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家法,行有行規】(諺)
行(犺á狀犵):行業。指家庭有家法,行業有行規。高陽《狀元娘子》下一〇:“李姑娘,你最明白不過。‘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契價是二百四十兩,照七折折押,只得一百六十八兩。現在算個整數,完全是李姑娘的面子。”
〇也作①〔家有家規,鋪有鋪規〕。鋪:店鋪。路一《赤夜》上一六:“獄婆子在門口站了會兒,說:‘咱這麼著,“家有家規,鋪有鋪規”,我這班房也有我班房的王法。’”②〔家有家法,幫有幫規〕。家文等《獨臂武松》四回:“武松深知,‘家有家法,幫有幫規’,人家門清戶正的幫規,外人是不得干預的。”③〔家有家法,社有社規〕。周原《中原大地》一五:“‘家有家法,社有社規’,一個娘們,罵成這個樣子,還有個王法嗎?”
【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諺)
貫:舊時錢制,用繩子穿上,每一千為一貫。家里縱然有千貫的錢財,也不如每天有微薄的收入好。指固定的收入雖少,也遠比只出不進的死錢好。元·秦簡夫《東堂老》一折:“那錢物只有出去的,無有進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
〇也作①〔床頭千貫,不如日進分文〕。明·徐《殺狗記》六出:“汝合往外州經營,求取利息,可立見富足,免致坐食山崩。古人云:‘床頭千貫,不如日進分文。’”②〔良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清·石天基《傳家寶》卷九:“沈老說道:‘我有許多錢財,又有許多田莊,我與你穿好的,吃好的,盡好快活過日子。’二姐惱怒道:‘古人說得好:良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我要家財何用?’”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諺)見“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諺)
指家庭不論大小,必須由一人主事。也泛指任何集體都要由一人統管全局。《廿載繁華夢》九回:“須知俗語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就是瞧我不起,本該賞個臉兒,到府里和我們相見。”
〇也作①〔家有千丁,主事一人〕。王長樂《家婆選賢》:“俗話講:‘家有千丁,主事一人。’二嬸脾氣好,待人親,再加上治家有方,深得三位媳婦的欽敬。”②〔家有十人,主事一人〕。袁民權《恨》七:“哥,家有十人,主事一人。你聽兄弟一句話,下個狠心,叫她結婚吧!”③〔家有萬貫,主事一人〕。劉江《太行風云》五六:“家有萬貫,主事一人。當家的不在,莊產不能動,金銀財寶更不用說。”
【家有三件寶,丑妻薄田破棉襖】(諺)
丑陋的妻子,不惹禍;不肥沃的田地,沒人爭奪;破舊的棉襖,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襖,是舊時農家的三大寶。陳登科《風雷》一部二〇章:“俗話說:‘家有三件寶,丑妻薄田破棉襖。’在舊社會里,窮人家要娶上個漂亮媳婦,不是幸福,而是遭罪,輕則供地主豪紳玩樂,重則沖家喪命,人財兩空。”
〇也作〔家有丑妻是個寶〕。劉永福《擇婚》:“俗話說:‘家有丑妻是個寶。’雖說風花是鄰村數得著的丑姑娘,可依我看,咱們莊戶人家找風花這樣的姑娘,可有許多好處。”
【家有三件事,先從緊處來】(諺)
家里同時有幾件事,要先揀緊要的做起。指處事要盡先處理緊要、急迫的。聶海《靠山堡》一〇:“啥先啥后,得看實際。俗話說‘家有三件事,先從緊處來’麼。”
〇也作①〔家有三件事,先揀緊的干〕。劉江《太行風云》三四:“人常說:‘家有三件事,先揀緊的干。’日本鬼子已經打到家門口,打老財地主,只好放到第二步。這就叫民族矛盾超過階級矛盾,解決了一個,再解決一個。”②〔家有三件事,先打急處來〕。岳嘯《武當山傳奇》一四回:“嗯?一步一個坑?秦海山腦瓜被這一句話砸開了一個豁。對!家有三件事,先打急處來。一件一件辦,一步一個坑!”
【家有萬石糧,不如生個好兒郎】(諺)
家里財物積聚再多,也比不上生個有作為的后代。指錢財業產的積存,不如注重人才的培養。慕湘《晉陽秋》四章:“常言說:‘家有萬石糧,不如生個好兒郎。’你看人家高家的孩子哪點不好?要人才有人才,要品行有品行,全村里誰不夸獎!”
