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國文化史上,有一本古老且神秘的古籍不得不提,那便是被譽為“中華文化群經之首”與“大道正源”的《周易》。
但其實,早在《周易》出現前,殷商便已經有了四千三百言的《歸藏易》。而早在《歸藏易》出現前,傳說中的夏朝也有了文字更為詳實,浩浩八萬言的《連山易》。這便是“三易”的由來,但兩漢年間《連山易》與《歸藏易》失佚,《周易》獨存,故后世將《周易》誤解為易經文化的全部。
梨花今天要做的便是從僅存的《周易》中,為大家揭示時空中的隱藏秘密,與古圣伏羲仰觀天文的神奇所得。
首先我們要感謝孔子,因為春秋時期創辦私學風口的最大成功者孔子,為了能夠把教育事業發揚光大,不遺余力地整理、刪定了六套教材(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便包括注釋《周易》的十本工具書——《系辭傳》上下、《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史稱《十翼》或《易傳》。
但您千萬不要認為“六經”的作者是孔子,先不說孔子刪定的“六經”大多失佚,就是春秋時期的“六經”原著,也沒有一本是孔子本人所著。但卻都經過孔子的整理與刪定。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刪述六經”?因為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王朝后,原有的西周禮制也隨之土崩瓦解,導致大量的士人階層失去了原有的生存保障。如負責謄抄竹簡的守藏官吏。不得不另謀出路。于是便出現了創辦私學,自謀生路的社會風氣。但那時候并沒有統一教材,失業的士人們均自己擅長什麼,便教什麼。諸子百家由此產生。
西漢劉向、劉歆父子在《漢書·藝文志》中便曾列舉過儒、道、法、墨、名,農家,雜家,小說家,陰陽家,縱橫家的分別與由來。認為,儒家出自司徒等治世官吏,故熟識六經,意于仁義;道家出自秉筆直書,清虛自守的史官。故明興衰之道,處世之由;陰陽家出自記錄天象的羲和之官,故能歷象日月,敬授民時;法家出自輔助禮制施行的賞罰理官,故知賞罰之理,序民之道;墨家出自清廟之守的殿堂武士,故敬老佑幼,團結兼愛;雜家出自議官……農家出自農稷之官……小說家出自稗官,即鄉間小吏。
有興趣進行深入研究的,建議閱讀已故哲學大師馮友蘭老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哲學簡史》等著作。
而梨花想要表達的是,諸子百家的出現有特定的歷史原因,早在周懿王不勘西戎之擾,第一次東遷犬丘(陜西興平東南)的時候,西周社會的動蕩便已經開始。因為貴族可以遠走避禍,但土地卻帶不走,土地上賴以生存的官吏、士人、百姓更加帶不走。于是數次的東遷行為,導致大量的官吏與士人失業,致使原本被西周貴族階層掌握的知識與技藝,也逐步流向社會。最終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
那麼易經文化的真正源頭在哪里?在傳說中的華胥古國,上古伏羲氏。
與傳說中的偉大人物一樣,伏羲氏的出生同樣充滿了神秘色彩。相傳,伏羲的母親去到一個名為“雷澤”的地方游玩(據《山海經》考證,在今河南濮陽范縣濮城和山東菏澤鄄城境內),見到了一連串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著腳印跟了過去……之后便有了身孕,并于十二年后生下一個蛇軀、鱗身、人首、龍角的怪異男孩兒,取名伏羲。也正是這個怪異男孩兒,日后通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等觀察自然的方法,開創了神秘莫測的上古易經文化。
孔子刪定的《系辭·下傳》中記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翻譯過來是說,古時的伏羲氏治理天下,仰頭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現象,俯身觀察世間萬物的變化法則。并研究形如鳥獸的奇怪文字,與世間萬物的相宜關聯,采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方法,創造出了八卦,同時領悟了天地高尚的運行品德,與區別萬物性質的分類方法。
