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如果說以湖田窯為代表的青白瓷使得景德鎮在窯廠林立的宋代占有一席之地,那麼明清時期御窯廠的建立不僅使景德鎮逐漸成為全國的陶瓷中心,還將中國制瓷技術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皇家瓷廠遺存,從明清兩代的皇家御窯,到“江西瓷業公司”、景德鎮市政府辦公地,再到這些年新建成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在數百年風云變幻中幾經變遷的景德鎮御窯廠如今又是何樣的面貌,在2020年建成對外開放并成為當地文化地標的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將如何用一場展覽講述擁有600年歷史,歷經明清兩代輝煌與滄桑的御窯廠背后那些沉寂已久的故事?帶著種種疑問與好奇,“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前不久走訪了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與御窯博物館。
“御窯博物館將通過展示歷代官窯出土的實物標本,再現從元代浮梁磁局到明清兩代官窯的整個歷史發展脈絡。由于御窯博物館是在明清御窯廠遺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在展陳設計上會比較特殊。比如一般的博物館以展示單個傳世的經典藏品為主,御窯博物館會把同一種器物類型的幾十個標本展示出來。通過這樣的展示,觀眾就能發現它的生產過程以及精品揀選的標準。”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目前前期工作都準備完畢了,包括展覽大綱的撰寫和展陳的設計,預計在春節以前完成布展對外開放。”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外景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供圖
(一)
在拍賣場以天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的成化斗彩雞缸杯,綜藝節目中憑借高超的制瓷工藝成為“文物網紅”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那些被文博界珍藏、受收藏界追捧,這些年持續成為焦點的明清官窯瓷器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景德鎮御窯廠。
御窯廠全景
2020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海報
清康熙 黃地紫綠龍折枝花卉紋折沿大盤
據《浮梁縣志》載:“珠山,在景德之中獨起一峰,高數十仞,綿亙數里,峰巒遙列,俯視四境。相傳秦時番君登此,謂立馬山。至唐因地繞五龍,為珠山。元末于光據之為行臺,號蟠龍山。明稱纛山。后為御器廠鎮山。”自明初設立以來,延續明、清兩代,歷時600余年的御窯廠集中了最優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藝,最精細的原料,最充足資金,燒造出了許多精美絕倫的瓷器。
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示意圖
站在景德鎮市中區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馬路邊,一面是車水馬龍,半新不舊的現代商業街區,一面是綠蔭掩映,森森然不可侵犯的官家門樓建筑,當下與歷史在此處的交匯讓人頓覺有一種穿越時空之感。
大門前一塊寫著“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巨大紅褐色地標裝置赫然屹立在空地上,透過裝置中鏤雕的如洪武、宣德、成化、雍正、乾隆等御窯廠歷經明清歷代皇帝的年號,可以看到正前方一個仿明清衙門的門樓建筑上方行書寫著御窯廠三個大字,大門的兩邊掛著一副對聯:“窯爐風火越千年,御器聲華蜚萬國。”
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門前的巨大紅褐色地標裝置
