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上關于山東的討論特別多,好的壞的都有。但說一千道一萬,山東仍舊是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農業大省……同時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文化底蘊深厚等特點,也不是網上討論一下,就能被遮掩的。所以,一直想聊聊“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東。不過,今天聊的話題是山東人的信仰和忌諱,有些內容是聽來的,并沒有親見;有些則是早年間的文字記載。因此,如有錯漏,山東老鄉們或者北方朋友們請指正。
內容比較多,咱們分三部分來說。第一部分是山東人對“神”的信仰;第二部分是山東人對“物”的信仰;第三部分是山東人的一些忌諱,或者叫“禁忌”。這一篇文章先說山東人對“神”的信仰。
山東的民間信仰,多不受正統教派的局限,萬物有靈的觀念十分流行,大部分信仰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人們各取所需,隨意為之。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修《萊陽縣志》記載:
迷信者專事祈禳,或禱天地,謂之天地口愿;或祈寺廟,作俑焚化,謂之替身;或媚于灶,或佞于佛;或祈靈于狐貍;或延請巫覡。痘有神,謂之痘哥哥、花姐姐;疹有神,謂之疹痘娘娘。腿疾則許杖于鐵拐李仙,足疾則許鞋于翹腳娘娘,腹疼則許五臟于寶藏爺爺,筋疼則許麻經于筋骨老爺,目昏則許眼睛于眼光落薩,耳譽則許耳包于耳光菩薩,小兒咳嗽則許面餅于吼狗老爺。甚或好事妄傳,而污潦之水,巖石之罅,枯朽之本,敗墻之隙,亦莫不有神。于是,畫符錄以鎮妖,延術士以驅祟。或鳴鑼鼓以卻邪,或看祛病書以逐鬼。亦有歸咎房舍、墓地,而改易方向,挪移門戶,或立石于巷口,鎮泰山石敢當;或累磚于墻頭,刻吉星高照。擇日徙居,卜地遷葬,往往有之。至于卜筮星相,時或有驗,賢者亦不能無惑。而盲瞽算命,僧道厭禳,婦女尤信之也。
這里說的雖是治病當中表現出來的種種迷信現象,但也由此可見山東民間信仰情況之一斑。至于禁忌、征兆之類的信仰,亦多屬于迷信,其中部分來自人們的生活經驗、道德觀念和愛憎情感者,視之為俗信或忌諱也可。
山東民間信仰的神祇,范圍相當廣泛。它既有天地萬物人格化了的自然神,也有傳說故事中憑空造出來的神,甚至還有社會異人成仙得道的神。這諸多的神祇,在民間人們一般不分是佛教還是道教系統,而是根據需要,隨意改造舊神,創造新神。因此,許多神祇的歷史面貌模糊,職司混淆不清,也沒有一個較為規范的禮儀形式。
天地是民間普遍信仰崇拜的一個主宰宇宙萬物的大神,謂之“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之神”,簡稱“天地”。它既無廟宇,又無塑像、畫像,在茫茫的天地之間,卻幾乎無處不有,無處不靈。
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牌位
膠東地區,一般在院內的南墻上挖一個約高一尺半、寬一尺的小佛龕,俗稱“天地窩子”,里面長年放著天地牌位。有的佛龕用磨磚雕花砌造,相當精致,天地牌位藍色金字,十分講究。魯中和魯南地區,一般在正房外的西窗前壘一座高約三尺、寬約二尺、長約二尺半的平臺,謂之“香臺子”,以供奉天地牌位。平臺多用磚石砌造,上鋪石板,為象征天地所在的永久性建筑。
舊時正月里頭,山東各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院中搭天地棚,祭祀天地神。有佛龕和香臺子的,天地棚搭在佛龕和香臺子上。沒有的則用席和箔搭一個類似小廟的棚子,外面掛上松柏枝,里面放上天地桌,供上用紅紙折成的牌位,稱為“天地祃”。半夜起來發祃子,首先要拜天地神,擺天地供,然后才叩拜其他神祇。三日送神后,或過元宵節后,拆掉天地棚,燒掉天地祃,平日一般不再祭祀。若遇家庭結婚、祈子、禳災時,偶有禮拜,一切從簡。
