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命運中世命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150年前,日本的“明治維新”打出過一系列旗號:從“尊王攘夷”到“公武合體”,從“王政復古”到“公議輿論”,從“文明開化”到“富國強兵”。明治維新就像一條“變色龍”,總在不斷地更換著自己的保護色。那麼,明治維新究竟是什麼?它是怎樣發生的,又留下了哪些遺產?東京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師商兆琦近日作客“澎湃問吧”,與讀者分享了他的觀點。以下是問答精選。

命運中世命是什麼意思

商兆琦,東京大學博士,現任職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方向為日本近世、近代思想史。

明治維新VS戊戌變法

D.K:明治維新是成功的嗎?和百日維新戊戌變法等有什麼不同?

商兆琦:謝謝!簡單來說,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因為不具備明治維新的歷史基礎。

(1)明清中國以皇帝獨裁、中央集權、郡縣制度和文官政治為特征。德川日本則以將軍集權、大名分權、封建割據和兵農分離為特征。

(2)明清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德川日本更像個大名聯邦國家。將軍直轄約400萬石領地,加上旗本和親藩的領地,約占全國三分之一(1000萬石)。另有三分之二屬于地方大名和其它勢力。

(3)清朝各省督撫實為中央之家丁,片紙可解權符(當然,清末除外)。薩摩,長州等藩擁有相對獨立的行政權和兵權,可制衡中央。

(4)德川日本階層固化。武士雖是統治階層,但受等級限制上升空間有限。下級武士對體制尤為不滿。明清中國的社會精英可通過科舉改變命運。

(5)政治是由人數的多寡決定的,歷史也是如此。數百人不足以改變歷史進程,只有當數以百萬的力量參與進來時才能推動時代的車輪。水戶(表高35萬石,御三家)、薩摩(約90萬石)、越前(32萬石、親藩)、土佐(23萬石)、長州(表高36萬石,實高約70萬石)等大藩都直接或間接促成了明治維新的發生。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一廂情愿地認為,中日兩國文化與社會相似(事實上,完全不同),依仗皇帝(實際上,大權旁落)的支持,比著葫蘆畫瓢,一經變法必可使中國脫胎換骨。但是,因不具備明治維新的歷史基礎,戊戌變法的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庫日天:如果當時中國也采用明治維新會成功嗎?

商兆琦:謝謝!歷史無法假設。而且,因兩國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同,明治維新不太可能會發生在中國。

中國人:請問日本人當時為什麼對明治維新接受那麼快,而中國人上下卻那麼頑固地反對變法?

商兆琦:謝謝!

(1)按照費正清的說法,“船小好調頭”。

(2)長久以來,中國一直是東亞世界的中心。“中國中心主義”和“華夷觀念”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向西方學習時,中國人的心理包袱比較重。日本則是“蠻夷之國”,一直主動吸收外來文化。明治維新前,日本學習了中國文化和佛教,并已開始學習“蘭學”(即通過荷蘭文介紹的西方文化)。明治維新后,馬上調頭向西方學習。

(3)應該還有更為復雜和深刻的原因,暫時還沒想到。

請參考。

污染:中國失敗,而日本維新成功,是不是因為日本的社會結構跟西歐更接近?

商兆琦:謝謝!這關系到中、日、西歐三地的政治制度、社會形態比較。所謂“日本的社會結構與西歐更接近”,應是指兩者都經歷過“封建制”吧。

在中國,封建制只存在于周朝。周天子“封疆”,諸侯“建國”,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制度是這一制度的基礎。天子為“大宗”,諸侯為“小宗”。然而,秦漢以來,中國大部分時期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國家。

江戶時代的武家政治以中央集權、大名分權、主從制和知行制為特征。因此,有江戶儒學者認為當時是“封建時代”。不過,與周代封建制不同,“血緣”和“宗法”在江戶時代影響甚微。無論是將軍家、大名家、武士家還是普通百姓家,都盛行收養“養子”以繼承家業。

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feudalism”)以“封土封臣”、“采邑制”和“契約關系”為特征。乍看之下,與江戶日本類似。不過,西歐騎士直接管轄“采邑”的土地和人民。江戶的武士雖然名義上擁有主君封賜的領地,實際上都要住在城里。

