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會意字,從女,生聲。“女”為女性、女人;“生”為生育、出生。“女”“生”為姓,其本意即為女人生的孩子隨母親姓。
《說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資因生以為姓。”
姓的甲骨文中,“生”像植物萌芽的樣子,表示萬物生生不息,正如人類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于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姓。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名”是指個人的符號,帶有個人的烙印。
在我國傳統習俗中,“名”是在嬰兒出生百日之后由父親取定的,據《禮記·內則》記載,到了這一天,由母親和保姆抱著嬰兒來到廳堂見他的父親,父親鄭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給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親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內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親戚,父親則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朋友,并報告地方長官,入籍登記。因此命名儀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這種習俗現在雖然沒有了,但給孩子過“百歲”的風俗依然長盛不衰。
八字命學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當時的人們只懂得利用出生時辰推演人體疾病,后來人們慢慢發現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到其他各方面。經歷的數千年的傳改,到明清時期八字預測術得到完善。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之五行生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重點,并發揚光大。當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為正宗,故八字命學又稱為“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學”。 相傳在黃帝時期,即由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創建了中國的歷法(現在的太陰歷)。從黃帝紀元起,到現在已歷七十八個花甲。一個花甲六十年,由天干、地支依序排列循環組合而成。
說起八字學,很多人連八字都擰不清,其就是人在出生那一刻的時間標注,類似于人的基因一樣,包含一生的很多信息。這是一門研究人如何認識命運、順應命運、改造命運的一門學科。但是,就是這樣一門中國歷朝歷代先輩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已經被深深地打上了迷信的標簽。八字=算命=迷信的方程式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共知。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在此,筆者以研究十幾年的認識負責任的說一下,八字學真的只是一門研究以時間為標記的反映星球對人的氣場影響的學問而已,不是宿命論,相反的,是一種更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人趨吉避兇,少做無用功,少走人生彎路。原理在于何處,即是干透支藏。簡單點說,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需要天地人三才相合,即時間、空間和人的行為三要素組成。流年通過與人的八字相作用,有干透支藏之象就標示了其一定會發生的事情,有干不通支或支不透干就標示了其并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事情是時間場會影響這個人,讓其在這段時間內十分想做相應的事情。而并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表明這種時間因子的影響力沒那麼強,人在這段時間內做相應的事情就會受其影響,但不做就不會受其影響。人生趨吉避兇之道由此而出矣。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