天地神的進一步發展是和玉皇大帝的結合。玉皇原是道教尊奉的神祇,而民間卻認為它是天庭諸神的最高首領,并給它一姓氏,稱作張玉皇。山東各地有數不清的玉皇閣、玉皇廟,泥胎塑作人間帝王的形象。據說它主管人們的福祿壽夭,信徒們多來祈福祈壽。泰山極頂的玉皇廟前,至今還有不少許愿掛袍的香客。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天有廟會,香火更盛。
泰山玉皇頂
日月星辰之神,山東民間也有崇拜。魯西北靠近河北省的一些地方,人們常在二月一日早晨聚集野外接太陽,這天還有吃太陽糕的習俗。月神稱作“太陰星君”,其畫像類似奔月的嫦娥,故有“月婆婆,朝南坐,抱著小兔搗雄臼”的歌謠。民間拜月多在八月十五夜間月出時,供大小月光祃兒,祭拜者多為年輕婦女。人們對星辰的崇拜更為普遍,據說每人在天上都有一顆屬于自己本命的星星,北方一向有順星的習慣。按術士的推算,如果兆命的星對自己不利,就要祭星。
山神是山區民間崇拜的神。從前一般的山上都有個小山神廟,每年都要祭祀一次,祭祀的日子一般是六月六日。
黃河沿岸的民間,普遍崇拜河神。人們尊稱河神為“金龍四大王”,濟南一帶則稱為“金龍大王”。常見河工中有供奉一小黃蛇的,說這小黃蛇即河神。
海神一般說是龍王,但在山東沿海各縣,除崇拜龍王以外,更崇拜海神娘娘。據說海神娘娘是五代時福建莆田林姓之女,夢中救過海上遇難者,后被尊為海神。航海遇險,她常顯靈救助,元明以來由天妃晉封為天后,故各處都建有天后宮。天后宮,俗稱海神娘娘廟,蓬萊每年四月十八有廟會,遠近齊赴,有的甚至從東北特來燒香掛袍。據蓬萊舊志記載,每年七月一日到七日,是婦女祭祀海神的日子,上廟燒香者絡繹不絕。山東民間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海神娘娘送燈的故事。
蓬萊天后宮
山東西南部地區特別信仰火神,魯中南和魯西南都有正月初七送火神的風俗。火神,據說是祝融,也有人說是回祿,但民間一般稱為“火德真君”,或直稱火神。對打鐵的、燒窯的、開茶館的來說,火是他們的生意之本,進財之源,因此他們最敬重火神。而對一般人家來說,信仰火神是求它保佑別遭火災。單縣等地,正月初七有火神會,十分熱鬧壯觀。
城隍是人們普遍信奉的神祇,山東各縣都有城隍廟。它原是城池神,后來發展成為主管城市一切的神,能秉權生死,立降禍福。從前新官上任要去城隍廟參拜,民間的許多事情也要到城隍廟去祈禱,為冥冥中的一位父母官。明代以來,它又兼任管理孤魂冤鬼的職務,每年的清明和十月一都要出巡邑厲壇。據《濟南采風記》記載:
清明日、中元節、十月朔為三冥節,城隍出巡,儀仗甚豐。妓等白衣白裙,手捧鏈索,扮作女囚,若戲中所演之蘇三者,乘敝轎隨行,謂以懺除罪惡,殊屬可笑。
土地是較城隍更為人們普遍敬奉的神祇,從前山東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土地廟。土地廟比較簡陋,多是石頭砌成的,高不逾丈,里面有男女兩尊坐像,稱作“土地爺爺”、“土地奶奶”。大一點的廟里,還有手持勾魂牌和鎖鏈的鬼車。土地原是社神演化來的,社神又稱社翁,因此土地是個老公公。
土地廟
它的職責原來只管理土地和農作物生長的情事,所以土地廟又稱土谷祠,每年二月二日致祭。有些地方和春社結合,舉行祭神賽社活動,演戲慶賀,規模相當大。后來,土地又兼任城隍手下的地方行政長官,負責叫陰差,收容羈押新喪的鬼魂。因此,死者的家屬在人咽氣后,首先去“報廟”,或稱“照廟”。所謂“土地,土地,住在石頭屋里,不看見笑的,光看見哭的”,說的正是這種情況。
灶神的信仰比城隍、土地更為普遍,舊時每家廚房都供有一張灶馬。灶神,亦稱“灶君”,俗稱“灶王爺”,文雅一點的稱為“東廚司命”。它原是古代的五祀之一,神的姓名眾說紛紜,最后和玉皇大帝聯宗,稱為張灶王,并且成為玉帝派往每家每戶的監察員,每年臘月去天庭匯報一次。古代祭灶原在夏天,自漢代開始改為臘日,后定為臘月二十四日,祭過后送它“上天言好事”,再等它正月初一“回宮降吉祥”。近代山東多在臘月二十三日辭灶,二十四日辭灶者極少。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話,近世山東卻多由家庭主婦率領小兒女祭灶,并進行灶前祈禱。
