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眾多詩人中,我最喜歡李商隱,個人對有“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情有獨鐘,尤其喜歡他那些佳句疊出的無題詩。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又號樊南生,今河南沁陽人,唐代著名詩人。其家庭生活非常不幸,在他小時候,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只留下孤兒寡母艱難度日,可見其生活之艱難。二十四歲進士及第。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在仕途上,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屢屢遭受打壓,始終無法在仕途上取得大的發展,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較為低級的幕僚,雖有才學,但一生很不得志,潦倒終身。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艷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其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的詩在詩歌已經衰落的晚唐撐起了一個高峰。后人有的評價李商隱是最晦澀的詩人,我不敢茍同。我倒認為李商隱是唐朝最有才情,也是最多情的詩人。他極善用典,雖造成一定理解困難,卻是爐火純青,佳句疊出。他構思新奇,詩風婉約秀麗,開朦朧派之先河。很多經典詩句廣為流傳。我個人收錄了李商隱14首經典詩作,每篇都有千古佳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贈荷花》今天,不去探討那些晦澀難懂的無題之類的作品,而是來看看李商隱詩作清新明了的另一面。
詩詞原文如下:
《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資料顯示,這首《贈荷花》,是李商隱在新婚燕爾之際,題贈愛妻的一首七言小詩。全詩造語清麗、婉約有致、天然出塵、語淺情深,名曰贊荷,實則是在描摹夫妻二人的恩愛之情。
開頭二句大意是:世間的花葉,本是同根同體,然而,命運迥異。花兒因為長得嬌艷美麗,姹紫嫣紅,常常被人們用貴重的花盆來細心呵護,與之同生相伴的葉子,卻只能零落成塵,境遇如此懸殊,實在令人嘆喟。
三、四兩句大意是:與前兩句相對應,世間花葉不相倫,只有“綠荷紅菡萏”是與眾不同的。荷花荷葉,總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卷舒開合,隨性自然,多姿多彩。這里,詩人贊荷,也是贊人,荷花荷葉,如同夫妻二人,花葉相得,喻示夫妻之間,相知相愛,纏綿廝守,琴瑟和諧。
五、六兩句大意是:既然,花葉尚可共榮衰,那麼,夫妻自當同甘苦。哪怕就像花謝葉殘一樣,青春不再,只要夫妻同心同德,也同樣無怨無悔。不管那青春易逝的惆悵,我只要與你地老天荒,君不負妾,妾定不負君。
總體來看,這首詩的語言風格,通俗易懂,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從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2020年11月11號下午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今天復習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原文如下: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的大意是:固然,你我兩情相悅,但終歸是有諸多不便。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分難舍。況且,又兼春風將收的暮春時節,百花凋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我對你的思念從不曾間斷。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我的相思淚也快要流干。我早晨梳妝照鏡子,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容顏不再。你在漫漫長夜,獨自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夜深后的冷月寒氣侵人。你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你。
在整個大唐時代,人們除了對佛教的追捧,就是對道教的崇尚和信奉了。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他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在古代無論佛教還是道教,你一旦加入就等于出家,是不能婚配的,所以兩人深愛著彼此,但卻不能為外人所知。因此,李商隱心內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無以訴說,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這首詩是為宋華陽而寫,來表達欲愛難說的無奈心情。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
李商隱這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以女性的口吻,語言多姿,落筆非凡,聯綿往復,細微精深,千回百轉,活靈活現,細膩地抒寫了熱戀男女的愛情心理,在表達悲傷、痛苦之情的同時,飽含著灼熱的渴望,以及堅忍的執著精神,纏綿、執著的感情境界深邃而豐富。總之,這是一首表達兩情相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此詩共八句,其中,前四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都是傳誦千古的愛情名句,春蠶兩句,更是千秋佳絕,每每讀起,都會令無數愛戀中的男女傾倒。結合這首詩來看,自古以來,愛情就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愛情既有兩情相悅的纏綿悱惻,也有思念的痛苦折磨。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情所困,正如李商隱在另一首《無題》所說:“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2021年3月25號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今天復習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原文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詩的大意是:昨夜,滿天星光燦爛,夜空中吹來絲絲涼風。酒宴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身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可嘆啊,時間過得飛快,聽到五更鼓,就要準備上朝應差。快馬加鞭,策馬趕到應差的秘書省,生活節奏,像隨風飄轉的蓬蒿一樣。
