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
官財板、包腳布、蒼蠅頭、粉耗子
這些名字時
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
它們奇葩的名字
讓人很難和美味聯系到一起
有人因此而不敢嘗試
有人吃過后贊不絕口
這些被名字耽誤的美食
有你喜歡的嗎?
地服部
包腳布
張瑞杰:“包腳布”大家聽說過嗎?只聽這個名字,沒有人會把它和食物聯系在一起吧?其實,上海的一種名小吃就叫作“包腳布”。和名字相反,上海的“包腳布”非常美味,吃起來又香又軟,還非常有嚼勁,外觀看上去像煎餅果子,口味還會更豐富一些。
客戶委
狗澆尿
張雨倩:“狗澆尿”是青海的特色美食,受到當地很多人的青睞。但是對于很多第一次聽說的旅客來說,都在匪夷所思的同時敬而遠之,因為“狗澆尿”總讓人和貓貓狗狗的“一些不可描述的東西”聯想到一起。其實“狗澆尿”是一種餅,因為在制作的時候需要邊烙邊沿鍋的四周澆少許菜籽油,而且要反復地澆油,這一動作酷似狗在撒尿一般,所以被當地人戲稱“狗澆尿”。
綜管部
臟鴨餐
陳迪:巴厘島的臟鴨餐(dirty duck dinner),不僅叫這名兒,端上來的時候也臟臟的……吃起來口感有點像泥土,其實應該是香料、醬料之類的吧,挺好吃的,不負盛名。
甘肅分公司
羊頭麥子
白燕:作為西北農村的一道食物,羊頭麥子的制作過程并不十分精細,但是它講究的是滋補養胃。首先選沒有脫皮的麥子和新鮮的羊頭。將麥子淘洗干凈,泡上一兩個小時,然后放進水中煮到半熟。再將清洗干凈的羊頭整個放進水中,加幾片姜片和麥子一起煮,煮至整個羊頭全熟。然后把羊頭撈出來,趁熱剔肉,切成肉丁放回湯中,調入幾顆細鹽,再點綴幾粒蔥花,一碗香味撲鼻,暖心暖胃的羊頭麥子就做好啦。有糧有肉,有湯有飯。嚴寒冬日御寒佳肴,最是老人孩子喜愛的美食,也是我兒時的美好回憶。
安徽分公司
乞丐醬驢
孫洋:一直被推薦乞丐醬驢,因為名字沒去吃過,直到被拉進店里,終究沒逃過“真香”定律,大型打臉現場,連連說著好吃的我,輕輕松松完成光盤行動。
江西分公司
阿拉斯加帝王蟹腿
羅峻英:朋友墻裂推薦,請我吃“阿拉斯加帝王蟹腿”。聽名字又是“阿拉斯加”又是“帝王”的,很霸氣,可只請蟹腿,這麼小氣,難道我不配吃一整只螃蟹嗎?
上菜之前,還給每人發了一個木錘。
直到一大盆如同搟面棍一般粗的蟹腿上來,才不由驚呼。食指大動,木錘敲起來,真是大快朵頤呀~
堿水粑
聶晗:景德鎮有道地方菜叫“堿水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以為又苦又黏。直到在景德鎮的朋友家看見炒好的堿水粑,才發現,這不就是雞蛋炒年糕嗎?嘗了一口,根本停不下來,哈哈太好吃了,說到這里又想去景德鎮吃了~
武漢公司
火鍋底料蛋糕
陳咪:火鍋底料蛋糕,看著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火鍋底料怎麼可能是香甜可口的?其實底下是巧克力蛋糕,上面是慕斯,除了撒了真的辣椒花椒等配料做裝飾,完全是一款香甜的蛋糕。蛋糕胚吃起來類似布朗尼,細膩綿密的蛋糕質感,讓你吃一口就愛上這個感覺。
彝斯咖魔
程思:彝斯咖魔有時也被稱為昆蟲魚子醬,是墨西哥的一道美食。因原料取自植物上的螞蟻幼蟲。將幼蟲油炸后,放在炸玉米餅上便做成了這道墨西哥佳肴。只要您能忽略它們是小蟲的事實,這個外形像干軟奶酪的菜肴會給您帶來美味黃油的味道。
腸粉
龍瑤:第一次聽到“腸粉”這個名字覺得一定跟腸子有關,所以打心底非常抗拒,但其實一點關系也沒有,而且非常美味爽口。
官財板
徐妍:“官財板”原名叫棺材板,名字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但是如果你了解過它,你會發現它是臺灣一道地道的美食小吃,是由名喚許六一的先生發明的。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一開始不稱棺材板,而為雞肝板。據聞某日,臺灣大學考古隊來到這家點心店品嘗雞肝板。在茶余飯后,考古隊與許六一先生閑聊之際,一位教授忽然說:“這雞肝板外形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呢!”。而生性樂觀開朗的許六一先生聽完后,便爽朗地回答:“那從此我的雞肝板就命名為棺材板吧!”。因此,這個有點聳人聽聞的名號“棺材板”便取代了雞肝板的稱號。有些店家為求吉利,將其改稱為“官財板”,意為升官發財。而由于形狀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紅,遂成臺南著名小吃之一。
蒼蠅頭
