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加之現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毛病或慢性疾病。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初期往往癥狀不明顯或者不易被察覺。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6個簡單的健康自測方法,健不健康,一測便知道!
對照2個數值看血糖波動情況比起血糖值正常,血糖平穩更加重要。但血糖并非一成不變的,它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波動。在正常情況下,空腹血糖應為3.9~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應<7.8mmol/L,健康人群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的差值不會超過2.2mmol/L。
如果想要判斷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應該在一天之內測量6次血糖,即三餐前血糖和三餐后2小時血糖,然后分別計算出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的差值,3個差值相加再除以3,最后得到日平均血糖波動值,這個數值如果大于2.2mmol/L,則說明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此外,還應計算出最大血糖值和最小血糖值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如果大于4.4mmol/L,也說明血糖波動幅度過大。以上兩個數值只要有一個超過參考數值,即日平均血糖波動值大于2.2mmol/L或最大血糖值和最小血糖值的差值大于4.4mmol/L,都應及時咨詢醫生進行必要的干預。
彎腰后仰2個動作辨識腰部疾病現代人大都有腰背酸痛的毛病,但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你慢慢地彎腰,在彎腰的過程中出現腰部疼痛,同時有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那麼可能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如果你在后仰的過程中,腰部沒有明顯疼痛,但是腿部、臀部有酸沉感和竄痛,可能存在椎管狹窄的問題。
通過做上述彎腰、后仰的動作,能幫助放大腰部疾病的信號,以便我們更早地發現疾病,盡早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按壓動脈觀察變色和搏動情況如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加之現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血管硬化十分常見,如果不及時發現和干預,有可能引起冠心病、腦卒中或外周動脈疾病。
如果想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血管硬化的問題,可以用下面兩個方法來測試一下:
第一個方法需要兩個人配合操作,一個人是被檢查方,一個人是檢查方,被檢查方將手臂舉高,找到手腕兩側的動脈搏動處,檢查方用最大的力氣按住動脈搏動處,被檢查方快速張合手掌,等手掌心變白就停止張合手掌,然后檢查方快速松開按壓小拇指這一側的手指,看被檢查方的手掌是否變紅,并觀察變紅的速度。如果手掌由白變紅的速度較慢,則說明血管可能存在堵塞的情況,可能已經出現硬化、老化或血流不暢。
第二個方法是用手分別按壓兩側頸動脈或肱動脈,注意不要兩側同時按壓,如果發現這些地方的脈搏較弱或兩側強弱不同,則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的情況。
握、量、走測肌肉是否衰減你是否輕微活動就覺得疲乏無力?你是否已經存在步行困難、容易跌倒、骨質疏松甚至骨折等問題?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就要當心可能存在肌肉衰減的問題了!肌肉衰減聽起來無關痛癢,但如果不積極干預,嚴重時就會影響生活,甚至喪失自理能力或出現殘疾。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肌肉衰減的情況呢?只需下面3個簡單的小動作。
第一個方法:家中可常備一個握力計,定期測試自己的握力。用主力手拿著握力計,手自然下垂,手和身體分開,一次性握到底。男性的握力應不小于27公斤,女性的握力應不小于16公斤,如果自己的握力小于標準數值,則應警惕是否有肌肉衰減的情況。
第二個方法:測量腿圍。找到小腿肚最粗的部位,用食指和拇指攥在一起圍住小腿。如果手指攥不住,說明肌肉發達;如果手指剛好攥住,則說明有肌肉衰減的風險;如果手指重疊在一起,說明肌肉衰減已經比較嚴重了。
第三個方法:步行6米。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走6米,如果用時超過5秒,則說明肌肉可能已經發生衰減。
測步速、看步態判斷帕金森病如果感覺一側肢體無力、活動不靈,甚至身體另一側也出現相同的癥狀,就要當心帕金森病找上門來。
在家中,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來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存在帕金森病。
起立行走計時測試:坐在椅子上,從起立開始計時,朝前行走,走完3米后,折返回來坐下,計時結束。如果用時超過30秒,則說明行動遲緩,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此外,還可以結合步態來判斷,帕金森病患者早期會出現“神槍手”步態,如果一側肢體不動,走路時也不擺動,就像一個槍手隨時準備拔槍,則說明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
辨別頭暈和眩暈頭暈,想必大家都曾經體會過,但有些“頭暈”可能是眩暈,有些“頭暈”可能提示存在腦血管疾病,你能分清嗎?
眩暈是感覺自己在轉或空間在轉,并伴有惡心、嘔吐、聽力障礙等表現。如果沒有以上癥狀,則考慮是非特異性頭暈,比如感覺頭昏、頭沉、頭悶等,此時應盡快到醫院排查是否存在腦缺血的情況。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