【家有萬石糧,揮霍不久長】(諺)
家里縱然有萬石存糧,要是揮霍浪費,很快也會耗完。指無論怎樣厚實的財產,也經不住揮霍浪費。沈有度《俗諺的啟示》:“‘家有萬石糧,揮霍不久長。’是指有了人才就不愁沒財產,而財產再多卻未必能換取人才。”
【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諺)
貫:舊時錢制,用繩子穿上,每一千為一貫。指縱然擁有萬貫家財,也不如有個能頂門立戶的硬漢子。清·錢大昕《恒言錄》卷六:“閭巷常諺:‘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萬頃良田,不如四兩薄福’。”
【家有萬千,小處不可不算】(諺)
家里縱然有千萬錢財,開支也要精打細算。指再大的家業,過日子也必須節制而有計劃,不可隨意浪費分文。明·破慳道人《一文錢》:“我一生錢癖在膏肓,阿堵須教繞臥床,便稱柴數米亦何妨。古人道得好:‘家有萬千,小處不可不算。’”
【家有梧桐招鳳凰】(諺)
梧桐:梧桐樹,傳說鳳凰鳥只在梧桐樹上棲息。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指家里有了梧桐樹,才能招得鳳凰來。比喻具有優越的條件,才能吸引來人才。范泉涌《李家灣的故事》:“就這條件?要啥沒啥,如何能引來人才。常言道:‘家有梧桐招鳳凰。’要想‘鳳凰’飛來,我們還是先栽好‘梧桐’要緊。”
〇也作①〔留得梧桐在,自有鳳凰來〕。張之《紅樓夢新補》八八回:“此事暫且放起。有老太太在,便困不住人。還是俗語說的好:‘留得梧桐在,自有鳳凰來。’你只聽我說,萬事且置度外,一意保養身子要緊。”②〔有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令狐泰《舊話重提》:“關外地廣人稀,要尋一個人,不是像大海撈針一樣嗎?俗話說:‘有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我看,我們雇上一伙玩雜耍的,走到哪兒就耍到哪兒,不愁引不來人。”③〔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楊書案《黃巢》三章:“一靜不如一動。待占了大同,不信李克用不眼饞。‘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
【家有賢妻,夫不吃淡飯】(諺)
家里有了賢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會過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賢妻,丈夫就得益無窮。《包公案》卷三:“巧妻若要揀夫,拙夫何從得妻?‘家有賢妻,夫不吃淡飯’。”
〇也作①〔家有賢妻,夫有閑逸〕。鄢國培《巴山月》一八章:“太太,未必有句俗話都不曉得,‘家有賢妻,夫有閑逸’嘛,我為何不清閑逍遙呢?”②〔家有賢妻,男人出息〕。出息:得益。成正和《淡綠色的站牌·筆禍》:“從來說:‘家有賢妻,男人出息。’桂花對丈夫百般體貼,家里事務不讓丈夫操心,對丈夫的事業幫助鼓勵,論功勞,有桂花一半。”
【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諺)
橫事:意料不到的災禍。指家里有賢惠的妻子,處事周到,防禍未然,丈夫自可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元·無名氏《盆兒鬼》一折:“你那里去?咱拿了他許多東西,他肯干罷?你且躲在黑影兒里,聽他說什麼話波。〔凈云〕好,好,好!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待我聽那廝說些什麼。”
〇也作①〔家有賢妻,男兒不做橫事〕。陳蔭榮等《興唐傳》一二六回:“常言說:‘家有賢妻,男兒不做橫事。’這玉花公主是個壓事之人,她怕單雄信聽說李世民到了,定要闖到御果園去捉拿他,那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②〔家有賢妻夫禍少〕。馬昭《醉臥長安》二章:“常言道:‘家有賢妻夫禍少。’將來,這賢女子不知會幫你排解多少煩惱和兇險呢!”③〔家無賢妻,必遭橫禍〕。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一部二五:“黎張一把沒拉住,看著‘惡水缸’的背影,無可奈何地感嘆一聲:‘唉!家無賢妻,必遭橫禍!’”
【家有一老,黃金活寶】(諺)
家里有一位老人坐陣,抵得許多金銀財寶。指老人生活經驗豐富,是家庭極為寶貴的財富。謝覺哉《愛父母》:“有句老話:‘家有一老,黃金活寶。’在這社會大改革的時候,老人的意見不可能都對,但在某些方面仍是‘活寶’。”
〇也作①〔家里有一老,炕頭坐活寶〕。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惱》三九:“你‘不聽老人言,必定有風險’。古人說的:‘家里有一老,炕頭坐活寶。’這是要從心眼里領會的話。”②〔家有老,是個寶〕。馬金《青年生活向導·家庭篇》:“‘家有老,是個寶。’這話一點不假。老人在家庭中,一般說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總是能幫助子女料理些家務的。”
【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諺)
全家上下一條心,就能買來黃金;一家人各懷二心,就會窮得連根針也買不起。指家人的同心協力是通往致富的康莊大道。明·徐《殺狗記》一九出:“俗諺云:‘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我若依了你的言語,背了大員外,使人送些錢與小官人,有何難處,只是于禮不可。”
〇也作〔家有一心,堆積黃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清·石天基《傳家寶》卷七:“‘家有一心,堆積黃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一家過活,全靠同心同力,辛勤本分,定然興旺。”
【家賊難防】(諺)
家庭成員中出了賊盜,那是最難防范的。泛指內部的壞人最難對付。《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曰:‘識得不為冤。’”白危《沙河壩風情》上一〇:“這種佃戶千萬要不得!自古道‘家賊難防’呀!”
〇也作①〔家賊難防,偷斷屋糧〕。偷斷屋糧:把家里的口糧都能偷光。《增廣賢文》:“家賊難防,偷斷屋糧。坐吃如山崩,游嬉則業荒。”②〔家賊難防,暗箭難躲〕。燕平《從前,當我年輕時……》二三:“‘這就叫家賊難防,暗箭難躲。’瘦師傅坐在酒缸邊,聽了半晌,插了這麼一句。”③〔家賊難防,外鬼難抓〕。劉紹棠《田家少閑月》一〇:“車輪飛轉走到半路,金三角大飯店突然一團漆黑,便知道有人暗中報信,趕到現場也是白跑一趟。家賊難防,外鬼難抓。副所長把一肚子惡氣都發泄在徐芝罘身上。”
【家中無鬼萬年安】(諺)
家里要是沒有鬼怪作祟,就會長久地平安無事。指家庭出了邪佞,就會衰敗。《吳三桂演義》一回:“俗語說得好:‘家中無鬼萬年安。’一家如此,何況一國。”
【家住山前識鳥音】(諺)
住在山前的人家,聽慣了鳥鳴,也就能辨識鳥音。比喻久處某一環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環境的情況。姜亦杰《自了漢的樂趣》:“俗話說:‘家住山前識鳥音。’他忽然想起,這間谷達達經常鳴叫的山邊有一塊玉米地,這陣子玉米快要熟了,何不去守地攆雀呢!”
〇也作〔久住山林辨鳥音〕。鄧有為《為了鄉鄰的安寧》二:“人常說:‘久住山林辨鳥音。’二弟,你去那里,人地兩生,還是讓大哥去,大哥對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人熟好辦事嘛!”