說到李商隱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必須先介紹一下李商隱所處的歷史環境。古代的官場中人,是需要站隊的。李商隱是王茂元的女婿,而王隸屬于“李黨”;李商隱昔日恩公令狐楚,效忠的卻是“牛黨”。牛李黨爭,持續了近40年。李商隱就是這場政治風暴中,最直接的受害者。不論他站哪一隊,都是理所應當,也都是忘恩負義。正因為李商隱十分有才,所以,他成為兩派爭相拉攏的對象,處于兩派的夾縫中間,不管李商隱怎麼做,都是不對的,他的仕途注定不會有好的前景。李商隱的這首“無題”詩就是在此背景下創作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已。
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從字面意義上來看,應該是追憶與心上人初次遇見的艷情場景,至于到底是寫給誰的,無從可考,大多數人傾向于是寫給他鐘情一生的結發妻子王氏的。總體來看,這首詩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全詩以心理活動為出發點,感受細膩而真切,心理刻畫細致入微、惟妙惟肖,將一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描繪得撲朔迷離,而又入目三分,寫得無比的謙卑美好,情致纏綿,讓人無限回味,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愛情名篇。
李商隱是才子,遇到佳人互相心生愛意,在眉目之間互通心意,并獲得精神交流、彼此相愛,是有可能的。我們不用去猜測這個女子是誰,無論是誰,這都是一份純粹的精神戀愛。然而,無論李商隱多麼渴望得到這份感情,他還是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浪漫的愛情終歸為現實的柴米油鹽打敗了,他不得不為了飯碗,暫時放下愛情這份高貴的精神享受。柴米油鹽是美好愛情的物質基礎,不論這份愛情多麼美好,李商隱在1000多年前就明白了,這是多麼現實的領悟啊。
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是其“無題”系列中的經典之作。這首詩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兩句詩天然成對,且后一句引申出“心有靈犀”這一絕妙成語,真乃精彩之作。精彩的詩歌就是如此,不見得全詩都能被人記住,但是只要有幾個字,幾句詩足夠精典,就能夠讓詩人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我之所以對李商隱情有獨鐘,就在于他創作了諸多的情詩名句,既華麗無比,又情真意切,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2021年4月30號
《錦瑟》今天復習李商隱的《錦瑟》,原文如下: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玉暖日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的大意是:華美的瑟呀,你為何竟然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金色的青春年華。人生如夢,往事如煙,我心如莊子,為蝴蝶曉夢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鵑,寄托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就是當年的漫不經心,致使自己迷蒙茫然,而不知情之所歸。
有關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需先介紹一下李商隱的人生歷程。李商隱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出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被刷下,從此懷才不遇。在“牛李黨爭”中,左右為難,遭受兩方猜疑,屢遭排斥,大志難伸。中年喪妻,又因寫詩抒懷,遭人貶斥。此詩大約作于其晚年,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對于《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侍兒之筆。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這首《錦瑟》,可稱得上是李商隱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際上不過也是借錦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罷了。據后世詩評家評論,這首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雖然這首《錦瑟》相當難懂,但在那些朦朧隱約的文字背后,卻蘊藏著動人心魄的美,讓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大概就是朦朧美的巨大魅力。
整首詩追憶了李商隱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身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碎片化意象的組合,創造出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表達了其真摯濃烈而又悠遠深邃的意味。全詩透著音韻美、畫面美、朦朧美,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在這首詩里面,李商隱將留白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留下懸念讓人猜想。不同人,不同年齡,不同心境去品讀這首詩,會有不一樣的領悟,這也是李商隱詩詞的魅力所在。