而且,江戶日本的“主從制”不同于西歐的“契約關系”。江戶時代,日本武士作為“家臣”要對“家=藩”絕對服從。權利和義務是單向的。西歐騎士宣誓效忠領主,領主則承諾保護騎士領地。權利和義務是雙向的。

不過,在權力多元、地方割據等層面上,江戶日本較明清中國更接近于中世紀西歐。這些特征也直接或間接促成了明治維新的發生。

阿立:列強為什麼沒有進行干預,中國的革命和變法都有列強的魅影。

商兆琦:謝謝!日本的市場規模較小,列強的爭奪沒那麼激烈。不過,英法兩國還是參與了幕末變革。英國支持薩摩藩,幕府則聘請了法國軍事顧問團。

請參考。

命運中世命是什麼意思

明治憲法頒布圖

“明治維新”期間發生了什麼?

hanniba陳:日本明治維新的特點是什麼?

商兆琦:謝謝!

(1)代價小,死人少。從戊辰戰爭到西南戰爭,一共死了約3萬人。

(2)以“復古”為名搞“革新”。

(3)自我“歐化”。

請參考。

sharlina:倒幕軍隊的主力是薩摩,長州兩藩的地方武士,所謂的維新三杰只是低級家臣,為什麼到后期,薩長兩藩的家主反而失去了對自己軍隊的實際控制權?以至于完全沒有在新的明治政府中占有一席之地?

商兆琦:謝謝!

(1)與明清中國不同,江戶日本不存在專制君主,無論將軍和大名都無法獨斷專行。將軍與旗本,大名與從屬武士團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君臣”,不如說是“主從”。譜代大名輔佐將軍,高級武士輔佐大名,他們世代相傳形成門閥,參與政治運營。中國的君王失政,臣子要死諫。江戶的大名失政,家臣則可以把他軟禁起來。各藩的武士,難說是大名“自己的軍隊”,而是“藩”這一“命運共同體”的成員和武裝。

(2)幕末日本遭遇西方沖擊。下級武士對門閥制度不滿,他們往往以“尊王攘夷”為旗號宣泄不滿,尋求上升空間。為了應對內政外交上的種種難題,幕府和各藩拔擢人才,有才能的下級武士嶄露頭角。維新三杰對內安撫、團結本藩的下級武士,主導“藩論”(一藩的輿論),對外積極擴張本藩的勢力,從而獲得大名的信任,逐步掌握藩政。

(3)幕末的雄藩大名多主張“公武合體論”。他們要求德川將軍(武)放棄對國政的壟斷,與地方大名(武)和朝廷(公)聯合起來重組政權。不過,因為各方同床異夢,“公武合體論”最終流產。由下級武士主導的、更為激進的“尊王倒幕論”成為主要勢力,并最終扳倒了幕府。明治新政府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留戀舊時代”的大名們逐步退出政治舞臺。

秋日的梧桐道: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廢藩置府”,給人的感覺就是“公卿”和“武家”好像“一笑泯恩仇”,那麼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又是怎麼改變了這千年來的傳統,是單單靠武力嗎?另外就是當時日本國民的文化水平低下政府是怎樣快速“開發民智”的。謝謝。

商兆琦:謝謝!

(1)應是“廢藩置縣”。

(2)在江戶時代,“公卿”和“武家”本無“恩仇”。如果說有些恩仇的話,那就是明治維新后“天皇”奪了“將軍”的權。

1898年3月,明治天皇在皇宮招待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兩人喝酒敘舊“一笑泯恩仇”。事后,天皇高興地對伊藤博文說:“伊藤,今天我終于贖罪了。雖然我奪了慶喜的天下,不過今天的酒宴上都說開了。世事無常,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為什麼說是“天皇”奪了“將軍”的權呢?

