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殘奧會昨天開幕,主題是“我們擁有翅膀”。是啊,每一位殘奧健兒都有著隱形的翅膀,他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的模樣,就是他們馭風飛翔的模樣。
這讓我們想到另外一些身殘志堅的“生活的勇士”,他們與命運抗爭,同困境過招,讓生命飛揚:不能用眼睛去欣賞四季變換,那就用心靈去感受世界繽紛;不能用雙腳去丈量大地寬廣,那就用想象去還原海天遼闊……
身體的殘缺,奪不去精神的豐足;真正的勇者,敢對命運說不服。
史鐵生
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
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職業是生病,業余寫一點東西”,這是史鐵生對自己的評價。21歲雙腿癱瘓后,他開始了自己的“輪椅人生”,在與“此病未去彼病又來”的命運的抗爭過程中,他寫下了許多讓人感動、引人思索、富有哲理的文字,飽含著對生命的洞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如今已是年近花甲。也讀了些書,也想了些事,由衷感到,尼采那一句“愛命運”真是對人生態度之最英明的指引。當然不是說僅僅愛好的命運,而是說對一切命運都要持愛的態度。
愛,再一次表明與“喜歡”不同,誰能喜歡壞運氣呢?但是你要愛它。就好比抓了一手壞牌,你罵它?恨它?耍著賴要重新發牌?當然你不喜歡它,但你要鎮靜,對它說“是”,而后看你如何能把這一手壞牌打得精彩。
大凡能人,都嫌棄宿命,反對宿命。可有誰是能力無限的人嗎?那你就得承認局限。承認局限,大家都不反對,但那就是承認宿命啊。承認它,并不等于放棄你的自由意志。浪漫點兒說就是:對舞蹈說是,然后自由地跳。這邏輯可以引申到一切領域。
所以,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執著”——放下占有的欲望,執著于行走的努力。放不下前者的,必至貪、嗔、癡。連后者也放下的,難免還是貪、嗔、癡。看一切都是無意義的人,怎麼可能會愛命運?不愛命運,必是心中多怨。怨,涉及人即是嗔——他人不合我意;涉及物即是癡——世界不可我心,仔細想來都是一條貪根使然。
——節選自《扶輪問路》
張海迪
即使痛苦的磨盤碾碎軀殼,
還會留下靈魂閃閃發光。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然而她憑借驚人的毅力,以殘疾之軀做了很多健全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被譽為“中國的保爾”。輪椅上的張海迪不僅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還曾經作為女子氣手槍運動員參加過一場國際運動會。
一個對事業執著熱愛的人,即使是殘缺的生命,也能爆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和力量。沒有霍金,人們對黑洞的認識也許還要推遲很多年;沒有哈森·邁爾(德國探險家,后在一次湖底拍攝時遇險,身體高位截癱,但他沒有放棄探索生命意義的理想。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制造了一艘只能坐一個人的“洞穴號”潛水艇,開始孤身一人在地下千米深處、罕有生命蹤跡的洞穴、暗河和湖泊里漫游),地層深處的很多奧秘也許還是未知的。
一個只能用頭腦工作的人,一個身體截癱的人,他們的殘疾之軀同樣展現著生命的活力,他們的思想同樣閃現著智慧的光芒。
人的生命的潛力是多麼巨大,殘疾帶給人的痛苦也許遠遠超過其他困境帶給人的痛苦,我想,殘疾人甘愿忍受痛苦,展示自己生命力量的欲望,或許是健全人所難以想象的。
活著就要創造,就要探索,即使肢體已經殘疾,思想的火花也決不停止迸發。這就是生命,這也是許多詩人和藝術家在他們的作品里還沒有表現出來的生命的美麗。
——節選自《生命的追問》
海倫·凱勒
對于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
信心就好似生命的主宰。
不到兩歲時,海倫·凱勒就失去了視力和聽力,陷入了她所說的“新生兒般的無意識狀態”,但直到1968年去世前,她一直堅持與命運共舞,她不斷學習,用文字重塑生命,用頑強不屈的精神成為全世界的勵志典范。
我常常獨自思忖,如果每個人在成年階段有一段時間看不見、聽不著,那將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黑暗會使他更珍惜視力,死寂會讓他更享受聲音。
最近,我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來看望我,她剛從森林里散步回來,我問她觀察到了什麼,她說:“沒什麼特別的。”如果不是已經聽慣了這樣的回答,我會很難相信,不過很久以前我就總結出了這麼個情況:能看見的人常常什麼都看不到。
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時之久卻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東西,這怎麼可能呢?我這樣一個盲人,僅僅通過觸覺,就能發現成百上千件引起我興趣的東西:我能感到樹葉完美的對稱性;我會滿心喜悅地用手撫過樺樹那光滑的樹皮或者松樹的粗糙外表;春天的時候,我滿懷期待地撫摸著樹干的枝條,希望能搜尋到寒冬之后大自然蘇醒時迸發的第一棵嫩芽……
如果我僅僅通過觸摸就能得到如此多的歡樂,要是能看見,那我就能看到這個世界更多美好的事物了。但是,那些視力良好的人看到的東西卻是如此之少。他們理所應當地接受著這個世界的色彩和動態。
也許這就是人類的本性,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對得不到手的東西卻望眼欲穿。在能看見光的人心中,視力僅僅是方便生活的官能,而非使生命更加充實的途徑,這實在是一大憾事。
——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斯蒂芬·霍金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21歲時,霍金不幸患上盧伽雷氏癥,只有3根手指可活動,演講要靠語音合成器完成。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他討論那些令人敬畏的主題:空間和時間的本性,宇宙的歷史和將來……他告訴我們:要仰望星空,而不是始終盯著自己的腳。
當我21歲患上ALS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美國也稱盧伽雷氏癥)時,我覺得這太不公平了。這為何會發生在我身上?那時,我認為我的生命完了,而且我將永遠不能實現我自認為擁有的潛力。
但是現在,50年之后,我能安然對自己的一生表示滿意。我結了兩次婚,有三個漂亮并卓有建樹的孩子。我的科學生涯很成功:我認為大多數理論物理學家都同意,我的黑洞量子發射預言是正確的……
霍金2010年在紐約
我的一生是充實而滿足的。我相信殘疾人應專注于“障礙不能阻止他們做的事”,而不必對“他們不能做的事”徒然懊喪。在我的情形下,我盡力做我要做的大多數事情:我游遍天下,去過除澳洲外的每一個大陸,包括南極洲;我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和美國的白宮作過演講;我曾經乘潛水艇下到海里,也曾乘氣球和零重力飛行器上到天上,而且我還向“維珍銀河”預訂了太空飛行……
霍金體驗零重力
活著并從事理論物理研究,使我擁有一個美妙的生涯。如果說我曾經為理解宇宙添磚加瓦的話,我會因此而感到快樂。
——節選自《我的簡史》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圖/視覺中國等
“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
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
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
這句話,
送給所有逆風飛翔的人,
送給所有不屈于命運的人,
送給所有被痛吻后報之以歌的人。
分享你眼中的勇者品質
制片人丨馬文佳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
©央視新聞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