【家資多大禍多大】(諺)
家業資財的規模有多大,承擔的風險就有多大。指積財和招禍往往是并行的,戒人引起警惕。《風月夢》二四回:“這種事,秤也稱不得,斗也量不得。有句俗語:‘家資多大禍多大。’”
【夾褲改單褲——沒里兒】(歇)
里:諧“理”。指理虧。吳越《括蒼山恩仇記》四六回:“小清子也分開眾人,一步搶上前去,一躥躥到林炳跟前,指著鼻子就損起他來:‘怎麼啦?吃冰拉冰——沒化(話)啦?進了壇子胡同——悶啦?夾褲改單褲——沒里(理)兒啦?’”
【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歇)
賈:諧“假”。氏:諧“事”。形容十分虛假。楊朔《三千里江山》八:“李春三毛毛愣愣地說:‘我看你是賈家姑娘嫁賈家,賈(假)門賈(假)氏!明是熊蛋包,還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人家姚科長就是比你英雄,有什麼好說的。’”
〇也作〔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卞祖芳《廬山神女》:“‘哼!’她把頭一扭,‘別假惺惺的了!你當我不知道,不了解你嗎?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他媽的賈(假)門賈(假)氏(事) !’”
【假大空】(慣)
指虛假、夸大、空洞的內容。黎汝清《皖南事變》再版后記:“我國文學、史學都是在長期極左路線的影響下,不是造神就是畫鬼,好人始終好,壞人始終壞,假大空慣了,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傳統觀念,一旦面對真實就受不了。”劉紹棠《柳傘》四章二:“柳景莊惡狠狠地答道:‘假大空,高大全,衛東彪,柳下跖,誰知道你看中哪一個?’”
【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慣)
李鬼、李逵都是《水滸》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沒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殺死。指冒名頂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金庸《碧血劍》九回:“你可知你姑奶奶是什麼門戶?嘿嘿,假李鬼遇上真李逵啦。老實對你說,我們三人正是華山派的。”
【假馬賣了個真馬的價兒】(慣)
比喻把差的當好的來用。劉紹棠《豆棚瓜架雨如絲》二八章:“但是,馬連良坐了牢。沒人演得了喬玄,唱不了‘勸千歲殺字休出口’,梁菊鳴的干爹便賄賂北京的梨園公會主事人,保舉梁菊鳴頂缺,假馬賣了個真馬的價兒。”
【假戲真做】(諺)
戲文是假的,但演員卻要像真的一樣去表演。借指明知是假,卻要真做,以收到預期的效果。楊耀健《烽煙諜影》一:“假戲真做,給日本人來個迷魂陣。”
〇也作①〔假戲還得真唱〕。周恩惠《血手印》:“真真假假,他心中早已有數。但假戲還得真唱,取得血證,有如取得了保官符,他覺得氣壯了些。”②〔假戲只好真做〕。卞祖芳《高工奇遇記》三:“汪大雷‘不上路’,然而沒有他,自己準得今晚餓肚子,雖是假戲,現在也只好真做了。”
【價出口,貨出手】(諺)
價:價錢。指市場交易中,買方說定了價錢,賣方交出了貨物,就算成交,雙方不得反悔。侯樹槐《大地的留戀·酸甜的葡萄》:“什麼?你的葡萄?‘價出口,貨出手’,你紅口白牙,說話得給話作主,出手得給貨作主。”
【價高招遠客】(諺)
遠客:遠處的客商。只要肯出高價,路途再遠,也會有客商把貨送上門來。指只要舍得出高價,就不愁買不到缺貨。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額酬金,就不愁引不來人才。《三寶太監西洋記》七七回:“自古道:‘價高招遠客。’番子們圖我這一兩銀子,蜂擁而來,卻不一日之間,可以全得。”
【價一不擇主】(諺)
議定了的價錢,不再浮動,不論哪個顧主買去都一樣。指市場賣貨,重在信用,只有議定的價錢,沒有選定的顧主。《警世通言》卷二二:“況且常言‘價一不擇主’,倘別有個主顧,添些價錢,這副棺材買去了,我就失信于此僧了。”
【架橋撥火兒】(慣)
比喻挑撥雙方的關系,引起事端。《紅樓夢》六三回:“襲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兩句硬話村你,你再過不去。’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學壞了,專會架橋撥火兒。’”
【架舌頭】(慣)
比喻翻閑話,搬弄是非。《金瓶梅詞話》一二回:“旁人見你這般疼奴,在奴身邊去的多,都氣不憤,背地里架舌頭,在你跟前唆調。”
【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諺)
指舊時女兒一出嫁,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不能收回來,從此不再算是娘家的人了。《孽海花》二二回:“只聽這話還沒說了,忽有個老頭兒涎皮賴臉的接腔道:‘咦,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你倒怕了他!’”
〇也作①〔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二〇:“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只有你們家的姑娘,崽都生了,還有這副臉回娘家長住!”②〔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王玉龍《清泉曲》三五:“我關老三說出去的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往回收不是人養的!”③〔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張孟良《兒女風塵記》一部一九:“次日,小馬討飯走后,李掌柜又來天保床前放冷槍:‘想開點吧,早晚是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
【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諺)
嫁給雞,就得跟著雞飛;嫁給狗,就得跟著狗跑。舊指女子不論嫁給什麼樣的漢子,都得順從地跟人家過一輩子。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下:“杜少陵《新婚別》云‘雞狗亦得將’,世謂諺云‘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之語也。”
〇也作①〔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官場現形記》八回:“俗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嫁了我們撫臺做姨太太,我們都得稱你憲姨太太。”②〔嫁的雞,隨雞飛;嫁的狗,隨狗走;嫁的孤堆坐著守〕。孤堆:墳堆。元·武漢臣《老生兒》三折:“我嫁的雞,隨雞飛;嫁的狗,隨狗走;嫁的孤堆坐著守。我和你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一車骨頭半車肉,都屬了你劉家。”③〔嫁了毛蟲啃樹皮,嫁了螞蚱喝露水〕。《山西地方戲曲·探病》:“你干老爹一定親,干媽那敢吭一聲!還不是等著那‘嫁了毛蟲啃樹皮,嫁了螞蚱喝露水’!”