進入景德鎮御窯廠國家遺址公園,穿過入口右側宣德、正統、明中晚期至民國的小型作坊遺址,是一棟兩層樓高的老式辦公樓,與周邊的粉墻黛瓦、遍布的明清遺址相互呼應,別有一種味道。據介紹,經過百年的風云變幻,近現代以來,明清御窯廠地面建筑幾近不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御窯廠曾是景德鎮的行政中心,成為市政府辦公地,并興建了一批辦公樓。“然而,三十多年來,隨著地下陶瓷考古的深入,御窯廠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曾經的政府辦公房除了眼前的這一棟,都已推倒。”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對澎湃新聞介紹說。
上世紀留下的惟一市政辦公樓現在已改為閱瓷樓
陶瓷修復步驟
目前這棟上世紀留下的市政辦公樓已改為閱瓷樓,主要陳列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對御窯遺址出土陶瓷標本的研究和修繕成果。在這里陶瓷修復中的諸多工藝,包括鋦瓷、金繕、金屬鑲飾、考古修復、陳列修復、精修復等都可見到。上世紀景德鎮陶瓷考古工作人員修復官窯瓷器的珍貴圖影也都隨著諸多完整修復器的陳列而依次展開。官窯瓷器的考古修復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因為明代官窯起初就是打碎了一坑或成片掩埋的,所以出土的時候也就是無數的碎瓷片。
“我們一般在對它們進行清理以后,就要開始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我們先把這些成千上萬的陶瓷碎片分器型,如碗、盤、杯、瓶等各種各樣的器物類型,然后再把每一種器物類型集中起來接著分,比如這是碗底呀、這是口沿呀等等……這個方法盡管分類的過程很辛苦,但其實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我分完以后,在修復一個完整器的過程中,實際上我已經把其他的完整器也分好了,這樣離修復也就不遠了。所以我們在整理室修一件完整器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修復一個坑出土的瓷器殘片。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江建新說,“前不久在故宮博物院落幕的景德鎮御窯廠出土修復的瓷器和故宮舊藏的官窯瓷器系列對比展可以看作這些年來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陶瓷修復上所取得成果的集中展示。”
明 永樂 甜白釉錐花三壺連通器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
明 宣德 斗彩鴛鴦蓮池紋盤 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
(二)
走出閱瓷樓右轉,在御窯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向導下,沿著一條通往御窯廠南麓遺址的小道斜坡而上,一摞摞整齊有序疊放的匣缽一直從小道邊延伸到遺址圍墻盡頭的竹林陰影下,仿佛延續明清兩代的御窯窯火未曾熄滅,尚有余溫。南麓遺址包括明初御器廠西圍墻遺跡、明代宣德至明晚期饅頭窯、清代作坊、御瓷和民窯瓷器碎片等遺存。
御窯的大致范圍可以說還是比較清楚,但具體范圍,即它的圍墻在何處,一直比較模糊。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明初御器廠的西墻遺跡發現于2018年,結合2002年發掘御窯廠遺址珠山北麓區域清理的北墻遺跡,以及2017年在御窯廠遺址東北角一帶發現的東墻遺跡,明代御器廠的邊界和范圍基本得以確認,即明代御器廠位于東至中華北路、西至東司嶺路、南至珠山中路、北至斗富弄(風景路),面積約54300平方米的范圍內。而這一系列的考古發現也證實明代初年的御窯范圍要比清代大得多,清代御窯的范圍縮小,北圍墻南移到珠山下。
御窯廠南麓遺址 澎湃新聞 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田窯看見的明代饅頭窯和葫蘆窯,在御窯廠有更大規模的發現。2004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在珠山南麓發現了一組十四座的饅頭形窯。形制結構一致,由窯前工作面、窯門、火膛、 窯室、煙道、排煙孔、煙囪、護窯墻等部分組成,皆以小磚砌制而成。這十四座饅頭窯是一個整體,其中有上下三座窯爐遺跡疊壓打破的情況,說明其延續的時間較長。這十四座窯爐遺跡均疊壓于明代萬歷至清代初年地層之下,明代宣德時期的窯業廢棄物又堆放在最下層窯爐遺跡的護窯墻外。由此可推斷,這批窯爐遺跡的年代為明代宣德至萬歷前期,最上層的八座有可能是明代嘉靖至萬歷前期的。
