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算命大師說讓帶白手鐲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古田“昔號力田近古”,“民務稼穡”,“鄙樸勤力”,“率直尚氣”;還有“好斗喜訟”、“貴巫尚鬼”等語載于舊志、古籍。歲時、農事多祭神祈愿之舉,婚喪喜慶重禮儀節文,衣食住行求儉用順達。隨著時代變遷,諸多習俗相沿相革。解放后,生產關系改變,科學技術發展,陳舊習俗大多淡化或消亡,一代新風與年俱成。

第一節 生產習俗

一、農事習俗  

  祭勾芒 舊時立春前一日,縣令率眾于城郊東祭勾芒(農神之一),以泥土塑土牛為祭品。祭畢抬土牛踩街,任眾人鞭策,并各取其土以祈風調雨順。《玉田竹枝詞》云:“土牛賽罷漫加鞭”,“拍手齊歌大有年”。民國初該禮俗廢止。  備播田肉蛋 “芒種”播田(插秧)為農家盛事。為適時播田,各戶排日換工輪膳,東家主婦必備塊肉、熟蛋和灰粿、咸魚等飯菜款待播田能手和助工。母親還給兒子手上縛紅繩和葛蒲葉,盼望其成為插秧能手。  牛吃“明頭” 農歷四月初八日,傳說是牛生日。養牛人家在是日黎明前,提燈趕牛上山吃露草,俗稱吃“明頭”。民間世代相傳這是西天諸佛祖賜給牛的賞物,牛吃了無病會長膘,有“放快牛仔吃明頭,放慢牛仔目汁(眼淚)流”之說,此俗沿襲至今。  犒夏 立夏日,農家制磨粿,煮豬肉糟(用豬肉、菜、紅酒糟為料)。當日晨舉家食磨粿蘸肉糟,有的人家甚至每碗菜都用糟煮,謂之犒夏。有“立夏九碗糟,吃了血氣好”俗語,因農忙從此開始,希冀身強體壯。  分龍 “夏至”后辰日,定為分龍日。前一日貼告示鳴鑼曉眾,是日不得挑糞桶、倒馬桶、洗穢物干擾龍神分位,祝愿風調雨順。違禁者,受眾人指責。  “祈雨” 三伏天氣,如逢干旱,民間組織人馬分別赴百丈漈、龍亭、三井瀑布“祈雨”。請道士通神明向龍王乞賜時雨。用蠟封錫瓶入深水,俗稱鉤瓶,待水滲入瓶內方可。回鄉時,沿途呼救,如遇戴竹笠草帽,即行制止。求之不應,就將附近佛像放在烈日之下。巧遇時雨,謝龍神,修佛像,舉行慶祝儀式。  唱耨田詩 東區卓洋鄉山村農民在耘田時,隨著耙鋤一推一拉,農民齊唱耕耨田歌,或與附近耘田者對唱,俗稱“唱耨田詩”。內容有民間生產生活習俗,雜以花草蟲魚,古人古事或男女愛情等。時山風習習,歌聲回響在谷地田垅,頗為動聽。  送茶酬谷 秋收大忙時,巡壩、看水的專雇人員挑茶甕或麥芽糖,順路往各農戶稻埕,遞茶水送煙糖。農戶用青谷酬謝他們。  卷埕暝 秋收時節,割稻打谷完工后,即清理谷埕,謂之卷埕。當晚,東家必備□粑和酒肉犒勞幫工,稱為卷埕暝(晚宴),以犒謝眾人相助并含祝愿“行時”(運氣好)之意。  食新 開始食用新米,俗稱“食新”。須選擇良辰吉日,于是日晨煮新飯后,必先盛五碗敬神明、天地、灶君、門神。同時焚香祝愿。順便準備好菜,請鄰居同食,以增熱鬧。  做冬福 農歷十月,秋收結束,稻谷歸倉,農家用新秫米舂□粑慶豐收,煮酒奉牲祀神靈,俗稱做冬福,宣告農功告成。

二、建筑習俗

  建房 民國時期民房建筑,沿明清兩代格局,前后稱落,左右分扇。建造仍按古老程序進行,諸如擇地、動土、砌地基、筑土墻,定磉下門坪,架馬、做扇、上梁、蓋瓦、造灶,入宅等,每一工序開始,均按星士擇吉日,比輿指導。而上梁入宅最隆重。上梁由主高木匠主持。接扇后,用竹篙挾扇、木匠發錘攏扇。上梁時,先安子孫椽,貼“上梁大吉”,掛五袋釘、五袋錢。再安丁桁,用五袋谷、五袋棕壓桁。木匠高唱10條吉語。請道士設壇判榜,迎紫薇、玉皇、天皇鑾駕,安上下神祗、門神、灶君、祖先等香位。待土匠蓋屋頂后,隨即供扇下粿或□粑,犒勞師傅幫工,招待在場觀眾。  解放后,建筑慣例隨人事之變,擺脫陰陽五行信仰習俗,但亦設宴款待前來祝賀之親友。  建橋 擇黃道吉日動工,橋梁竣工后設祭橋頭,長者及造橋董事為先,眾人隨后,依次從橋上走過,并設宴慶祝和酬謝建橋工匠和民工。  建墓 事先請風水先生選定墓址方位,后擇吉日,做墓坯和左右陰宅。有錢人家用條石砌成墓坪,面積10多平方米,磚石砌墓面,完工后設酒席款待工匠和親友。  砌灶 俗稱涂灶,擇吉日良辰動工,以粉干蛋為點心款待師傅,并在灶腹內安放瓷罐,內裝銅錢、五谷、竹釘等物,以求五谷豐登,財丁兩旺。完工后升火爆米花,以示大發吉慶。設酒席宴請師傅和親友,親友送紅燭、鞭炮、糕、鹽、花生以及碗筷等廚具,表示祝福和慶賀。  

