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過其半,從明天開始,就進入“閏中伏”了。俗話說:“中伏加一閏,立秋多一頓”,是啥意思?什麼是“閏中伏”?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何為“閏中伏”?這個“閏”字指的是多出來的意思,由于以前的皇帝在每個月的初一要舉行“告朔”之禮,也就是以朔政分賜諸侯。在舉行告朔時,皇帝要居于大堂,但是每逢閏月之時,則在“虎門”,所以“王在門中”就是“閏”。后人用這個字來比喻非正統的帝位。
在唐朝劉知幾的《史通列傳》中,對項羽的描述有這樣幾句:“如項羽者,事起秦馀,身終漢始。殊 夏氏之后羿 ,似黃帝之蚩尤 。譬諸閏位,容可列紀。”其中“閏位”的意思就是指非正統的帝位,多余出來的意思。
所以“閏中伏”指的就是多出來一個中伏,當然這是因為入伏的時間而導致的。古人在一年中有兩次重大的祭祀活動,一次是冬季的“臘祭”,一次是夏季的“伏祭”。而這兩個日子的計算方式就是:夏至三庚為伏,冬至三戌為臘。
后來“臘祭”的日子就演變成了現在的臘八節,而“伏祭”的習俗已逐漸被人們淡忘,只剩下了一句“夏至三庚為伏”,成為了人們判斷入伏的標志。因為“伏”代表天氣炎熱,夏季屬火,天熱則火旺,火旺則金藏,所以“庚日為伏”。
庚是十天干之一,所以每十天會出現一個庚日,一庚為一伏。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第四個庚日進入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開始,第二個庚日出伏。也就是說三伏天始于庚日,終于庚日。
如果立秋前還有第五個庚日,那就會多出來一個中伏,就叫“閏中伏”。明天六月二十二庚辰日,正好是夏至后第五個庚日,所以從明天開始,就進入“閏中伏”了。從這個“閏”字就能看出不是正統的中伏。
這就好比陰歷中的閏月一樣,是為了與節氣同步而加出來的一個月。比如六月和閏六月,很明顯六月才是真正的六月,而閏六月只是一個“副六月”,按時間上來算,其實已經屬于七月了。
同樣“閏中伏”也是一樣,并非真正的中伏,而是因為立秋之前多出來一個庚日,從而加出來一伏。如果按時間上來算,就已經進入末伏的時間了。所以“閏中伏”是以立秋的時間為參照物而出現的,同樣也說明了立秋延遲了。
“中伏加一閏”有啥說法?農歷的六月二十九日就是立秋,人們把六月立秋叫“早立秋”,把七月立秋叫“晚立秋”。雖然六月二十九還是六月,但已經是六月的最后一天了。今年立秋交節的時間是六月二十九日下午14點53分48秒,也就是說立秋再晚九個多小時,就是七月了。意思就是今年入伏的時間如果再晚一天,就是七月立秋了。
這就好比是“雞頭”和“鳳尾”的區別,雖然今年是“早立秋”,但也是“早立秋”中的最后幾個小時了。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可以說今年的立秋處于六月和七月的交替之時,說早不早,說晚也不晚。
意思就是立秋之后說涼也不涼,說熱也不熱,中午會很熱,晚上會比較涼。對于莊稼來說,不能算豐年,也不能算災年。
中伏加一閏,立秋多一頓以前的人生活水平比較低,一般情況下,普通老百姓一天只能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朝食,時間為早上九點左右。 第二頓飯叫哺食,時間在下午四點左右。但是每到立秋那一天,人們都有“貼秋膘”的習俗。
所謂“貼秋膘”的意思就是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出汗而導致體重減輕,俗稱“苦夏”。于是人們就在立秋那一天要稱體重,并且要美美地吃一頓,把體重再吃回來。也就是在立秋那一天要吃一頓燉肉,當然沒錢的人家也只能吃雞蛋了。
如果當年有“閏中伏”,也就意味著立秋之前至少有二十天以上處于伏天。如果當年沒有“閏中伏”,也就意味著立秋之前,只有十幾天處于伏天。人們在立秋那天稱體重時發現,伏天時間長,體重就會減少得多。
所以“閏中伏”代表著身上的肉掉落的多,于是在立秋那一天就要多吃一頓飯,寓意著把掉落的體重再吃回來。當然這也是因為以前人生活困難而導致的,現在很多人還巴不得體重減輕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