【尖擔——兩頭脫】(歇)
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指兩頭都落空。元·關漢卿《救風塵》三折:“那個婦人是我平日間打怕的,若與了一紙休書,那婦人就一道煙去了。這婆娘她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的尖擔兩頭脫?”
〇也作①〔尖擔擔柴——兩頭脫〕。《西游記》五七回:“八戒點頭道:‘我理會得。但你去,討得討不得,次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②〔扁擔沒扎——兩頭失塌〕。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二〇:“那邊聽說不是紅花親,定不肯要了,好吧,這下子那邊擋駕,這邊又不能轉去,落得個扁擔沒扎,兩頭失塌。”
【尖底甕兒——一撞便倒】(歇)
本指尖底的甕不穩,撞一下就倒;轉以形容立足不穩或虛弱不堪,禁不住碰撞。明·王衡《郁輪袍》三折:“〔生〕大王,則我今日學得個啞謎兒,試與俺兄弟們答問咱。你見關大王賣豆腐來?〔眾〕見來,人硬貨不硬哩。〔生〕你見尖底甕兒來?〔眾〕見來,少不得一撞便倒哩。”
【奸不廝瞞,俏不廝欺】(諺)
奸:歹的。廝:相。俏:好的。不論好歹,不相欺瞞。指打消一切顧慮,把真情告訴對方。《水滸全傳》二回:“奸不廝瞞,俏不廝欺。小人不姓張,俺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便是,這槍棒終日搏弄。”
【奸情出人命,賭博出賊星】(諺)
見“賭近盜,奸近殺”。
【奸生殺,賭生盜】(諺)見“賭近盜,奸近殺”。
【肩膀端著一個腦袋】(慣)
指跟普通人一樣,沒什麼區別。浩然《艷陽天》一二六章:“馬之悅說:‘這倒也是實話。我是肩膀端著一個腦袋的人,我也得靠你們過日子。’”
〇也作〔兩個肩膀頂著個腦殼〕。馬憶湘《朝陽花》一二章四:“‘你們猜,哪個來了?’‘我曉得。’王德民慢吞吞地說:‘兩只手,兩條腿,兩個肩膀頂著個腦殼的人來了!’”
【肩膀寬】(慣)
形容人能力強,能擔起重任。柳青《創業史》九章:“要不是生寶肩膀寬,擔起俺常年互助組這一攤子生活問題兒,你看我犯愁不犯愁?”
〇也作〔肩頭硬〕。浩然《艷陽天》五七章:“焦淑紅說:‘焦克禮,小樂再弱,也是咱們自己人!’韓百仲說:‘得從自己人里邊挑肩頭硬的!’”
【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
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不會結成真正的親戚關系。郭澄清《大刀記》一卷一五:“‘俗語是實話——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永生說,‘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富人見窮人,是親不認親。’”
〇也作〔肩膀齊,為兄弟〕。陳蔭榮等《興唐傳》三六回:“常言:‘肩膀齊,為兄弟。’借我表哥的光兒,咱們哥兒倆還得多多親近呢。”
【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慣)
指只知道吃。浩然《艷陽天》三九章:“焦慶媳婦嘆口氣:‘唉,啥法子呀!孩子多,勞力少,哪個不是肩膀頭子扛著一張嘴呀!’”
【肩膀一邊齊】(慣)
指各方面的情況、條件都差不多。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告訴你,只要你肯送禮,你幾乎永遠不會碰到搖頭的人!只要他不搖頭,他——無論他是怎樣高傲的人——便和你我站得肩膀一邊齊了!”
【肩不動膀不搖】(慣)
形容什麼也不干。楊沫《青春之歌》二七:“咱們莊稼人一顆汗珠摔八瓣,好容易打下的糧食,伍仁貴那老家伙肩不動膀不搖,手一伸就抓撓過去啦。可是他還倒打一耙,說咱們農民吃的是他的!”
〇也作①〔肩不擔擔,手不提籃〕。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部六:“人家命好,肩不擔擔,手不提籃,還能吃香的,喝辣的,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高大瓦房,寬大院套。”②〔肩不挑擔,手不提籃〕。梁斌《烽煙圖》六:“不像那些肩不挑擔,手不提籃的人,吃盡了天下的好東西,臉上永是黃黃的,枕頭邊離不開藥罐子。”③〔手不提籃,肩不擔擔〕。陳登科《風雷》一部一章:“這個人從小討飯,手不提籃,肩不擔擔,討一口吃一口,把他也養成一身懶骨。”
【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慣)
指什麼活也干不了或不會干。《何典》六回:“雖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吃飯著衣裳,我卻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百無一能,教我去做什麼?”劉紹棠《京門臉子》一章七:“老東西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叫他張著嘴喝西北風去吧!”
〇也作①〔肩不能挑,背不能負〕。《宦海》一〇回:“這班兵勇,平日都是游手好閑慣的,一旦裁撤了他的口糧,肩不能挑,背不能負,還要喝口黃酒,抽幾口大煙,哪里有什麼謀生的道路。”②〔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③〔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茅盾《走上崗位》二:“仲翁,我就這麼盡心力而為之,只差件事:我不會動粗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揀高枝兒飛】(慣)
比喻巴結攀附有權勢、有地位的人。《紅樓夢》五五回:“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揀了芝麻丟掉西瓜】(慣)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揀日不如撞日】(諺)
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與其挑個好日子辦事,不如現在辦好。《粉妝樓》一回:“自古道:‘揀日不如撞日。’就是今日,求柏兄一紙庚帖,豈不更妙!”