第二節 生活習俗

一、服 飾  

  服裝 清末民初,古田人大多穿粗布衫褲的漢裝。男裝為對襟上衣,下著別扎褲頭、闊褲筒褲子(即圓頭褲);女裝為大襟的上衣,褲的樣式與男裝同。年長者如遇喜慶,要穿長袍,有的還外套馬掛。富人暑天穿香紋紗黑□衣裳,冬天穿棉袍裘衣。小兒穿開襠褲(俗稱畢爿褲)并圍兜肚。農夫耕作時穿藍色緕布衫,雨天穿棕簑。  民國時期。男人穿中山裝漸多。女人平時多穿陽丹士林藍布上衣,黑色布褲,遇有喜慶時穿衫裙。年長的女人穿大夫領上衣(襟與臀平),藍色或紅色長裙。初中生統一著黃色童子軍裝,男女生上裝相同,女生下配黑裙子。  解放后,男女穿列寧裝、中山裝、漢裝。“文化大革命”時期,崇尚草綠色軍裝。80年代起,服裝不斷翻新,質料也越來越好,選購或采用絲綢、真皮、呢絨制西裝、夾克衫、連衣裙、牛仔服、T恤衫的人已相當普遍,城鄉的中、青年穿西裝者漸多。  鞋、帽 清末民初,老百姓戴線帽(俗稱“蒜頭帽”),穿布鞋,雨天戴斗笠,穿木履。富人戴呢帽或緞帽(俗稱“瓜皮帽”),穿棉鞋,雨天穿橡膠鞋。老人戴披肩的棉風帽(俗稱“畚斗帽”),穿布鞋。嬰兒和兒童所戴帽式形象各異,有柿蒂帽、獅帽、虎頭帽、麒麟帽等。  解放后,中、老年人多戴有帽舌的呢帽,穿運動鞋、塑料鞋,有的穿皮鞋,農村偶爾還可見到穿布鞋的,木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猶有人穿,后由塑料拖鞋取代。成人現多不戴帽,小兒喜戴各式時髦帽。  發型 清末民初,男孩留囟門發,女孩前額兩邊各用紅髻索扎成上蹺短辮子。男青年理平頭(俗稱海軍波頭),未婚女性留長發,用紅絲線辮成長辮子懸于腦后正中。婦女盤髻。初中男生理光頭,女生剪齊耳短發。城區男性老人多理平頭;鄉村男性老人,有的在頭頂百會穴前面剃光,后面留長發用黑絲線辮著辮子懸于腦后正中。女性老人盤髻。解放后,男的多理短發,發型有平頭,三七分型,四六分型,平分型等,女的剪短發,鄉村還可偶見盤髻老嫗。80年代后,女的發型尤其是城區女青年的發型時有變換、多姿多樣、有披肩式、奔頭式、碎發式、自然式、高劉海式、自然劉海式等。中、小學生理運動式學生頭。  首飾 清末至解放前,女人頭上裝飾品有銀扁巴、銀簪、銀花、綢花,項上掛的有銀項鏈,胸前別的有銀胸花、綢胸花,手上戴的有銀戒指、銀手鐲。足踝處帶銀腳鐲。富貴人家的女人帶金質裝飾品。解放初到70年代,崇儉尚樸,女人多不穿耳,不戴飾品。80年代后,城區女青年巧扮靚妝,從頭至腳戴金、銀、珠、玉的飾品者不鮮見。  

附 畬族服飾  

  舊縣志載古田畬民服飾,男戴竹笠;女跌足,圍褲,頭戴冠子以巾覆之,或以白石、藍石串絡縛冠上或夾垂兩鬢。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畬族人與漢族人雜居相親,相互影響,畬民服飾已與漢族無異。

二、飲 食  

  (一)主 食  古田人三餐以大米為主,早餐吃粥,午、晚餐吃干飯。解放前農村,尤其是大東一帶,多吃蕃薯米,佐以咸魚、腌菜。農忙季節傍晚時分另加粥、面、糕等點心。1960年前后,食糧短缺,以野菜、野果充食。80年代后,主食趨向多樣化,常間以水餃、面條、粉干、春卷等。市民飲食注重營養,肉、魚、蛋供售日多,新菜、野菜受青睞。  (二)慶 宴  50~60年代宴席俗稱“三仙酒”,首擺“三仙”菜(肉丸、油條、蛋合制),接著有“四炒盤”(豬肝、肚、魚片、排骨)、“五色湯”(魚丸、燕丸、海參、羊筋、鰻鲞)等,大致18盤菜肴。以飲紅酒為主。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講究葷素搭配、色味適宜的較高檔菜肴。有珍珠干貝、生汆鮮蝦、清蒸桂魚、滋補兔肉罐、火焰黃螺、淡水河鰻、芙蓉哈士蟆、酸辣目魚卷、農家鱔魚煲、香酥鵪鶉、香煎銀雪魚、香露全鴨、清燉全雞、蠔油扒豬蹄、香煎蟳塊、安井蝦丸、香菇筍、水果、甜湯等20多盤佳肴。飲啤酒、飲料和較高級白酒,抽較高級香煙。宴席結束,贈給每位賓客糖果、熱水瓶或鋼筋鍋、折傘、面盆等物。不同宴席另有定規,婚宴首擺“全家福”(用鹵好的雞爪、豬肝、肚、心、腸、牛肉、筍、蛋拼盤),辦喪宴需上太平燕、□仔,房屋落成宴要加糕、包、海參、發菜丸,慶壽宴首擺長壽線面,滿月酒要分爆米花、熟芋頭、紅雙蛋。  (三)風味小吃  糟菜 是農家常年備用菜。取本地種的肥碩芥菜曬至半干,用紅糟食鹽腌制,封藏于甕中,數天后取食,則微辣清香,俗稱“好看莫比新女婿,好吃不如新糟菜”;若經久取食,則鮮紅欲滴,噴香四溢,咸酸適口,下粥佐飯,其味無窮。  臘兔肉 昔為古田民間年節之時特制的佳肴。取宰后整兔置于“米燒”鍋(鍋內放米烤焦)內烤制而成。色澤褐紅油亮,肉質干結細嫩,香味濃郁誘人。切塊拌以生姜、曲醋而煮,酸辣香甜,諸味俱有。80年代起成為餐館名菜。  炒面 取機制粗條鮮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涼干,然后倒入猛火燒燙的適量油鼎內,并拌以肉絲、香菇、大蒜和蟶醬等佐料,即時不斷急炒,使之熟透綿軟而不粘鼎壁,則成香噴可口的面食。食攤餐館隨時供應,備受游人顧客青睞。  芋蛋面 以蒸熟的本地小芋與番薯粉相混攪成團,用“番薯切”推切成圓條狀,垂入滾燙的湯鍋內,邊切邊煮,拌以牡蠣、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獨特的美食,望而生津,入口爽滑,沁人心脾。向為古田閑時節日呼朋聚友即興而作的“喜樂面”,80年代起,街旁夜攤有專營此種小吃的攤點。  鼎邊糊 為米漿加工而成的便食,撕成碎片而煮,綿軟松脆,易熟實不糊,雜以豬頭骨、豬腸等混和相煮,其味獨絕。城鄉均有擺鍋設點于街旁道口,隨客剪幾段豬腸相搭配,食之嘖嘖有聲,津津有味。  腐片 是古田特制的豆腐干,半尺見方,經文火焙干,質軟柔韌,久藏不壞。售時削成長片,薄如蟬翼。烹調葷素皆宜,柔軟清咸。多作家常便飯佐菜。  光餅 亦叫“征遼餅”或“征東餅”。相傳抗倭名將戚繼光創制,作為戰士干糧。光餅以面粉為主料,略經發酵,加少許食鹽,切塊碾成圓形餅胚,粘貼于口小腹大的餅爐內壁,經烘烤即成。中有一孔,貫以草繩,攜帶方便。在制作過程中,其疾徐有致的碾擊聲,悅耳動聽;而剛出爐的光餅,面脆底軟,香酥可口,堪為大眾化快餐便點。  咸餡 它為一種特制月餅。平時少制作,臨中秋佳節,方有制售。皮薄甜酥,咸甜適口,節日饋贈,別有情味。  蘇州糕 系古田特有的精美糕點,以面粉為主料,拌以肉丁、白糖、芝麻、花生等混和制成,裹以薄紙,用蒸籠蒸熟,香甜松軟,入口融化,齒頰留芳。慶宴時多備有這一道糕點,日常亦作饋贈親友之禮品。  其他 舊城的湯丸、枹梗、新城的“炸春”、蕨粉包,大橋的柿丸,西洋的焙酥花生,平湖的豆腐湯,杉洋的麥芽糖等異地異時的風味小吃,亦各具特色而聞名遐邇。

