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的亞裔人口或者留學生中,中國人往往被人詬病比較排外,他們總喜歡抱成一團,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但是,對于中國人來說,一眼就能分辨什麼是中國人,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基因,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統”:
大一統和正統性。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人的基因中就有“大一統”的意識,追求國家統一,這是中國人基因中固有的。
有人說,難道還有國家不追求統一?是的,在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盛行的歐洲就是如此,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都分手了。
第二個就是“正統”,中國王朝眾多,中國人總喜歡談論誰才是正統,這也是一大文化基因。
有人說,好像日韓也有這樣的文化,這是因為這兩種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特征,日韓也接受過儒家文化圈,自然也有這文化,東南亞的越南也是如此,但是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就沒有這種文化,所以馬來西亞直接把新加坡給驅逐出自己聯邦了,這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統一”和“正統”就是中國人區別于其他亞裔人,尤其是東南亞人,最主要的文化特色。
梁啟超在《新史學·論正統》中說過:統字之名詞何自起乎?殆濫觴于《春秋》。《春秋公羊傳》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此即后儒論正統者所援為依據也。庸詎知《春秋》所謂大一統者,對于三統而言,《春秋》之大義非一,而通三統實為其要端。通三統者,正以明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與后儒所謂統者,其本義既適相反對矣。
也就是說,這一觀點本出自儒家,在儒家文化長期熏陶下,中國人大多接受了這兩個“統”的基因。
那麼,這里來說下正統,當中國歷史上多國并存的時候,誰是正統?
魏蜀吳,誰才是正統
其實這樣的問題在秦漢時代是不存在的,因為天下共主,只有一個王朝。
夏商周都居于中原,雖然春秋戰國戰亂,但是還是承認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的,周朝是名副其實的正統。
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國所滅,從此時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實35年間,天下是沒有共主的,周朝滅亡了,秦朝還未建立,天下更加混亂。
秦朝建立后,正統自然是秦朝。后來秦朝滅亡,楚漢之爭,按道理來說,四年楚漢戰爭時期,究竟是楚還是漢是正統,是需要商榷的。
但是漢朝取得了最終勝利,而且巧合的是,秦朝滅亡的時候,末代皇帝嬴子嬰是向劉邦投降的,所以漢朝繼承秦朝的法統,這是沒有疑問的。
但是,秦朝滅亡于公元前207年,西漢建立于公元前202年,中間有五年其實是空白時間,也就是楚漢相爭時期,但是一般也將其歸入西漢。
然后就有了歷史上第一次篡位,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朝,之前人們不承認這個朝代,比如說,《二十四史》中有《漢書》、《后漢書》,但是沒有《新書》,但是現在也最終承認了這個朝代,畢竟王莽是從西漢皇帝權位禪讓得來。
所以,禪讓,這種本來只存在于傳說中堯舜禹時期的產物,后來成了正統性轉移最主要的工具。
嚴格來說,王莽接受了西漢皇帝的禪讓,劉秀則是自己起兵,打下了天下,劉秀肯定沒有正統。在當時,還不存在所謂的“兵強馬壯就是天子,就是正統”的說法。
但是劉秀有后來每一個開國皇帝不存在的優勢,他自己是西漢皇室后裔,后來他甘愿自降身份,還是建立了漢朝,并且祭祀西漢祖廟,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漢既是一個獨立的朝代,從劉秀祭祀西漢祖廟開始,也變成了西漢的延續。
這之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了,東漢末年分三國,之前不存在爭議的正統性,開始變得極其復雜。
三國鼎立,各自稱帝,中國大地上第一次出現了三個王朝并存的景象,雖然說西漢初年還未統一的時候,南越國趙佗也曾經稱帝,但畢竟很快取消了,而且偏安一隅,可是三國都占據了中國大地幾乎三分之一的土地,無法忽視。
那麼,誰是正統呢?
這個問題,極其復雜,而且從當時開始,就爭論不休。
有的人說曹是正統,理由十分充分,魏文帝接受漢獻帝禪讓,程序齊全。這應該是古代程序最為正式的禪讓了,而且讓人信服口服,但是還是模仿了王莽篡漢的設計,也遭到一些人的詬病,所以說,曹操晚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保障漢獻帝的人身安全,不然他死了,誰來禪讓?
