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籍《樂府詩集》中有這樣一首哀怨婉轉的作品: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愿銜楊花入窠里。
這樣一首寄托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之作,任誰也不能想象它是出自一朝皇太后之手,而這首詩并不是追憶逝去的前代皇帝,而是感嘆情人楊白花離她而去,出走南朝。
這首詩的詩名就非常直白地叫做《楊白花歌》,后來楊白花改名楊華,不知道是不是跟這首詩的傳頌有關。皇帝死后皇太后有情人這個事情在中國的歷史上并不算新鮮,我們熟悉的武后武則天也曾經半公開的豢養面首,漢朝的竇太后、北魏的馮太后都曾有男寵。
但被情人拋棄后還寫詩懷念贊頌他?這詩居然還寫得不錯,被收錄到了典籍中,這真是讓人有點匪夷所思。這位寫詩的皇太后就是北魏著名的“妖后”胡充華。
廢除舊制,鏟除異己《北史列傳第一后妃上》中記載,胡充華為安定臨涇人,本名胡仙真,司徒國珍的女兒。
她母親生她的時候有赤色光芒照耀在他們家,有算命的人就給胡充華算了一卦,稱她:“賢女有大貴之表,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天選之人,命中注定將來要成為貴人,而她的孩子也將是天地之主。
胡父從小盡心盡力地培養她,胡充華也確實天資聰慧,她沒有辜負家里的一番心血。
北魏崇尚佛經,從前幾代皇帝開始就信奉佛教,她由此另辟蹊徑入佛寺鉆研佛法,憑借著聰穎過人的本事頗有建樹,不久就有人對宣武帝引薦了她。
宣武帝元恪被胡充華不凡的談吐所吸引,加之她容貌秀麗,對佛經自有一套見解,于是破例下詔封她為世婦,隨侍左右,并讓她掌管著宮內的佛法事務,羨煞旁人。很快,胡充華就懷了身孕。
當時的皇后是宣武帝的第二任正妻高英,相傳她是個狠毒的女人,第一任皇后和宣武帝唯一的兒子都是被她毒死的。
為防止婦人或者外戚掌權,按照北魏慣例立太子必殺其母,高皇后以此為由多次向皇上勸諫。只可惜宣武宗與胡充華感情深厚,加之沒有子嗣,并沒有聽進那些勸諫,胡充華也表態說自己愿意為了皇家子嗣而死。
等到生產那天,果然是個男孩,宣武帝親自起名元詡,立為太子,并且下令廢除舊例,從此北魏不再效仿漢代殺太子之母。
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突然暴斃,年僅六歲的元詡即位,史稱孝明帝。
這時的皇太后還是高英,元詡之母胡充華只是皇太妃,但是她憑借幼帝的身份廢除了高皇后,肅清高氏外戚,不久就“被”孝明帝封為了皇太后。這是北魏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廣建寺廟,荒淫無度六歲的元詡還是個孩子,胡氏垂簾聽政,江山在她面前展開。
在剛開始臨朝聽政的那段時間胡充華胸中懷有一份激情,她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每日臨朝批閱朝臣奏章,凡是重大案件都要親自決斷對重大案件親自決斷,地方官員的考核也由她親自進行,一時間朝堂上下風氣整肅,文武百官各司其職,若是堅持下去,北魏恐怕還能掌管江山很多年。
只可惜花無百日紅,在無盡的權利面前,個人性格上的弱點就很容易暴露并且被放大。
胡氏性情中荒淫驕奢的一面很快露出了端倪,她先是大肆消耗黃金,廣建寺院,開鑿佛像,其規模和資金,北魏歷代皇帝都比不過。
她在皇宮旁修建永寧寺,其中一所浮圖塔高二百七十米,塔上立柱高三十米,離開京城也能遠遠望見這座塔。在她執政年間,百姓以禮佛為重,大量的壯丁和年輕女子為僧為尼,農工商業被怠慢,整個社會的發展停滯。這給本就開始走下坡路的北魏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胡太后縱情享樂,常常舉辦大型宴會,一開心就隨意進行賞賜,也不管國庫是否承受得住。