三、居 住  

  古田因地域條件不同,居住各有差異(詳見《城鄉建設志》),宗族姓氏居集一地,住房注重選址朝向,有“座北朝南,住家安閑”之說。入宅要擇吉日時辰,主事人率家屬及親友,取火種,舉火燎,參與者各提用紅紙條貼著的家具、農具、家畜,沿途放炮入宅。新灶進火后,隨即布置堂屋,備茶果,接待觀眾。晚設扶扇酒,或稱扇下酒,席上必供糕、包兩盤。前來祝賀親友必以糕鹽贈送,“糕”與“高”諧音,鹽有咸味,“咸”與方言“高”諧音,同時贈送賀聯賀儀及爐、瓶、燈等用品。兄弟分家,請其舅父為“中間人”,住房按伯仲叔季排行分配左右前后居室。  

四、行 旅  

  舊時,“古田萬峰摩天,亂石激水,不通舟車”;“鳥道穿云入,征夫嘆路遙”。為求平安,出門要翻歷書,擇吉日;臨行相別必說“慢慢行”、“行好”、“順路”等語,以囑小心走路為要。境內逢川有橋,過嶺見亭,橋亭多有瓦頂、坐板,便于行人“歇氣”。官紳出門坐轎,尋常人家多為穿草鞋或便鞋步行,挑擔者駐杖不離手,以作支撐助力之用。走遠道,備有草包飯,或在路邊攤吃紅早米粥,以增加走路體力。民國25年(1936年)古谷公路通車,始有少數人乘汽車而行。解放后,交通事業發展,乘車者日多。60~70年代,時尚自行車。80年代后,摩托車風靡城鄉。

五、禮 節  

算命大師說讓帶白手鐲是什麼意思

  問詢語 熟人見面時,素來以相互問安并抱拳作揖以示尊重,同時笑臉詢問:“飯吃未?”或問:“去哪里?”,解放后抱拳作揖之禮改為握手,其他照舊。有客來家,先請坐,然后奉茶敬煙,敘談畢送至大門外鞠躬,并說“慢慢行”、“下回再來”等語。  給紅包 家長帶小孩子首次到人家里玩,那家的老者要包紅包,用青和白的緕線捆扎后送給小孩子,并說些祝福語。  作客 首次去親友家作客,親友必煮1碗粉干蛋(現在只煮兩個荷包蛋,省去粉干)給客人吃。“蛋”,古田人叫“太平”,蓋“蛋”與古田方言“亂”諧音,故反“亂”之意稱“蛋”為“太平”,旨在愿望太平無事,四季平安。  “莛(ting)茶” 女人走訪親友家,除吃粉干蛋外,親友家左鄰右舍的主婦要備辦炒黃豆、炒花生、畢蒲(玉米或術米谷在鍋里爆炒而成),楊梅干、柿丸等七八碟干點,放在茶盤上,奉送來訪的女客,俗稱“莛茶”。

六、稱 謂  

  一般稱謂 年青人對年長的男性稱哥、叔、伯、大伯、老伯、老公公;對女性則以大姐、嫂、姑、姨、大姆、老姆、老婆婆稱之。有的稱呼加前綴,以示親昵,如阿公、阿爸、阿媽、阿哥、阿弟、阿姐、阿妹等。  青年男女結婚后,稱對方的親人,本身都要比同輩的降一輩分,如男的稱女方的叔父為叔翁,伯父為伯翁,女的稱男的為伯、姆、嬸、姑等。  特殊稱謂 下輩對其直系親屬的上輩有特稱,如稱父方言叫為“郎罷”,推其源可能是“儂爸”的變意,因古田方言“郎罷”和“儂爸”諧音,稱母為“奴奶”,稱祖父為“公”,稱祖母為“仁”(古田方言念yin),稱叔為“家”。  解放前只有官、紳、富戶家里的女兒,稱之為小姐。解放后老板、太太、先生、小姐之類,稱呼在相當長時期少用。80年代后,使用頻率漸多。  