既然曹魏接受了東漢的禪讓,那麼東漢是正統,曹魏也是正統,沒有疑問吧。
這點,陳壽也很清楚,因為他是西晉的史官,在西晉寫書,必須識時務,因為西晉接受的是曹魏的禪讓,所以必須三國中的曹魏為正統。曹魏是正統的“朝”,而另外兩個蜀漢和東吳就成為“篡偽”,成了“國”。所以陳壽《三國志》很清楚地以魏為本紀,而蜀、吳的皇帝之稱“傳”——《蜀先主傳》、《吳主傳》。
這就是一場成王敗寇的爭奪,因為魏是正統,所以那段時期,又被稱為“魏晉時期”,而不是“吳晉時期”。
不過,后人學得太快,司馬氏三代人的努力,從鷹視狼顧的司馬懿,到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然后是司馬炎,接受了曹魏的禪讓,建立了晉朝。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晉朝,但是晉朝卻統一了天下。
晉朝是當之無愧的正統吧,反過來又印證了晉朝接受禪讓的曹魏是正統。
那麼,東漢-曹魏-西晉,三個正統一脈相承,除了曹魏短期不是統一的之外,沒有任何疑問啊。所以史學界把這段時期稱之為“魏晉”。東晉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道“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就是說在當時,人們就習慣把這一時期稱之為魏晉時期。
疑問出在哪里呢?
問題出在西晉太拉胯了,幾十年的光影,搞出了八王之亂,最終被少數民族滅亡了,不得已逃到了南方,變成了半壁江山的東晉。
這下對于晉朝的法統,甚至曹魏的法統,不少人有其他觀點了。
第一個發出異議的是東晉的習鑿齒。
習鑿齒生活在東晉,他不可能不承認東晉是正統,那麼他否定的是什麼呢?
曹魏。
他寫作的《漢晉春秋》,記錄三國故事,以蜀漢作為正統,而且把蜀漢作為漢朝的延續。
那麼,蜀漢是正統,西晉怎麼會是正統呢?對此,他創造了繼承法統的這一學說。
意思是,誰滅掉了正統,誰就繼承了正統。
西晉滅掉了蜀漢,西晉就奪取了蜀漢的正統權,變成了正統。
所以說,這本書《漢晉春秋》,記述史事起自東漢光武帝、止于西晉愍帝281年間。
習鑿齒不是偷偷寫這本書的,他直接把它獻給了皇帝簡文帝,他說:
臨終上前論疏:臣每謂皇晉宜越魏繼漢,不應以魏后為三恪。而身微官卑,無由上達,懷抱愚情三十余年。今沉淪重疾,性命難保,遂嘗懷此,當與之朽爛,區區之情,切所悼惜,謹力疾著論一篇,寫上如左。愿陛下考尋古義,求經常之表,超然遠覽,不以臣微賤,廢其所言。
也就是說,他直接把蜀漢作為正統,也作為東漢的延續,主張西晉的法統直接承繼自東漢,所以叫做漢晉春秋。
而對于曹魏,則覺得是篡逆,不能作為正統。
可是,習鑿齒忘記了關鍵的一點:
滅亡蜀漢的不是西晉,是曹魏。曹魏末年,鐘會鄧艾滅掉了蜀漢。從這個角度來說,蜀漢是正統,但是被曹魏所滅,正統不也給曹魏奪取了嗎?那曹魏還是正統啊。
所以說,這里的正統論,只是一種政治需要罷了。
但是蜀漢是正統的說法后來并沒有沉沒,司馬光處于統一的北宋時代,認為曹魏是正統。
等到宋朝南渡,變成南宋之后,朱熹的《通鑒綱目》,則改變為以蜀漢為正統。對于這一點,清代學者紀峋曾說: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諸儒乃紛紛起而帝蜀。此皆當論其世,未可以一格繩也。
原來曹魏的土地幾乎都進入了金人手中,承認曹魏是正統,那麼誰占據中原,誰就是正統?難道大宋還要認金作為正統嗎?
