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關于秦基偉八字分析的信息

解夢佬
秦基偉八字分析

(圖為梅村保留的樣報。記者馮愛華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兩位武漢報人,是抗美援朝戰爭的親歷者,也是記錄者。站在今天回望歷史,90歲的長江日報老報人梅村認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只有從人民中獲得力量,我們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今天,這仍然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再度說起這段歲月,老報人黎梅君強忍哽咽:“他們真的是最可愛的人,用生命去保護剛剛誕生、百廢待興的國家,我永生永世都會紀念他們。”

梅村:4萬婦女示威游行,母親高舉“保衛孩子”標語

秦基偉八字分析

(圖為90歲的梅村依然保持每天看書讀報的習慣。記者馮愛華 攝)

一頭白發,依然聲音洪亮、思路清晰,90歲老報人梅村是長江日報成立后首批入職的攝影記者之一。70年前,武漢展開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從動輒萬人的民眾示威游行、千人相送醫務人員鐵路工人的熱烈場景,到人們踴躍捐錢捐物、工廠車間厲行增產節約運動……武漢人民用實際行動匯聚起支援前線的力量、傳遞出抗美援朝的堅決意志,都被梅村用鏡頭記錄下來。

示威洪流:母親高舉“保衛孩子”標語

1948年,18歲的梅村在范文瀾任校長的河南中原大學進修,次年隨解放軍南下武漢。1950年,新生的長江日報設立攝影組,梅村成為首批三位攝影記者之一。

“從1950年底起,武漢群眾性的聲援示威活動一波接著一波,大家萬眾一心,氣氛熱烈。”1950年12月,梅村報道武漢文藝工作者萬人大游行。“有腰鼓隊、軍樂隊、漫畫隊、高蹺隊等。隊伍高舉高爾基、魯迅的畫像,所經之處萬人空巷,中山大道數里水泄不通。上智中學的學生們沿途向隊伍高呼口號。游行前后歷時4個小時。”

游行人數最多時,可達十萬之眾。1951年2月25日,武昌人民體育場、漢口江漢路同時舉行游行示威大會,參加人數逾十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反對帝國主義殖民地制度”的口號響徹云天。

這些活動中,給梅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那一天是1951年1月14日,幾天前剛下過雪,4萬余女性冒著嚴寒參加武漢市婦女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爭取世界持久和平示威游行大會。“我那天還有點發燒,騎著單車趕到現場。”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中,一位中年女性引起了梅村的注意,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高舉標語“母親們,行動起來,保衛祖國、保衛和平、保衛孩子們!”梅村拍下這一幕,與另一幅照片合成一張,發表在次日《長江日報》頭版。這張題名為《武漢市婦女示威游行的洪流》的照片中,居于畫面正中的女性表情嚴肅、眼神堅毅,與懷中的小女孩共同展開標語旗,她們身后是整肅浩大的游行隊伍。這張照片后被選作此次游行專輯的封面圖,并作為歷史資料被外地博物館收藏。

時間過去了近70年,梅村早已忘記這位女性的名字,但那一刻她的眼神卻被永久地記錄下來,“這就是一位母親的決心,也是中國人民堅強意志的代表”。

全民炒米:支援前線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梅村回憶,在一切工作以抗美援朝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下,武漢人民用各種形式全力支援前線。

“除了志愿參軍,武漢還有不少醫務人員、鐵路工人也去了朝鮮支援。”1951年1月11日,中南區醫務工作者首批94人赴朝,梅村趕到民眾樂園的歡送大會現場,見證了5000群眾在滿街積雪、一片寒風中舉行的盛大示威游行。“白雪紅旗,交相輝映,赴朝醫務人員在群眾簇擁下緩步行進,沿途鞭炮,盈耳不絕。至大智門車站前,始互相作別。”

“工廠、車間、工地,全在加班加點生產。”在記者的鏡頭下,申新紗廠細紗間華芙蓉小組的工人們響應“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號召,認真檢查生產計劃。梅村的報道中,也記錄了武漢工人代表的心聲——“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必須拿出力量來”“我們工人階級今天的口號是把工廠當戰場,把機器當武器,在后方,我們同樣也在打擊著美帝”。

梅村也加入了直接為志愿軍服務的行列——炒大米。炒米炒面,這種最簡單、最原始的“軍用食品”,易于運輸、儲存和食用,是志愿軍的重要給養。1951年,中南軍區后勤軍需部接到為志愿軍炒大米百萬公斤的緊急任務,駐武漢部隊、機關、學校全部動員起來,一時間“男婦老幼齊動員,家家戶戶忙炒面”。

“大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這項工作。”梅村記得,同事們在印報車間樓上支起鐵鍋,兩人一組排好班,拿慣筆與相機的手揮起鍋鏟,“火不熄、鍋不閑”,晝夜不停地炒制,分裝進紗布口袋。最終,中南地區10天內按時完成炒大米的任務。

站在今天回望歷史,90歲的梅村認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只有從人民中獲得力量,我們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今天,這仍然是我們的精神財富。”(記者馮愛華)

黎梅君:著書紀念戰場上的女兵

“從丹東一過鴨綠江就是新義州,這片與我國一江相連的地方,已經是一片廢墟,一棟房子都沒有,一個人也看不見,真的叫一片狼藉。”70年前,武漢晚報老報人黎梅君,初踏上朝鮮戰場印入眼簾的此番場景,令她沒齒難忘。