第三節 人生習俗  一、婚 嫁  

  送龍鳳帖 男女適齡(一般是16歲至25歲)時,就相議婚嫁。民國以來叫“訂婚”。由媒婆說親,雙方父母主婚,若同意定親,雙方家長就把子女出生的“生辰八字”寫于紅紙單互換進行合婚,如能相合沒有相沖相克,就擇吉日進行回大帖,也就是送龍鳳帖。男方須做幾百斤龍鳳餅給女方分送親友。  哭拜長輩 回大帖后經一定時日,就選吉日完婚,男方備花轎、請鼓吹隊迎接新娘。女家送新娘上轎時,新娘有哭拜雙親、長輩親友以及“摔米頭”等禮節。哭拜和“摔米頭”時,邊哭邊拜邊唱著俗成的唱詞,唱詞內容大都是由吉利語編成的。  背上花轎 哭拜后,新娘頭上罩著大紅蓋頭巾,由兄弟輩直接背上花轎,轎門的封上豎寫著××堂吉月日封,便由轎夫、鼓吹隊一路吹吹打打,把花轎抬到男家,由夫婦健在福壽齊全的老婦人(俗稱“好命人”亦即伴娘)牽接新娘下轎。  進洞房 新娘從花轎里牽接下來后,由伴娘牽引著踩火盆(俗叫“踏地廚鼎”),然后帶進洞房。當新娘第一腳剛跨進洞房時,新郎左手拿著裝有米頭(米、麥、豆混合)的茶盆,右手抓起米頭向新娘連摔三把,以示“下馬威”,接著新郎新娘并排坐在床沿吃“床墘蛋”。  拜堂 “床墘蛋”吃后,由年高德劭的長者擔任贊禮高喊:“鳴炮——奏樂——拜堂”于是新郎新娘雙雙步進廳堂,一拜天地、二拜堂上祖先,三拜父母,再請內外諸親受參,這時長輩須送贄禮紅包(有時受參移至第二日早晨),最后夫妻交拜。之后新郎抱著“燈斗米”走在前頭,新娘隨后,贊禮高喊:“拜堂禮畢入洞房,今夜合歡大吉昌,夫唱婦隨鸞鳳偶,熊羆葉夢早呈祥。”宣告婚禮結束。  喝喜酒 結婚筵宴開幾桌至幾十桌不等,宴菜有三仙、家燕、肉糕、切面、鰻鲞、蟶干、海參等十幾道。大門口旁邊設鼓吹樂隊一桌,賓客來家必奏吹擊樂以示歡迎。菜上席后,吃過三道菜,鼓吹樂隊就開始清唱,通常以唱“京戲”(俗稱“羅羅”)為主,有時也唱庶平調(俗稱“平講”戲),與此同時新郎由牽下轎的人陪同到洞房用量布的紅尺把新娘的蓋頭巾掀開放置帳頂。  鬧房 婚宴后,洞房緊閉,親友要進洞房看新娘,定要唱“鬧房詩”,鬧房詩的內容以吉祥如意和祝愿的言語編成。唱罷鬧房詩,方開新房,親友一擁而入始行鬧房。  下廚 新婚次日新娘下廚。從前也辦酒席,稱下廚酒。這天晚上要宴請姻舅(俗叫“親家舅”)。宴席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即以冰糖等為配料蒸得很爛的大豬腿端放桌上請姻舅,以示隆重。  回門 新婚次日,新娘的兄弟(姻舅)要到男家送紅帖邀請歸寧,俗稱回門。第三天回門,由女方家長操辦宴請新女婿,菜肴中也有一道特殊的菜,是用全雞燉八珍藥、桂丸等制成的,席間還有戲弄新女婿的小插曲,試探其能否應付自如以測其賢愚。在女方家住一夜,翌日新郎新娘返回男家。  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男女青年到《婚姻法》規定的年齡,經雙方同意,向政府登記,就可以結婚,簡化繁文縟節。新娘不再坐花轎,以步行或以車代步到新郎家成親,有的地方新娘在動身前有向男方索取轎價慣例,轎價多少視路途遠近和男方財力而定。80年代初城關地區曾舉行集體婚禮,既節約又隆重。80年代末禮金昂貴,嫁妝檔次漸高,尋常人家未敢茍同。  舊時,婚姻中還有再醮、入贅、典妻、送月糧、童養媳等形式。解放后,典妻和送月糧等婚俗已杜絕。  再醮 年輕婦女喪偶再嫁,要在男方擇定的那一吉日天亮前自己步行至離鄉村一里許地方,由男家雇來的竹輿(俗叫“小轎”)抬至男家,儀式較簡單,但在男家也要舉行婚禮設婚宴等。  入贅 男孩長大后,無錢結婚,有的女方因缺乏男勞力,便由人撮合,經雙方家長和本人同意,男到女家成親,婚后生的第一胎男孩,須姓女方的姓。  送月糧 女人婚后失偶,子女幼小,生活困難,需人扶持,但改嫁又有不便處;有的單身漢上了年紀無錢娶親,為了傳宗接代,經人撮合與失偶的婦女結合,雙方通過協議,每月男方應為女方送糧食,幫工幾日,過后男方又回老家,其間生男育女歸男方所有,亦姓男方的姓。  童養媳 貧苦人家生了男孩,怕兒子長大后無力為其娶親,于是就抱養他人的幼女撫育,小少時哥呼妹喚,兩小無猜。至結婚年齡,常因操辦不起婚筵,就在農歷除夕晚,簡單地布置一下新房,購置一床新被鋪,穿著新衣服,煮兩碗粉干蛋叫男女雙方吃后同房,就算結婚。

二、生 育  

  護產 舊時,孕婦臨產,延道士請陳夫人派虎馬二將護產,內室設香位。產后產婦每食一雞,必先供奉。嬰兒落地,衣帽沿明朝款式,帶有生不服清朝統治遺風。解放后,此習俗廢止,產婦接生多請助產士或進醫院。  “洗三旦” 產后三日,用菖蒲艾葉煎湯洗嬰兒。備雞肉面和其他酒菜,招待登門祝賀鄰里親友,稱“三旦酒”。祝賀者,隨帶嬰兒衣帽或雞蛋饋贈。  滿月 嬰兒滿月必須剃頭除穢發。換新青蘭色衣服,俗稱“悶青”。用卵石輕磨頭部,戴竹笠,抱至門前,抱者手執長竹枝向空中呼老鷂,再抱嬰兒坐緕籃內,翻開書本做看書狀。祝愿嬰兒長成后,不受欺騙,勇敢大膽,讀書成才。外祖家送粉糕及衣物、首飾數十件,稱“辦滿月”。中午設宴,并分送給鄰居親友紅蛋、粉糕、炒米花、竽頭。  抓晬 嬰兒周歲,稱做晬,外祖家再送衣服、鞋帽、蛋面等。是日設晬盤,列文房四寶、金銀財寶、食物、書本用具等,任嬰兒抓取。根據先后抓著的,預測兒童志愿、職業、前途及興趣愛好。午設宴款待祝賀親友。  贈福壽 舊時,獨生子,晚年得子,或由五行斷定者,均認為是貴子。父母向長壽老人包銀錢,制盾形銀牌。上鐫弓箭及“百家贈福”,或約長壽老人、老乞丐,于每月朔望兩日送飯,以贈福壽,孩子父母也備物品答謝。解放后,該習俗逐步消失。  

