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家庭:原生家庭(即父母和自身),新的小家(自身、配偶和孩子)。家既是愛的最主要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傳遞者。
在兩個家之間,愛與恨是如何傳遞的?途徑就是關系。即我們與父母的原生家庭的關系模式,傳遞到了我們與配偶和孩子的新家的關系模式中。
在這個關系傳遞鏈條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傳遞者:原生家庭中的兒子、新家中的丈夫。
他是兩個家庭最直接的連接點,沒有他,兩個家都不成家。如果他在把原生家庭中的恨傳遞給新家,那麼兩個家都不會和睦。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長大的,孩子現在的狀況算不得什麼
婷婷,一個柔弱的小女孩,卻要肩負起家務的重擔:
家里一天三餐是她煮的,但是她卻沒享受的權利,餓了就喝點自來水,或者靠鄰居的好心施舍;
家里的衣服都是她洗的,大冬天她需要拖著瘦弱的身軀頂著寒風,幫爸爸和繼母洗棉襖棉衣。
記者問她:“那麼重洗得動嗎?”
婷婷哽咽著說:“洗不動就要挨打。”
是的,婷婷是一個被父親和繼母虐待的女孩,渾身傷痕。接受采訪的時候,正在接受醫院的救助進行治療--這次治療持續了兩個月,可見她被打得多傷。
父親來接她,她卻不敢回家:她怕,不是怕沉重的家務,而是怕挨打,無緣無故的挨打。
父親立誓:“再這樣對孩子,我就把頭砍下來,丟火堆里去算了。”
然而就在回家的當晚,繼母再次毒打她:對著她那稚嫩的小臉就是一拳。婷婷當場吐了一口血,所幸,她只是嘴巴受傷了。
父親和繼母再次被警察傳喚,態度誠懇的寫下保證書,就像當初在醫院對孩子、對著鏡頭做保證那樣。
父親會改過來嗎?很遺憾,并沒有。回到家中,婷婷再次被虐待。
如果說跟婷婷沒有血緣關系的繼母對婷婷是恨,那麼為什麼,親生父親也要如此對待他?
面對記者的提問,爸爸回答得那麼理所當然:
在他(婷婷的父親)兩三歲的時候,生父病逝母親把他送給別人養,在養母家他沒有得到過溫暖,還經常遭遇到養母家人的打罵。
他希望女兒聽話、以后能成才,加上在工作上壓力大,婷婷又調皮搗蛋,他就不由自主的動起手來。跟他小時候比起來,婷婷現在所遭遇的并不算什麼。
當父親在新家中傳遞“恨”,家也就不成家
確實,跟這位父親小時候比起來,婷婷的遭遇確實不算什麼,起碼她還有父親在,起碼她沒有被打得眼睛快瞎了--這就是父親的觀點。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線下接觸過的案例:
曾收到一位媽媽的求助,說孩子叛逆不聽話,她是奉行正向教育的,當孩子犯錯,她就引導孩子。
在和這位母親交流的時候,她說,孩子的爸爸只會打罵孩子--事實也證明管用,一犯錯,爸爸只要一動手,孩子哭完一頓就乖乖聽話了,成績也上來了。反而是媽媽的正向教育,讓孩子的成績毫無起色。
媽媽說,爸爸的命運多仄,從小進城讀書,就被寄養在親戚家里,在父母的逼迫、別人的白眼以及打罵中長大,但是爸爸很小就很有志氣,他把怨恨埋在心底,以此為動力逼迫自己前進,現在功成名就是一上市公司的老板。
然而原生家庭傳遞給他的那份恨并沒有就此消失,甚至于對媽媽,也是三句不合就動手。
盡管如此,媽媽從沒想過離婚,不是因為孩子,而是對自己的丈夫感到十分同情,她深愛自己的丈夫,也理解丈夫的狀態,因為她也是在父母的暴力之下成長的。
曾經她帶著孩子回娘家躲避過一段時間,但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她的父母則不斷慫恿她應該打孩子一頓,讓他乖乖聽話。
媽媽說:“我能從我的原生家庭里走出來,我想幫助我的丈夫也從原生家庭里走出來。”
這太偉大太不容易了,她不僅得忍受丈夫的打罵,還要承受丈夫的指責(丈夫也總是把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歸結到她的身上,并逼迫她承認),更要連著孩子的傷口一起舔--孩子無數次問她,爸爸是不是討厭他,不然為什麼總是打他。
同時,她還得面對家翁家婆的指責,當丈夫數落她的時候,老人也在一旁冷言冷語。
在這個家庭里面,丈夫在釋放著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恨,老人也在繼續傳遞著恨,作為一個對父愛母愛有著天然追求的孩子,能不叛逆嗎?
面對著不斷釋放自己心中的恨的丈夫,有幾個妻子能如這位媽媽那樣從容的接受,更多的是互相指責,互相埋怨,強忍著為了孩子而“同住一屋”。家,還能稱之為家嗎?
