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根據古代子平八字算命術打造

解夢佬

中國在殷商以前就有“受命于天”的思想,殷商時期“受命于天”更是被鐫刻在鐘鼎之上乃至先民心中。先民很早就懂得用簡單的卜筮算吉兇。《詩經·大雅》有:“敬天之怒,無敢戲豫,無天之諭,無敢驅馳”。易經出現后,在儒道兩家的極力推崇之下,打卦算命成了知識分子的必備學問。到了兩千年前的東漢,王充提出了五行論命和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論并且付諸了實踐,命理學和算命術得以建立。應該說王充是中國算命術歷史的先驅。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天命注定的觀點已經得到了知識階層和大眾的普遍認可,晉葛洪提出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早在父母交合受孕之際已經注定。“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已成為一個普遍的信仰。再經三國、隋,至唐,算命術確立。

根據古代子平八字算命術打造

唐朝的算命術把出生的年月日與五行結合了起來,加之印度的占星術的傳入,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算命術的發展。唐李虛中是中國算命史上的重要人物,韓愈在《韓昌黎文集》中評價他無所不通,推算人的壽命和貴賤,百不失一二。其學術汪洋奧義。接下來,五代的徐子平醉心于八字算命術的研究。他是個隱士,不喜歡做官,長期隱居于華山西側的棠峰洞之中,對八字命理做了系統的總結,所以八字推命術又叫做“子平術”。徐子平繼承了李虛中的學說,如果說王充的理論還比較粗糙的話,到了徐子平則使算命術趨于完善。后世的明理學家皆從其說。

徐子平的貢獻在于他在李虛中的基礎上建立了“四柱”法。所謂的四柱就是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為第一柱,月份的天干地支為第二柱,日期為第三柱,時辰為第四柱。每一柱天干一個字,地支一個字,共兩個字。這樣,四柱加起來共八個字,然后根據這八個字的陰陽五行進行推算,這樣就可以知道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的大致情況了。

到了宋元明清,特別是明代,算命術達到了頂峰,朝野上下,王公平民趨之若鶩,篤信不疑。命理著作之多蔚為大觀,其中開國功臣宋濂的《祿命辨》,明初重臣劉基的《滴天髓原注》,對命理理論發展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到了清朝,算命術依舊長盛不衰,不僅研究命理和算命的著作繁多,而且算命的人才輩出。

根據古代子平八字算命術打造

接下來到了民國,知識分子、官僚、軍閥、資本家更是個個篤信命運,包括蔣介石也是如此。民國最著名的算命高手有兩個,即“南袁北韋”,一個就讀北京大學,一個就讀復旦大學。

“南袁”指的是袁樹珊,網上說,他本是醫卜世家,家學淵源。其父熟諳諸子百家,精通卜筮之術,尤精醫術,著有《醫門集要》、《養生三要》等,并輯有《中國歷代卜人傳》一書。

袁樹珊是聞名海內的醫學家、星相家,尤其對命理極為精通。他就學于北京大學,并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帝大攻讀社會學。學成歸來后,袁樹珊受到行政院長譚延闿賞識,但袁樹珊無視功名利祿,堅辭返鄉,專心于星相學的研究,并繼續以醫卜行世。

三十年代,袁先生學問已成,遂不再行醫,正式投身于星相界。民國大員何應欽非常欽佩他,并向蔣介石力薦。蔣公欣然前往算命。袁樹珊直言批述,甚得蔣公欣賞。消息傳開后,上至政界顯要,下至富商巨賈,均以手持袁先生所批的命單為榮。來人如織,門庭若市。其中有少年得志的江蘇省民政廳廳長繆斌,也駕臨請批命書。命書最末一句是"受累于吳",眾人不解,繆斌本人也未詳加請教。結果他因無錫同鄉、國民黨元老吳稚輝運作不當而被槍決,應了袁樹珊先生的"受累于吳"之讖!

1938年,國民黨軍官睢團長夫婦、營長郭岐、宗副官等一行四人,四人中,睢團長一向非常相信星相之學,而郭岐其時正當壯年,認為命運乃是自己奮斗創造而得之,故不信命。袁樹珊先生將他雙手仔細端詳,繼而略窺面相后,說:"郭先生是軍人,到四十歲時可升少將師長。后在沙漠中作戰,因此戰失敗,將有性命之憂。不過,您最后仍能順利脫險歸隊,從此一帆風順,后福可羨。"袁先生的斷語,郭岐并不相信,認為預知未來乃是一件不可思議之事,并沒有放到心上。后果于四十歲時升為四十五師少將師長,戍守伊犁區精河縣。1945年上半年,伊犁、塔城、阿爾泰三區叛亂。戰事發生之地,正是沙漠之中。因為缺水,郭岐渴至昏死,后為敵人救活,于戰后交換戰俘時,始又歸隊。赴臺后,一切順利,子女多有所成就。至此,袁樹珊之言一一應驗。郭岐晚年,回憶其事,甚是感慨,在其著作中辟專章以紀其事。(《陷都血淚錄》,郭岐著,2005年7月第1版,第169頁。)。

袁樹珊先生既不愛財,也不聚財。創辦了"伏羲小學"。后袁樹珊財力不濟,難以獨力支持學校的開支,伏羲小學不得不向學生們收取一定的學雜費用。此學校雖幾度易名,但至今仍存。

袁樹珊一生著述頗豐,醫學著作有《婦科準繩》、《診斷匯要》、《行醫良方》、《圖翼治法》、《針灸治療方法》、《中醫序跋擷英》、《本草萬方擷英》和《十二經動脈表》;命理學著作有《命理探源》、《六壬探源》、《選吉探源》、《歷代卜人傳》、《中西相人探源》等。

“北韋”就是韋千里,著名命理學家。其父韋石泉老先生乃職業命師,很早就推算出自己壽元不長,后果然在韋千里16歲左右時去世。韋千里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復旦期間即寫成《千里命稿》一書,有"命學界才子"之譽。他年輕時就在上海掛牌算命,并開館授徒。在西安事變期間,宋美齡女士曾找韋千里祖師占卜六壬神課,所言皆驗。其面相,八字,六壬,卜卦之神驗,無人能出其右。

1934年,韋千里僅24歲,他敢于直面慘淡人生乃至深刻剖析自我,著《千里命稿》,其分析大有一代宗師之風范。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韋千里的自評:"此為千里自造,識者咸謂憾于無火。······火能熔金,有火固可顯達,無火則一寒儒而已。然寒弱之金,逢微火當可得志,逢巨火則不勝其克。或且因貴顯而惹禍殃,此孔子所謂'過猶不及'者是也。·······但蓋頭屬戊,當無生命之危,于運少濟。亥運伏櫪。丙運以下,老更無為矣。"。他給自己算命,得知"富貴皆無大望"。

韋千里22歲即發表《精選命理約言》、《韋氏命學講義》,1942年31歲出版《相法講義》,1960年49歲,在香港出版《占卜講義》,1979年68歲,去臺北講學。1986年75歲,在臺北講學。1988年77歲在香港病逝。他還有《命運談屑》、《中國相法精華》、《六壬占卜講義》等著作。

命理學和算命術發展的歷史提醒被唯物主義洗腦多年的中國人,不要用簡單的“迷信”二字暴露自己的無知和愚昧,更不要依據自己的小聰明去懷疑打卦算命的科學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