12世紀末,鐮倉政權成立。以天皇和公卿為主體的朝廷喪失大部分實權。至南北朝時代(1336年-1392年),天皇的統治已名存實亡。數百年之間,天皇和朝廷漸漸被世人遺忘在京都的疊疊山巒之中。因財政窘迫,他們往往需要賣官鬻爵。至戰國時代后期,天皇和他的小朝廷更是窮困潦倒,靠有力大名接濟度日。

德川幕府成立后,天皇和朝廷在備受優待,領地從7000石增加至3萬石,并恢復中斷數百年之久的“大嘗祭”和“立太子禮”。從這點來講,德川將軍對天皇和朝廷有恩。

(3)從世界范圍內來講,幕末時期日本人的識字率很高。據推算,幕末有超過15000所“寺子屋”(啟蒙學校),男子識字率在50%左右,女子識字率在15%左右。

云之民:幕府對京都的防衛很差,維新志士經常能夠侵犯皇宮?感覺在明清時代的中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商兆琦:謝謝!問題很復雜,簡單來說:

(1)德川幕府成立后不久,設立“京都所司代”以控制京都。“京都所司代”管理京都的軍政和民政,同時監視天皇、公卿和皇族寺院,并提防西日本各地大名。德川前三代將軍(家康、秀忠、家光)都曾“上洛”(前往京都)向西日本大名炫耀武力。一時間,京都和大阪成為德川幕府控制西日本的兩個橋頭堡。

(2)家康草創的“幕藩體制”,在家光手中最終完成,德川政權進入平穩期。家光之后,將軍不再前往京都(直至1863年,第十四代將軍家茂再次上洛)。1668年,幕府設立“京都町奉行”,分割“京都所司代”的權力。京都的政治地位逐步下降,逐步轉變為一座經濟和文化都市。

(3)德川政府嚴格限制地方大名與京都朝廷的交往,嚴禁大名前往京都,嚴禁他們與公卿貴族擅自結成婚姻關系。盡管如此,地方大名和京都朝廷總是想方設法(如利用浪人)與對方建立聯系。

(4)黑船來航之后,為防止外國勢力與京都朝廷接觸,幕府命井伊直弼出任“京都守護職”(1854年),強化對京都的控制。1858年,幕府被迫與美國簽訂“開國”條約。對此不滿的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父)向“尊皇攘夷派”大本營水戶藩下達敕書,同時向13個藩轉發了該敕書。天皇在敕書中批評幕府擅自簽訂條約,敦促各地方大名協助幕府改革內政(戊午密敕)。這一事件標志著朝廷打開了參政之路。

(5)迫于幕府的壓力,朝廷最終召回敕書,諸藩對此也反應消極。井伊直弼發動“安政大獄”(1858-1859),鎮壓政敵和“尊皇攘夷派”的公卿和志士。第二年,井伊被暗殺(櫻田門事變)。隨尊皇攘夷論的盛行和時局變化,幕府權威不斷下降,地方大名開始積極利用朝廷迫使幕府讓步,以求獲得更大發言權。

(6)1862年4月,薩摩藩主島津久光率精兵進駐京都,鎮壓薩摩藩激進派志士(第一次寺田屋事件),并派兵護送天皇敕使前往江戶,迫使幕府推行“公武合體”路線。此后,各地方大名不再忌憚幕府,對“主導京都政局”躍躍欲試。朝廷頻繁召集大名進京議事,日本形成以京都和江戶為中心的雙頭政治體制。

(7)井伊直弼被暗殺后,雄藩“上洛”、尊攘派志士集結于京都,引發政情不穩。有鑒于此,1862年,幕府任命會津藩主松平容保為“京都守護職”,監視朝廷和各地方大名,整頓治安,組織“新選組”,鎮壓尊攘派志士。

(8)1862年,幕府重修二條城,為十四代將軍家茂上洛做準備。1863年8月18日,支持“公武合體”的會津、薩摩等藩,在孝明天皇的支持下,在京都發動政變,將以長州藩為中心的“尊皇攘夷派”勢力趕出京都。會津、淀、薩摩藩控制京都。“公武合體派”獲得政局主導權。

(9)由一橋慶喜(即后來的德川慶喜)、松平春岳、松平容保、山內容堂、伊達宗城、島津久光等六位諸侯成立的聯合政權,因薩摩和幕府的矛盾,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宣告解體。1864年7月,長州藩等“尊皇攘夷派”勢力為奪回京都,發動“禁門之變”,失敗。