面對父親傳遞的恨,孩子要麼叛逆,要麼懂事得讓人心疼
面對父親傳遞的其原生家庭的恨,孩子要麼如這位父親(上文兩位父親都曾經是孩子)以及孩子一樣叛逆。要麼就會壓抑自己的需求,犧牲自己,以求得父母關系的平衡--也就是俗話說的:懂事得讓人心疼。
在《超級育兒師》中,有這樣兩期報導:
奉承“黃騰條子出好漢”的外公與兩個叛逆無比的外孫女
在這個家庭中,媽媽兩次離異,為養家糊口經常帶著小女兒出差,大女兒寄居在外公外婆家里。
缺乏父親關愛,外公自動的承擔起了這份責任,但外公外婆都是奉行“藤條教育”,當外公拿出藤條揮舞,孩子害怕,連育兒師也害怕。可這樣的藤條,外公在家里各個地方,總共藏了20幾根。
媽媽從小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長大:“一只腳被倒吊起來在老房梁上,男女混雙。”
因為不聽話,小時候還被外婆拿刀砍過,手上的傷疤依然歷歷在目。
顯然,這位媽媽和自己的兩個女兒一樣,曾經叛逆過。
寄居在姑父家的懂事女孩小小
小小的父親希望小小可以得到好的教育條件,把小小送到姑父的家中居住。由于遠離父母,她的原生父母,變成了姑姑和姑父。
和爸爸一樣,姑姑對小小非常好,對小小抱著非常高的期望,但是姑父則不同,姑父認為自己的孩子的頑劣,全是從小小身上學來的。
實際上小小非常的乖巧懂事,她深知家里的掌權者--姑丈并不喜歡她,所以她處處忍讓年幼的表妹,被表妹打她忍著;
表妹要剪紙拿剪刀她去制止,被誤解說她教壞表妹用剪刀,然后她轉過頭默默的拿起剪刀給表妹剪她喜歡的圖案;
吃飯時,她總是先幫忙端飯給姑丈,姑丈也總是把飯推到一邊...
小小明白,如果她不做這些,不去化解那份憎恨,那麼她就沒辦法留在家里。
就如婷婷一般,如果她不去做那些家務,她就無法留在家里。這樣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走出原生家庭的恨吧!爸爸們!
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道理是:一個人的人格基礎是在6歲前形成的。那麼它是怎麼形成的?
通過父母的大棒教訓出來的?還是通過講道理教導出來的?都不是,而是通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模式形成的。
我們必須懂得這一點,如果父母真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內心里中下一個良好的關系模式,讓孩子在這個關系模式中得到和諧而健康的成長環境。
與母親不同,孩子天生的與母親多了一重聯系(臍帶、母乳),而孩子在3歲前,也更多的依戀母親。母親可以通過喂養母乳等方式給與孩子愛,建立良好的教育模式;但父親則更多的依賴親子關系來建立與孩子的溝通和鏈接。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原則有兩個:愛和自由。即,一方面爸爸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另一個方面,爸爸要給孩子自由。
作為男人,要勇于面對,勇于承認
父親作為兩個家之間的關系模式的關鍵傳遞鏈條,如果打破原生家庭的很,并給自己的配偶和孩子傳遞愛,那麼首先,父親需要正面自己的原生家庭,大方承認原生家庭的漏洞。
常常會遇到一些家長,把這樣的話掛在嘴巴:“棍棒底下出孝兒!”,這完全就是斷章取義的。
古人大多數生活在被剝削的底層,光是生存就已經要耗盡全部精力,在教育孩子上,自然是越簡單直接越好;而現在,人們的生活狀況被大大的改變,生存已經不是第一主題,社會在進步,我們仍停留在“古人”階段,那實在太可悲了。
大方的承認這些古思想的落后(實際上我們的父母很可能就是繼承了這種古老思想,畢竟他們的年代也是物質匱乏的年代),這是面對真相,從而做出改變的基礎。
給予孩子自由
壓制孩子的自由使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特別是家庭中的父親。
一般而言在一個家庭里面,父親是一家之主,說一不二的絕對的權威,這種觀念會讓父親更容易忽視孩子需要的尊重。我們總會命令孩子做這做那,按我們的要求成長。
就像婷婷的父親,他并不同意給婷婷自由,多次的他都堅持接婷婷回家,讓婷婷在他的掌控下生活,他總是控制著婷婷做一切事情,讓婷婷重復他自己的童年陰影。
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自由不容易,愛也不簡單。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稱: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受。相反,強加自己的意志給別人,那麼不管哪個意志看起來多麼好,都不是愛,而是“假愛”。
這就要求父親們,理解自己孩子的狀態,接受他們的缺點,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
愛,令關系親近;自由,令關系保持適當的距離,兩者同時江北,是一切親密關系的真諦。
淅爸有話說:如果我們從家族的鏈條上接受的關系模式大有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把自己從這個鏈條上拉出來,從而更好的去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曾經我深陷原生家庭關系鏈條的困擾,今天我走了出來,相信你也可以。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