最后,通過學習李商隱這首《錦瑟》。個人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三種境界。第一重境界,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就如李商隱自己的坎坷人生。第二重境界,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夢想和現實存在巨大落差。第三重境界,天道自然,萬法歸一,順其自然,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從而引申出一個樸素而又實用的哲理:人生在世,誰又不曾經歷磨難?最重要的是樂觀的心態,與其消極避世,還不如從容面對,只要順其自然,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021年5月31號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今天復習李商隱的《無題》,原文如下: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首詩的大意是:春風習習,蒙蒙細雨隨風飄灑,一片煙雨濛濛。荷花塘里,雨打荷葉,荷花帶雨,遠處傳來聲聲輕雷。有鎖紐的金蟾香爐,香煙猶得進入,煙霧繚繞,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井水雖深,井上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著繩索,仍可汲取井水。賈充之女賈氏隔簾偷窺韓壽,是因為他英俊年少,一見鐘情,兩情相悅。洛神宓妃之所以與魏王曹植夢中幽會,是因為欽慕他的超級文采。人人都有向往美好愛情的心愿,但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免得使那絲絲縷縷的相思,最終都化成了灰燼。
李商隱的這首《無題》,也是一首艷情詩,是回憶前情的。該詩主要寫一位閉鎖深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開頭從眼前景致說起,以春景襯托深閨女子的春日寂寞。隨后運用比喻手法,以物為喻:金蟾雖堅香煙可入;井水雖深,轆轤可汲,我豈無隙可乘?接著,連續用賈氏窺簾,幸而緣合,宓妃留枕,終屬夢想的兩個典故,說明相聚皆成幻夢。最終,歸結出莫再相思,以免自討苦吃的意念,創出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全詩分別運用襯托、比喻、用典和強烈對照的手法,把抽象的幽思和愛情形象化,顯示了美好愛情的被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這首詩最為經典的詩句,就是“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殷殷勸誡著世人:世間癡情的人啊,千萬不要讓向往美好愛情的春心,同春日百花競相綻放,因為那一寸寸萌動的思念,最終也只會如蠟炬成灰、香銷成燼那般,焚為灰燼,化為死寂。這兩句千古經典名句,也成了告誡很多癡情男女對于愛情不顧一切的詩句,希望每個愛情男女都能夠看清現實,否則最后受傷的還是自己。無疑愛情是美好的,但往往現實和結果卻是凄美的,用情越深,得到的痛苦就越刻骨,或許這便是愛情的真諦。
2021年6月21號
《常娥》今天復習李商隱的《常娥》,原文如下: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的大意是:月亮之上,廣寒宮中,嫦娥徹夜對著蠟燭想心事,燭影深深,在云母石做的屏風上,留下她暗淡的影子。天快亮了,銀河變得越來越淡,清晨的星星一顆接著一顆地落下去,消失殆盡。如今的嫦娥,一定后悔當初偷吃長生不死藥,奔入月宮,變成仙女。每天面對大海一樣望不到邊的天空,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美麗的人間,思念可愛的家鄉。
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據說,是因為她偷吃了丈夫羿從西王母那里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廣寒宮懷抱玉兔的仙女。李商隱寫這首詩的原因是終生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心中苦悶,更多的還是那種不能被人理解的愁苦,心里的想法沒人能懂的孤寂,就如同廣寒宮里的嫦娥,于是就寫下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孤獨。
李商隱這首《常娥》,表面看是一首詠嘆常娥(即嫦娥)的詩,實際上是通過詠嘆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以此寄托或抒發個人的自傷之情。先是描寫室內外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嫦娥懷思的情緒;再描繪嫦娥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后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貼情貼理,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整首詩4句,前兩句寫嫦娥清冷難眠,是身之寂寞,后兩句寫嫦娥永恒孤獨,是心之寂寞。這首詩許多人耳熟能詳,卻不知李商隱是借嫦娥的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借嫦娥作掩飾,說出了自己的內心獨白,表達了自身的寂寞心境,抒發了個人的人生感悟。
“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寂寥的長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輪明月。看到明月,自然會聯想到月宮仙子──嫦娥。凡塵俗世呆膩了,嫦娥想要長生不老,終于如愿以償,這是夢想成真,是求之不得的美事。可誰又知道,在無數個黑夜里,顧影自憐的嫦娥腸子都悔青了,她是多麼的凄苦寂寞呢。我們孜孜以求的,一些看似美麗的東西,得償所愿后,并不一定就是幸福和喜悅,也可能是新的寂寞。高處不勝寒,最美不過人間,最美還在眼前。
2021年7月9號
《夜雨寄北》今天復習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原文如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的大意是:你來信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來啊!此時此刻,我唯一能告訴你的,就是巴山連夜暴雨,雨水漲滿了秋天的池塘。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我們一齊坐在家里的西窗下,一起剪掉燭花,秉燭夜話。那時我再回頭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念你!
