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長輩,早年間事業不順,常年不得志之下,尋到了一位相命先生。
相命先生說:「小人當道,你難翻身。命本該然,切莫掙扎。但我掐指一算,你到 46 歲時,便會時來運轉。到時飛機大炮都擋不住你升官發財的鴻運。」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長輩聽完,頓覺豁然開朗,「原來命里有此一劫,那我也不必再無謂抵抗了!」——你猜怎麼著?到了 46 歲那年,他果然飛黃騰達。
雖然我一再強調,心理學家不是算命的。
但反過來,好的算命先生,卻都是天然的野生心理學家。盡管他們沒有接受過心理學訓練,但卻往往能無師自通地掌握很多心理咨詢中經常運用到的治療手段。
比如相命先生說,你事業不順,是命該如此,人怎麼同命斗?倒不如接受命運的安排,消解自己內心的不甘,坦然應對,順勢而為。
這不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接納」麼!
自我接納
羅杰斯的人本主義
人為什麼會焦慮?往往是因為過去的負面事件,或是對未來的負面預期而過度分心。
但我們不該成為過去或未來的犧牲品。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的觀點強調「此時此地」——因為對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恐懼,可能只會讓你生活在否定和退縮中,從而很難做出有效應對。
一個心智健全的人,可以認可并接納自己人生狀態中的好或壞,不加評判地活在當下。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有人可能要問,接納是接納了,但長輩在 46 歲時果然青云直上又是怎麼回事呢?
自證預言
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自證預言,是指人會不自覺地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自證預言的經典實驗是這樣的:一幫心理學家跑到學校里,對幾位老師說:我發現貴校有這麼幾個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天選之才!同時你們幾個也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好老師,現在希望由你們來強將帶強兵!
結果怎麼著——這幾個學生果然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但真相是啥呢?這幾個學生和這幾個老師都是心理學家閉著眼睛瞎選的。
為什麼會出現自證預言?因為人并非完全被動地接受環境影響,而是會根據個人期望主動作出相應反應,使期望得以實現。你的信念越堅定,就越能發揮主觀能動性。
當我堅信我 46 歲會飛黃騰達時,便會不自覺地留意并強化符合這一預期的正面信息,而這些正面信息又促使我越來越樂觀和自信,從而誘發更多正面信息,長此以往,良性循環。
反之,如果我總覺得自己不行,便會格外留意并強化負面信息,負面信息越多,心情越加焦慮,行動越發消極,更容易誘發壞事的發生。
其實這種「算命的充當心理醫生」的情況,還有挺多其他例子。
比如遇到「鬼上身」「動物附體」時,很多老百姓就會請「跳大神的」來跳一跳。
分離轉換性障礙
跳大神的心理暗示
這種「鬼上身」的病癥叫做分離轉換性障礙,是由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心理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的精神障礙。經過干預后,大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分離轉換性障礙常常發生于患者的困苦之際,而且其發作時往往能「幫助」患者脫離這種困境。
比如孩子不受父母關心,就經常會「被動物附體」。這不,一附體之后爹媽就回來圍著他轉,四處帶他看醫生、請神婆。
又比如婆婆苛待兒媳,突然有一天兒媳就被死去的親家母「附身」了,嚇得婆婆從此不敢欺負兒媳。諸如此類。
請注意,分離轉換性障礙如果嚴重了,是必須到正規醫院治療的。但是有很多不那麼嚴重的分離轉換性障礙,「跳大神」的也能「治」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分離轉換性障礙治療中,心理治療很重要。這個時候,跳大神的充當的就是 「野生心理醫生」的作用。
得分離轉換性障礙的人,往往是平日里得不到關心,缺乏信心,容易受暗示的那種人。那麼在家人、跳大神的圍繞之下,患者首先得到了關心;又一通「布陣做法」,加強了患者治愈的信心;然后又以「神靈之力」給予患者心理暗示,一套流程下來,和心理治療正好不謀而合……
有人說,老師,這不是封建迷信嗎?嗯……這個確實是,但關于怎麼處理這類問題,我認為應該把握好一個度。
我們自己要明白,這些「大神」起作用的內在心理原理是什麼;清楚了這些科學原理,就能掌握一條界限——比如老人迷信,花個百八十塊錢,燒個香、求個平安符、討句吉祥話,讓老人心理踏實,哄哄他們,也沒什麼不行。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但如果對方騙財、騙色、搞一堆來路不明的藥方來給人吃,或者慫恿人做出害人害己的行為,甚至蠱惑人入邪教,那就要報警了!
最后,補充說明一下,上文所提到的「算命先生」主要是指「傳統算命先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有趣心理學知識,比如:
為什麼爸媽那麼容易上當受騙?
為什麼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拖延?
為什麼我支持明文禁止師生戀?
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Dr 昕理學 ,也許會顛覆你以往對心理學的認知哦~
— 參考文獻 —
[1] Roger,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s.and studen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3] Zhang, X., Kamin, S., Liu, S., Fung, H. H., & Lang,F. R. (in press). Negative 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Mortality in Very Old Chinese Adults: The Mediation Role of Healthy Lifestyl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Doi:10.1093/geronb/gby136.
[4] 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