(10)1865年6月,與幕府矛盾重重的薩摩藩接近長州藩。1866年1月,木戶孝允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會談,締結“薩長密約”。雙方建立攻守同盟。8月,德川慶喜出任將軍。

(11)1867年6月,薩摩藩決定“武力討幕”。10月,在山內容堂的建議下,德川慶喜在二條城主導“大政奉還”,試圖繼續執掌政權。12月9日,薩摩,長州和倒幕派公卿發動政變,宣布廢除幕府。雖然德川慶喜在二條城集結了近1萬人的兵力,但最終決定放棄京都,撤退到大阪。

(12)慶喜撤離京都,意味著將對天皇的控制權拱手相讓給了倒幕派,也宣告幕府政權喪失了最后的合法性,成為“朝敵”。

請參考!

命運中世命是什麼意思

巖倉使節團。他們是明治維新的主力軍。

那樹:題主你好,請問明治維新的動力或是原因是什麼,對中國又產生了什麼影響?

商兆琦:明治維新的動力或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下級武士對德川時代身份和等級制度的不滿。如果生為下級武士,基本上無法改變自己命運。

(2)實力雄厚的地方大名希望在國政上獲得更大發言權。

(3)不管是倒幕派,開明大名還是幕府,在幕末與西方列強的交往中,大部分人都意識到有必要向西方學習,推行近代化。

對中國的影響。

(1)挑戰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冊封”的東亞政治秩序。

(2)逐步對外擴張,侵略中國。

(3)刺激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的認識。

等等。

高村繁:倒幕派特別是薩長兩藩和德川家打仗就是為了把權力交給一個從幕府時代開始就沒有實權的天皇?于情于理都想不通明治的元老們會這麼做。但是從后來二戰的情況來看,裕仁確實又在開戰與投降等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老師請問是因為原來設計的制度不再起作用(比如因為元老們的相繼離世)還是原本就是設計就是這樣?明治維新的實權派們期待的理想的天皇像究竟是什麼樣的?

商兆琦:謝謝!問題很復雜,簡單來說:

(1)明治維新時,睦仁剛滿15歲,沒有任何政治能力。維新元勛們將他視為“玉”,通過發動政變控制天皇(“奪玉”)。他們以天皇的名義發號施令,宣布幕府是“朝敵”,消解幕府的權威與合法性。

(2)明治政府成立后,經過一系列政治斗爭,公卿和舊大名勢力被排除。薩長土肥的維新元勛們組成聯合政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他們安排明治天皇巡幸各地。直至此時,日本人才廣泛知道天皇的存在。

(3)明治10年之后,已成年的天皇如何“親政”的問題浮出水面。伊藤博文等人為了將其塑造為近代西歐式的立憲君主,開始培養他的執政能力。

(4)明治22年憲法規定,天皇“依據憲法”總攬一切大權,并在國務大臣的“輔弼”下行使權力。換句話說,天皇無法獨斷專行,只有在政府各機關和維新元老的“幫助和同意下”,才能行使政權。明治憲法還規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也就是說,天皇不能被問責,不承擔任何責任。天皇擁有最高權威,成為日本國家的象征和國民的代表。

(5)明治憲法確立了立憲政體,實現了權力的分立,也帶來了權力的分散。當內閣(政府),議會(政黨),元老(藩閥)之間出現沖突時,天皇是最高裁決者。因是裁決者,天皇無法主動指導政治運營。當時的憲法學者將這種天皇制稱為“天皇機關”。即國家是個“法人”,天皇是其“最高機關”。換句話說,天皇并非作為個人擁有統治國家的大權,而是作為法律規定的“國家首腦”、“國家代表”統攬大權。從明治后期至昭和前期,這一學說一直是憲法學界的主流。

(6)大正天皇身體虛弱,無法調節政府、議會和軍部的對立,最高權力集中于首相。“大正民主時代”,自由主義和議會主義興盛,軍部勢力受到壓制。

(7)昭和天皇即位后,對輕視天皇意愿的政治運營不滿。在天皇意愿被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他支持政黨政治。不過,因軍部態度越來越強硬,越來越不受控制,天皇往往事后追認軍部的行動。