【揀有頭發的揪】(慣)
頭發:比喻把柄、短處。比喻挑有把柄的或軟弱的欺負。《二刻拍案驚奇》卷一〇:“昨日我要那孩子也著個字的,而今揀有頭發的揪。過幾時,只與那孩子討。等他說沒有了,就告了他。”
〇也作〔揀有頭發的抓〕。《儒林外史》五回:“衙門里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飯吃,他們做事只揀有頭發的抓。若說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緊了。”
【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諺)
聚寶盆:聚斂財寶的盆,指積存。搖錢樹:搖落金錢的樹,指創收。指儉和勤是相輔相成的,儉能積存,勤能創收,能創收又能積存,自然就能致富。杜道德《臘八粥》:“要想日子富,雞叫離床鋪。儉是聚寶盆,勤是搖錢樹。”
〇也作〔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張道余《兩親家》:“手頭沒有個三千五千,碰到要緊事就會手忙腳亂。這真是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撿到筐里就是菜】(慣)見“搭在籃里就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撿得一根針,帶掉一斤鐵】(慣)
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東西。《繪芳錄》一四回:“穆氏方知道他女兒東西暗中貼了二郎。這一氣非同小可,自己不住捶胸大哭,連呼肉痛,俗說‘撿得一根針,帶掉一斤鐵’。”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慣)
比喻抓了次要的,丟了主要的,主次不分。梁斌《翻身記事》三〇:“(李蔚)做起工作來還肯干,就是沒有底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〇也作〔揀了芝麻丟掉西瓜〕。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一二章二:“自己也知道用腦子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也能擺出這種或那種矛盾,所差的是抓不住關鍵,往往是這也有理那也有理,有時候揀了芝麻丟掉西瓜。”
【剪不斷理還亂】(慣)
既難以割舍,又梳理不順。形容人的心理活動或感情很復雜。也形容頭緒太多,難以理清。后唐·李煜《相見歡》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丁玲《關于立場問題我見》:“冰心的作品給我們的是愉快、安慰,在思想和情感上使我們與家庭建立許多瑣細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劉紹棠《孤村》五〇:“我多想回鄉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親口問一問。眼里的村,心上的人;剪不斷理還亂,是鄉愁。”
〇也作〔扯不斷理還亂〕。黎汝清《皖南事變》代后記七:“這就是我對皖南事變多年來眾說紛紜扯不斷理還亂的主要分歧點的總概括。”
【剪草除根,萌芽不發】(諺)
指除草必須連根除掉,才能除得徹底。比喻必須從根本上消除禍患,不使它有再滋生的機會。元·張國賓《合汗衫》三折:“只是我偏生見那小廝不得,常是一頓打就打一個小死,只要打死了他方才稱心,卻是為何?常言道:‘剪草除根,萌芽不發。’”
〇也作①〔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金瓶梅詞話》二五回:“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就是你也不耽心,老婆他也死心塌地。”②〔斬草除根,萌芽不發〕。元·楊暹《西游記》二出:“我想要這賊種做什麼?我在這江邊住坐,若有些蹺蹊,不是好事。必須斬草除根,春到萌芽不發。”③〔斬草須除根〕。許嘯天《清宮十三朝演義》四回:“如今我們把都督一家人殺得干干凈凈,只漏了這賊范察。從來說:‘斬草須除根。’如今新都督派我來把范察哄進城去,那時連你也有重賞。”
【剪牡丹喂牛】(慣)
比喻糟蹋、浪費貴重的東西。元·無名氏《度柳翠》二折:“我本待對楊柳聽蟬……好也啰!他卻待剪牡丹喂牛。”
【見不得溝,過不得梁】(慣)
形容沒見過世面,沒經歷過挫折。劉江《太行風云》五〇:“看人家三哥,十幾年沒回家,回來只住了三天兩后晌就走了。鬧了八輩,敢情咱們一些人才是見不得溝,過不得梁!”
【見縫就下蛆】(慣)
比喻一有機會就搞破壞或做壞事。劉紹棠《荊釵》三二章:“‘閻小蕙兒這個攪屎棍子,怎麼見縫就下蛆?’牛蒡氣歪了臉。”
【見縫子就鉆】(慣)
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鉆營活動。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李老人答應給幫助,并且囑咐老友千萬不要聲張,因為消息一傳出去,馬上會有日本人搬來。北平已增多了二十萬日本人,他們見縫子就鉆,說不定不久會把北平人擠走一大半的!”
〇也作〔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浩然《艷陽天》七六章:“馬老四說:‘嘿嘿,就是有那麼一伙人,安下壞心眼兒要拆咱們農業社的臺,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什麼手腕兒都使得出來!’”
【見怪不怪,其怪自壞】(諺)
見到怪異的現象,不覺得它怪異,這怪異就會自己消失。指怪異現象的產生,往往由于人認識上的錯覺,一旦恢復正常,怪異便不復存在。宋·洪邁《夷堅志》卷二六:“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〇也作①〔見怪不怪,其禍自解〕。明·李素甫《元宵鬧》四折:“〔副〕員外何不請一個算命先生,將流年八字推算推算,以明吉兇?〔小生〕咳,你又多言了。員外不要聽他,自古見怪不怪,其禍自解,何須算命!”②〔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紅樓夢》九四回:“賈赦便說:‘依我主意,把他砍去,必是花妖作怪。’賈政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去,隨他去就是了。’”③〔見怪非怪,其怪自害〕。明·無名氏《白兔記》六出:“〔旦上〕見怪非怪,其怪自害。〔外〕女孩兒因甚出閨門?〔旦〕怪哉怪哉真怪哉!見五色蛇兒墜紫青紅,一步步趕來后,影也無蹤!”