肖正陽:“蒼蠅頭”其實就是豆角、蒜苔和肉丁組成的小炒。關于這“蒼蠅頭”的來歷,據說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它本是臺北餐廳很常見的一道小炒,但有一天老板聽客人講,怎麼菜里好像有很多蒼蠅頭,就被啟發說干脆給菜起名叫“蒼蠅頭”好了。一個小誤會成就了一道怪菜,而當時讓客人混淆成蒼蠅頭的“罪魁禍首”,就是這道菜里的豆豉了。
蚵仔煎
汪勝男:蚵仔煎,大家可能在臺灣劇中經常見到。這個名字乍一聽,讓人以為是炸昆蟲一類的食物。其實這個閩南名小吃是用海蠣、雞蛋以及地瓜粉制成。第一次到廈門的時候,看到這個食物都不敢去嘗試,聞到香味才有了去嘗試的勇氣。吃起來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而且其中的主要食材牡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海產品,對女性來說更有美容的功效。
江蘇公司
臘肉炒芋圓
陳皖華:過年在家做了芋圓,本應和奶茶在一起完美搭配,卻被我媽做成了創意菜:臘肉炒芋圓!別說,賣相還真不錯。之前從沒吃過芋圓的我爸表示:“Q彈有嚼勁,比年糕好吃多了!”
鴨屎三寶
仇雪晴:在潮州的牌坊街逛逛,在滿街誘人的小吃招牌中,卻常常能看到夾雜的“鴨屎香”旗幟隨風飄動?原來這是一種當地的傳統單叢茶品種喲~現在還結合流行做出了鴨屎香奶茶呢,口味清淡而有回甘,去當地值得嘗試!
金陵雙臭
吳紅兵:金陵雙臭,臭豆腐+豬大腸,這個組合看起來就一個字——臭。很多人喜歡吃臭豆腐,說它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金陵雙臭同樣如此,豬大腸與臭豆腐共同燜制,只會是臭上加臭,臭出風味。鮮嫩多汁的臭豆腐,肥而不膩的豬大腸,吃起來咸鮮微辣,滿口香味,足可干飯三碗,回味無窮,真可謂是香入肺腑,臭盈滿園。當然,豬大腸需要清洗干凈,不然就是真的臭成極品了。
鬼火綠
王聰:鬼火綠是云南地區比較有名的菜色。鬼火綠是云南方言,意思是非常的惱火,很生氣,象形詞,同“火冒三丈”。相傳,明清時期,有一位御廚來自云貴高原,在某天正餐時,他給皇帝涼拌了一道菜,這道菜主料就是辣椒配辣椒,皇帝嘗過后受不了此道菜的辛辣,火冒三丈,于是下令將此御廚斬殺,其徒弟有感于御廚恩德,便偷偷將此菜做法保留了下來,并且根據菜色和食客的反應,將此菜命名為“鬼火綠”。
水性楊花
王聰:這碗湯名為水性楊花。你是不是很好奇,水性楊花是什麼花?其實這是一種產于我國南部的植物,波葉海菜花,又叫海菜花。這種花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和海南部分地區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溝渠和深水田中。沉水植物,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干凈,喜溫暖。云南地區人民過去喜愛用此植物做成湯菜或者炒食。但目前此植物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所以大家就嘴下留情,為保護物種多樣性做出貢獻吧。
biángbiáng面
王世閣:我要介紹一款因為名字復雜而被很多人錯過的陜西經典面食——biángbiáng面!關于biángbiáng面的起源,民間有很多種說法,這些說法大多是模擬聲音而定字音:面在制作的搟制和拉扯過程中在案板上會發出biáng biáng的聲音;在撈出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 biáng的聲音;面在入口時,嘴邊會發出biáng biáng的聲音等等。關于biáng這個字的寫法,看似非常復雜,其實也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童謠:“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作底,月作幫,揳個釘釘掛麻糖,推上車車逛咸陽。”biángbiáng面的特點是寬,像褲腰帶一樣寬,只有一條,你可以呲溜呲溜,吃著吃著就沒有辦法停下嘴。著名的“陜西八大怪”中“面條像褲帶”就是指biángbiáng面。
活珠子
王濤:說到奇葩美食,就不得不提南京本地最出名的“黑暗料理”活珠子。活珠子就是沒有孵化完全的雞蛋,只不過雞已經在蛋殼里成型了,能看出形狀來。在活珠子的一頭先鑿開個小口,會看見里面的湯汁,鮮香四溢,味道和雞湯一樣。慢慢剝開蛋殼,露出已經成型的小雞。一口下去,口感軟嫩。再吃下去會吃到一些硬塊,那是雞肉和蛋黃,這時可以依據個人口味撒上椒鹽或者辣椒,味道也是極好的!