2003年珠山御窯遺址考古發掘工地現場合影
這次考古在珠山北麓還發現了一組七座的葫蘆形窯,形制結構一致,由窯前工作面、窯門、火膛、前 室、后室、護窯墻等部分組成。這七座窯爐遺跡排列整齊,左右相連,是一個整體,均疊壓在明代宣德時期的地層之下,窯床前沿擋土墻的砌制材料中有較多的明代洪武早期燒造的板瓦。由此可見,這七座窯爐遺跡的年代為明代洪武至永樂時期。
珠山北麓遺址發現的一組七座的葫蘆窯
明宋應興 《天工開物》所畫的葫蘆窯插圖
以往文獻中對御器廠的窯爐有過記載,但沒有記載其在御器廠內的具體位置,那麼這兩組窯爐遺跡的發現就很重要了,為探討和研究御器廠的布局提供了新資料。而且這兩組窯爐的時代是銜接的,說明明代洪武至永樂時期御器廠的窯爐區在珠山北麓,即御器廠的東北部,使用的是葫蘆形窯;宣德至萬歷時期御器廠的窯爐區轉移到了珠山南麓西側,即御器廠的南部西邊,主要使用饅頭形窯。
從元代景德鎮湖田窯就開始使用的葫蘆形窯,到明代洪武至永樂時期御器廠使用的葫蘆形窯,再到宣德至萬歷時期御器廠主要使用饅頭形窯,說明了明初御器廠初創時期燒成技術源自于本地的民窯,也由此揭示了明代御器廠布局的變化和燒成技術的演變。
根據《萬歷江西省大志》的記載,明代的窯爐有六類,分別為“風火窯”、“色窯”、“爛熿窯”、“大龍缸窯”、“匣窯”和“青窯”。有學者結合文獻對這些窯爐的分工進行過考證,認為“風火窯”主要燒造半成品或素胎器,“青窯”燒造高溫瓷器,“色窯”燒造高溫顏色釉瓷器,“爛熿窯”用于烘燒低溫彩釉,“大龍缸窯”與“匣窯”顧名思義燒造龍缸及匣缽。御窯廠遺址南部西側發現的這些窯爐大小基本一致,窯爐使用后所保留的燒成溫度痕跡有所不同,推測這里應該包括了青窯、色窯、風火窯等不同類別的窯。
南麓遺址除了上空建有保護層外,四周是開放的空間。站在木制觀景臺上,眼前所見再沒有明清督陶官的身影,沒有“來八方”的良工巧匠,也沒有四處奔波的苦役,但留下的一堆堆黃土和一堵堵窯墻在陽光的斜照下拉出的長長的影子似乎仍在講述著那段沉寂已久的往事。
御窯廠 南麓遺址
明代御器廠并不單純只進行瓷器生產,也是一個具有管理、禮儀祭祀、生活居住、儲存物品、生產等綜合性功能的機構。
在南麓遺址的旁邊就是古人祭祀的“佑陶靈祠”。走進“佑陶靈祠”,眼前所見在一塊橘紅色帷幔前的靈臺上,中間供奉著窯神童賓像,兩邊是各窯工師傅的塑像。據清唐英《火神童公傳》記載窯神,即童賓,字定新,浮梁縣里村童街人。相傳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太監潘相奉旨來景德鎮督造青龍缸,規定缸高2尺多,直徑3尺,外繞青龍,下飾海水。此前歷朝歷代都未曾燒過如此龐然大物,如今御窯廠工匠們幾經試制,均以失敗而告終,“或受鞭棰,或苦饑荒”,若不在規定的時限內燒成,將遭滅頂之災。窯工童賓見之心如刀割,卻又無計可施。當年11月某一天的午夜,童賓躍入熊熊窯火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向官府抗議。說來也怪,次日停火開窯一看,青龍缸燒成了,窯工們擺脫了厄運。但童賓投窯自焚事件,激起了民變。《明史》載:“江西礦監潘相,激浮梁景德鎮民窯,焚燒廠房。”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官府不得不在御窯廠內立祠奉祀,敕封童賓為“廣利窯神”,祠名“佑陶靈祠”,祠內供奉著窯神童賓塑像。
“佑陶靈祠”
窯神童賓像
祭窯神是景德鎮窯業歷史上形成并世代傳承的民間祭祀習俗,如今祭窯神已成為江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景德鎮瓷業習俗文化中的重要內容。這一公祭儀式被安排在每年瓷博會期間舉行,參加公祭活動的人員一律要求盛裝出席,舉旗摯像,手捧貢品。雖然澎湃新聞記者此次尋訪之行錯過了這一盛大節日,但遙想拜祭場景,象征千年窯火的那種氣勢恢宏依然讓人神往。
(三)
從“佑陶靈祠”出來左轉,遠遠望去幾百米開外的山坡便是珠山,上面屹立的就是龍珠閣。然而偌大的遺址公園,記者走到這里已稍有倦意,兩條腿全靠意識在往前帶,忽然留意到道路兩邊的大塊的青草坪,如同新生的毛茸茸的小草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綠油油的,好像大地專門為往來此路的人鋪陳的地毯一樣,讓人恍惚間有一種想躺上去和著青草香小憩片刻的沖動……據了解,上世紀50年代龍珠閣周邊大概是五萬多平方米的草坪子上,原來全部是很密集的政府辦公樓和宿舍樓。記者往四周一看,眼前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樣子實在很難再讓人想象曾經這里佇立著一棟棟辦公大樓的場景。
遠處珠山上的龍珠閣