第四節 歲時節令  一、春 節  

  古田人叫“過年”或“做年”。農歷正月初一,男女老少黎明即起,開門鳴炮,人人換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初一至十五城鄉幾乎都開展迎神賽會,管弦齊奏,鑼鼓喧天,彩旗飛舞,熱鬧非凡。按例從初一至初三市不列肆,不討債,政府開禁賭博3天。解放后迎神和賭博的陋習幾已絕跡。80年代后期,這些陋習在有些地方又有復燃之勢。  

 

二、元霄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舊時有道士設醮念經祈禳平安和上元鬧花燈的習俗。80年代末,在邊遠山區還有舉行,城關附近已無此俗,但鬧花燈的盛況勝過從前,尤以杉洋各村制作的花燈,以其技精、式新、種類多而博得觀眾贊賞。  

四、清 明  

  清明掃墓祭祖,沿襲已久。是日人們備牲醴、香燭、冥財等物品到祖先墓前,先清除雜草,在墓頭和墓擺兩旁掛紙錢,然后祭祀祖先、燒化冥財,并用酒噴灑墓碑,以示紀念。水口一帶則在中秋日掃墓。

五、端午節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古田人叫做節,家家包各色各樣粽子,當天中午全家人吃粽子、春卷、海產、禽畜肉等豐盛的菜肴,小孩胸前還掛著香囊、紅蛋、豆娘(用面豆、麥桿、紅、綠、藍的碎布,相間穿在一條線上,頭打吊圈,尾裝彩色的線絮)和避毒丹,門、戶、窗前插著蘄艾和菖蒲,有的人還在大門上貼著“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的紅聯。家庭主婦于是日午時在整座厝的周圍和每個角落灑堿水、噴雄黃酒借以滅蟲豸消毒。古田舊城在十里劍溪之旁,從是日起至初十止,每日下午都舉行龍舟競渡,每條龍舟坐16人,競渡時隨著鼓聲輕、重、緩、急,劃舟者邊劃槳擊水邊齊唱龍舟歌,歌聲哀婉悲壯。此時劍溪兩岸站滿觀看龍舟競渡的男女。1958年后新城無河道,城關的龍舟競渡停止,沿河鄉鎮水口、平湖等處,仍有此盛舉。  

六、“七月半”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民間傳說此時鬼門關開放。家家戶戶先是打掃房屋、擦洗廳頭桌,農歷七月初七晚上在廳頭桌上,擺3個內放茶葉的茶盞、插香點燃油燈,并在桌上放一臉盆凈水和一條干凈洗臉巾,意在請返家的先人喝茶、洗臉;繼則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以內選定一天虔備牲醴供奉祖先并燒化冥財、冥衣給祖先。燒化冥財時還口念冥財多少、冥衣幾件,哪一代祖公祖婆收,按次序從遠至近一代一代地燒化奉獻。大橋沂洋村的廣堂殿等地方還有請道士做普渡超渡亡靈。  

七、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入夜合家團聚邊吃中秋餅,邊觀賞碧空圓月。當晚有的鄉村男青年,用稻草制成粗繩進行拔索比賽;有的鄉村由幾十人組成舞龍隊,用稻草做成草龍,下端插著若干小木棍,周身插滿點燃的香線,龍頭的前面另用稻草做一大圓龍珠,也用小木棍插著并插滿燃香,由一人擎著做前導,到全村各戶去游龍,游龍的隊伍所到之處,每戶必點香燃燭供奉花生、瓜子、茶等,并在草龍身上添插香線,此時必有一人領頭喊好話,其他人應“好”字相和。  中秋之夜,舊時農村還有盤詩習俗。詩句通俗易懂,七言有韻,內容有天文、地理、人事諸方面。如一方唱“撩你盤詩撩你盤,手拿棋只共棋盤,讓你將軍車馬炮,卒子過河又一盤。”另一方應和“撩哥盤詩哥就來,哥哥詩本未帶來,成千八百無數算,鐵的扁擔挑不來。”又如一方唱“艮字一點字是良,單刀匹馬關云長,過了五關斬六將,擊鼓三聲斬蔡陽。”另一方答“成字加土字是城,莫講關公許出名,東吳呂蒙用一計,全軍覆沒敗麥城。”詩來詩往再三盤答,唱聲響徹夜空,常至深夜仍不分輸贏,最后只好由和事者出面調停,由輸方鳴炮作罷。

  農歷九月初九日為重九,九是陽數,日月并應,故又稱重陽。舊時城關人于此日登山賞秋景,據傳能消災解厄。兒媳們炒面條敬奉老人。1988年定此日為敬老節,城鄉老人協會組織老年人開展登山和放紙鳶等活動。

九、冬 至  

  俗稱冬節。家家戶戶的主婦在前一日晚上換衣梳頭戴花搓□丸,并點香燃燭,擺放新筋、福桔、蔥等,以求吉祥。冬至日早晨把搓好的□丸放進滾湯煮熟后撈起,用碗盛著再插上燃香,一碗碗端放在屋頂、廳頭桌、谷倉內,并在所有門、戶、窗等處粘上二三個□丸,以答謝神祗和供奉祖先。早餐時全家團聚以□丸為主食。有的人還備辦牲醴冥財于是日上墓地祭掃祖墳。如遇有喪事的人家,冬至時忌搓□丸,而由親友饋送。  

十、祭 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日前后,家家戶戶大掃除,清除煙灰污穢,洗刷炊具器皿,洗帳被,掃庭院居室。二十四日(有的地方定二十三日)晚,擺置香、燭、酒、茶點果品于灶頭祭祀灶神(古田人稱“灶君”),意在讓灶神喝醉酒,吃好糖果,然后上天向玉皇大帝奏事時多說好話,以求來年生活美好。  