據資料記載,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家中的妻子之作。李商隱38歲那年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那時山高路遠,通訊不便,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也就是說,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李商隱并不知道妻子已經去世,誰知這首寄懷詩竟是二人最后的訣別。
李商隱這首《夜雨寄北》是其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她給對方的復信。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于象征、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讀者,令人百讀不厭。
千百年來,李商隱一直擁有眾多擁躉和粉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們普遍喜歡李商隱的愛情詩。李商隱的愛情詩格調凄美,低徘婉轉。雖然寫盡了男女主人公愛情實現的艱難,以及異地相思的痛楚,卻凄而不苦,反而有一種酸楚、凄絕的美。恰恰因為如此,一千多年過去了,《夜雨寄北》的生命依然新鮮如初。多少人沉浸在這首詩里,反反復復地低吟淺唱;多少人在這首詩里,品味著愛情的離合悲歡;多少人因為遇見了這首詩,才感受到了情詩的巨大魅力,并不可遏制地迷戀上了李商隱。
2021年8月1號
《樂游原》今天復習李商隱的《樂游原》,原文如下: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首詩的大意是:傍晚的時候,我心情有點不快。于是,就駕著車來到郊外,登上游覽勝地樂游原。在開闊的樂游原上觀看風景,在夕陽余暉照耀下,眼前是涂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感覺夕陽特別美好。為什麼夕陽如此美好呢?正是因為它恰好出現在快要黃昏的時候。
說到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首先得先介紹一下樂游原。樂游原是唐代游覽勝地,且因地勢較高,便于覽勝,文人墨客常來此作詩抒懷,李商隱也是其中之一。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隱25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绹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去世。他又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這首《樂游原》正是他心境的真實寫照。
李商隱這首《樂游原》是一首寫景抒懷詩。主旨是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這首詩一改李商隱用典較多、晦澀難懂的詩風,全詩從頭到尾未用任何典故,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這在李商隱眾多詩作中是比較少見的,因此也是難能可貴的。
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歷來膾炙人口。卻長期被很多人誤解,他們把“只是”理解成后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以為是感傷哀嘆,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其實,古代“只是”,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應該理解為“就是”、“正是”之意。李商隱在《錦瑟》篇中也曾寫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后一句正解:就是在那當時,已然是悵惘難名了。
這兩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蘊涵這樣一個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正是因為在接近黃昏之時才顯得無限美好。這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十分深刻,表現了當時正值壯年的李商隱熱愛生命、熱愛人間一切美好,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這兩句詩所蘊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廣泛引用,譬如,當今很流行的一句歌詞:“最美不過夕陽紅”,就是用來贊美老年人的。因此,它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2021年8月22號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今天復習李商隱的《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原文如下:
來是空言去絕蹤,
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
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
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這首詩的大意是:她說好要來的,卻失約了,其實是句空話,那一去便杳無影蹤。我獨自一人,在樓上等著,直到殘月西斜,傳來五更天曉的鐘聲。因為心上人遠離,而積思成夢,夢里悲痛地哭泣,久喚難醒。醒來后,心情急切,墨汁都還未磨濃,便匆忙提筆寫信。燭光隱約,半映著飾有金翡翠的被子。蘭麝的香氣,輕輕地透過繡花的帳子。我像古代的劉郎一樣,無法重尋舊愛,愛情阻隔,早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遙遠。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兒啊,其實離我更遠,更隔著蓬山千重萬重!
李商隱這首《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是一首七律艷情詩,抒發一位男子對身處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全詩圍繞“夢”來寫離別之恨,借夢醒寫苦情,但是卻并沒有按照遠別,思念,入夢,驚醒,孤清,意重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寫夢醒時分,再寫迷離夢境和現實的混亂,創造出亦幻亦真的藝術境界,最后點明蓬山萬重的阻隔之恨。這樣曲折宕蕩的藝術構思,有力地突出愛情阻隔的主題和夢幻式的心理氛圍,使全詩充滿迷離恍惚的情懷。
