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蜜粉跟我抱怨:
我兒子剛好3歲,感覺他像沒長耳朵一樣,不管跟他說什麼,都好像沒聽見,該干嘛干嘛,真的快要被他氣死:
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半小時后,地上還是一團糟;
去超市買東西,告訴他一定要跟緊,不要亂跑,誰知一轉身,人就沒影了;
讓他洗臉的時候別把衣服弄濕,分分鐘濕給你看……
你說為啥提醒了800遍,孩子還是不聽話、不配合?我已經非常努力了,為啥還是搞不定這個小家伙?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這個階段,孩子像開啟“自動屏蔽”模式,說啥都聽不進去的情況太多了。
今天咱們就聊聊,怎麼應付。
為啥娃會“沒耳朵”?
1,孩子的注意力發展還沒完善
在心理學上,注意力有四種特質,包括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這是衡量一個人注意力好壞的標志。而由于大腦發育不完善,幼兒注意力的這四個方面,都相對差一些。
孩子經常聽不見我們喊他,也不能同時做幾件事,其實不是他們不想,實際情況是他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發展水平。當他投入巨大的興趣在當下的事情上時,他的腦子里就只有這一件事,沒有更多精力聽別的。
比如玩玩具、看電視的時候,不管媽媽說什麼,都會變成“背景音”,被自動過濾掉了。
2,刺激過多引起的“超限”效應
孩子總是說不聽,問題極有可能就出在這個“總”字上。
先說個故事:
它來源于大文學家馬克·吐溫的真實故事。有一次,馬克·吐溫去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后,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于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氣憤不過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你瞧,如果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就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就是“超限效應”,它強調的就是要保持適度原則,警惕過猶而不及。
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斯把聽不見嘮叨,提醒,說教的孩子稱為-----“媽媽的聾子”;吉諾特博士也指出,孩子對于大段的嘮叨和提醒,能聽進去的很少。
如果孩子犯錯時,爸爸媽媽多次重復著數落,會讓孩子經歷“內疚不安→不耐煩→反感討厭”這樣的心理變化,最后甚至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所以,別再覺得自己對孩子是苦口婆心一片好意,其實我們是在制造親子矛盾,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3,叛逆期的對抗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三個階段一般是2—3歲,6到8歲,還有就是12到16歲。
由于他們具有了強烈的自我意愿,不想處處順從,總想反抗一下家長的權威,“喊了不理”就是其中一種反抗形式,尤其大人態度比較強硬時,會更加激起他們的反抗欲。比如:當媽媽用指責的態度告訴他“必須”、“應該”怎樣時,他就會產生抗拒心理。
試試這幾招,超有效!
01
說話前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有時候不是不聽話,而是沒把話聽進去。
認知心理學上有“非注意性盲視”,指的是“在處理一個相對復雜的任務時,因為注意的轉移,而沒有知覺到背景中出現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現象。”
那麼,當父母們喊孩子吃飯,卻發現孩子在全神貫注地玩積木、玩拼圖時,就該意識到孩子的專注力不在飯點。此時,就算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吼,也只能是無用功。
父母們可以嘗試走到孩子身邊,輕輕地進行摸背拍肩等肢體接觸,讓ta先抬頭看著自己的眼睛,確保孩子能夠把話聽進去,再告訴ta該吃飯了,與ta商量晚飯過后,接著玩。
(這個也要看具體情況,某些時候打斷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影響專注力,媽媽說之前要有足夠的判斷。)
02
尊重孩子,少用責備命令的語氣
當你想說“不”的時候,換一種正面的說法,或者用游戲的思路,也可以給出替代方案。
“在電梯里,我們動作要輕輕的,現在,我們假裝自己是只小老鼠 ,躡手躡腳的,好不好?”(而不是:不許在電梯里蹦蹦跳跳!否則電梯壞了,我們就摔下去了!)
“寶貝,商場里面人多,你能牽著媽媽的手走路嗎?”(而不是:不許亂跑!)
“等你吃完飯,我們就去玩滑滑梯。”(而不是:飯沒吃完,不許玩滑滑梯!)
ps:別說“等你吃飽”,否則小家伙立刻把碗一推,“我吃飽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如果非要談什麼技巧的話,那大約是把你脫口而出的話,最后的“!”改為“?”或者“。”這也意味著你和孩子的溝通,從命令變成了平等對話。
03
事先約定,并和善而堅定的執行
如果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因為孩子的任性,父母妥協了,孩子以后會變本加厲常常通過耍賴來達到目的。
所以,當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不急不躁,堅持自己的決定,可以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再講明道理;
如果父母制定了規矩,并且溫和而堅定地要求孩子執行,時間久了,孩子不用你說,他的心中自然會有一條規矩的界限。
04
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心理學認為,個體具有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所以媽媽面對孩子時,不要只“挑毛病”,而要盡量發掘和贊美孩子的閃光點,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請記住:孩子做對事的時候是培養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而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是最需要你愛的時候!
05
做孩子的榜樣
有句話說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模仿對象,要想孩子表現出積極正確的行為,父母要給孩子模仿的榜樣。
為了讓孩子早點睡,說熬夜對身體不好;為了讓孩子均衡飲食,說零食不健康;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我們有各種人生道理。
開始孩子還聽話照做,可后來發現“好像這些道理只針對我”,爸爸可以吃雞到深夜,媽媽正享用一大包薯片。
當道理成了讓孩子聽話的工具,你說什麼孩子也不會信了。
06
讓孩子自己承擔自然后果
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辦?自然后果來說話
如果孩子老是不收拾玩具,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玩具都收進一個大箱子。孩子想玩的時候,很抱歉,找不到。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不吃飯就只能餓肚子了。媽媽覺得你一定能忍到下一餐。
孩子不睡午覺怎麼辦?不睡不就不睡。下午的時候打瞌睡的滋味很難熬,你自己不介意就好。
在這里,需要提醒一句。“自然后果”是指孩子做出選擇所自然發生的后果 。
假如我們說“好好吃飯,不好好吃飯就罰你不許看書!”
這樣就變成了懲罰。
以后蜜絲懂會專門細聊自然后果,大家記得它是----“自然發生的后果”。而非夾雜著大人意愿的懲罰。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曾做過一個比喻,“成人的大腦就像手電筒,能夠有意識地聚焦在自己選擇的某個領域。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個燈籠,照亮了每一個孩子感興趣和想要關注的事物。”
既然如此,父母們對待孩子,尤其是年紀尚小的孩子時,不必太過苛刻,嘗試讓孩子在輕松活潑有趣的場景里,調整自己的行為并最終養成習慣,更不失為明智的做法。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