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OP15云南省籌備辦
中共云南省委網信辦
云南省廣播電視局
指導
云南廣播電視臺
共青團云南省委
聯合出品的
10集系列短視頻
《口述云南·生態篇》
今天推出第二集
《他們用科研力量守護“植物王國”》
云南素有“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之稱。
中國大約有3萬種高等植物,其中云南有一半。
生活在昆明的人,都知道在北郊黑龍潭公園旁,有一座美麗的植物園,有一個專門研究植物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植物所”)。
昆明植物所美景
昆明植物所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機構,是我國植物學、植物化學領域重要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昆明植物所前身是于1938年7月成立的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轉屬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經國家科委批準,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建所初期,昆明植物所就匯集了中國眾多植物學名家學者,開啟了國人研究云南植物的先河,老一輩植物學家,不懼工作的艱辛和生活的艱苦,一心科學報國,奠下云南植物學研究的深厚基石。
蔡希陶、吳征鎰兩位著名植物學家,就是影響了幾代植物學人的先行者。
蔡希陶先生初奠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前,到云南來采集植物標本時間最長、采集最豐富的,是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他也是昆明植物所的創建者。
在怒江考察的蔡希陶(左一)
1932年2月,蔡希陶先生受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的派遣,到云南考察。他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歷盡艱辛,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邊遠山區開展植物調查和采集。他采集的植物標本有427個新種和不少云南新記錄,揭開了云南“植物王國”的面紗,為云南植物學研究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在各方的支持下,在蔡希陶先生的具體操辦下,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前身)于1938年在昆明北郊黑龍潭掛牌成立。
1957年竣工的三幢品字形科研大樓
1950年4月7日,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更名為中科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蔡希陶任主任。后來昆明工作站升格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征鎰任所長,蔡希陶任副所長。
蔡希陶與科技人員一起鑒定植物標本
1959年,在年近半百的蔡希陶的帶領下,一批被他的奉獻科學的精神和高尚人格所感染的年輕科技人員和工人,到西雙版納一個由瀾滄江支流羅梭江環繞的“葫蘆島”上,披荊斬棘地“雙手劈開葫蘆島”,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熱帶植物園。
蔡希陶先生50年如一日,扎根邊疆,不畏艱險,獻身科學事業,在云南大地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吳征鎰先生的精神是昆明植物所的寶貴財富
昆明植物所的所訓“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這八字語出西漢辭賦家枚乘的《七發》,意為陳說山川之本源,盡名草木之所出。
“其深意乃在植物既是資源和環境的重要部分,又必用于提供資源以改造環境。”吳征鎰先生如此解讀。如今,吳征鎰先生題寫的這八個字刻在昆明植物所內的一塊青石上。
昆明植物所所訓
吳征鎰先生對世界孜孜以求的追尋,對工作的嚴謹、勇于創新的精神,是昆明植物所的寶貴財富。
吳征鎰先生(1916—2013)
吳征鎰先生是具有國際聲譽的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中國植物的“活辭典”。他發現和命名的植物有94科334屬1766種,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他從事植物科學研究70余載,為中國植物學的創新、發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貢獻。
吳征鎰先生(后排中)率隊赴哀牢山選址
1958年,時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的吳征鎰,從北京請調昆明植物所。他舉家遷到云南,扎根邊疆,潛心植物學研究,任昆明植物所所長。2008年,他榮獲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征鎰主編完成的《中國植物志》80卷126分冊,是目前世界上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種類最多的一部,參加編研的植物學家有300余人,是三代植物學家集體工作的結晶,初步摸清了中國植物家底,獲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吳征鎰還主編了《西藏植物志》,以及歷時33年主編了21卷的《云南植物志》,是我國最大的地方植物志。
今年92歲的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李恒,1961年和丈夫王今維從北京調到昆明植物所工作。此前,李恒在中科院地理所擔任俄文翻譯,來到昆明植物所時,所長吳征鎰一見李恒就說:“俄文翻譯這里不需要,你需要學習植物學,學習英文。”
于是,32歲的李恒從零開始學習植物學,最終成為一位植物學家。作為17萬份各類植物標本的采集者,她所獲榮譽眾多,有14個物種以她的名字命名,她還獲得了國際天南星植物學會最高獎。
李恒追億吳征鎰先生
李恒講述了關于吳征鎰先生的一些往事:“做植物志首先要有名錄,《西藏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這些名錄的工作都是吳征鎰先生做的,不是別人,別人也不可能做。你們就知道吳先生有多偉大了,我很感謝我有機會跟吳先生學習。吳先生去英國邱園考察時,那些外國專家就跟著他,想看看他會看什麼植物。他們把一些葉子的邊剪得破破碎碎的,拿給他(鑒定)。吳先生一看,他說,‘你跟我開了一個玩笑,這是什麼東西?’把葉子剪碎了他都能說得出來這是什麼科屬。”
中科院院士、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孫漢董大學時學化學專業,他1962年分配到昆明植物所工作。他認為中國科學院的學風非常嚴謹,學術氛圍比較好,“我們昆明植物所有地理優勢,但更主要的是科學院的學術氛圍好,大家都愿意為科學獻身,為國家出力效勞,不為名不為利。在困難時期,吃得很簡單,但是大家也非常樂意,始終不忘我們所承擔的任務和工作,希望在自己所研究的這一行里面能夠做出成績來報效國家,大家都有這個動力和這種精神。”
昆明植物所專家的部分科研工作
在孫漢董院士眼里,吳征鎰先生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吳先生真正體現了一個做學問的人,一心一意做學問,不管在任何困難的時候,只要有機會、有時間,他一定在研究標本。吳老是全國公認的中國植物的“活辭典”。“大多數的科,你隨便問他這叫什麼植物,他立刻就可以寫給你,這個是哪個科,哪個屬,還有拉丁名字。我非常敬佩他。”
孫漢董院士追憶吳征鎰先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蔡希陶和吳征鎰先生為昆明植物所植物資源研究特色的形成,起了開創、奠基與引領的作用。他們還嘔心瀝血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所培養的學生后來成為云南植物學界的棟梁之才。
昆明植物所 以科技支撐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不久前召開的“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系列新聞發布會·科技支撐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昆明植物所所長孫航介紹了研究所近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
昆明植物所所長孫航(右二)介紹工作開展情況
孫航介紹,建所以來,昆明植物所的各項事業發展始終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
20世紀50年代,積極投身橡膠宜林地考察,確定橡膠種植適宜區,為國家自力更生發展天然橡膠產業奠定了基礎。
1956年提出建立“自然保護區”,1999年提出建設“種質資源庫”,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前瞻性、戰略性良策。
2001年建設云南省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植物化學學科發展和西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了戰略支撐。
編研《中國植物志》(中英文版)《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等專著,摸清了中國植物的家底,為植物資源持續利用打下科學基礎。
昆明植物所編研的部分專著
研發“天麻素”“宮血寧”“青陽參”“咽康舒片”“草烏甲素”“神衰果素片”“鞘蕊花”等一批新藥,為國家天然藥物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昆明植物所選育的部分花卉品種
解決天麻、松乳菇、塊菌人工栽培,突破羊肚菌產業化關鍵技術,選育云南山茶、杜鵑、報春、蘭花等新品種,破譯茶樹基因組,為云南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以昆明植物所“扶荔宮”溫室群為核心的COP15生物多樣性體驗園
目前,昆明植物所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7個、建有兩個科學植物園、國家級野外臺站1個、省級野外臺站2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稿、供圖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