最近一年多來,先后學習了幾百首古詩詞。說實在的,讀詩,學詩,賞詩,本來就是一種個人興趣愛好,作為非專業人員,是無法做到精準解讀并賞析每一首古詩詞的,只能是根據個人學習和理解情況來作解讀。對同一首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考,尤其是對于李商隱的無題詩,各種解讀有時會有所差別。回到李商隱這首《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其突出特點應該是亦夢亦真、奇妙夢幻的境界。
學習這首詩,印象最深的還是最后兩句:“劉郎已恨蓬山遠,又隔蓬山一萬重”,這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即使不知道歷史中劉郎的典故,也能夠讀出李商隱在其中埋藏的傷心與思念之情。蓬山路遠,更何況自己的愛人離蓬山還有一萬重,李商隱用夸張的數量詞,道盡心中之苦,可謂出神入化。由此可見,當男人相思起來,也是刻骨銘心的。愛情是美好的,但有緣無份的愛情,卻是世間最苦的一種情感。
這首《唐詩三百首》中最令人絕望的情詩,著實苦情,卻引出了一段好姻緣。據說,宋代有一位名叫宋祁的才子,就是那位寫“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著名詞人,偶遇一過路宮女,一見鐘情,回到家里,萬般想念,相思成疾,便寫下了一首《鷓鴣天·畫轂雕鞍狹路逢》。在詞的最后一句中,他寫道: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將李商隱的“更隔蓬山一萬重”改成了“幾萬重”,其情更痛,其意更深。后來,這首詞被仁宗知道了,愛不釋手,于是親自為他找到了當日的宮女,成全了二人的好姻緣。
2021年9月16號晚
《暮秋獨游曲江》今天復習李商隱的《暮秋獨游曲江》,原文如下:
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這首詩的大意是:荷葉剛剛長出來的時候,春愁已開始生根發芽。而當荷葉開始枯萎的時候,秋愁又開始縈繞眉間心上。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那份情意就一定會地久天長,一刻也停止不了發自內心深處的眷戀。惆悵地望著江水的另一端,思潮翻騰,哀痛難忍,只混沌不清地聽到那流不盡的江水聲。
李商隱37歲那年秋,他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誰承想,他走后不久,妻子王氏就病故了。在蜀地盤桓了五年,第五年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隱才跟隨柳仲郢返京。那時交通不便,一直到次年春天方抵達長安,此時,李商隱已經43歲。李商隱44歲那年秋天,他獨游陜西西安東南的曲江,想起自己深愛的結發妻子王氏,就寫下了這首悼念詩。又過了不到半年,李商隱病歿于鄭州。
李商隱這首《暮秋獨游曲江》是為追悼亡妻王氏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他在詩中通過描寫荷葉的“生”與“枯”,暗示著他已經與妻子陰陽兩隔,心愛的人已經棄他而去;而后感嘆盡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長在,無奈逝者已矣,徒嘆奈何,格調無限凄惋,將綿綿深情推向無以復加的新境。全詩的突出特點是聲調感愴悲涼,情思纏綿哀痛。
總的來看,李商隱這首詩主要是因曲江流水引起了他對往事難追的悵恨,以及逝者如斯的嘆息。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無疑寫出了至死不渝的愛情,千百年來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弦。義山伉儷情深,卻為著仕途生計夫妻常常在分離中,王氏遽爾病逝,這給他留下極大的終生憾恨。唯有經歷過,才會有刻骨銘心的痛,才會激發出感天動地的詩句。
“深知身在情長在”一句格外的深情,也格外的凄惋。我們知道,此時的李商隱已是衰病垂幕,正如其詩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腸。”他也只不過暫存人世,最讓他傷心的是常常睹物思人,哀思難禁。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語,恐怕只有他《無題》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至情之語可以仿佛。他用至情至性的詩語,為人們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至死不渝的愛情。
2021年11月3號
《憶梅》今天復習李商隱的《憶梅》,原文如下: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常年滯留在外,牢牢地釘死在遠離家鄉有個叫梓州的地方。總是對美好事物有種依依不舍的感覺,常常向往著萬物升華,盡情欣賞春天的景色。早梅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所以最能惹起人們的怨恨或遺憾。因為梅花在嚴冬開放,春天的時候梅花已經凋謝,因而老是被稱為“去年花”。
據記載,這是李商隱任職于東川梓州(今四川三臺縣)柳仲郢幕府的后期作品。這首詩創作于春天,當時,已是百花爭艷,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李商隱這首《憶梅》是一首詠物五言絕句。與一般的詠梅詩不同,李商隱并未在梅花的嬌艷和清香上著墨,而是另辟蹊徑,通過描寫賞春憶梅,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流離輾轉,常年滯留在遠離家鄉的異地他鄉,從而產生的憤懣頹唐情緒。全詩渾然天成,一意貫串,起承轉合,枝蔓曲折,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了有神無跡的境界,成功地向人們傳達了一種黯然神傷的情調。
縱觀全詩,這首《憶梅》,意極曲折,卻并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自己沉淪羈泊的身世。“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也是千古名句。愛之深恨之切,正是因為愛,可是卻愛而不得,所以便成為了恨,成為了埋怨。嚴格意義上來說,李商隱在這首詩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與其說是恨梅花,還不如說是在惋惜自己,畢竟,面對命運的捉弄,人總是無能為力的。
2021年11月25號
