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是寶,失傳太可惜了
中國農業有著上萬年的歷史。在這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獲得了無數有關農業生產,有關農民生活的經驗和教訓,并且把這些經驗和教訓濃縮為一兩句精煉的話。這就是農諺。
農諺淺顯直白,不管你有文化沒文化,一聽就懂,就能明白意思。農諺的句子很精煉,用字盡可能少,有的農諺還押韻,還對仗。這些特點,都是為了發揮農諺的指導作用。更是為了便于流傳和推廣。
在過去,農民大多不識字,無法閱讀有關農業的書籍,而且當時沒有鐘表,沒有天氣預報,沒有今天的那些科學手段,所有的生產生活都靠口口相傳的諺語來指導。可以說,農諺是指導農民生產生活的最好老師。
今天,有些人擔心年輕人不會種莊稼,那沒事,只要學會一百條農諺,差不多就會種莊稼了。因為農諺覆蓋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哪怕是一件細小的農活,都有農諺指導。
農諺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我活到七十歲,還不時聽到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農諺。
今天是科學技術時代,農諺似乎不太重要。但是,還是不斷有新的農諺被創作出來。例如毛主席主持制定的農業八字憲法頒布之后,老百姓根據憲法精神就創作出新的農諺,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條諺語,就強調了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再比如:收與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意思是,有沒有收成,是水決定的,長久的干旱和洪澇,都會造成莊稼絕收。風調雨順最好。水的問題解決之后,產量的高低,肥料起著決定性作用。
有的農諺非常簡短。如深耕淺種這一條只有四個字,但里頭卻包含著很多科學道理。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便于莊稼生根,也有利于保持水分,還有利于土壤吸收和保持空氣和雨水中的氮素,增加地力。淺種說明播種不能太深,單子葉莊稼如小麥玉米不能超過三厘米,雙子葉如豆類,不能超過兩厘米。太深幼芽鉆不出地面。勉強出芽也不發生。
有的農諺為了形象,還運用比喻修辭。如歇地如歇馬。在土地較多的情況下,為了降低肥料成本,可以讓土地休息一季或者一年,這叫輪作。土壤里的養分被莊稼吸收之后,失去平衡,停種一季或一年,便可以利用土壤的自我修復功能,通過陽光,空氣,雨水的作用,使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得恢復,達成新的平衡。馬休息好了。跑得更快,地休息好了,長莊稼更來勁。
有時為了充分利用土地,獲得更多收成,農諺也有指導。例如,你有一塊地,直到大暑才騰出茬口。這時候種秋熟作物已經遲了。山芋大豆之類的肯定不能種。不種吧,土地閑著太可惜。想種又不知道種什麼。沒事,農諺告訴你怎麼辦。諺云:立秋鴨爪,三角到老。可以種綠豆,大暑播種綠豆,立秋長出像鴨爪那樣的一個葉片,每棵綠豆還可以結三五個豆莢,合理密植一下,一畝地還能收個一百多斤綠豆,也能賣個幾百塊錢。
小麥播種期比較長,農諺說,秋風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最相宜。那麼因為特殊原因,過了最佳播種期,還能不能種麥了呢?可以啊。農諺說,種麥種到冬,看你什麼工,種麥種到年,看你什麼田,小杏塞鼻眼,種麥還不晚。冬指冬至。冬至種麥,只要肥料充足,也會有些收成,就是春節種麥,只要土壤肥沃,雖然減產,但多多少少還是有收成的。為什麼小麥播種太遲會減產呢?農諺說,立冬種麥不倒椏。意思是立冬種麥麥苗就不會鋪在地面,沒有分蘗,一個麥粒只長一棵小麥。那就要加大播種量。根據我的經驗,小麥播種遲一點,只要肥力充足,合理密植,對產量影響不大。
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什麼時候干什麼農活,做什麼事,農諺都有指導,農業生產的關鍵就是一個字:緊。農諺說,生意要狠,莊戶要緊。做生意心腸不狠賺不到錢,種莊稼不抓住農時就要減產,特別是夏收夏種,一定要抓緊。夏收不抓緊,雨季提前到來,就可能小麥爛在地里。夏種不抓緊,直接影響產量,有些莊稼,早上播種和晚上播種都不一樣。
農諺不僅覆蓋了全部農事,還對農業相關方面有精辟總結。比如對天氣變化,也有許多總結。大家熟知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燒早霞,可能有雨,燒晚霞,天氣晴好。
還有早看東南,晚看西北。早上東南方烏云密布,當天不會有好天氣,晚上西北有烏云,第二天天氣不好。這樣的農諺不可勝數,誰也不能把農諺全部掌握。例如六月北風當時雨,三伏天,突然起了北風,時間不大就會下雨。春冷下雨,秋燥陰天。諺云,東風雨,西風晴。這是常態。但在一定時候,情況就不一樣,諺云,立夏東風晝夜晴。立夏過后,東南風就是好天氣。
農諺還包括一些風俗習慣,概括農民的生活方式。如清明不插柳,死了變成大黃狗,重陽不插艾,死了變成大白菜。冬大如年。正冬不蒸,揚場沒風。說明對冬節的重視。
三十年晚拾只兔子,有他過年,沒他也過年。表現出對意外收獲的無所謂,一種灑脫心態。
剛才說過,農諺不知道有多少,我七十歲,慢慢想,應該能夠寫出二百條,但實際上,農諺遠不止這些。還有一個情況,我們偉大祖國,地域廣大,南面是熱帶,跨過溫帶,北面是寒帶,東西橫跨好幾個時區。每個地方都有適合本地區的農諺。我舉例的農諺,適合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這片區域,也就是北緯30度附近。
農諺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涵蓋了中國農民的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筆寶貴財富,我們有必要傳承下去,而不應該在我們手中消失。
2020.11.27.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