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個回到七十七團創業的大學生,劉小東沒想到團場會如此重視自己。七十七團位于伊犁州昭蘇縣,團長王中軍親自帶著他選址,最終定在阿依娜湖邊開一家牧家樂。
為了省錢,自己買氈房,用土法蓋爐子,找電力公司接電,接待游客一個夏天,劉小東的投資回了本。
2018年9月,團場綜合配套改革要求“政企分開”,七十七團招待所開始公開招標,劉小東順利地拿到了承包經營權。改造后的康蘇賓館于2019年1月正式開張,由于靠近昭蘇賽馬場、夏塔旅游景區等景點,夏天旅游旺季都是客滿。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位于有著“塞外江南”美譽的伊犁河谷,下轄18個團場,402公里的邊境線占兵團邊境線總長度的36%,占伊犁州直邊境線總長度的86%。
第四師成立于1954年,前身是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七團等部隊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五軍十五師。四師先后建立了13個邊境農場,數以萬計的城市知識青年、支邊青年、轉業軍人等使邊境農場發展壯大,成為戰斗與生產相結合的一條邊境警戒線。
六十二團位于霍城縣,距新疆第二大陸路口岸霍爾果斯口岸3公里。33歲的“兵三代”魏威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年底開始在六十二團經營一家汽車銷售美容服務公司,因為離口岸近,人流、車流量大,生意越來越好。
“作為‘兵三代’,我們肩上傳承著祖輩屯墾戍邊的使命。”魏威說,公司專門挑出16名青年骨干成立了民兵排,和團場工作人員一起值班、拉練、備勤。
這里還是霍城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實訓基地,霍城縣蘭干鄉的阿爾帕提·艾克蘭木已經在公司鈑金車間實習了近3個月,技術越發熟練,他計劃實習結束后留下來工作。
33歲的張凱高中畢業,已經自主創業了14年,常年泡在農田里,皮膚黝黑發亮。從小,他看到外公外婆、父母在邊境線阿克炮臺附近的田地里耕種,長大后也不愿離開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張凱現在種植著270畝棉花地,養殖300只羊、50頭牛,還有兩片果園,是周圍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他身上有一股頑強的韌勁兒!”相識多年的六十三團團委書記譚明軍這樣評價張凱。
創業路上機遇風險并存,2014年,張凱養羊時沒有看準市場行情,高價買低價賣,賠了70萬元,為了還錢,他用最后的羊群換了一臺玉米收割機。最窮時身上只剩10塊錢,在田地旁的一棵大樹底下搭了個野營帳篷,一待就是3個月,每天除了5個小時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干活。
六十三團位于伊犁河與霍爾果斯河交匯的沙漠三角地帶,邊境線全長44公里。團場鼓勵兵團子女回團就業創業,2018年團場啟動綜合配套改革以來,共有489人進入連隊、社區“兩委”、機關事業單位和連隊職工隊伍。
為了給青年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六十三團團委主動對接銀行,幫助50余名青年獲得貸款;為5名青年爭取到了項目扶持資金共計60萬元,為100余名青年爭取到各類貼息資金100余萬元。
六十三團黨委書記、政委李愛華說,“近年來,團場青年返鄉創業數量不斷增多,我們還需要做更多工作,發展好團場經濟,培養新一代屯墾戍邊的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雪迎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