所以朱熹強烈主張,蜀漢是正統。
朱熹的這一觀點對中國歷史沒產生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對于中國文學影響巨大。
在宋元時代,尤其是江南一地,正好是話本興起的時代。
元代形成了《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根據此寫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羅貫中就是根據朱熹的觀點,認為蜀漢是正統,所以《三國演義》尊劉抑曹。
等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南明又堅持抵抗,明末蘇州文人毛宗崗更加支持蜀漢是正統,推崇北伐的諸葛亮,影射東南沿海抗清的鄭成功,又修改了《三國演義》,改成了120回本,刪去了大量歷史內容,變得更加像小說,尊劉抑曹也更加嚴重。
所以《三國演義》之所以如此,都和朱熹有關。
在此之前,雖然唐朝的杜甫也很推崇諸葛亮,但畢竟叫做《蜀相》,朱熹直接把他定為正統。
這更加說明了正統說只是政治的需要。
南北朝誰是正統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非常混亂的,不要說正統了,一般人連國名也記不全。
自然這些記不全的國名不可能是正統。
正統只有一個,偏安一隅的東晉。
現代考古證實了這一點,慕容氏的前燕接受的是東晉的封號,在樂浪郡舊址,挖掘出的文物,都用的是東晉紀年。
正統就是東晉,沒有爭議,我們可以不用說。
但是既然五胡十六國有很多國家,這里正好借機說下中國古代的又一個學說,“五德終始說”。
這是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提出的觀點,就是中國人人皆知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同時,五行還相生相克。
五行和一個王朝的德行相融合,就形成了五德學說。
雖然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他自己卻接受了陰陽家的這個觀點,認定秦朝為水德。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另外,《史記·封禪書》上面也有記載:“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蚓見。夏得木德,青龍止于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這里講的就是說,秦朝屬于“水德”。
我們知道,在五行中,東方屬木,青色;西方屬金,金色;南方屬火,赤色;中間屬土,黃色;北方屬水,黑色。秦朝既然是屬土,自然要崇尚黑色,所以秦朝后來的朝服都是黑色的。《史記》記載:“(秦朝)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
所以,秦始皇不僅相信秦朝是水德,還給歷朝歷代都定了德行。
夏朝是木德,尚青色。
商朝是金德,尚白色。
周朝是火德,尚紅色。
秦朝是水德,尚黑色。
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邏輯。五行相克!
金克木,所以商朝取代了夏朝。
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了商朝,武王伐紂。
水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秦王掃六合。
就此,形成了完整的邏輯。
那麼,按照五行相克的邏輯,誰克水呢?
土克水,也就是說,秦始皇知道,會有一個土德的東西,來克秦朝。
再聯想到方士算命說的“亡秦者胡”,所以秦始皇覺得,這個土德的家伙一定是匈奴胡人,所以拼命修長城。
但是,事實上,秦朝只有15年就滅亡了。
后來的漢朝也并非土德,劉邦覺得是赤帝之子,祭祀蚩尤,自認為火德,所以又叫做“炎漢”。劉邦的佩劍也叫作“赤霄”。
也就是說,五行相生相克不錯,但不一定要連接著。
漢朝的德行曾經出現過一次爭議。
《史記·孝文本紀》記錄了這樣一次異象,“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乃復召魯公孫臣,以為博士,申明土德事”,黃龍的祥瑞改變了文帝對土德說的看法。文帝自此轉而尚土德,“草立土德時歷制度”,并召公孫臣為博士,更元年,張蒼也由此事稱病告老。自此,漢代的土德說初步成型。
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夏,漢改歷,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為太初元年”,“服色數度,遂順黃德”,至此漢才正式“據土德”、“色上黃”,一改最初的水德說,這也同時意味著漢對秦的承認,“秦在水德,故謂漢據土而克之。”
后來,固執的陰陽家還是覺得五行相克要走一遍,
金克木,所以商朝取代了夏朝。
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了商朝,武王伐紂。
水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秦王掃六合。
土克水,所以漢朝取代了秦朝。
強烈要求漢朝改成土德,在漢文帝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確實定下來土德的時期。
可是,后來漢朝,包括后來的東漢,還是定下了漢朝屬于火德,這是什麼回事呢?