沿著前行的路大約走了幾分鐘,又上了一個斜坡,終于來到龍珠閣底下。這是一幢仿明重檐宮廷建筑,共6層。龍珠閣自明代開始就是御器廠、御窯廠的代表性建筑,是明清官窯遺址,現已成為景德鎮的城徽。在日本產瓷區瀨戶市,也有“龍珠閣”屹立于“珠山”之巔。不過,那“龍珠閣”是仿景德鎮的,其“珠山”也是假設的,但表達的卻是瀨戶人對景德鎮龍珠閣的崇敬之情。
御窯廠瓷雕微縮景觀
走進龍珠閣,展廳中間陳列的一個御窯廠瓷雕微縮景觀讓人驚嘆不已。目前可見明清御窯廠布局圖像資料最早的是成書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康熙浮梁縣志》所錄《景德鎮圖》,圖中御窯廠位于昌江東岸,景德鎮鎮區內中部的前街和后街之間,有一周圍墻,整體是封閉式的,圍墻有東門和南門,南門有匾額書“御器廠”;墻內有許多建筑,大致以中線為軸對稱分布;圍墻西側外為公館,東側外為九江道。盡管該圖為康熙二十一年所錄,但與萬歷二十五年對御器廠的記載重合度較高,此時的名稱仍使用“御器廠”,東西兩側仍有九江道與公館,廠外有一師主廟。因此有學者指出此圖有兩種可能:第一,清初康熙時期御窯廠可能沿用了明代的舊名和布局模式,圖為當時布局的實錄;第二,《康熙浮梁縣志》所刊的圖為一張明代舊圖。
成書于清康熙二十一年的《康熙浮梁縣志》所錄《景德鎮圖》
另外清藍浦著、鄭廷桂補《景德鎮陶錄》中對清代御窯廠的功能也有記載,并錄有一幅《御窯廠圖》,通過對比可知,清中期御窯廠的功能變化不大,但布局較之前發生了一些變化,中部儀門到珠山增建了一周圍墻,圍墻內的中軸線上分布大堂,大堂左右為作坊,大堂后有隆起的珠山,東側有土地祠,珠山東西兩側分別有御詩亭、環翠亭;圍墻之外,儀門前有東西轅門,向南有一條路直通御窯廠正門,路東側為關帝廟、佑陶靈祠,西側為景德鎮司署;南門前有一照墻,門東側為分防府署,西側為公館。
清藍浦著、鄭廷桂補《景德鎮陶錄》中錄有的《御窯廠圖》
這件御窯廠瓷雕微縮景觀即是以清嘉慶二十年《景德鎮陶錄》中的《御窯廠圖》為依據,采用陶瓷材料高溫燒制而成的,形象表現了御窯廠的規模和氣勢,整個裝置由1300多個陶瓷“零部件”組成,一舉打破了“大世界基尼斯記錄”。微縮景觀內,御窯廠內官署、督工亭、獄房、公館、九江道等具有管理功能的機構和建筑;儀門、鼓樓、神祠等具有禮儀祭祀功能的建筑;堂、軒、寢、廂房、窯人役歇房等生活居住功能的建筑;庫房、柴房等儲存物品功能的建筑;作坊、窯爐、甃井、柴廠等生產功能的建筑一覽無遺。
御窯廠瓷雕微縮景觀(局部)
(四)
龍珠閣展廳是1989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成立不久后設立的。除了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的以建筑模型等相關資料復原明清御窯廠的真實面貌,龍珠閣還是一個經由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復的官窯瓷器的展示場所。然而近三十年來,隨著明清御窯廠遺址的不斷發掘以及出土文物的不斷積累,很多有代表性的陶瓷文物標本在龍珠閣內已經展陳不下了。
明 成化 素三彩鴨形香薰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供圖
2015年,時任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的江建新有了建立新的博物館的想法,但是苦于沒有經費。其后故宮博物院的耿寶昌、北京大學的宿白、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謝辰生三位九十歲高齡的老先生聯名向中央領導寫了封信。據了解,這封信的內容不僅是為了建御窯博物館,還針對整個御窯廠的保護提出了幾條建議。后來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之后,建設新館的項目撥款才下來的。
御窯博物館已于2020年10月建成并對外開放,這座外形靈感來自于景德鎮傳統龍窯的博物館由8個多曲面拱體結構造型構成,其建筑材料中有20%的磚是景德鎮的老窯磚。“這個建筑根植于景德鎮的歷史,它是有溫度的。”御窯博物館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院長朱锫此前介紹,御窯博物館就建在御窯遺址附近,走近它,仿佛能感受到御窯的氣息。
目前御窯博物館正在策劃一個常設展,通過展示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這30多年來在御窯廠歷代官窯遺址所取得的重要陶瓷考古成果以及發掘的各個時期的重要遺物,來展現元代浮梁瓷局到明清兩代官窯的整個歷史發展的脈絡。然而如何用一個展覽來講述擁有600年歷史,服務27個皇帝,歷經輝煌與滄桑的御窯廠背后那些沉積已久的故事。
