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明朝中葉學者王陽明倡導的,如今已成為中國人熟知的格言。
古今中外的哲學家無不強調,學習不能離開行為和實踐。
長期實踐展現的效果,就是卓越的德行。
行事見修養孔子晚年時,魯國國君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里面,誰愛好學習?”
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愛好學習,不遷怒,不貳過,可算是好學的。”
可見,孔子認可的“好學”,絕不是書呆子,而是將學習的成效表現在行為上。
什麼是不遷怒?就是對張三的怒氣,不發泄到李四身上。
我教書40多年,總算學會了顏淵的一半,就是“不遷怒”。
記得我年輕時,在上課途中與出租車司機發生口角,到教室時余怒未消,先把學生教訓一通,學生們都感覺很冤枉。可見,當時我的個人修養還很不夠,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總算可以做到不遷怒于人了。
但是另一半我還做不到,就是“不貳過”。
什麼是不貳過?就是不犯相同的錯誤。做到這點真的很難。
因為人容易犯的過錯,往往來自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就如現在流行的星座性格分析,同樣星座的人,行事風格確有相近之處。古代講究人的八字如何,也是類似情況。
一個人行事明顯表現出受性格特征的影響,代表這個人的修養還不夠。
當然,人活在世上,難免受到內在和外在的種種限制;而我們一生努力的目標,即是學會慢慢擺脫內外的束縛,以使自己趨向完美。
德行之知孔子三千弟子,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孔子只認可顏淵是好學之人,德行修養達到較高境界。
可惜的是,顏淵比孔子還早兩年去世。這無疑是儒學傳承上不可彌補的損失。
令人欣慰的是,“知行合一”的要求被一代代傳承下來。
要準確理解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首先要分辨“知”的三種含義:
第一種“知”,是專業的知。
比如,大學分科系,每個領域都有專門的知識,必須經過專門訓練才能掌握。這種專業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關系不大。
第二種“知”,是日常生活的知。
這種是指每個人可掌握的生活技能。比如,怎麼燒水煮飯,怎麼坐飛機,怎麼使用手機查找地圖,等等。
第三種“知”,是道德的知。
這才是王陽明“知行合一”所強調的關鍵點。
比如講“孝順”,《孟子·萬章上》提出“大孝終身慕父母”;《孝經》中認為孝順就是“光宗耀祖”,讓自己立身處世走在人生正路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讓父母分享自己的成就和榮耀。
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即知是行動的開始,行動才是知的完成,知與行必須密切配合,不分先后。
再比如,我們開始知道“行善最樂”是書中的一句話,沒有行動則沒有體會。但當你真的行善時,感覺到快樂由內而發,這是一種言語無法形容的內心體驗。
它完全不同于吃飽喝足、朋友聚會、心想事成的快樂;而是行動順應了內心的要求后,自己對自己感到滿意,覺得自己有了長進的一種自我肯定。
人生之舟的方向有人環游世界,知識淵博,見多識廣,但行為表現卻依然故我,這并不值得效法。
相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屬于德行之知,可以付諸行動,具有真正的價值,但真的做起來十分不易。
《圣經》中有句話叫“愛人如己”,但從未見有人真正做到過。全世界70億人,僅憑一己之力,如何愛70億人?
退一步,就算只關愛身邊的親友,依然發現“愛人如己”難以做到。
這是宗教的無限要求,目的不在于讓人立刻做到,而是說明人生需要志向,只有立定志向,才能集中全部的精神和力量朝目標前進。
這也提醒我們:人生不能沒有哲學,就像航海不能沒有羅盤。
不管別人的船駛向何方,我們應該對自己人生之舟的定位和方向負責,力求知行合一,努力朝目標前進。
按照這種要求去實踐,一段時間后,你就會有自己的心得,知道人的真正使命何在。
如此,你才會深切感受到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在愛好智慧之路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他們對后輩的無限期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