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午11時左右,金門路街道仙游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準時敲開了家住南平路上的陸菊忠老人的大門,“阿姨,今天是西紅柿炒蛋、土豆片……快趁熱吃。”陸菊忠今年92歲,常年獨居生活的她自從和家門口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簽約后,一下子解決了吃飯的大難題。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2.6億人。在熟悉環境、親人陪伴中安享晚年,是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期盼。市南區作為青島市老齡化發展較快的區域,60歲以上老人已占到全區人口總數的25%以上。為了讓老人們獲得專業照料,實現養老不離家的愿望,市南區積極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養老服務平臺,推行“中央廚房”養老服務模式,精準對接老人需求,梳理細化形成“菜單”,老人按需“點單”,由“區-街-社區”三級養老服務平臺“接單”“派單”,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等養老服務,實現了“一網化覆蓋信息、一體化統籌資源、一站式高效服務”。
1
幸福夕陽紅居家養老實現全域覆蓋
95歲的胡奶奶是珠海路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里年齡最大的老人,從中心開業就入住進來,盡管年齡越來越大,但狀態卻越來越好。而作為青島市居家養老的第一家試點機構,珠海路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里,像胡奶奶一樣簽約“長期托養床位”的老人還有16位,在這其中,失能失智老人達到11位。
家住青島山花園的鄧先生今年58歲,在高校工作的他由于工作繁忙,平時照顧起父母就有些分身乏術。在和家門口的八大關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簽約后,各項專業化的服務讓鄧先生如釋重負,父母真正過上了“養老不離家”的新生活。
去年,青島市大力推行居家養老,一系列優惠政策也吸引了錦云村、圣德、惠康延年等多家具備長護險資質的養老企業投身市南區的居家養老服務市場。“特色養老服務機構的加入,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了個性化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差異化需求。”市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截至目前,市南區共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1個,簽約家庭養老床位總量1200余張,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的全域覆蓋。有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療護理、生活照料、助餐送餐、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助潔助浴、短期托養服務和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同時,投入資金110萬元,對已簽約養老床位的家庭進行住房安全性和無障礙設施等方面的居家適老化改造,使老人足不出戶享受貼心養老服務,進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據市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南區推出了打造環境宜居、服務適老、智慧助老、健康愉悅的“老年幸福社區”樣板的計劃。計劃年底前打造1-2處引進專業養老服務產業集團,整合區內優勢資源,推動閑置養老服務設施轉型,打造集兜底保障、醫療康復、文化休閑為一體的“老年幸福社區”樣板,為老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助餐、助浴、助潔、康復、家政服務、文化娛樂等為老服務資源豐富多樣,能充分滿足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多樣需求。
2
“喘息服務”就近養老樂陶陶
11月2日上午11時,從江蘇路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里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因為臨近飯點,陸續有老人慢悠悠地走來,一個個都笑容滿面。得知記者來訪,他們便忍不住打開了話匣。
86歲的李中院已在這里住了半年。過去,老伴去世,李中院獨居已有十年多的時間,兩個女兒每周輪班,到了飯點急匆匆趕來給母親做飯,但更多時候,老人都是一個人在家,有時在家里意外跌倒也無人知曉。
今年5月份,因為大女兒家的外孫結婚、兩個女兒家都要到南方一段時間,如何照顧李中院的生活成了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本來女兒想讓我去淄博的哥哥家住一段時間,但畢竟是別人家,各方面都不是很方便。”后來,經人介紹,李中院被安排住進了家門口附近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人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覺。“住在這里太好了,各方面服務都非常到位,我真的是用語言無法形容。”老人說,女兒們都有各自的家庭,從南方回來后,就是每周來中心看望她一次,大大減輕了負擔。“我本來是來暫住的,但現在不想走了,準備在這常住,孩子們常年照顧我,現在終于能喘口氣兒、解解壓了。”李中院笑著說道。
江蘇路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坐落在老城區的掖縣路上,中心內窗明幾凈、環境優美,社區食堂、康復護理室、長短期托養室、醫療保健室、助浴室等一應俱全。據中心負責人紀云波介紹,中心內共有25張長期托養床位,現居住12名老人,中心從開業至今已簽約130多位老人。和李中院一樣,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里找到家的感覺的還有譚攸濮老兩口,“我把這里當成了家,‘家人們’都很好。”83歲的譚攸濮說道。去年,老人在經歷一場大病后失去自理能力,在經過一周試住及多家養老機構比較后,家人把老兩口送到了江蘇路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我們先是在家里請了一個保姆,但感覺在照護老人方面缺乏一些專業的經驗,所以從長久考慮,希望老人能有一個更專業的照顧。”女兒說,保姆照顧不專業、家屬照顧力不從心,對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及家屬來說,喘息服務顯得更為迫切,而居家養老的靈活則恰恰滿足了這些要求,就近養老,會讓老人有一種親近感,只要休養好了就可以直接回家。
現如今,就在家門口附近工作的女兒每天中午都會到中心看望老兩口,而老人也從剛來時的行動不能自理到現在能扶著助行器走路,“把老人放在這里我們放心。”女兒說道。
中午11時,工作人員給陸菊忠送來午飯。江蘇路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三樓小院是老人們最愛呆的地方。
3
隨叫隨到“醫養結合”助力“居家養老”
據了解,3月19日,市南區第一家居家養老服務站——金門路街道仙游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正式開業運營。作為金門路街道惠康延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至社區的延伸,服務站除提供堂食送餐、居家醫療服務外,還提供助潔助浴、中醫理療、心理疏導、短期托養、康樂服務等項目,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不僅如此,居家養老中心還通過設立診所和護理站的形式,搭建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把老年人需要的健康服務引入養老機構,做到“醫中有養,養中有醫”。
“簽約家庭床位直接解決了我們看病難的問題,非常方便。”幾乎每個周,金門路街道仙游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醫療團隊都會來到宏大路8號的王玉香老人家里,為其老伴檢查身體。王玉香的老伴今年78歲,三年前被確診為肺癌,由于在治療期間,唯一的孩子突發腦梗去世,已到古稀之年的老兩口的就醫成了最大的問題。去年,老人將困難告訴社區后,社區為其辦理了家庭病床,醫生經常來檢查、測量血壓、及時送藥。“去年8月份,我在家發現老伴手腳都有些麻木,就立馬打電話給醫生,醫生是隨叫隨到,經過檢查,發現老伴有血栓的征兆,隨即撥打了120,為最終救治節約了時間。”王玉香說道。
11月8日,青島氣溫降至0度,但來自青島圣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市南診所的醫生和護士還是準時出現在吳興路26號的張心庭老人家里。張心庭今年92歲,過去曾得過腦梗的他在今年8月份又出現新的病情,使得老人行動肢體沒有了力氣。“以前都是父親一個人住,我們每天都來家看看。”71歲的女兒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老人簽約家庭養老床位后,護士每周都來為老人量血壓,只要有需求,一個電話,醫生不僅會在電話中給予指導,必要時還會直接上門。張女士說,有了這項服務,自己拿不準的地方都會請教醫生,讓家屬心里覺得特別踏實。
“你們服務很周到,感到很親切,感謝你們把對老人的關懷送到了門上。”躺在床上的張心庭老人激動地說道。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