門也是古代的五祀之一,原無具體神名。唐代以后,多以鐘馗或者秦瓊、尉遲恭為門神,形像是戎裝武士,把住門戶以防惡鬼進門給人帶來災禍。山東民間一般不貼門神,望門而祭,也有貼合和二仙、劉海戲金蟾、福祿壽三星等吉慶內容的年畫于門上,以應門神。一般在春節期間與諸神一起祭祀門神。同時,結婚新娘進門,初生嬰兒出行等,也要燒祭,給門神以買路錢。
財神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神祇。山東一般不供奉趙公元帥,供的是文、武財神。文財神,傳說是殷商時的比干,因被紂王挖去了心,不能偏袒,可以秉公辦事,使大家都發財;武財神,傳說是關羽,因他義氣千秋,也可以保佑大家發財。從祀的還有招財童子、利市仙官等。
財神比干
舊時,每個縣都有財神廟,里面塑有類似文財神的泥胎,有的還以陶朱公配祀。廟內對聯有“代天興寶藏,裕國足蒼黎”、“寶馬馱來千倍利,錢龍引進四方財”等。一般住戶多掛財神畫軸,或設財神牌位。人們認為財神是執掌人間福祿的正神,所以格外崇信。
膠縣(膠州)稱財神為“增福財神”,畫軸上畫一身穿紅底花袍的老者,肩負一黃色錢袋,兩旁各有一手托元寶的童子,大有遠道而來,增福增財的氣勢。有些地方,除正月初一、十五外,還在正月初五專祭財神一次,類似南方的接路頭。這天的水餃,謂之“元寶”,吃水餃意為招財進寶。
臨清每年七月二十一至七月二十三為財神會,財神廟內懸燈結彩,笙管齊奏,有時還唱戲三天。此節的晚間,各商號舉行宴會,經理和店員可以同桌喝酒。濰縣(濰坊)也是七月二十一日祭財神,其財神廟有對聯為:“頗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點上三炷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為難。”這對祭祀財神頗有諷刺意味。
碧霞元君是民間信奉的一尊女神,俗稱“泰山老奶奶”,或稱“泰山娘娘”。它在泰山頂上有宏偉的鐵瓦殿,各地都有行宮。碧霞元君的全稱是“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據說三月十五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泰山有廟會,遠近來朝山進香者,結成香社,奔赴山頂,至今仍盛行不衰。各地行官也有在四月十八舉行廟會的,規模都相當盛大。民間傳說泰山娘娘能使婦女多子,又能保護兒童,所以信奉者多是婦女。到泰山為娘娘掛袍還愿的絡繹不絕,香火比岱頂的玉皇大帝還盛。
泰山碧霞祠
花神、痘神、床公床母、眼光神、耳包神、吼神、瘡神、筋骨神等,是最有山東民間信仰風味的神。痘神,據說是山東寧海(牟平)人張健,官居刺史。武則天召貢年少俊士,他以遍染痘疫無中選者報之,玉帝以為不曲不阿,予以帥職,賜以瘟錘,兼理麻痘,專以保護兒童。但是山東各地普遍信仰的痘神不是張健,而是無名無姓的痘疹娘娘。
吼神和瘡神沒有自己的廟宇,通常寄居在大廟的廊下,不算是該廟的正式會員。吼神專管哮喘、咳嗽等吼病,叩拜時要給它身上撒鹽,或者放一把鹽在紙上燒掉。民間認為,吼病是吃鹽過量所致,把鹽撒給吼神,意思是人體內鹽量減少,病即可痊愈。瘡神,又稱“十不全”,形象丑陋,腿痂眼斜。求神的人身體何處有瘡痛,即用膏藥給神的相應部位貼上。筋骨神管神經痛,求神者須在泥胎的相應部位纏一縷麻。
在民間信仰的諸神當中,有些神是職業神。木匠、石匠、瓦匠供奉魯班,鐵匠供奉太上老君,染坊供奉梅、葛二仙,酒店供奉杜康,梨園行供奉唐明皇,說大鼓書的供奉周莊王,剃頭的供奉羅祖等。此外還有一些稱為仙的神,如王母娘娘、合和二仙、老壽星、八仙等,多在喜慶時供奉,其中信奉王母娘娘和呂祖的人最多。在特殊情況下,一些兇神也要祭祀,例如煞神、太歲、喪門神等。
關于山東人對“神”的信仰,就先這些內容了。后續部分很快就到。
如果你是山東人,如果你也對山東人的信仰與忌諱有話要說,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