【見過鬼怕黑】(諺)
傳說鬼是在黑暗中活動的,見過鬼的人怕黑暗。比喻遭受過驚嚇或蒙受過打擊的人,遇到相類似的境況就不免心驚膽戰。陳殘云《香飄四季》二二章:“俗話說:‘見過鬼怕黑。’她是個受過騙的人,心靈中不免留著痛苦的舊痕。仔細一想,又害怕起來。呆了大半天,暗暗地哭了一場,不敢表示態度。”
【見好就收】(諺)
事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取得應得的效果時,應及早收住,以免做過了頭。指人貴知足知止,不可貪得無厭。王樹森《鳳城創業者》:“有句民諺,叫做‘見好就收’,辦企業也是這樣。”
【見了風就是雨】(慣)見“聽風就是雨”。
【見了火的蠟——軟了】(歇)
本指蠟熔化后變軟,轉指人遇到強手,態度由硬變軟。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九:“平日汪世榮好神氣,你們看他剛一見咱們,還想給咱們耍威風,怎麼一下就像見了火的蠟一樣,軟了,又打躬,又作揖?”
【見了龍王爺】(慣)
指人被淹死。含詼諧意。李曉明等《平原槍聲》一四:“老孟聽罷說:‘要不是你們來得巧,我們說不定已經見了龍王爺啦!’”又二六:“小李和趙振江早擁抱在一起,小李激動地又帶點開玩笑的口氣說:‘我還以為你見了龍王爺呢!’”
【見了旋風就是鬼】(慣)見“抓住旋風就是鬼”。
【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歇)見“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找話”。
【見苗三分收】(諺)
苗:禾苗,秧苗。三分收:三分收成。見到禾苗從土里長出,收成就有幾分希望。指農作物要緊的是保苗,禾苗成長了,莊稼才能豐收。方紀《老桑樹下的故事》一四:“‘見苗三分收。’人們高興地說,‘今年也許餓不死了。’”
〇也作①〔見苗就有三分收〕。劉江《太行風云》五一:“節令不饒人。要是擔水點種,見苗就有三分收。指望龍王爺辦事,那可就沒期程了。”②〔有苗三分收〕。周而復《上海的早晨》二部三九:“有苗三分收。苗長得這麼好,豐收有希望了。”
【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慣)
比喻到處求人幫忙,不放過可利用的機會。劉紹棠《地火》二九:“盛千翠故意拉著長腔兒,說:‘你有一張厚臉皮,還不會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嗎?’”
〇也作〔見著廟門就燒香〕。劉紹棠《青藤巷插曲》一三:“對岸煙村有三個副業工廠,早就想請個工程師當家;到縣城見著廟門就燒香,沒有一位肯下界。”
【見貧休笑富休夸,誰是長貧久富家】(諺)
見窮家別笑他窮,見富家也別夸他富;因為窮不會常窮,富也不會久富。指窮富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可嫌貧愛富。元·王實甫《破窯記》一折:“我輩今日之貧,豈知他日不富;爾等今日之富,安知他日不貧乎?古語有云:‘見貧休笑富休夸,誰是長貧久富家。’”
〇也作〔窮休笑,富休夸,沒有長貧久富家〕。趙明《路由人走》:“生活就是這樣:父輩遭遇困窮,兒輩往往會激發向上;兒輩創了業基,孫子輩便會坐享其成,揮霍浪費,敗壞家業。俗諺說‘窮休笑,富休夸,沒有長貧久富家’,這是有道理的。”
【見錢眼就鉆】(慣)
比喻利用各種機會撈取錢財。王忠瑜等《驚雷》一八章:“任振榮繃著臉說:‘咱不干那種見錢眼就鉆的骯臟事,咱要搞社會主義哩!’”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慣)
①形容人處世圓滑。張恨水《金粉世家》四六回:“玉芬道:‘惟其他們是一路的人,我們有話才可以托他去說。鵬振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李劼人《大波》四部二章九:“葛寰中認真地點點頭道:‘老侄臺的意思,我懂得。但為了順應潮流,當然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才行啊!’”②形容人能隨機應變。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四章二:“金環作為地下工作的交通員,登山渡水,登城上府,跨封溝鉆炮樓,來往穿梭,出生入死,廢寢忘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她是多麼不容易喲!”
〇也作①〔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陳登科《風雷》一部二〇章:“這你放心,我是在莊上長大的,什麼人還不擺在我的心里,我知道見到什麼人該說什麼話。”②〔見一種人說一種話〕。黎汝清《皖南事變》一九章三:“陳布雷笑笑說:‘那是說他見一種人說一種話,后來不是還流傳著一副對聯嗎?’”
【見人挑擔弗吃力】(諺)
弗:不。吃力:費力。比喻凡事不經過親身實踐,就不知其中的甘苦。《何典》五回:“這里到鬼門關,又不是三腳兩步路,百步無輕擔的,旁人看了,只道是見人挑擔弗吃力。”
〇也作①〔見人挑擔不吃力,自家挑擔重千斤〕。柴力《看和做》:“你袖著手兒看人家搬石頭,自然不覺得累;如果捋起袖也和大家一起搬,那感覺當然就不一樣了。這就是俗話說的:‘見人挑擔不吃力,自家挑擔重千斤!’”②〔看人挑擔不費力,自己挑擔壓斷筋〕。程圓圓《不要站在生活圈外說話》:“常言道:‘看人挑擔不費力,自己挑擔壓斷筋。’何以‘不費力’?是擔子沒有壓在自己的肩膀上。所以,有了實踐,有了感受,然后再發言,自然就不會輕飄飄了。”③〔看人挑擔不費力,自己挑擔重千斤〕。張作為《原林深處》上一章:“天大的困難也只有靠自己去克服了,‘看人挑擔不費力,自己挑擔重千斤’,怎麼辦?”
【見人下菜碟兒】(慣)見“看人下菜碟兒”。
【見上黃河也不死心】(慣)
形容非常頑固,即使知道錯了也不改變。康濯《東方紅》一四章四:“占富我說你呀,有的人是不見黃河不死心,你怕是見上一萬回黃河也不死心!”