十一、除 夕  

  除夕日家家戶戶貼對聯,備菜肴、香燭、“金銀元寶”(冥財)供奉祖先和神祗。晚上主婦煮隔年飯,全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灶內埋火種,家人圍爐守歲至深夜或天亮。1980年后,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文藝節目。零點時間,燃放煙花爆竹迎新春伊始。

二、忌 諱  

  生活忌諱 烏鴉在門前厝后啼叫,認為是不吉利的預兆,必須趕走,并說些吉利語以自慰。公雞在晚上子時前鳴叫或母雞會象公雞一樣鳴叫,認為家有兇事,必須請道士設醮念經消災。人死后,棺木只許向前扛走,不能走回頭路,否則,則認為亡靈無法超生對喪家不利。看見老蛇打索(即交媾),認為是倒霉的事,要煮兩個荷包蛋吃,以求消禍。女子18歲、24歲忌結婚,因邑人祀奉陳靖姑,陳靖姑18歲結婚,24歲為民解厄殉難,故有此忌。  勞動忌諱 建屋上梁時忌說“莫釘”,因“莫”方言念“mo”,含“沒有”之意,“釘”與“丁”諧音。意思是說新房不能沒有“添丁”。雇人砍伐樹木,在吃早晚飯時倘遇有飯碗打破或有人吵架,即停止出工,以防不利。  節日忌諱 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忌說“莫”。過春節忌穿白衣裳。  交往忌諱 出外,忌問“有沒有回來”。和人來往,忌說毛(沒)好病,半減死(夭折而死的)。寫信不能寫紅字的信,寫紅字即表示斷交。寫墓碑的字,要用四除,然后再用五除,除后,余一字或兩字最好,倘余三字或四字、五字都不宜。因為“生、旺、死、絕”和“富、貴、貧、賤、絕”這里頭的第一字和第二字是人之所愿,其它各字則不吉利。辦喪事向人借麻衣(即孝衣),用畢要悄悄把麻衣和人情禮放在被借人的家里。忌向被借人聲明“我麻衣拿還你”,倘如此必遭羞辱。回大帖(俗稱訂婚)的字要寫成雙,忌不成雙。訃告只許寫一張,忌寫兩張,寫兩張有“重喪”之嫌。  

第六節 良 風  一、尊 老  

  輪膳 贍養父母古有成例。兄弟分居,留下贍養父母田產,由兄弟輪流耕種,父母日食由兄弟輪流供奉。每人10天,周而復始。輪值時,必備適口菜食,如逢節日,各另進食。父母疾病共同護理。父母亡過,贍養田產列為祀產。解放后,除祀產取消外,輪膳之舉仍流行。  鄉飲 明清兩代,縣行鄉飲之禮,每三年一次。請縣內縉紳耆老參加。參加者稱“鄉飲賓”、“耆賓”。在明倫堂舉行。由縣一級官員行三揖升陛,三讓入席儀式。德高望重兒孫滿堂者,賜匾褒揚。民國27年(1938年)為年達80歲以上者舉行敬老會,由縣黨、政、軍一級官員主持。  贍養五保戶 解放后,農業生產由集體經營。孤寡老人均列五保戶,由各生產隊具體執行,保衣、食、住、醫療、喪葬之事。所在地機關單位、學校師生,每逢節日逐戶慰問。有吉巷鄉梧山小學師生,自1963年以來,發揚雷鋒精神,利用課余假日,為五保戶砍柴、種菜、洗衣、掃地、護理疾病,數十年如一日,省電視臺曾播映他們的真實鏡頭。  組織老人協會 1980年,各鄉先后成立老人協會,并由各協會組成老人聯合會。1988年,縣成立離退休教師協會、釣魚協會和詩社等。提倡“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1990年,縣成立老齡工作委員會。黃田、水口、平湖、新城鎮成立分會,對老人工作進行統籌規劃、調查研究、組織協調、檢查督促。組織老人參加保健、游藝、文化、體育、旅游等活動;對臥病老人或死亡老人家庭進行慰問、吊唁。對長壽老人和金婚夫婦舉辦祝壽慶賀活動。  

三、拾金不昧  

  舊時,路不拾遺向為傳統美德。60年代,群眾學習雷鋒精神,拾金不昧屢有傳聞。1985~1990年,先后有華僑旅行社職工陳賽球、黃田鎮居民陳北傳、城關鎮個體戶藍仁忠、鳳都小學生魏巧琴、魏惠玉、魏燕生等拾到千元、萬元以上巨款和貴重物品,均設法送還失主,受到表彰和贊揚。  

第七節 陋 習

  纏足 清末民國初,古田女子還有纏足陋習,以足纏得短小為美。民謠云:“三寸金蓮,四寸銀蓮,五寸可憐。”此陋習民國后期被禁止。  吸鴉片 舊時,鴉片傳入古田后,不少豪紳巨賈、地痞流氓抽吸,平民也有抽吸。上癮后戒之甚難,吸得骨瘦如柴,形同枯骸。因之傾家蕩產,賣妻鬻子者常有聞見,民國政府雖有禁令吸食,但因官、紳、販勾結,互相從中漁利,故禁而不止。解放后,嚴令查禁,即時根絕。  賭博 賭博有押花會、押六字(俗叫“六陳”)、推牌九、打四色(俗叫“紙牌”)、打麻將等,其中以押花會、押六字、推牌九為害尤烈。常見賭者頃刻間輸光巨額錢財,以致妻離子散或自尋短見。解放初至60年代中期,賭博匿跡。80年代不少地方又死灰復燃,尤以打麻將為盛。  棄嬰 解放前,因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影響,或因家貧子女多無法供養,嬰兒生下后,寫好生辰八字,放入籃子或紙箱內棄放外面,以期別人拾養。解放后曾一度消失,80年代又有棄嬰現象出現。  叫魂 兒童因病或因受驚夜啼,其母不延醫就診,而用衣服包剪刀、厘戥、鏡、尺等物,并燃香線于門前,沿途或向廚房煙囪高聲呼喚,以為可請神明帶回魂魄,如是三日;病重者還特請道士設壇奪魂。由此往往耽誤就醫。

 