原來,西漢的大經學家劉向重新推算了一下,覺得應該是五行相生,《漢書·郊祀志》中出語,“劉向父子以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傳子,終而復始,自神農、黃帝下歷唐、虞三代而漢得火焉。故高祖始起,神母夜號,著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統矣。”劉向父子根據五行相生說,將古代的朝代都重新逐一推衍,推出周為木德,而木生火,所以漢當為火德。他們的推衍結果如下:
包羲氏,始受木德。
神農,火德。
黃帝,土德。
少昊,金德。
顓頊,水德。
帝嚳,木德。
唐堯,火德。
虞舜,土德。
夏禹,金德。
殷商,水德。
周代,木德。
漢代,火德。
在這里,劉向父子再一次否定了秦朝作為一個獨立王朝存在的合法性,認為秦據水德,夾在周木與漢火之間,是不符合五行規律的,所以注定要滅亡,就如同當年共工氏“以水德間于木、火”一樣,所謂“非其次序,故皆不永”,漢代才是周代的合法繼承者。
所以,東漢的時期,也是火德。
然而, 這最終給了曹魏一個大大的機會。
根據五行相生的學說,火生土,火燃燒成灰燼,不就是土嗎?
加之漢末流傳著“代漢者,當涂高也”的讖緯,所以曹丕篡漢,就把曹魏定性為土德。巧合的是,“曹”這個字恰恰是土字旁的,這是歷史的天意。
而晉朝取代曹魏,也是根據五行相生的學說,土生金,土里能挖出金子,所以西晉是金德。
五胡十六國一系列國家,眼花繚亂,這些國家的德行如何計算呢?
事實上,各個國家有各自的說法,而且十分混亂,最終給他們定性的,已經是統一北方的北魏了。
“太和改制”是先后由馮太后、孝文帝主導的漢化改革,其中,禮制改革占據了重要的篇幅。
太和十四年((490年)八月,孝文帝召集群臣“議五行”。作為禮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行之議”披蓋著“五德終始說”的神秘面紗,滲透著中國古代正統觀思想,體現著北魏官方對前代歷史的認識。
這是一次北魏爭取自己正統性的關鍵會議。
這場會議上,北魏就討論了一個問題,之前那麼多五胡十六國,究竟誰是正統?
要搞清楚正統,首先要搞清楚德行。
大臣高閭提出了一個建議,在他看來,“正號赤縣,統有中土”是王朝正統性的標志。
所以,誰占領過中原,誰就是正統,之前有過三個王國占領過中原,那就是后趙、前燕和前秦,他認為。
西晉是金德,金生水,所以后趙繼承西晉是水德。
后趙是水德,水生木,所以進軍中原的慕容燕承后趙為木德,確實燕國居于東北,確實是木德,尚青。
前燕是木德,木生火,所以立國關中攻滅前燕的前秦承前燕為火德。
前秦是火德,火生土,因此,我大魏是土德。
高閭的這個推斷邏輯嚴密,得到了孝文帝的贊許。
但是大臣崔光表示反對,《魏書》記載,崔光說, “據神元皇帝與晉武并時,桓、穆二帝,仍修舊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趙,終平慕容。晉柞終于秦方,大魏興于云朔。據漢棄秦承周之義,以皇魏承晉為水德。”
這個得到了馮太后的肯定,認為北魏直接繼承自西晉,其他雜七雜八的王國不能算數,所以定下北魏為水德。
得到后來北周繼承自西魏的時候,北周自己定下為木德。
因此,從漢朝到唐朝形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五德相生鏈條。
漢(火)→曹魏(土)→晉(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其實,北魏之所以召開此次會議,就是為了爭取正統。
但是,很遺憾,沒用。
不管北魏怎麼折騰,沒人認為北魏是正統。
雖然北魏王朝強大的軍事實力讓南朝宋也不得不誠服,更為重要的是,北魏分裂而來的西魏演變為北周,而隋朝則是禪讓自北周,唐朝又禪讓自隋朝,所以北魏因此不得不成為正統,才能延續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這樣的正統鏈條。