(8)昭和前期,隨著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盛行,民間右翼勢力越來越壯大。他們與軍隊中的青年將校團體配合,以“斬奸”、“清君側”為名發動恐怖襲擊。他們刺殺政黨政治家,攻擊自由派知識分子。社會風氣右轉,“天皇機關說”成為禁忌,憲法討論被禁止。天皇被神化,成為“活在世上的神”。

(9)1932年,少壯派軍人主導“五一五事件”摧毀了政黨政治,最后的元老西園寺公望喪失影響力,軍部獲得更大的發言權。1936年“二二六事件”發生后,天皇震怒要求鎮壓。但以此為契機,軍部大臣現役制復活。軍部逐步控制內閣,政黨和議會喪失功能,形同虛設。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1941年,與美國開戰后,日本確立“總體戰”體制,動員一切力量支撐對外侵略。日本成為以天皇為頂點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對于這一歷史過程,昭和天皇或曾有過猶豫和抵抗,不過基本上還是默認了這一切的發生。

(12)依據明治憲法,開戰和媾和本就是天皇的權力。

KlOOOOOP!!!:商老師您好!作為高中學生初識明治維新這一時代,對其了解不甚多。請問這一時段促成日本后來軍國主義的推力是什麼(除了眾志成城富國強兵希望擺脫列強束縛外)是否還有黨派力量或軍方攝政之類的第三者存在?

商兆琦:謝謝。

明治維新終結了“權力多元”,“地方割據”的幕藩體制,創建了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為實現“富國強兵”,明治政府積極擴軍備戰,對外擴張。

“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之后,日本陸海軍勢力大增。明治、大正時期,元老和藩閥閣僚們能夠控制軍隊。進入昭和時代,元老們退出歷史舞臺,軍部以明治憲法規定的“統帥權獨立”和慣例“軍部大臣現役制”為依據,干預國政運營。

“統帥權獨立”是指,軍隊的統帥是天皇,軍隊只聽從天皇的命令,內閣和議會無權干涉軍隊。然而,天皇對軍事作戰的指揮,要在軍部(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的“輔弼”下才能實現。軍部以此為根據,往往無視政府的方針和決定,肆意妄為。

“軍部大臣現役制”是指,只有現役武官才能出任陸海軍大臣參與組閣。換句話說,如果軍部拒絕派人出任陸海軍大臣,則無法完成組閣。“大正民主”時期,政黨政治達到頂峰,“軍部大臣現役制”被廢除。1930年代,右翼活躍、軍部抬頭,他們在國內外挑起一系列事端,摧毀了政黨政治。1936年,“軍部大臣現役制”復活,軍部逐步控制政府。

另外,明治維新以來的對外擴張政策,1927年和1929年的金融恐慌,昭和前期農民和農村的貧困,國內各政黨的傾軋等要素也促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

秋月白:甫一大政奉還的日本便北征蝦夷,南侵琉球,甚至嘗試進攻臺灣,日后更是發動甲午日清戰爭。意在挑戰東亞千古秩序。那麼在前有唐時白江村、后有明時豐臣秀吉的失敗殷鑒下。明治初期精英們是如何看待當時鎮壓中國的龐大滿清的。以至于剛剛完成中央集權便迫不及待地發動對外征伐?

商兆琦:謝謝。簡單來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日本割讓給西方列強的權益,想要從周邊找回來。

(1)明治維新后,日本模仿19世紀西方列強的帝國主義政策,強迫朝鮮開國,挑戰中國的宗主權。同時利用19世紀的“萬國公法”的“無主地先占”等原則,挑戰清朝以朝貢和冊封確立的東亞國際秩序。

(2)“秩祿處分”之后,大部分武士失業,渴望對外擴張。

(3)明治的精英們或許不了解1000年前的“白江口之戰”,也不見得認為300年前的“萬歷朝鮮之役”就是失敗,還有可能認為那是未竟的事業呢。

(4)明治人的中國觀(和亞洲觀)很復雜。以福澤諭吉為例,他的認識經過“友亞論”(亞洲團結),“興亞論”(作為盟主改造亞洲)最后變成“脫亞論”(與亞洲斷絕關系)。

憂郁森林:今年日本方面有沒有紀念活動?

