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圓臉八字胡

解夢佬
圓臉八字胡

成吉思汗對世界和歷史的影響持續至今,他建立了兩大歷史功績:一是統一了100多個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國,促進了蒙古族變為世界關注的民族;二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大帝國打破了中西方隔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邁出了重要步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 “成吉思汗文化”,這是中國具有世界意義的經典文化之一。成吉思汗文化的內涵有兩個方面:一是成吉思汗時代巨大的歷史變革產生的各種文化現象,包括思想觀念、社會制度、科學技術、宗教藝術、典籍文字、民俗習慣等;二是這些文化現象的傳承、研究及其由此而對成吉思汗的崇拜和祭祀等。

所以,美國《華盛頓郵報》1995年12月31日評選出人類文明史上第二個一千年,成吉思汗被選為第一位風云人物。這千年里成吉思汗從政治、軍事、民族心理上深深影響了歐洲,深深地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因而,成吉思汗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一直是許多國家和人民崇拜的偶像。那麼,成吉思汗的具體畫像何時誕生的?是何人之手繪制而成的?這些問題由著名蒙古史學家滿昌教授所著《蒙古族通史》中回答了成吉思汗畫像誕生的朝代及其繪制畫家的名稱。

圓臉八字胡

公元1221年南宋使者趙珙出使蒙古時曾見過太祖成吉思汗。趙珙在《蒙韃備錄》一書中這樣描寫成吉思汗的外貌:其身魁偉而廣額(寬額),長髯。人物雄壯,所以異也。這是作者當時的親歷記,最為可信。

據《元史·祭祀志》所載,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已奉為皇帝的忽必烈興建太廟,供奉先祖、先帝和已故至親的神位。“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十一月,命承旨和禮霍孫太祖御容”,是年天祖成吉思汗的畫像,正式由和禮霍孫(蒙古語黑水之意,筆者注)繪制出。

和禮霍孫是元代蒙古人。初任元世祖宿衛。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任翰林待制兼起居注,升翰林學士承旨。九年,建議選漢官子弟與怯薛、蒙古官員子弟同入蒙古字國子學,學習新制蒙古字(八思巴蒙文,該文是忽必烈命宗教領袖八思巴,他按藏文作基礎創造的蒙古文字。筆者注)。后審定天譯、姚樞所定《至元新格》。據此可知,和禮霍孫是元世祖的近臣,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

據《元史·祭祀志》記載,和禮霍孫于公元1278年和1279年,兩年之內奉元世祖之命,先后繪制了成吉思汗、拖雷、窩闊臺汗的三幅畫像。當時,和禮霍孫雖然沒有見過成吉思汗等人,但他在作畫時,很可能得到過忽必烈的具體提示和要求。他繪出的太祖、睿宗、太宗畫像,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要求,也得到了忽必烈的認可,被陳放于翰林院由院官春秋祭祀。此事事關重大,被載入《蒙古族通史》。

圓臉八字胡

現今保存的成吉思汗畫像的真跡,總共只有兩幅。一幅是由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史樹清先生,1953年從民間用幾塊錢征集到的,1963年初,啟功、史樹清等著名專家對該畫像進行鑒定:從紙地、墨色、人物形像、題鑒文字和用筆等方面考察后,一致斷定這是一幅元人的作品。這幅畫像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元代作品,長58.3厘米,寬40.4厘米);在這之前只見一幅,為明朝人臨摹(仿制品,長59.4厘米,寬 47厘米)品,現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兩幅作品中,以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成吉思汗畫像時代最早,最為珍貴。這幅畫像為箋紙地,淡設色的半身像。圖中,成吉思汗是一寬額方圓臉、目光深沉而敏銳、表情慈祥的老者。他戴外白里黑的皮冠,身著淺米色毛絨衫,連髯胡須,黑白相間,額前有發微露,右左分披,冠下耳后垂發,此像是成吉思汗晚年時的畫像。在畫像的右上角題寫豎行漢字:“太祖皇帝即諱成吉思汗貼木真(現今稱鐵木真,筆者注)”。

圓臉八字胡

現存于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成吉思汗畫像,其形象和服飾,與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畫像基本相同,但時代要晚一些,屬于明代的臨摹品。不過,臺北故宮成吉思汗畫像為幅題記,其全文為:“元太祖皇帝,即成吉思汗,諱特穆津(現今稱鐵木真),在位二十二年,父曰伊蘇克伊,是烈祖皇帝。起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 1206年),丙寅,金章宗泰和年(公元1206年),終宋理宗寶慶二年(公元1227年)丁亥,金哀宋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這里記載的公元 1206年是成吉思汗登汗(皇)位之年,1227年是成吉思汗去世之年。所以,研究成吉思汗的生卒年月有參考價值。

這幅成吉思汗畫像,為清宮南熏殿舊藏(元代帝相冊)的第一開(原冊共八開,自元太祖至元寧宗)。清宮所藏古代帝后圣賢名臣畫像共500多幅,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特命一律重新裝裱。個像或系原本寫真,或系臨摹(元代帝相冊)中的成吉思汗畫像,和其他畫像一樣,大小相同共裝一冊。都是明朝畫師照舊本臨摹的。

臺灣蒙古文化協會哈勘楚倫教授將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23幅“可汗(皇帝,筆者注)與可敦(皇后,筆者注)”刊印大型畫冊,予以發行,其中有和禮霍孫繪制的成吉思汗、拖雷、窩闊臺汗的三幅畫像。

另外,2006年8月17日,在內蒙古文物普查時,從包頭市的五當召廟內發現了一件繪有成吉思汗畫像的清代唐卡(卷軸布畫)。唐卡畫像右上角寫有“成吉思汗”的蒙文字。畫像中的成吉思汗身著鎧甲、精神威嚴,面部形象為圓臉八字胡,騎一匹白馬,身背弓、箭囊,左手牽馬韁繩,右手舉旗、旗上有佛教“萬”字圖案的畫面。背景是遼闊的草原,草原上空有太陽和月亮的圖案。內蒙古文物處處長王大方介紹說:唐卡與元代畫有所區別,風格也不同于藏唐卡畫像,顯得比較粗獷。這種繪有成吉思汗的唐卡為國內外首次發現。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點滴拍賣天天上新、3萬多古籍、50萬高清圖片。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