但是司馬光不這麼認為,他編撰了著名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里面把一個朝代的記錄稱為“紀”,比如記錄秦朝的事情就叫做“秦紀”,《資治通鑒》中記載了從周朝到后周的千年歷史,里面的紀分別是:
周紀、秦紀、漢紀、魏紀、晉紀、宋紀、齊紀、梁紀、陳紀、隋紀、唐紀、后梁紀、后唐紀、后晉紀、后漢紀、后周紀。
可以說,這就是司馬光眼中的正統,在南北朝中,他依然選擇了宋齊梁陳的南朝作為正統,他筆下的北朝君主,都以“魏主”、“齊主”、“周主”來稱呼,而在其他的紀中,對于各自的君主都是用“帝”來稱呼的。
可是司馬光無法自圓其說的就是,陳紀中的“隋主楊堅”,到了隋紀又成了“帝”,正統如何從南朝的陳朝轉移到了滅亡陳朝的隋朝身上,這點解釋不清楚,也無法解釋。
也就是說,五胡十六國的那些小王國自然不配稱之為正統。
而統一北方,100余年的北魏王朝,對不起,你也不是正統,再怎麼漢化改革,再怎麼折騰也沒用。
其實,南北朝的爭議在南北朝時期就很嚴重了,南方稱北方為“索虜”,北方稱南方為“島夷”,互相攻擊。
不要以為統一的北魏王朝就得到了南朝的尊敬,在南朝看來,北魏只是有一個五胡小國,談不上王朝,更不是正統。
但是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后,中原士族們認同了北魏,這給了南朝致命一擊。
不過,南朝當時也有優勢,就是擁有從秦始皇一直傳到那個時候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來源于價值連城的稀世美玉—“和氏璧”,春秋時楚國農夫卞和在荊山腳下砍柴,看見一只鳳凰棲落于山中的青石板上,古有諺語“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因此,卞和斷定此處必有寶物,果然發現一塊璞玉。
卞和將這塊璞玉進獻給楚厲王,然而,經過宮廷玉工的辨認,判定為石頭,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左足。
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來進獻,然而,再次經過宮廷玉工的辨認,仍然判定為石頭,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聽說卞和抱著璞玉在荊山之下痛哭三天三夜,楚文王聽后感慨萬千,命人剖開璞玉,果然大開眼界,是一塊溫潤無暇的精美白壁。
楚武王十分高興,舍不得雕琢成器具,便悉心珍藏起來。為了獎賞卞和的忠誠勇敢,命名為“和氏璧”。
后來,和氏璧先在楚國失蹤,幾百年后又在趙國神秘出現,還上演了“完璧歸趙“的故事,秦始皇滅掉趙國之后,將其雕琢成“傳國玉璽”。“傳國玉璽”正面刻有丞相李斯親筆手書的八字小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意思是:既然順應天命做了皇帝,就要永世長存千秋萬代。
此后,擁有傳國玉璽的,也被人們稱之為正統,頗為可笑的是,這也是一個標志。
秦朝滅亡,劉邦得到玉璽。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向自己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逼要“傳國玉璽”,王政君憤怒的將“傳國玉璽”扔在地上,導致一角崩碎,后來用黃金鑲嵌。
漢末時期,天下大亂,傳國玉璽也丟失,后來孫堅在洛陽一口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后來被袁術奪走,輾轉數人之手,最后落到了曹操手上。曹魏代漢后,傳國玉璽成為曹魏的傳家寶,曹丕還曾在上面又加刻了“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八個字。
風水輪流轉,幾十年后,司馬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逼迫魏元帝禪位,建立晉朝,奪取“傳國玉璽”。