江建新對澎湃新聞說:“由于御窯博物館是在明清御窯廠遺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在展陳設計上會比較特殊。比如一般的博物館以展示單個傳世的經典藏品為主,御窯博物館會把同一種器物類型的幾十個標本展示出來,其中有精品也有殘次品,通過這樣的展示,觀眾就能發現它的生產過程以及精品揀選的標準。現在前期工作都準備完畢了,包括展覽大綱的撰寫和展陳的設計,展館的櫥窗等也已經在施工了,預計在春節以前完成,并對外開放。”
御窯博物館展覽效果圖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供圖
從龍珠閣出來,穿過位于其后的北麓遺址保護館,在室內稍顯微暗的燈光下,可以看到一組7座明代洪武至永樂時期的葫蘆窯等遺存,而出口一條元代的青磚路面遺址赫然出現在觀者眼前。這一遺存是在御窯博物館正式動工之前,為配合基建,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對周邊區域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的,在路面遺址的東北角位置,還可看到御窯廠東圍墻遺址。
元代路面
遺址前方就是御窯博物館了,穿過綠蔭,行走在沙沙作響的碎石地面上,再跨越平靜的水面,緩步進入門廳。向左行,走在一個時而室內時而室外的拱體結構空間中,在紅色窯磚的背景映襯下,隨著光影的變化,仿佛隨便截圖一張都是不可多得攝影大片。而透過博物館橢圓的視角看位于下沉院落的明代遺跡時,對面的拱形紅磚建筑又像是一個窗口,讓觀眾的視線從明代的遺址,落到當下的博物館,再到不遠處的竹林、民居上,看到的不僅是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御窯博物館外景
御窯博物館內景 圖片來自是然建筑攝影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內的明代遺跡
就在御窯博物館的周邊,還呈現了受到保護的從明、清、民國時代的老民居及私家民窯,清代傳統手工作坊和柴燒窯爐實物遺存,含有徐家窯、邑山窯、欠板窯等古代民間的柴窯和眾多手工作坊,都有著二三百年歷史,是中國近代手工制瓷業廠房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地標性文化建筑,此外,還有1949年后建造的景德鎮建國瓷廠遺存,以及1990年代末的居民商品住宅,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元的城市肌理,真可謂“窯”望古今。
徐家窯
國家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明清窯作營造技藝長廊
讓人驚喜的還在于,這樣的“窯”望古今并不是生硬的展示,而是有著匠人的鮮活與窯火的溫度,那里既有明清窯作營造技藝長廊,邀請一系列瓷藝制作的非遺傳承人在現場進行制作與展示,而景德鎮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窯遺址--徐家窯,在停燒數十年,數十名經驗豐富的建國瓷廠老窯工一直參與徐家窯的復建、復燒工程,從2016年開始點火復燒開窯后,每年都會再次燃起窯火。
“復燒,就是活的傳承。我們要在傳承中創新。”年近八旬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燒窯把樁師傅胡家旺此前在復燒現場說。
雖然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沒有遇到復燒的盛況,但想象燒窯把樁的老師傅點燃火把,一人一人傳遞,再隨著一個個火把被投入點火口,火焰頓起,越燒越旺,復燃的窯火來自于民間,復歸于民間,這既代表民間的勃興,也代表“原始”的力量與溫度,窯與瓷,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在御窯繼續出產真正的手工瓷,想來讓人感慨。
當明清皇家御窯終于成為往事與一個巨大的考古遺址,而代表民窯的徐家窯等古窯窯火卻一直被點燃,越燒越旺,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象征?
(本次尋訪感謝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江建新、汪同茂、鄧忠慶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陳若茜
校對:張艷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