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不,應該說是舊聞,說是在陜西,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一個五歲的男童長期遭受親媽虐待,最近一次,媽媽竟將孩子打得胳膊、頭部骨折,腹腔積水,脊髓損傷!醫生說,很可能會終身殘疾。
為什麼一個媽媽可以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這麼狠心?沒想到,這個媽媽居然還有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為兒子是她命里的克星!只有把兒子除掉了,她才能過上好日子。
所以,這個媽媽在孩子三個月大時,就想把孩子賣掉,結果因為家人阻攔未果。隨后,她就對小兒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虐待!
且不說,迷信的說法是多麼不可靠,單就這個媽媽相信迷信的短視,將貧窮推到孩子身上的荒謬,虐待孩子時心懷的惡意,我就很難相信,她以后能夠心安理得地過上特別好的日子。
5歲男童被媽媽毆打,只因算命先生說他克母。
這個新聞,讓我想到了一個特別有名的古希臘神話故事。
底比斯國王與王后生下兒子之后得到神諭:兒子會弒父娶母。為了躲避厄運,底比斯國王刺穿了兒子的腳踝,令人將孩子丟棄在野外等死。
后來,孩子被牧羊人救下,送給了鄰國柯林斯的國王。因為孩子受傷的腳紅腫著,便取名俄狄浦斯,即“腫脹的腳”。柯林斯王對他特別疼愛,把他當作親生孩子撫養。
然而,不幸的是,俄狄浦斯長大以后,不小心得知了神諭。他以為,柯林斯王及王后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為了避免神諭成真,便忍痛離開了柯林斯,到處流浪。
在流浪中,俄狄浦斯殺死了一個老人,還回答出了女妖斯芬克斯的問題,成為底比斯的國王,贏得了王后為妻。
后來國家瘟疫流行,俄狄浦斯才知道,自己多年前殺掉的老人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而每天與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俄狄浦斯羞愧不已,弄瞎了自己的雙眼,離開了。
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弒父娶母。
在神話故事中,俄狄浦斯和他的親生父親都相信了神諭,并且做了一系列的事情,結果導致神諭成真!就像是新聞中的媽媽,相信兒子克自己,有他自己就過不好,結果就更加關注生活中負面的事情,還便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都賴到兒子身上。
其實,這就是一個自證預言的過程。
自證預言是指一個人在行動前,會對結果有一個猜測,無論這個猜測正確與否,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這個人接下來的行動,導致這個猜測最后成為現實。自證預言:猜測可以變為現實。
如果一開始,俄狄浦斯的親生父親不相信神諭,就不會把他拋棄,也就不會出現后來父子相見不相識的事情了;如果俄狄浦斯不相信神諭,繼續在養父母的國度生活,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男童的媽媽一開始就不相信迷信的說法,帶著兒子好好生活,日子雖然暫時苦了點,可是也會比現在強更多!生活就是這麼可笑,明明是希望去對抗命運,去改變命運,結果,我們卻被自己帶到了坑里,自證預言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
真是是兩個悲劇,希望新聞中的男童以后長大了,不會被媽媽的想法影響。如果孩子認為是自己克母導致自己不被喜歡,甚至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那就糟了。
負面的自證預言,還是少點比較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努力避免這種負面的自證預言。對于我們自己的工作、學習、社交等需要如此,對于孩子的教育更要如此。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需要注意兩點:
首先,對于大腦中或其他人的預言,要先鑒別一下真偽。
我們人類天生就有否定自己的傾向,所以對于別人的負面語言,也會特別的在意。哪怕別人只是無意說出的一句話,都有可能讓我們惦記很久。
有些時候,別人的話是直接說出來的,我們當時就能聽到。但是有些話卻隱藏得很深,比如那些隱藏在我們大腦中的預言,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那些預言90%以上都并不是我們的聲音,而是別人對我們的判斷。
所以當大腦中或者是別人的口中出現一些負面的預言時,我們需要先鑒別一下真偽,不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而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也要如此。引導孩子對自己做出正面預言的同時,也引導他們看到負面預言的荒謬性,教孩子進行正確的邏輯思考。
對于大腦中或其他人的預言,要先鑒別一下真偽。
其次,我們要在說話時,盡可能說一些正面的話。
相信你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做一件沒有自信的事情時,我們通常會說一些類似于“我不行,我做不到”的話,等到真的面對挑戰時,內心也更容易崩潰,結果也不會好。
而如果我們能多和自己說一些積極正面的話,比如,“我能行,我可以做到”,事實上是可以緩解我們的情緒的。而且,有時我們干脆什麼話都不說,也比說一些消極的話要好得多。
對待孩子時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也像我們這樣,遇到困難就有畏難情緒,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對孩子說一些正面的話,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也能幫助孩子消除消極意識,變得積極正面起來。
我們要在說話時,盡可能說一些正面的話。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新聞中,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覺得特別心疼。不是外人,而是被最親的人傷害,孩子得有多無助!
真心希望,孩子就盡快好起來。雖然可能落下終身殘疾,還是希望他能快樂地長大!世界還有很多美好,一定看一看!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