晉懷帝永嘉五年,玉璽被滅亡西晉的匈奴部、前趙劉聰所奪得。東晉咸和四年,后趙石勒滅前趙,奪得玉璽,也畫蛇添足在右側加刻了“天命石氏”,意思是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歸。后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建立了冉魏,續而擁有了玉璽。
鮮卑慕容氏攻打冉閔,冉閔向東晉將領戴施求救,戴施提出以傳國玉璽換取救助,冉閔同意,雖然營救冉閔并沒有成功,但是傳國玉璽回歸了東晉。
后來東晉和南朝一直保留著傳國玉璽,沒想到后來傳國玉璽居然到了北朝。
原來侯景之亂的時候,侯景攻占了建康,得到了玉璽,但很快被殺。侯景的手下趙思賢拿了玉璽,趁亂潛逃到了廣陵,卻又被一個叫郭元建的人搶走了。郭元建將玉璽獻給了北齊的行臺辛術,辛術呈給北齊朝廷。
因此,傳國玉璽到了北齊手上,后來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據有了傳國玉璽。楊堅代周建立了隋朝,玉璽便就此入了隋宮。
也就是說,冥冥之中,連傳國玉璽也知道跟著正統走,先后在秦-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前趙-后趙-冉魏-東晉-宋-齊-梁-北齊-北周-隋-唐中流傳,大多數都是后世承認的正統。
最終,脫胎于北魏的北周統一了北方,禪讓自北周的隋朝統一了中國,這下總不能說隋朝不是正統了吧。
怎麼辦,唐朝人也很著急。
好在唐朝太包容開放了,連女人做皇帝都行,還有什麼不行。
唐高宗時期,李延壽把南北朝紛雜的史書歸納為兩本《南史》和《北史》,同時進獻給唐高宗,得到了正史的待遇。
就此,塵埃落定:
唐朝官方欽定:南朝和北朝,都是正統。
有史書為證,不然就是《南史》和《北方王國列傳》了。
但是唐朝和稀泥的態度還是不行,所以到了北宋,影響力更大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用的紀年分別是:
周紀、秦紀、漢紀、魏紀、晉紀、宋紀、齊紀、梁紀、陳紀、隋紀、唐紀、后梁紀、后唐紀、后晉紀、后漢紀、后周紀。
可以說,這就是司馬光眼中的正統,在南北朝中,他依然選擇了宋齊梁陳的南朝作為正統。
也正是因為有《資治通鑒》的這個排列,所以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才有了“后“字,不然如果是北魏是正統的話,應該叫做“后魏“,那麼后梁也沒有理由叫做后梁,因為沒有梁朝了。
這也得到了北宋官方的肯定。
所以北宋官方欽定:南朝是正統,北朝是僭偽。
北宋和唐朝,對于南北朝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這是因為唐朝強盛,而宋朝孱弱,且北方的遼國還經常挑逗宋朝,跟它國書互稱南北朝,讓宋朝很不爽!
但是,北朝是僭偽,這也太丑了!
堂堂北朝,成了僭偽。
不說北朝占據了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中原,就說隋朝源自北朝,你說北朝是僭偽,那麼隋朝也是僭偽?唐朝也是僭偽?五代也是僭偽?北宋也是僭偽?
對此,司馬光有自己的解釋。
嚴重懷疑司馬光看到了習鑿齒曾經的一段話。
司馬光說,陳朝是正統,但是隋朝滅掉了陳朝的時候,就奪取了它的正統地位。
正統地位不一定要繼承或者禪讓,奪取也是可以的。
這就解釋了隋朝的地位。
但司馬光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大宋朝有一天也會被當成不是正統。
按照司馬光的說法,正統地位是可以奪取的。
所以忽必烈說,司馬光你說的,南宋就算是正統,我大元朝滅掉了南宋的時候,就奪取了它的正統地位,你的原話。
對啊,隋朝奪取了陳朝,就算。元朝奪取了宋朝,就不算,欺負忽必烈是老實人?
司馬光只能欲哭無淚,坑了自己。
遼宋金誰是正統
下面來說最后一個話題了,遼宋金,誰才是正統?