四、倡導文明風尚  

  1980年縣設立“五四三”辦公室(后定名文明辦公室),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各行各業首先推行“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宣傳部門致力精神文明建設,1985~1990年舉行各種報告會,展覽會1500場次,編寫《長城頌》、《紅日頌》、《改革潮》、《明珠賦》、《古田詩刊》等專輯,進行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及熱愛家鄉的宣傳教育和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舉辦節日游園、歌詠、猜謎、吟詩、體育和觀賞花燈、龍燈、書畫展覽等文化藝術活動。同時,創建85個鄉村教育中心站、夜校,還舉辦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培訓班,提高群眾文化、科學、道德素質。全縣評選為縣級文明機關單位163個,文明村36個,文明樓院8個;省級文明單位有古田第一中學、新華書店、郵電局、新城鎮、鳳埔鄉、西洋和下地兩村。1990年,受國家表彰的先進集體7個,先進個人23人。受省表彰的先進集體63個,先進個人91人。五好家庭、衛生家庭、行業窗口十佳戶,十星文明戶,全縣計4萬多個。  

 

二、互 助  

  民間素有鄰里互助風尚。每逢婚、喪、喜、慶,或遇天災人禍,彼此間予以贈物、幫工、送款;農忙時節,親朋戚友相互幫工助力。50年代,農村組織互助組互助生產。80年代,在食用菌生產過程中,互助資金,互相幫工,交流經驗,促進食用菌生產大發展。  

一、民間崇拜  

  (一)神明崇拜  先民認為自然界現象的變化是各種神祗在主宰,故建壇廟樓閣,沿周禮一年四季舉行祭祀儀式。  社稷壇 宋景德三年(1005年),在縣治西郊建社壇、稷壇,祀土地五谷之神。定每年仲春、仲秋兩月上戊日舉祭。是日壇中立石為主,左右分別立社神稷神木牌。祭品用全牲,祭器用陶瓷,立黑帛,由縣令主祭。  風云、雷雨、山川壇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縣治東南建壇。定每年仲春、仲秋上巳日舉祭。后奉令與城隍合祭。祭日壇中設風云雷雨牌位,立四帛;山川居左,立二帛;城隍居右,立一帛。祭品用全牲,祭器用陶瓷,由縣令主祭。  邑厲壇 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縣治北門建壇,祀無祀鬼神。定每年清明,仲秋及十月初一日舉祭。祭前三日,縣令率下屬請城隍牌位立壇中,下左右設無祀鬼神位,由縣令主祭。  鄉厲壇 明洪武二十四年令各都里達100戶者立壇1所,全縣共立45所。祭時,祭品、祭儀與祭邑厲壇相似,由各都里甲主祭。  先農壇 仲春月亥日,在縣治南郊先農壇舉行。由縣令率領下屬及老農代表與祭。  魁星樓 在縣治南鯉魚洲,祀魁斗帝君。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建,光緒年間(1875~1908年)毀于洪水。溪山、蘭田兩書院,亦有祀魁星神位。  文昌閣 又名奎光閣,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建于縣北臺山下,光緒年間重修,縣治北門龍首山巔有明倫堂奎光閣,俗稱八角樓。螺峰書院及杉洋鄉亦分別建文昌閣。  東岳廟 城關及西鄉溪頭、壽林洋均建泰山廟,水口建泰山行宮。民國27年(1938年),城關廟拆建為中山紀念堂。  三皇廟 元延祐三年(1316年),建三皇廟,祀“天、地、人”三皇,由縣令主祭。明洪武二十九年因不合制度而停止。  迎神像 城關各街坊,于正月中旬,分別迎城隍太保、總管、拓主、孥公等,唯迎城隍最隆重,信眾抬城隍塑像,頂七爺、八爺、判官、保長等空身塑像,配之以各種儀仗、樂器巡境,沿街各商店放炮迎接,而上年營利最多者,更虔誠迎接,晚上各街各定時間,組織舞龍、舞獅、跑旱船、小丑戲蚌精等節目踩街,然后到各街宮廟表演取得禮包后離開。  神會 城鄉信眾自愿結合,假神廟,以神為命名立宴會,定會規。由與會者遞年值首。此會城關各街最考究。太保宴最早舉行,城隍宴最豐盛。正月十五日,在一保城隍廟,設案陳列福禮,中有各種造型拼盤。如蘇州糕架成拱橋,面色壘成寶塔,米粿組成游龍,全雞裝成鳳凰,目魚海參并成蝴蝶,魚翅排成蓑衣等,又以家藏古玩或應時珍品排列,香燭林立,以表虔誠以資觀賞。晚設宴,席間傳杯行令,互相祝福,至更闌夜靜,盡興而散。  (二)祖先崇拜  祭墓 父母墳墓建成后,擇吉日開祭。而后定祀產,擇祭日,立墓規,制墓簿,由各房子孫按序輪流司祭。祭前一日,司祭者登山掃墓。祭日,備香燭、金銀紙錢、供品、祭文、銅鑼等,率眾赴祭。先拜祝土地,讀祭文,再拜奠祖妣,讀祭文,再由登墓子孫自動跪拜,焚化金銀紙錢。延贊禮主持此儀式,待飲墓酒,分祭餅果品后回鄉。祀產豐厚者,以全牲為祭品,雇嗩吶班。雇肩輿讓高齡族長、房長或有科名者乘坐。回鄉后分祭肉,或設墓宴。因年代久遠,子孫衰敗,或迷信風水不好的墳墓,不予祭掃而荒蕪,被人恥笑為“祖宗吃長草”。  祭祠 大鄉望族均建姓氏宗祠,祀歷代宗先。集祠產,立祠規,由各房子孫按序輪流司祭。祭日,均在仲秋七月,祭品定三牲或全牲。設贊祀,奏嗩吶,引族長,房長及有科名者拜祝,讀祭文,焚化金銀紙錢方告禮畢。族內家家戶戶各備紙錢,入祠焚化。午設宴,會族人。大族富家另建義祠祀無后族人。族內子孫父母新亡喪葬完畢者,或得中科名者,學校畢業者,分別入祠行祭祀之禮。  (三)歷史人物崇拜  祭孔子 宋真宗年間(998~1022年),縣治建文廟祀孔子。每年仲春、仲秋兩月上丁日舉祭。清朝設宮廷舞,稱“八佾”,定八列,每列八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令選舞生大合樂與祭。縣一級官員擔任主獻、分獻,武官陪祭。與祭者,齋戒兩日,先一日,宿廟堂,列祭品,司禮儀。是日四鼓著禮服,舉燎、懸宮燈、鳴炮秦樂開祭。五鼓祭崇圣廟。民國時期,由縣黨、政、軍一級官員任主獻、分獻。與祭者有老秀才、舉人及各界代表。是日晨三時集中,四時開祭。享堂前祭臺列祭桌、備祭文。設總贊1人,引贊8人,司樂3人,管理人員2人。是時,鳴炮奏樂,總贊宣布,由引贊引主獻、分獻各就位。再由引贊引主獻循左廊至盥洗處作洗手狀,登祭臺上香進酒。如是3次行初獻亞獻終獻之禮,后由總贊朗讀祭文而禮畢。與祭者各分祭肉一份,古稱“作胙”。崇圣廟,另由孔教會主持祭祀儀式。民國23年,國民政府定八月二十七日舉行孔子誕辰紀念,次年定該日為教師節,又頒發《孔子紀念歌》歌詞,系《禮記·禮運》,用現樂曲譜成。每年七月初七日,各學童家長,備香燭茶酒,干鮮果子及魚、蝦、蟹等造形面餅20余盤,于是日下午供奉孔子,俗稱“辦七夕茶”。民間還傳言“字紙是孔子公的眼睛”,要敬惜,否則會被雷擊。城鄉中心地方普遍建造紙爐焚化字紙。家家戶戶各備紙籃拾字紙,送到爐中焚化。山村僻居之家,要在野外焚化,讓紙灰隨清風流水飛逝。城關孔教會及社會公益團體,雇人走街串巷,收集字紙,集中焚化。  供奉朱子 門下生尊之為“師表”,儒士譽之為“真儒芳躅”,民間稱之為“賢人”。溪山、魁龍、藍田等書院,均供奉朱熹塑像,城關、杉洋各建朱文公祠、行春秋二祭。韓侘胄先后派人來古田謀害朱熹。來人因感朱文公乃正直之人,不忍加害而殉身就義。杉洋、城關各建廟以祀,俗稱太保殿。杉洋人說太保姓康,城關人說太保姓陳。  舉祭關羽、岳飛 關岳廟祀關羽、岳飛。東西廡配享歷代名將,如張飛、趙云、謝安、王睿、韓擒虎、郭子儀、韓世忠、戚繼光等24人。民國時期沿舊制,定春秋兩季戌日舉祭。由縣級官員職位最高者致祭,同級官員陪祭,次級官員2人任東西兩廡分獻。軍官、警官各1人任叫儀。官紳、學校師生為禮儀執事。文職或武職官員一律與祭。  紀念四忠臣 在縣治北門建四忠祠,俗稱北壇廟。祀張巡、許元、南霽云、雷萬春。紀念他們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死守睢陽的英勇事跡。  建名宦祠 在文廟戟門東廡建名宦祠,祀歷代縣令、縣丞、縣尉、縣尹、主簿、教諭、訓導、總督、巡檢有遺愛者28人。單獨建祠的,有唐劉疆,宋李堪,明王所、徐建、劉若金,清甘體垣、陳瑸,民國孔憲洛、梁仲昆等縣令。魏棨身任參議,為主保杉洋,亦建祠紀念。杉洋建陳瑸、楊易祠。水口、谷口、黃田古驛建陳瑸、熊彥迪、金中承等祠,谷口鹽運司林艾陵、金吾莦、屠漢波、陳建中等官職雖小,卻同情民間疾苦有政績,當地人民亦分別建祠。祠在城關者,由縣官主祭,在鄉驛者,由當地父老主祭。  為鄉賢建祠 文廟戟門西廡建鄉賢祠。祀歷代有業績聞于閭里者24人。單獨建祠的有因出力奏請朝廷準予建城的明廣東布政司左布政,因燕王發難而殉職的山東道鹽察御史林劍英,義士林英及樵夫某君,孝子盧朝鼎等亦為之建祠。  

