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接觸《周易》的時候,許多人對占、卜、筮三個字傻愣愣地分不清,更被“占卜”、“占筮”、“卜筮”這些概念繞暈了。
迄今為止,三個字的意思都表示預測。
但是古代,在文字意義上,占、卜、筮三者是有區別的,研究《周易》一定要辨明。
卜,用火灼燒龜殼的背面,其正面會出現裂紋。占卜師會觀察龜殼裂紋的縱橫走向,判斷吉兇。《周禮·大卜》注云:“問龜曰卜。”卜、又叫做龜卜。
筮、使用蓍草根據《周易》64卦預測吉兇。《說文》:筮,易卦用蓍也。筮就是《周易》的預測方法。筮又叫蓍筮。
占,《說文》:占,視兆問也。占是預測的統稱、總稱,囊括卜與筮,以及用銅錢、骨牌、星象...預測都是占。占卜、占筮、占卦、占星...都是預測吉兇的手段。
2.
對于卜和筮,古人認為“小事則筮,大事則卜”。
卜和筮兩者并不是一個系統,卜比筮有更久遠的歷史。
據《漢書·藝文志》 “龜書五十二卷。夏龜二十六卷。南龜書二十八卷。巨龜三十六卷。雜龜十六卷”。
《夏龜》就是夏朝的卜書,《南龜書》是商朝的占卜書,《巨龜》是周朝的占卜書。
這些書都已經全部遺失不可考據,而夏朝還沒有文物證明其存在。
所以,龜卜目前最早可以追朔到商朝。
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顯示,國家的對外戰爭、田獵、耕作、祭祀都事先通過龜作為靈媒,預測吉兇運勢,龜卜的流行興盛是后世所不及的。
在當時殷商作為天下最先進文明的地區,自然可以大肆使用材料珍貴的龜殼進行占卜。
3.
但是 “四夷各異卜”,在民間、邊緣地區,沒能擁有大量的烏龜,自然要找代替品。
在那時祭祀通常使用茅草,茅草也被認為有通靈的作用,于是跟茅草成分相似的蓍草就成為了廉價的代替品。
把蓍草與卦象結合起來進行預測的始作俑者,就是周文王。
按《史記》記載,武王伐紂之前,用龜卜預測勝負,結果是不吉,而且天降大雨,士兵都在籠罩在一片恐怖之下。
但是用蓍筮預測,結果卻是吉利的!
一般來說,占卜與占筮的結果出現矛盾,都是以占卜為準,因為龜的靈性比草木要高。
姜太公卻不管什麼龜的,草的,堅決督促周武王出戰,趁著殷商的軍隊東征,后方虛空,采取主動進攻。
不知道是不是商紂王太殘暴,這一次上天都罩不住他。
在牧野之戰,西周打敗了殷商,改朝換代!龜失準了!蓍草反而靈驗!
是蓍草占筮,顯示周朝是天命所歸!
周人為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在廟堂之上引進了蓍筮。
從此,占筮與占卜并行使用,以筮代卜在西周出現轉折點。
4.
周朝的禮教畢竟是繼承殷商,使用龜占卜,已經成為深入人心傳統習慣,更是身份的象征,一時間不能改變。
所以,龜卜在整個周朝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周武王在遷都之前,事關重大,關乎國運,也繼續使用龜占卜,才決定在鎬京定都。
晉獻公娶驪姬之前,使用龜卜的結果是不吉, 蓍筮是吉。
就像武王伐紂之前,卜與筮的結果出現矛盾。
那怎麼辦呢!?巫師說:“筮短龜長,不如從長。”
動物的靈性要高于植物,如果結果出現矛盾,那當然是聽龜卜的結果。
但是晉獻公很可能已經色迷心竅。
沒有聽從巫師的建議,還是娶了驪姬,結果這一次應驗的是龜卜的不祥,后來引發了晉國的動亂。
讀過《論語》,或許記得孔子評價臧文仲,說: “臧文仲居蔡, 山節藻棁, 何如其知也?”
蔡就是大烏龜, 臧文仲將大龜藏在裝飾華麗的屋內, 把它視為寶貝。孔子抨擊他窮奢極欲,不是東西。
這段話證明,直到春秋末期,龜卜相比蓍筮依然是絕對的優勢地位。
5.
到了西漢武帝時期,朝廷設立五經博士,《周易》躋身廟堂成為官方經典。
占筮依靠著經學得以廣泛輻射傳播,被知識分子所接受。
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戰亂,上古的龜卜書籍遭到戰火散失湮滅。
占筮卻在《周易》的基礎上,理論不斷發展創新。
終于到了北宋,朝廷廢除了“太卜”這個職位, 龜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殘余的資料僅在《尚書》、《左傳》、《史記》...等幾本書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好了,總結今天的內容。
占、卜、筮在今天都泛指預測,但在古代是不一樣的。
占是預測的總稱,包括了卜、筮、銅錢、骨牌、星象...乃至各種旁門左道的預測方法。
卜是灼燒龜殼,觀察龜殼的紋理預測吉兇。
筮是通過蓍草根據周易的64卦進行推演預測。
龜卜目前有出土文物證明可以追朔到商朝,在當時社會各方面都廣泛使用。
占筮是源自民間或者邊疆地區,并在武王伐紂之前,用占筮預測得吉利的征兆,為了證明合法性推行占筮。
但是西漢之前,人們都是習慣大事占卜、小事占筮。
《周易》成為五經之后,天平才開始向占筮傾斜。
到了北宋,龜卜徹底退出歷史,占筮成為主流。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