這個距離今天最近,也最有爭議。
首先,司馬光肯定認為北宋是正統,按照司馬光的說法,后梁接受的是唐朝的禪讓,北宋接受的又是后周的禪讓,法統完全沒問題。
只不過,一開始在處理五代德行的時候,比較混亂,一開始宋朝人是不承認后梁的正統的,覺得它并沒有統一中原。
只是后梁接受了唐朝的禪讓,有正統繼承,所以最終還是列入正統。
唐為土德,“朱梁篡代,……不可以為正統”,故列入閏位;后唐“中興唐柞,重興土運,’;此后石晉為金德,劉漢為水德,郭周為木德,趙宋為火德。
這是《冊府元龜》中的一句話。
也就是說,唐朝(土)-后梁(僭偽)-后唐(土)-后晉(金)-后漢(水)-后周(木)-北宋(火)。
五行相生,一目了然。
但是到了司馬光時期,承認了后梁,怎麼弄這個德行呢?
變成了唐朝(土)-后梁(金)-后漢(水)-后周(木)-北宋(火)。
比較一下,你會發現,后晉哪里去了?
對啊,那個出賣幽云十六州的石敬瑭的后晉呢?
北宋人要說,這有難言之隱。
原來石敬瑭出賣了幽云十六州,認契丹作為爸爸,后來契丹出兵滅掉了后晉,還得到了傳國玉璽。所以前文所說的傳國玉璽,經歷了唐-后梁-后唐的傳承外,在后晉滅亡后唐的時候,就此從中國歷史上消滅。
就此,契丹認為自己繼承了后晉的正統,變成了唐朝(土)-后梁(僭偽)-后唐(土)-后晉(金)-遼朝(水)。
也就是說,到了中期,漢化的遼朝也接受了五德學說,并且給自己定下了水德。
這讓北宋很頭疼。
根本原因在于北宋沒有能統一全部的中國,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這兩個漢人的聚居地,分別誕生了遼朝和西夏國這兩個與之對峙的政權,只不過,西夏向北宋稱臣,可以稱為“國”。而遼朝則屢次欺負北宋,和它平起平坐,絲毫不像臣服于北宋的王國。
不過,遼朝最終被滅掉了,北宋很開心。
沒開心多久,金朝又把北宋給滅掉了。
這下子南宋尷尬了。
而且趙構還在給金朝的文書中寫“臣構言“,紹興和議中還有南宋向金國稱臣的內容。
臣構言:“今來劃疆,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既蒙恩造、許各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年為首,每春秋季搬送到泗州交納。……今臣既進誓表,伏望上國,早降誓詔,蔗使敞邑,永為憑焉。”
這讓南宋很恥辱。
怎麼辦?
如果說北宋是正統,還可以商議下,南宋是正統,幾乎沒人相信啊。
可是南宋像極了歷史上的東晉,連東晉都是正統,南宋不是嗎?
還是偉大的朱熹解決了問題,那就是主觀唯心主義。
意思就是,你說什麼,我都不聽,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朱熹寫了本書,叫做《通鑒綱目》。
但是,他并沒有按照司馬光的正統來寫。
他定下來的正統是:
秦-漢-東漢-蜀漢-晉-東晉-宋-齊-梁-陳-隋-唐-后梁-后唐-后漢-后晉-后周,同時,流露出對于宋朝當之無愧是正統的驕傲。
也就是說,為了彰顯南宋是正統,朱熹把蜀漢也變成了正統,這就是前文說的,蜀漢正統的由來。
后來乾隆年間,乾隆本人寫的《御批通鑒》接下來續寫的正統,就是北宋-南宋-元-明-清。
也就是說,朱熹依靠自己強大的理論地位,最終強勢讓南宋成為正統。
不過,從漢人的角度來說,南宋代表了中華文化,確實比遼金更像正統。
對于漢人來說,宋是當之無愧的正統,唐宋元明清,不是唐金元明清,元朝統治者不得不考慮對占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的統治需要,如果不把宋朝作為正統,必將激起大規模反抗,而且對于歷史也是不尊重的。
故而在元順帝下詔修史之后,這個討論又擺上了臺面,討論的結果是把宋朝參考晉朝的模式,晉朝時期,雖然東晉偏安江南,但是北方的十六國顯然不是正統,他們的君主沒有資格寫入“本紀”,只能寫入“載記”,類似于列傳。
