好的選擇,3選擇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4當下的決定嚴重限制未來的決定,今天一個決定可能引起后面一堆問題要來決策,5把握好關鍵決策,人生也就那麼幾個,什麼是關鍵的呢,會改變生活,對長遠發展有直接影響的決定,6知道適可而止,7給自己的選項不要超過6個,最好是3個以內,8糾結過去只會浪費時間,9要懂得冒險,尤其是對我這種不愛冒險的人來說,10是人都犯錯,要強化自己的抗挫折能力,11不要太多依賴經驗,12文化會影響決策,對自己和別人要有清楚的認識,不要一廂情愿。
最后,學會下面9條改變一生,相信自己能提高決策水平,一切始于目標,有可能有機會一定要使用理性決策,不做決定也會有成本,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多多尋找與自己信念相悖的信息去反思去學會理解它,多想想外人或者別人會怎麼看待問題,不要賦予隨機事件任何意義,犯錯也沒有關系。
作者也就說了這麼多,讀者幾乎已經被累死了。
太多知識點了,讀完只會覺得tm理性決策太難了,每一步都費精力費時間啊,比如決策標準就很難定啊,還要評估每個備選方案,在決策的過程中還要避免那17個誤區,聽從12個建議,我覺得我的大腦有點不夠用。道理是對的,可惜臣妾做不到啊。
做出一個好決定,難嗎?
難!除非你學會了上面的知識點!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