而現代人對《系辭·下傳》此段記載的誤解,主要是將“觀鳥獸之文”,誤解為觀察鳥獸身上的羽毛與紋路。但其實,“觀鳥獸之文”很可能是說,觀察、研究形如鳥獸的奇怪文字,如黃河中出土的龍馬背圖,與其他象形文字。
相傳伏羲氏時期,黃河里浮出一匹龍馬,背圖呈現“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圖形,這就是“河圖”,伏羲氏依“河圖”畫出八卦,易經文化也由此產生。
但“太極”“河圖”“洛書”的真實面貌,在華夏文化史上曾經失佚過很長一段時間,直至后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著名道學家陳摶游峨眉山期間,拜民間一位不知名的麻衣道者為師,才有幸重得“上古三圖”。而梨花將為大家講述的,便是“河圖”“洛書”的源頭,上古易學的真正基礎,大道至簡的“太極圖”。
您也肯定想不到,曾經乃至現今依然被很多人視作迷信的“太極圖”,源于仰觀天文的自然現象觀察。而觀察的方法,就隱藏在被無數國人視作迷信的《說卦傳》中。
《說卦傳》記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著,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翻譯過來是說,昔日圣人伏羲創建易經文化時,深感上古傳承的神奇與明智,便創造出用以計數的著法,以天數三與地數兩作為依據,觀察陰陽的變化,創造出“卦”這種推演自然變化的方法。
但此處的“卦”指占卜,指預測未來的多種方法,范圍及其廣泛,因此古人手拿長短不一的草棍(著),都可以起卦占卜。
所以驗證此段的論述重點,并不在于深究“八卦”的神奇。而在于解析“參天兩地而倚數”的象數使用方法。
“參天兩地而倚數”的記載之前,已說得非常明白,古圣伏羲深感上古傳承的神奇與明智,才創造出使用草棍計數的方法。這無疑說明,易經文化的真正出處遠不是古人伏羲,至少不是很多人理解中的人類祖先伏羲。否則中國人不會有“龍的傳人”與“炎黃子孫”的雙稱謂。
梨花認為,“龍的傳人”指明了我們的文化傳承,“炎黃子孫”則指明了我們的血脈出處。兩者并用,則很可能說明,我們的文化與我們血脈,有不同的產生源頭。所以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才將易學的產生年代推至距今三十萬年之前,某個頭上有角,身上有鱗的神秘物種。
梨花雖然無法給出確鑿的實事證據,但卻可以闡明易經文化根源“太極圖”與天文現象的關聯。為您揭示隱藏在時空中的神奇奧秘。
首先,在先秦文化中“天”指上下四方,稱“宇”。“地”指古往今來,為“宙”。所以近代的中國學者們,才將西來的“時空”一詞,譯為“宇宙”。
如此,明確了“天地”的所指“時空”后,“參指三,兩指二”的基本數字規則也無需進行過多解釋,“參天兩地”無非是說,三個上下四方的數值,與兩個古往今來的數值。即,三個空間數值與兩個時間數值。因此,理解的難點在之后的“倚數”上。何謂“倚數”?
根據北宋數學家邵雍“倚者,擬也。擬天地正數而生也”的論述分析,倚數應該指定義數字的分母。如數字9,便是在分母1的基礎上定義而出。只不過力求簡潔的現代數學在“任何數除以1,都得任何的數”公理下,將所有分母為1的運算都進行了簡化。但若將此種簡化行為,應用到現實層面,便會帶來一連串無法避免的復雜運算,尤其會混淆人類對現象觀察的實事結論。比如某顆彗星在太陽系內的運動過程中,便存在著相對太陽、相對地球、相對火星、相對金星、相對土星……等完全不同的速度定義。并且每一種定義的結果,人類都無法完全判別它們的是非對錯,畢竟它們使用著不同的參照系,不同的分母,不同的數字定義標準。
如此,在明確了“倚數”即是“分母”后,通過天文觀測可以得出,地球距離繞心點太陽的平均空間距離,約等于1.49598億公里。而繞心點同為太陽的火星,距離太陽的平均空間距離約等于2.2794億公里。若以1.49598億公里作為倚數分母,火星距離太陽的平均距離將被倚數為1.5236……(2.2794÷1.49598≈1.5236……)。至此,寓意上下四方的天之數,便完成了倚數換算的過程,同時這種方法,也是現代天文學用以定義“天文單位”的使用方法。
附“太陽系八大行星天文單位圖表”如下:
之后便是對“地之數”,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時間消耗進行倚數換算。同樣是以相同繞心點太陽作為倚數換算的起點,通過天文觀察得出,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大約為365.25天。而火星環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686.97天。若以“365.25/天”作為倚數分母,火星環繞太陽一周所需消耗時間將被大約倚數為1.8808……(686.97÷365.25≈1.8808……)。
附“太陽八大行星公轉周期表”如下:
如此,將火星的三個天之數,既三個火星天文單位“1.5236……Au”,以乘積的方式相連接(1.5236×1.5236×1.5236);兩個地之數,兩個以“年”作為單位的火星公轉周期“1.8808……年”以乘積方式相連(1.8808×1.8808)。將神奇地發現,兩者的比較結果完全相等:(1.5236×1.5236×1.5236)÷(1.8808×1.8808)≈1。
而此種自然現象,便是“太極三要”中的“中之性”。易經“陰陽平衡”理論取法天地的原型。
也就是說,太極文化的陰陽平衡特性,并非是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憑空想象,而是傳承自史前文明的智慧結晶。所以中華傳統文化對“中之性”的論述比比皆是。如《中庸》所說的,天下之大本——中;《莊子·天地篇》論述的,天地互化的根本——均;《道德經》中提倡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守中。
不信您按照梨花的方法自己驗證,看一看任意相同繞心點天體在運動過程中,展現出的“三天兩地”數值,既天文單位Au的三次方,與以“年”作為單位的公轉周期的兩次方,是不是都相等?
例如木星:(5.203×5.203×5.203)÷(11.86×11.86)≈1。(注:木星軌道天文單位約等于5.203Au;木星公轉周期約等于11.86年)。
還比如土星(9.54×9.54×9.54)÷(29.5×29.5)≈1。(注:土星軌道天文單位約等于9.54Au;土星公轉周期約等于29.5年)。
海王星:(30×30× 30)÷(164×164)≈1。(注:海王星軌道天文單位約等于30Au;海王星公轉周期約等于164年)。
(可按照之前的兩組附表進行驗證)
但您一定想不到,崇尚自然的史前文明已將“自然象數”與“人文義理”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老子便是在“天行健”,時空的運行均衡、對等的觀察現象基礎上,才說出了“天長地久,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的無私教誨。
那麼如何證實天地不自生?簡單,如同前文所示,按照“參天兩地而倚數”的古老象數規則,觀測天文現象便可知,時空中任何一點的空間與時間數值均對等、對稱(比較結果相等)。
因此,熟知上古易學文化的老子在《道德經·第七章》后文強調(老子曾為周王室守藏室史,精通上古易學),古時圣賢效法天地大公無私,既對等、對稱的運行形態,將自身的利益置于大眾的利益之后,所以才能受到大眾的擁戴,立于眾人之先(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將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無私的為大眾奉獻,所以才能精神永存(外其身而身存)。
也因此,中華歷朝歷代,都將“天下為公“視作天理,視作取法天地運行的大道之行!
這便是崇尚自然,取法天地的中華易經文化,但其中的“象數”部分失佚已久,梨花想做的便是將其恢復,雖然所獲不多,但也憂心再次失佚,所以才寫出來與諸位分享。
梨花同時也在使用易經注釋《道德經》《大學》等先秦古籍,若您同樣有志復興中華,可關注梨花的創作號,討論斧正,共同進步。
在后續文章中,梨花還將為大家介紹四種循序漸進的天文算法,將毫無保留地將畢生所學分享給諸位。同時也希望諸位能夠明白,易經象數類似于現代數學,同樣是循序漸進的系統學科。數學開始講一加一,之后才是微積分。象數文化也同樣如此,只有牢固掌握了對“太極三要”的理解與運用,才有可能將易學發揚光大。
但憑梨花多年的發文經驗分析,此類文章的存活幾率不會太長,至少會被限制推廣。故懇請諸位審核人員能夠高抬貴手,同時懇求觀看文章的諸位能夠分享、關注。
最后衷心感謝諸位的觀看,祝各位平安、健康。下篇文章梨花將揭示天文現象中隱藏的“和之性”,即西學所說的統一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