如今,硝煙早已隨著歲月在黎梅君身上不著痕跡。隔三差五和戰友們聚會,看書讀報上網養花,充實著老人晚年平靜的生活。但只要打開回憶之門,黎梅君就難抑激動,“那些犧牲的同志,以忘我的精神去戰斗,抱定了用生命守護剛剛誕生、百廢待興的國家,我會牢牢記住他們,永生永世紀念他們”。

秦基偉八字分析

(圖為黎梅君手捧“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獎章。記者邱焰 攝)

斷腿傷員:把藥留給更需要的戰友

上世紀50年代初,黎梅君還在四川省津江縣白沙女中就讀。看到解放軍15軍發布的征召部隊文化教員的公告,黎梅君和同學們一同報了名,通過考試錄取到部隊。

15歲的她跟隨部隊一路北上入朝作戰。“從進到新義州起,為了避開美軍的轟炸,部隊都是晚上行軍。”黎梅君記得,“轟炸機每三架為一組,實施轟炸時好幾組同時飛來,你說那丟多少炸彈! 戰爭初期,運輸線完全被敵人切斷了,他們重點封鎖公路、交通要道,我們十輛車子保證能有一輛車的物資運到前線就不錯了。運輸過程中,犧牲了很多戰士。”

黎梅君對記者說,那時在朝鮮,“戰友”是個很大的概念,“不是狹隘的你認識的這幾個人,所有入朝的官兵大家都是戰友,感情很深”。其中,有一位黎梅君任衛生員時救治過的戰友,令她至今難忘。

“那位戰友被送到救治所的時候,大腿已被打得血肉模糊。”黎梅君曾在自己寫于抗美援朝40周年時的稿件《難忘在朝鮮》里提到,“臨走時,我想給他帶點止血藥和去痛片,他卻拒絕了。他知道整個部隊缺醫少藥,要把藥留給更需要的同志。”

再度說起這段歲月,黎梅君強忍哽咽:“他們真的是最可愛的人,用生命去保護剛剛誕生、百廢待興的國家,我永生永世都會紀念他們。”

上甘嶺指戰員:戰場比電影更殘酷

從部隊轉業后,黎梅君先后任職于長江日報、武漢晚報,她開玩笑說自己是“軍魂報情,一輩子都忘不了軍人身份”。身為報人,黎梅君不僅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更是記錄者。黎梅君曾多次采訪原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他指揮所屬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他講的實際情況,比電影《上甘嶺》還殘酷。”

黎梅君表示,電影中因為物資運輸受阻,戰士們飲用小便等細節都是真實的。而崔建功的下屬部隊,有的連犧牲到只剩下6人。“當時崔建功對軍長秦基偉保證,‘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剩下一個班,我當班長,一定要保住上甘嶺,不被敵人奪去’,講到這里,他激動得聲音都嘶啞了。”

崔建功曾問黎梅君:“你知道作為一個指揮員,最難受的時候是什麼嗎?”答案讓黎梅君深深震撼。“我當時回答,當然是戰士犧牲的時刻最難受,崔建功卻反駁我:‘你這句話不全對。作為指揮員最難受的時刻,是你明明知道派這個人去是讓他送死,你還非派他去不可的時候,因為你知道只有他才能擔起重任’。”講到這些,眼淚從耄耋之年的黎梅君眼中奪眶而出,“對不起啊,我克制不住”。

未能重返朝鮮:著書紀念戰場上的女兵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退休不久的黎梅君開始計劃自己的出國之旅。“同事們都問我要去哪個國家,我斬釘截鐵地回答‘去朝鮮’。”

因種種原因,朝鮮之行最終無果,一顆種子卻在黎梅君心里種下。抗美援朝戰爭60周年之際,幾位曾經的戰友找到黎梅君,希望由她來組織編寫一本朝鮮戰場上的女兵的書。

“編這個書確實很難,事情過了幾十年,很多人都90多歲了,記不清楚了。”黎梅君希望書中內容能由當事人各自撰寫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再集中整合成冊,但收上來的100多篇稿件,質量和內容都需要作大幅度調整。“當時多數人文化程度都不高,也從來沒有寫過稿子,很多稿子的內容都是雷同的,寫行軍難的特別多。”黎梅君透露,在內容相近的稿件中,找出不同側面來反映戰場,她盡量保留了稿件的原貌,并在其中截取橫切面來著重展現。

最終,經過近4年籌備,《朝鮮戰場上的女兵》一書于2010年正式出版,其中軍報記者、電影《上甘嶺》中王蘭的原型之一,在文工團做舞蹈演員年齡最小的戰友等鮮活的女兵形象,躍然紙上,被大眾所了解。“朝鮮戰場上的女兵沒有人寫過,女兵也確實有些特殊性。”黎梅君回憶起自己作為女兵在朝鮮行軍時的場景,“解放初期女同志的衛生棉非常粗硬,墊在褲子上堅持行軍,生怕掉隊,很多戰友大腿內側都磨破了。領導給配了一匹馬,誰來例假誰就騎馬,但那匹馬從鴨綠江一直到目的地,沒有一個人騎。”

那場血與火洗禮的青春歲月,黎梅君依舊歷歷在目,而且化為鏗鏘有力的八字心愿:“消滅戰爭,不要戰爭。” (記者梅冬妮)

【編輯:賀方程 鄧臘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