《賈生》今天復習李商隱的《賈生》,原文如下: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首詩的大意是:漢文帝求賢若渴,在未央宮前殿正室宣示召見被貶臣子賈誼。賈誼的才華氣質確實高明,堪稱當世奇才,無人能及。可惜漢文帝徒然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以如此謙恭的姿態,只是空談半夜。談了大半夜,不問國計民生,只問鬼神之事。
據記載,李商隱生活在唐王朝日趨衰敗的晚唐時期,他對皇帝昏庸、宦官當權與藩鎮跋扈深為不滿。而且李商隱被卷入了牛李黨爭,屢受排擠,懷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賈誼來抒發自己的感慨,通過諷刺漢文帝雖能求賢卻又不知賢的行為,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實——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形似開明,實則昏聵無能。
李商隱這首《賈生》是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七言絕句,選取了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揭示了漢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能真正重視人才的行為,進而暗諷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于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全詩寓慨于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借賈誼的遭遇,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意在抒寫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總的來看,這首詩突出采取了欲抑先揚的藝術創作手法,向人們敘述了一個經典的歷史故事,透過本該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敏銳地抓住“問鬼神”之事,發出了一段發人深省的靈魂拷問:“不問蒼生問鬼神”。雖然保持了其一貫的輕描淡寫、委婉含蓄的風格,卻隱含了冷峻的嘲諷,似輕而實重,借題發揮,借古諷今,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諷刺辛辣深刻,感概深沉蘊藉,卻又極抑揚吞吐之妙。
2021年12月7號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今天復習李商隱的《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原文如下:
重幃深下莫愁堂,
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這首詩的大意是:帷幔低垂,層層疊疊,閨房幽邃寧靜。獨自躺在床上,心事重重,輾轉反側,凄清的長夜何其漫長。像巫山神女那樣浪漫的奇遇,原本就是一場夢。青溪小姑住的地方,本來就是獨處,沒有男兒相陪伴。菱枝本柔弱,而風波 “不信”,波起浪涌,使得菱葉翻飛,菱枝欲折。月光下明明有露珠,可誰又能使它滋潤芬芳美質的桂葉,從而吐出馨香呢?人人都說相思苦,也就是說相思完全無任何好處。但仍不妨礙為相思而惆悵之心,這就是所謂癡情。
從創作背景來看,有關資料語焉不詳,個人認為,這首無題詩表面上看是一首愛情詩,但根據李商隱的身世,以及他一貫的創作風格,實際上應該還是在諸如身不由己地遠赴東川的背景下所作,寓含了自己輾轉飄零、無所依托的身世之感。
李商隱這首《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是一首七言律詩,是其無題詩的典型代表作,藝術上很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通過追思和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了女主公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抒寫了女主人公愛情失意的幽怨,以及相思無望的苦悶。
總的來看,全詩寫法概括,巧用典故,筆意空靈,意在言外,瑰奇迷離,搖曳多姿,意象具體,含蘊深邃,寫情細膩,意境深遠,經得起反復咀嚼與玩味。尾聯“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是這首詩的名句,也演變成為了愛情甘愿受折磨的千古名句,簡單來說,就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2021年12月13號
《霜月》今天復習李商隱的《霜月》,原文如下: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嬋娟。
這首詩的大意是:暮秋季節,已聽不到鳴蟬聲,但開始能聽到南飛的雁叫。百尺高樓籠罩在霜華月色之中高樓獨倚,夜空如水,水天一色,清澈空明。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與月宮仙子嫦娥一樣,生來就都耐得住清冷。在凄清的月宮中,在凜冽的冰霜里,比賽誰有姣好的身姿容顏。
李商隱這首《霜月》是一首寫景的七言絕句,主旨是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全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艷絕俗。李商隱的筆觸完全在空際點染盤旋,詩境如海市蜃樓,彈指即逝,將幻想和現實交織在一起,從而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全詩意境高超,景象優美,靜景活寫,隨物賦形,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虛實結合,栩栩如生,形象明朗,內涵飽滿,充分體現了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總起來看,這首詩寫的是深秋季節,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過是說,月白霜清,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而已。這樣的景色,會使人心曠神怡。然而這詩所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卻大大超過了人們在類似的實際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李商隱從霜月交輝的夜景里發掘出來的自然之美,同時也反映了他在混濁的現實環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
2021年12月22日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