豆汁兒
許俊:豆汁是北京獨具特色的民間小吃,已經流傳了上千年。它是以綠豆為原料制成的,顏色暗淡、味道酸甜,一般人第一次品嘗往往會覺得難以下咽。在喝豆汁的時候,佐以焦圈、油條、薄脆、排叉等小吃,是老北京人的搭配。豆汁吃起來主味酸,回味甜,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并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祛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的喝法也有講究,不用勺,不用端碗,不能喝涼的,要趁冒著熱氣的時候,嘴巴順著碗邊大吸一口,一定要發出響聲,再焦圈咸菜絲伺候,幾個程序一氣呵成,才能散發出老北京土著的血統。
粉耗子
陳思吟: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也許都會以為是用老鼠幼崽做成的食物。其實,粉耗子是一種用來涮火鍋的食材,它是一種長條狀的圓柱形粉條,比我們平時吃的粉條會粗壯很多,吃起來更有彈性和韌性,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
黑蒜
傅蓓: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黑蒜這個名字,但是敢于嘗試的人卻不多,這聽上去就感覺黑暗料理,看上去更加是……我第一次吃黑蒜,是有一天上班時我的同事帶來了一盒,一開始我是抗拒的。但是同事熱情地推介我嘗一個試試,說沒準我會喜歡。本著別人的好意不好拒絕,我就嘗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是味道還可以,有點蜜餞的感覺,蒜味也并沒有那麼濃~并且同事介紹說黑蒜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建議大家可以嘗嘗,沒準你也會喜歡上!
撒尿牛丸
郭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被名字耽誤的美食就是大名鼎鼎的撒尿牛肉丸,看過星爺的電影“食神”的都知道,香港美食有一種丸子,表面QQ彈彈,內部會有一些湯汁,在吃的時候,這些湯汁會隨著人們的咀嚼噴出來,有點像牛撒尿的樣子,而且這種丸子主要是牛肉做出來的,所以被稱之為撒尿牛丸。
炸姐了猴
劉星辰:“炸姐了猴”——連云港的一道小菜,是用知了炸出來的,香噴噴、熱騰騰,也脆脆的~太好吃啦!
月䪞湯
袁菁菁: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有一樣吃了十幾年的小吃——月䪞(sá)湯,它本是徐州傳來的“舶來品”,配上熱騰騰的蒸餃,實在是被生僻名字耽誤的絕佳早餐選擇。
山東分公司
臭鱖魚
馬艷梅:第一次去黃山,同學極力推薦我去品嘗一下當地名菜臭鱖魚。臭鱖魚?那麼臭有啥好吃的呀?同學極力推薦,咱也不好意思太抹人家面子,硬著頭皮夾了一口,味道也太贊了!一口氣吃了一大半!
面魚
隋君梅:面魚,不是一種魚的名字,而是膠東一道非常有名的特色面食。以前講究二月二之前不能做面食,因為油炸食品比較好儲存,面魚便成為一種春節期間的節日食品。剛炸好的面魚顏色金黃,吃起來又脆又香,熱一熱吃綿軟又有嚼頭。小時候生活普遍不是很富裕,春節期間也只能吃有限的幾天,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面魚不再單純是一種節日食品,而是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餐桌上的美食。對我來說面魚不僅是一種好吃面食,更多的是我童年生活的記憶。
甜沫
張偉:來到泉城濟南,吃早餐時,往往會看到一款叫做“甜沫”的似粥非粥、似菜非菜的當地美食。最早,這道濟南的早點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意思是:粥做好了,再添上點沫沫渣渣,比如:粉條、蔬菜、花生、調味品等,味道咸、鮮、香。后來,濟南人依其諧音,雅化稱之為“甜沫”。所以甜沫并不是甜的哦。來到泉城濟南,一定要品品濟南飲食之“怪”,嘗一嘗這不甜的“甜沫”。
驢打滾
王琳悅:驢打滾的顏色有白黃紅三種,顏值真的很棒,吃起來香甜爽口,入口軟滑細膩,但是你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會差點被誤解,聽到這個名字你會覺得它跟驢有關系吧?很多人因此錯過了,而真正想嘗試的人看到這個食物會被它驚呆,這名字原來只是一種比喻,原來最后一步放黃豆在里面滾,就像驢在地面上翻滾一樣,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浙江分公司
鹽焗楊拉罐
關佳琪:“鹽焗楊拉罐”,一道名字比較奇特的東北菜,這是一種蟲類的繭蛹,可能很多小伙伴一談到蟲子就會害怕不敢去嘗試,我第一次也是,但是吃過之后你腦子中就會浮現一句話,這玩意兒真香。楊拉罐是青刺蛾的幼蟲,是高蛋白的食材,還可以用藥治療小朋友愛流口水的問題。而且楊拉罐的味道真的很好,不需要任何的佐料,本身自帶一種清甜的味道,外表相對來說要比別的蟲子也更能讓人接受。
辣哭餅
洪春玲:曾經吃過一家店名叫做“辣哭餅”的餅店,成功的店名在于讓顧客一下子記住且印象深刻。去吃過后,我心中油然升起對于能夠選擇中辣的食客們的佩服!我在心里念道,這微辣都能把我辣哭。
啞巴兔
楊樂:在我的家鄉四川德陽廣漢,有一家店,雖然是吃兔肉的小館,但是卻有一道菜讓不能夠吃辣的人談之色變——“啞巴兔”。當然這道美食和啞巴并無聯系,原因是這道菜太辣了,讓人根本找不到機會去說話,但我去吃過一次覺得也還好,不太能吃辣的小伙伴要慎點哦,總體還是很香的!