【見蛇不打三分罪】(諺)
比喻見到壞人壞事而不揭發,不斗爭,這就是一種犯罪。陳蔭榮《興唐傳》一〇六回:“常言說:‘見蛇不打三分罪。’你不打死楊林,他反過來還要殺死義軍,禍害百姓。”
【見世面】(慣)見“經風雨,見世面”。
【見死不救,牲畜不如】(諺)
指見人有危急就應該立即伸手救援。嚴霞峰《況公案》五六回:“此人定有難言之隱,才三番兩次尋死。俗話說的:‘見死不救,牲畜不如!’我不救他,更有何人?”
〇也作①〔見死不救,折福減壽〕。折:減損。張石山《單身漢的樂趣·高村四老漢》:“‘趕快送醫院,這還有啥說的!’說者自我解嘲地聳了聳鼻頭,‘見死不救,折福減壽!’”②〔見死不救,無親無厚〕。王中文《將軍舞》五六回:“看樣子,聽口氣,她就是婆婆的親人。俗話說:‘見死不救,無親無厚!’她可能是個良家女子?”③〔見死不救是小人〕。劉紹棠《孤村》三二:“‘見死不救是小人。事到臨頭我怎能袖手旁觀?’郝二嫂子目光灼灼刺人,‘樹葉落下來您怕砸破頭,千刀萬剮我一人當!’”
【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慣)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見臺階就下】(慣)
比喻及時尋找機會擺脫困境。老舍《四世同堂》六:“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兩個——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顧主兒;那麼,既得到桐芳的同情與照應,也該見臺階就下。”
【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歇)
影戲人子:皮影戲中用皮或紙剪成的人物,也叫影戲人兒。指明擺著的這麼回事兒,就是不去說破它罷了。《紅樓夢》六五回:“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賈璉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馬吊嘴的,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你別油蒙了心,打諒我們不知道你府上的事。這會子花了幾個臭錢,你們哥兒倆拿著我們姐兒兩個全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了。’”
【見天日】(慣)
①比喻擺脫了艱難的處境,見到了光明。《紅樓夢》六九回:“于是尤二姐自此見了天日,挪到廂房居住。”梁斌《壯志未酬老不休》:“這部小說完成之日,正當‘四人幫’覆亡之時。可幸,這部書可以見著天日了。”②比喻把隱藏著的事情公示于眾。浩然《艷陽天》一三八章:“你敢把你干的骯臟勾當,把你心里想的鬼算盤,全都抖落出來見見天日嗎?”
〇也作①〔見青天〕。梁斌《紅旗譜》一八:“運濤領兵一到,老奶奶見著孫子了,老母親見著心上的兒子了,父子團圓,土霸打倒,窮苦人見青天,不是兩全其美!”②〔見太陽〕。梁斌《翻身記事》八:“王海說:‘過去老是覺得身上冷森森的,今天才見著太陽了,身上一下子暖和過來。’”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諺)
牢:羊圈。見到兔子回頭叫狗去追,這不算晚;羊被偷走趕緊加固羊圈,也還不遲。指發生了失誤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仍不失為明智之舉。《戰國策·楚策四》:“莊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為之奈何?’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〇也作①〔亡羊而固牢不為遲,見兔而呼狗不為晚〕。《太平御覽》卷四五七引《新序》:“楚王亡失江漢鄢郢之地,乃使召莊辛。辛曰:‘庶人有稱曰:亡羊而固牢不為遲,見兔而呼狗不為晚。湯武以百里王,桀紂以天下亡。’”②〔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陶行知《試驗主義與新教育》:“然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全國學者,茍能盡刷其依賴天工、沿襲舊法、率任己意、儀型外國、偶爾嘗試之舊習,一致以試驗為主,則施之教育而教育新,施之萬事而萬事新,未始非新國民之大計也。”③〔亡羊治牢,為時未晚〕。汪運衡等《鐵臂金刀周侗傳》二三回:“俗話說:‘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亡羊治牢,為時未晚’。若待張奇大軍破湖,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見橐駝謂馬腫背】(慣)
橐(狋狌ó)駝:駱駝。看見駱駝以為是馬背腫了。比喻對不知道的事物憑主觀想象得出結論。《聊齋志異》唐夢賚序:“諺有之云:‘見橐駝謂馬腫背。’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矣。夫人以目所見者為有,所不見者為無,曰此其常也。倏有而倏無則怪之。”
【見閻王】(慣)
閻王:迷信指管地獄的神。指死亡。《何典》三回:“還虧錢可通神,方能泥補光鮮。尚不能財去身安樂,接連又是一場瘟疫大病,就免不得拋妻棄子,一雙空手見閻王矣。”
〇也作①〔見閻羅王〕。金庸《鹿鼎記》七回:“啊喲,他吃了我的加料藥粉,雖然中毒,可不是翹辮子見閻羅王,卻是發了瘋!”②〔見閻王爺〕。老舍《四世同堂》五二:“別惹急了我喲!我會教你們三不知的去見閻王爺!”
【見一半兒不見一半兒】(慣)
指看見的事裝作沒看見。《金瓶梅詞話》七三回:“楊姑娘道:‘姐姐們見一半兒不見一半兒罷。’”《紅樓夢》六一回:“況且自己又三災八難的,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到了六七個月還掉了,焉知又是素日操勞太過,氣惱傷著的。如今乘早兒見一半不見一半的,也倒罷了。”
【見一面,分一半】(諺)
指遇到了分外的財物,凡碰見的,人人都有權利分享。常用作分吃別人食物的戲謔語。常志等《快板書西游記》六四回:“俗話說得好:‘見一面,分一半。’快把你們劫來的金銀拿出來,咱們平半兒分分吧!”
〇也作①〔見了面,分一半〕。柳杞《戰爭奇觀》一四章:“這里的俗話:‘見了面,分一半。’現在大家相見了,就各分一半吧。”②〔見面分一半〕。《包公案》六七回:“‘二位辛苦了!’蔣平笑嘻嘻地說,‘常言說“見面分一半”嘛!’”