因此討論的結果是,宋朝是正統,作為本紀,遼國和金國下降地位,成為王國,只記錄為載記。
但是,等到南宋被元朝滅掉之后,元朝時期,對于遼宋金誰是正統的討論持續了很久,也導致修史工作停滯不前,更重要的是,大量契丹人、女真人大臣對于自己的王朝沒有正統地位不滿。
最終,脫脫主張參考南北朝模式,即李延壽的南北史這樣一樣處理南北各政權,宋朝、遼朝和金朝都作為正統,他們分別形成了宋遼和宋金兩個南北朝時期,而同時代的西夏,則肯定不是正統,且成吉思汗死于西夏,元朝人對西夏深惡痛絕,堅決不寫西夏史,當時以找不到存活的西夏人為由,不寫《夏史》,而以《宋史·夏國傳》這樣一篇文章來代替,這也客觀造成了西夏當時的材料很多沒有得到保存,給今天的研究造成了困難。
脫脫的主張意外得到了所有編撰者的認同,該問題就此解決,平心而論,宋遼作為南北朝似乎北宋是吃虧的,因為遼其實并沒有像北魏一樣占據中原,顯然稱不上“朝”。但是宋金作為南北朝似乎南宋又是占便宜的,因為南宋已經向金朝稱臣了。兩個相抵消,就此算了吧。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史書的編撰工作明顯走上了正軌,但也增加了工作量,等于本來要寫一本書《宋史》,現在卻一下子要寫三本書,好在當時的編撰者很有才能,他們利用宋遼金豐富的大量國史、實錄、會要稍加剪裁,僅僅用了兩年就編好了三部史書。
這里不得不提下這三部史書的總裁官,他們是脫脫、鐵木兒塔識、賀惟一、揭傒斯、趙時敏、張起巖、歐陽玄、呂思誠等,他們之中除漢人外,還有維吾爾、契丹、女真、欽察等族的史學家。脫脫后來辭去了相位,所以主編者成了阿魯圖,但是阿魯圖卻不懂漢文。
雖然,主編者一直在變換,甚至不懂漢文,但充分給予自由,依靠兩位杰出的總裁官,三部史書中的《宋書》成就斐然。
這兩個總裁官就是張起巖和歐陽玄。這兩個人在《元史》中都有傳記,但都只有幾百個字,可以說是被歷史所忽略的人,但他們對于這三部史書的貢獻是巨大的。張起巖是書香世家出生,山東濟南人,元朝開始科舉考試后,1315年農歷三月七日,在大都皇宮舉行殿試,最終錄取護都答兒、張起巖等五十六人為進士。張起巖便是首位狀元,他嫉惡如仇,且文采斐然,當時便有“歐陽修”之美稱,為官時一直受百姓贊譽。巧合的是,歐陽玄是歐陽修的后人,他是湖南瀏陽人,元朝恢復首次科舉之后,他和張起巖同時被錄取,他是進士第三名,他學識淵博,文績卓著,人稱“一代宗師”。
這一南一北兩位英才都是元朝恢復科舉考試那一年錄取的,兩人都精通史學,且文辭很高,此番兩人又聯手編撰《宋史》,可謂一拍即合,他們以身為漢人和文人士大夫的雙重身份審視宋朝,這個古代文人最為發達的朝代,用了兩年就寫好了《宋史》。這堪稱是一個奇跡,主要是元修三史之規模巨大前所未有,而修史之快也是前所未有。或許在亂世和極端的條件下,往往更能結出文藝的碩果,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末和民國等時期誕生的這些文化成就是一個例子。
就此,我們這篇文章也要告一段落了,得出的結論就是:
依據不同統治者的需要,這些都曾經被當成正統。
所謂的正統論,不過就是政治工具罷了。
參考文獻
1、劉復生,宋朝“火運”論略—兼談“五德轉移”政治學說的終結,歷史研究,1997.03;
2、劉浦江,“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擅變,中國社會科學,2006.02;
3、李伯禹,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理論觀察,2019.10;
4、胡克森,從德政思想興衰看五德終始說的流變,邵陽學院學報,2014.02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