商兆琦:謝謝!官方還沒有,民間都是討論會。安倍要是紀念了,國內外都要罵他“狼子野心”了。

日本文化的icon:武士、天皇、愛干凈……

熊:請說說武士?

商兆琦:謝謝!

在日語中,武士又稱侍(さむらい)。さむらい源于さぶらふ(伺候)。武士原是伺候貴族、擔任警戒的從者。十世紀起,武士作為一種身份被確立下來。當時的武士多來自“東國”(今關東地區)和“西國”(今九州、四國地區)等荒涼邊遠之地。他們以弓馬騎射為業,依附于軍事豪族(如源氏或平氏),與之結成虛擬的同族關系,成為其“家人”。武士團在調停地方糾紛的過程中,不斷擴充勢力,逐步成長為強大的私人武裝。

在京都的公卿貴族看來,這些來自邊遠蠻荒之地,粗野、亂暴的武士團簡直與匪幫無異。不過,當時不斷惡化的治安狀況,以及正規軍事力量的衰落,都迫使中央政府倚賴他們,并論功行賞。武士團征戰是為了得到賞賜以獲取經濟財富和政治地位。如果愿望不能被滿足往往會發動叛亂。然而,新的叛亂構成了新的邀功請賞的機會。由此,以天皇為中心的“公家政權”就在一次次平叛―賞賜―平叛―賞賜的循環中衰落、解體,并被不斷壯大的“武家政權”所取代。

一地雞毛2018:請問商老師,日本主流思想為什麼對西鄉隆盛這個反對維新的軍閥評價很高?另外日本近代以來的武士道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其中是否有宗教的成分在里面?謝謝您!

商兆琦:謝謝!西鄉隆盛不是軍閥。

西鄉被日本人高度評價的原因,或有以下幾點。

(1)是因為功勞卓越。明治維新時,他作為薩摩藩的實權派,與長州、土佐等藩聯合,實現“江戶無血開城”,推翻了幕府統治,被譽為“維新三杰”之首。

(2)是因為“悲劇英雄”的性格。西鄉對于明治新政府消滅“武士階層”的一系列舉措不滿。在弟子,后輩的裹挾下參與“西南戰爭”,抵抗新政府的“專權”,最終戰敗自戕。

(3)是因為人格魅力。受陽明學熏陶的西鄉提倡“敬天愛人”,終生為理念奮斗,是個純粹的人。

關于武士道,請參考拙文《日本人為什麼切腹》。武士道精神包含佛教思想。

命運中世命是什麼意思

西鄉隆盛雕像

Right:為什麼歷代幕府不廢掉天皇,自立為皇?

商兆琦:謝謝!這是個難題。根據我了解,或有以下幾點原因。

(1)日本人的“神國”意識。從古代起,日本即認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天照大神”加護著日本。鐮倉幕府成立后,天皇雖然喪失了政治權力,不過作為“祭祀之王”存續下來。

(2)歷代幕府都不是專制政權,都未實質上統一日本。中世以來,天皇,公卿,寺院,武士等都分享一定權力。各權力集團的競爭與平衡,使天皇延續下來。

(3)經過戰國時代,天皇,公卿和寺院的勢力被一掃而光,德川幕府和各地大名組成新政權。德川幕府一方面利用天皇的古老的權威正當化自己的統治,另一方面嚴格限制天皇和朝廷的活動。天皇對于將軍的統治不構成威脅,也就存續下來了。

王掌柜:您好!日本人在世界杯期間把更衣室打掃的非常干凈,這是一種習慣自覺還是可以做出來樣子給各國看的?

商兆琦:謝謝!習慣成自然。

從前,日本人也沒那麼重視禮節和公共衛生。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是個轉機。為給外國游客留下好印象,日本人大力推廣禮儀禮節,維護公共衛生。

1960、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有錢人去海外旅行時也很不守規矩,形象很差,其后才慢慢注意起國際形象。

一開始是做給別人看,后來作為規矩確立下來,學校和家庭有意去培養,然后就變成社會規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