這樣一來,國家上下都刮起了奢靡之風,皇宮貴族爭相比起誰家更奢侈富貴,這股不正之風直刮得百姓連連叫苦,北魏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而統治階級還在醉生夢死。
皇太后在私生活上也不甘寂寞,感情生活空虛的她先是看上了宣武帝的弟弟清河王元懌,一開始她以朝事是由召見元懌,慢慢的兩人不再避嫌,整日廝混,胡太后還將朝中大權交給了元懌。史書記載她“逼幸清河王元懌,淫亂肆情,為天下所惡”。
與此同時,她又私蓄面首,其中一人即為楊白花。她最迷戀此人身材樣貌,恨不得日日與他流連忘返。楊白花為名將之子,雖“承蒙召幸”,卻擔心事情暴露后遭遇不測,他連夜逃出北魏,逃離了胡太后的召幸。
傷心的皇太后寫下著名的情詩《楊白花歌》,一時之間朝野震動。一國皇太后居然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朝臣們坐不住了。
領軍元乂、長秋卿劉騰等借皇帝的口諭面見皇太后,乘機將她囚禁,并將元懌誅殺。可惜這次政變并沒能持久,太后的余黨僧敬與張車渠等數十人殺害了元乂,胡太后重新臨朝。
心狠手辣,不得善終盡管經歷了這次事變,胡太后沒有吸取太多的教訓,北魏朝政一蹶不振,權貴依靠賣官獲取巨大收益,平民百姓卻民不聊生。
而胡太后早已失去了審時度勢的理智,不顧連年的自然災害強行預征六年的賦稅。此舉終于導致了全國各地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接連九年戰事不斷,風雨飄搖,北魏的王朝漸漸沒落。
孝明帝此時年歲已長,他非常想改變國家的命運,意圖與母親抗衡。但是吃過一虧的胡太后卻像背后長了眼睛,她開始慢慢拔除孝明帝身邊的忠臣。
公元528年,孝明帝的妃子生了一個女兒,胡太后卻對外宣稱生下的是皇子,并大赦天下。
這一舉動徹底地激怒了孝明帝,他本想密謀推翻太后,卻沒想到太后早一步算好了一切,孝明帝被太后及其親信毒殺,接著太后昭告天下由之前誕下的“皇子”繼位。
虎毒不食子,胡太后所行之事已經難以用常理來解釋,她在權利和欲望的裹挾下失去了自我,只能由著本能將她沖向萬劫不復之地。
新“皇”繼位沒幾天,太后見朝廷人心已安,又突然公布了新“皇”女兒身的事實,緊跟著另立年僅三歲的臨洮王元釗為新皇,如此隨意荒唐的決定國事,舉國震驚。
建國元年,儀同三司、大都督爾朱榮乘機興兵作亂,借口要查清明孝帝的死因,不肯承認新皇元釗的繼位。此時胡皇后民心盡失,大勢已去,所有的親信見她難以維系他們的榮華富貴,一律拋下她自去逃命。
胡充華只能削發為尼,入寺躲避。可是爾朱榮沒有放過她,他殘忍地將幼帝和胡太后一起裝入竹籠投入黃河,至此,這位一代皇太后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小結:歷史上提到這位胡太后總是將她和荒淫無度、手段毒辣這些詞聯系在一起,更有甚者還說認為北魏后來分割成東魏和西魏也是由于她失去民心導致的。
確實胡太后的所作所為放到如今的社會上來說也是驚世駭俗的,在其位謀其職,她在巨大的權利面前失去了方向,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她一個人不可能導致一個王朝的衰敗,若不是整個統治階級內部已經腐朽不堪,何至于變得國破家亡呢?
她的夫君宣武帝在位時,明明可以肅清朝綱,繼續推行教育改革以此縮減貴族與平民的巨大差距,他完全可以效仿他的父親孝文帝推行廉政,鏟平朝內貪污腐敗的毒瘤們,但是他為人平庸懦弱,在位期間不但沒有徹清朝堂,反而聽信讒言,賜死了忠心耿耿的彭城王,導致朝中人心渙散。
而胡太后本身沒有帝皇的胸懷,空讀了那麼多年佛法,卻用錯了方法。只能說導致北魏慢慢走向分裂、滅亡的是統治階級沒有及時地解決人民的根本問題,反而只顧著自己享樂或者忙著爭奪權力這個事實。
人民才是國家的基本,任何一種強權都不能忽視這個問題,何況一國之君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