蔥包燴
唐家蕊:蔥包燴與南宋奸臣秦檜有關,岳飛被殺害于杭州風波亭,百姓與愛國軍將士莫不痛心疾首。杭州有位點心師傅,他用面粉搓捏成兩個象征秦檜夫妻的面人,把它們扭在一起,丟進油鍋中壓烤,以解心中之恨,并稱其為“油炸燴兒”。一時,市民爭相購買,恨不得一口吞下“油炸燴兒”。這一方式很快被各地仿效。為了避免秦檜起疑,把木字旁的檜改成火字旁的燴。“蔥包燴兒”也是同樣的寓意。
臭豆腐
沈婷婷:“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之一,“臭豆腐,臭的豆腐?”就因為這個名字,大大的勸退了我。朋友們一個個看上去都吃得好歡,而我在一旁捏著鼻子“好臭好臭”,朋友們笑說它的特點就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硬逼著我要試一試。不試不知道,我一試就“真香”了!絕了,人間美味啊!臭豆腐明明是“香豆腐”。
雞屎藤餅
李芳芳:雞屎藤餅,聽名字很恐怖,但是吃起來卻有一股奇特的清香。它是用一種叫做雞屎藤,又名烏芹藤的植物做的,《綱目拾遺》云:“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同樣作為清明節的小吃,比艾葉餅的顏色要深,具有祛濕、消食的作用。
廁所串串
左燕云:成都青羊區萬達廣場里面有一家“廁所串串”。看到這個名字很多人估計會心想,難道這個串串在廁所里面吃?其實這個名字來源于成都一家很好吃的蒼蠅館,因為店家太隨性,沒有為店鋪取名字,周邊又正好有一個公共廁所,所以成都人叫它“廁所串串”。
奶油咖喱烏冬面
汪卓菁:第一次吃甜咸混合的“黑暗”料理:奶油咖喱烏冬面,這樣的搭配竟能碰撞出奇妙的滋味。上面一層奶油微甜,吃起來很輕薄,不會很膩,下面是咖喱烏冬面,咖喱味不是很重,面條很有嚼勁。
莜面栲栳栳
周新:溫水和莜面,反復揉捏面團,然后冷水蘸刀面,取一塊揉好的莜面在刀面上輕輕一推,一個圓溜溜的“襪筒子”就做好啦。不要看它名字不雅還有點“臭”,但是蒸好以后配上調料,又香又有嚼勁,莜面栲栳栳你一定要試試哦。
醬烤豬頭
王振朝:醬烤豬頭是奉化一道具有歷史悠久和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小吃。最早的醬烤豬頭是用豬頭肉做的,慢慢發展到現在,一道名不副其實的名小吃誕生了,大家是不是磨刀霍霍準備吃豬頭去了!
寧波三臭
王寧:寧波三臭:臭冬瓜、臭莧菜管、臭芋艿蓊。三樣菜腌之氣臭味佳,吃膩了大魚大肉之后,上一盆"三臭",絕對是開胃的"壓飯榔頭"。
貓兒耳
石磊:“貓兒耳”又名“貓耳朵”,杭州知味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面瓣形如貓耳朵而得名,湯鮮味美。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讓我吃它,我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嚇得哭了,不敢嘗試。直到長大后,知道了它名字的由來,才品嘗到它的美味。
看完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東東們是不是也蠢蠢欲動了呢?
下次可別再被奇葩的名字騙了
勇敢地去品嘗美味吧~
今日互動:
你吃過哪些奇葩的美食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