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禮,主要是指的婚事茶禮。
為什麼婚事要講茶禮呢?古籍里面有許多的記載說明,比如宋代的《品茶錄》、明代的《七修匯稿》等。
而直接涉及到“南中夷人”的有明代許次舒的《茶疏·考本》,其中描寫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念人猶名其禮曰下禮,南中夷人定親,必不可無,但有多寡。禮失而求諸野,今求之夷矣。”“不移置子”說的就是當地俗稱的“好女不吃兩家茶”。
而文中所指的“南中夷人”,自然也就包括了梅山人,所以梅山人的婚事也是很重茶禮的。北宋建縣后,遷入了大批漢人,于是開始講究“三茶六禮”。所謂的“三茶”指的是下茶、定茶、合茶。而“六禮”是指的納彩、問名、納吉、納證、請期、親迎。民國時期簡化為問名、為定、納吉、親迎四個程序。
問名,俗稱合“八字”,同媒人把女方的庚帖(生辰八字)拿到男方家中,然后請算命先生推算相合,若是不合庚帖,則退女方,婚事也就拉倒了。
為定,俗稱為“扎庚”,男方要往女方家送去衣料行裝等茶禮,意思就是兩家的親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納吉,俗稱“解禮”,就是結婚時需送去女方所要的彩禮,大多依嫁奩的多少提出或是看雙方經濟情況來定。
親迎,就是指迎親了。先天由男方抬去花轎牲禮,由樂隊來迎親。
現今已移風易俗,改為相親、納聘、迎親三個環節了。相親為下茶,納聘為定茶,迎親為合茶。
梅山各地的風俗也有所不同,有的由女方準備到男方家中待客的新娘(媳婦娘)茶。就是說女方出嫁時要備足鬧新房和新婚后待客的茶和茶點。
清代范寅《越諺》中所說的“茶料”:“母以蓮、粟、棗、糖遣出嫁女,名此。”這說明梅山越人繼承了越俗并且一直傳承至今。不同是的大多用土產或自種自做的花生、瓜子、炒薯絲、花耳、糖果等。一小包一小包的包起來,用陪嫁的紅木箱裝著,然后撒給鬧新房的客人。
所謂客人,大多是一些好熱鬧的青少年,當然也有不少成年人。俗話說:“三天不分大小”,鬧新房這一天是可以不分男女老少,長輩晚輩的,所有人都可入洞房鬧。鬧的目的,除了戲耍逗樂新郎新娘以外,當然也為討包茶點。
正如安化清末秀才夏默庵《安化竹枝詞》中有一首所描述的:“滿門賓客鬧新房,笑向新娘索棗糖。私語伴婆將鑰匙,床頭為啟女兒箱。”如今的農村生活大為改善,這種茶點也就隨之變了。有些商店會適時發展這種新婚糖點商品,就是用小塑袋包著花生、瓜子和糖果,這就方便省力多了。
在陪嫁的茶點中還有蛋、碗茶、鴛散等,這是新婚第二天新娘要用來招待賓客的茶。這種茶先把雞蛋煮熟去殼,每碗放二個,再放入碗茶或鴛散,然后用鮮湯沖泡,再由新娘用茶盤端著送給客人。客人吃這茶點可不是能白吃的,吃了以后要回以紅包。茶的碗茶是用糯米蒸熟陰干,叫做陰米,吃的時候用沙炒或油炸就可以了。
比起碗茶,鴛散的制作工序就復雜多了,先將糯米用水泡發磨漿,然后用植物顏料將其染成紅黃綠加本色白四色,分別用底側鉆有一個小眼的小竹筒盛著。米汗會從小眼流出,然后就可以在燒熱抹油的大灶鍋上畫著圖案,圖案有“鴛鴦戲水”、“喜鵲啄梅”或“梅花含喜(雙喜字)”等吉祥圖案,圖案大約有16開紙的大小。
在油鍋上一次楞畫四幅,圖案成型后,再把圖案卷成空心的園筒,陰干。新娘出嫁時,用分四格的抬福裝著,用紅紙墊底,一排排擺著彩色鏤花的鴛散,煞是好看。吃時用滾油一炸就行,然后撕碎放入鮮湯中沖泡,頗有風味。
新婚的茶禮,第三天由新娘接街鄰百客的擂茶。擂茶的料和茶點,也是新娘娘家陪嫁來的。這種擂茶,接男方的至親,必須由新娘親自去接,喝后還得送包有四個蛋和茶點的禮品,這也是娘家帶來的,稱之茶禮。這種茶禮,多是出嫁時,親戚鄰里送給新娘的,因此新娘的茶禮十分的充裕豐盛。
新娘上門送茶禮,客方要放鞭炮迎接。客人吃了新娘的擂茶,三日后還要回接新娘的擂茶,親戚則需辦酒席和擂茶,接的人多,則按序應酬。有的幾乎一個月不得清場,天天在外應酬吃喝。
婚后的十天或在春節的正月初二,新郎和新娘結伴回娘家,稱之為回門。回門的茶禮也是很講究禮重的,茶禮有蛋茶、擂茶和泡茶。除了岳家隆盛招待新郎到新娘的親戚家,進門剛坐下,主人就會遞上蛋茶,有湯蛋兩個。按習俗只吃一個,留下一個敬福或稱為敬財,表示吃得有余。
有的主人知道客人要敬福,就用三個蛋,要讓客人吃雙蛋,以示吉利。若是煎的荷包蛋,就全吃了。宴后是泡茶,茶時是擂茶。親戚依序逐日宴請,那茶點、泡茶、擂茶吃不贏,。此外在得子、做壽、拜年、過節等喜慶,也離不了茶禮。
茶禮之繁復不僅是一種過場,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對婚禮的重視,中式的婚禮也好,其他中式習俗也罷,都是飽含文化和感情的。
感謝關注小艾,歡迎轉發、收藏、評論,希望可以和茶友們共同探討茶文化、茶知識。
【版權聲明:文章由初品道茶人小艾整理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您有任何關于茶的見解,歡迎留言或者直接和小艾 【chupindao13】交流。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