【見著禿子不講瘡,見著瞎子不講光】(諺)
見了禿子,不要提說“瘡”字;見了瞎子,不要提說“光”字。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犯了別人的禁忌或觸及別人的隱私。呂鑒生《直言與忌語》:“有的事,該直言的就直言,該回避的就回避,這不能一概而論。俗話說:‘見著禿子不講瘡,見著瞎子不講光。’”
【賤蚌生珍珠】(諺)見“老蚌出明珠”。
【賤里買來賤里賣,容易得來容易舍】(諺)見“容易得來容易舍”。
【賤陀螺——不打不轉】(歇)
陀螺:海螺形玩具,木制,玩時用繩子或布條纏繞后用力抽開,使直立旋轉,越抽打轉得越快。本指陀螺不抽打就不轉,轉喻不施加壓力或不來硬的就不聽從。葉永烈《國寶奇案》一二:“馴猴演員用指揮棒狠狠敲了一下猴子的屁股,這時,小猴子才練習走鋼絲。小丑哈哈地笑了,說了聲:‘賤陀螺——不打不轉!’”
〇也作〔賤陀螺——不打不得轉〕。楊佩瑾《霹靂》二五章:“王司令要抬舉你,你……不識抬舉,膽敢笑王司令!賤陀螺,不打不得轉,給我拉下去打!”
【箭在弦上——不能不發】(歇)
比喻情勢緊迫,不能不做某事。田漢《武則天》一〇場:“武則天:……有道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若不趁此下手,我武媚娘性命尚且難保,焉有得志之時?”
〇也作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三國演義》三二回:“操謂之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茅盾《腐蝕》:“如果說昨晚上我又做了對他們不利的事,那才是笑話。幾句話算得什麼,而況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②〔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明·屠隆《曇花記》一六出:“真君,真君,你與蕭黃流有甚分義,直恁這般庇護他,難道我孟豕韋就不做了?自古道:‘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真君,有罪了。”
【箭在弦上,話在嘴邊】(慣)
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說出來的時候。周而復《上海的早晨》三部四〇:“她覺得他忽然變成小孩子似的,忍不住要笑出聲來,說:‘我答應你。’箭在弦上,話在嘴邊。她不能不說了,可是這樁事體怎麼好開口呢?”
【江河不滿漏卮】(諺)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江湖一把傘,容吃不容攢】(諺)
江湖:舊時指各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攢:積攢,積存。指走江湖的人只能混碗飯吃,很難積攢錢財。可平《另一塊天地》:“俗話說:‘江湖一把傘,容吃不容攢。’陳爾旦有了十兩銀子的意外收入,就把設攤行業的事擱下了。”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諺)
江山:江河山川。稟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賦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變,人的本性卻難改。明·徐《殺狗記》二出:“往往觸忤卑人,屢加訓責,他縱無怨恨之心,奈絕無順從之意,正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〇也作①〔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觀音菩薩傳奇》五回:“本來呢,古人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又說:‘三歲定終身。’這就是說,人的生性,從小到老,是永遠不會改變的。”②〔山河易改,本性還在〕。元·無名氏《冤家債主》一折:“想這廝不成才,因此上各自兒分開,隨你商量做買賣。常言道:‘山河易改,本性還在。’”③〔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老舍《青年突擊隊》二幕二場:“〔郝誠〕對!工程師,沉住了氣,你太愛著急。〔佟工程師〕‘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說干就干!”【江水不犯河水】(諺)見“井水不犯河水”。
【將本求利】(諺)
做生意先得籌集本錢,有本錢才能生出利潤。指做生意為的是求取利潤,而投入資本是求取利潤的先決條件。《官場現形記》五二回:“況且這個礦明擺著是個發財的事情,料想人家不至于不肯來。但是兄弟有一句話說:利錢總應該發給他們。俗語說得好:‘將本求利。’有了利錢,人家自然踴躍了。”
【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諺)
跼(犼ú):蜷曲。將要起飛的大鳥,總要先斂起翅膀;將要迅跑的走獸,總要先弓起腳。比喻人在即將采取大的行動之前,總有短暫的靜默。明·楊慎《丹鉛余錄》卷八:“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將噬者爪縮,將文者且樸。”
〇也作〔將飛者翼伏,將噬者爪縮〕。噬(狊犺ì):咬。劉彥林《春風得意》一五章:“你當然明白,猛虎蹲下,并不是向人鞠躬。‘將飛者翼伏,將噬者爪縮’,這是常識。”
【將軍額前跑開馬】(諺)
將軍的前額很寬闊,足以跑開馬匹。指有地位、有度量的大人物,最能寬恕別人,最有容人之量。《包公案》四九回:“常言說:‘將軍額前跑開馬。’不是大將軍,能長這麼寬的腦門兒麼?”
〇也作①〔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薛丁山征西》三六回:“常言說:‘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嫂子你是大將有大度,千萬不能與我哥哥一般見識。”②〔將相頭頂堪走馬,公侯肚里好撐船〕。凌力《少年天子》四章:“相公,我不講‘將相頭頂堪走馬’,也不說‘公侯肚里好撐船’,只說本朝入關便連歲開科,科場考官取士盡是漢人,早已為山左諸老大所忌恨。”
【將貓兒食拌貓兒飯】(慣)見“割貓兒尾拌貓兒飯”。
【將貓兒尾拌貓兒飯】(慣)見“割貓兒尾拌貓兒飯”。
【將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慣)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將心比,都一理】(諺)
遇到事情,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別人的心,就容易做到合乎情理。指人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就能理解與寬恕別人。王新民《莫把麥客當外人》:“常言道:‘將心比,都一理。’當掌柜的拍著胸口想一想,換上你給別人幫忙割麥,人家對你冷眼刻薄對待,你會咋樣?”
〇也作〔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孝廉等《血染鳳陽宮》一八回:“人活在世上,要緊的是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