 

第五節 民間崇拜與忌諱  

八、重 九  

三、拗九日  

  農歷正月二十九日為拗九日。“拗”為不順之意,取其反義,沿襲為孝順長輩之俗。每年此日,家家戶戶以秫術拌紅糖為主料,雜以豇豆或花生、紅棗等,由晚輩蒸煮成拗九粥,于是日晨送給長輩吃,表示孝敬之意,然后舉家共餐并饋送親友。此俗延至今時。  

算命大師說讓帶白手鐲是什麼意思

四、喪 葬  

  巡棺 當男或女壽終時,全家啼哭,當即請師傅造棺材,同時在大門口用一塊門板張貼白紙訃告。棺材做好后停放在喪宅后廳,子孫掬井水為死者沐浴后穿好壽衣放進棺內,用干稻草或一小段小竹篾以死人的鼻子為標準比量左右相距,直至把死者調整至不偏不倚為止。接著全部直系親屬手執醮油點燃的紅紙捻或點燃的香線,半躬身慢步從左邊棺材尾至右邊棺材尾環繞一圈,以示永別之意。  報喪 巡棺以后就蓋天板布桐油灰,設置靈堂安放靈位。如果是老婦人壽終時,還要報訃其娘家親戚(俗稱“外頭家”),“外頭家”來吊喪時,作孝男的事先要準備香案,擺在大門外,身披麻衣,跪著迎接,“外頭家”叫起來時,才能站起來。  開光 報訃后就請僧尼、道士“開光”念經,有錢人要念七夜,一般人只念一夜,孝男要陪著跪地守靈。  白祭 “開光”畢舉行靈前祭奠,燃點白燭,有錢人供奉全豬羊,一般人只供奉豬頭、豬肝等牲醴,由孝男司祭,參加祭奠的所有親友,均穿素服戴白帽。  頭七 父母新亡,停柩堂屋,設靈堂,供靈桌。每日清晨,兒媳必送熱水、清茶、熱飯、熟菜到靈桌,必恭必敬,如是達四十九日。而后備柴、米、菜、油、鹽、醬、醋等,供亡靈自理。等到出葬后為止。  出殯 白祭后隨即出殯,由一人手提“馬燈”領先放“路錢”(冥財的一種)開導,孝男身披粗麻衣,手執孝男杖,緊隨棺木之后,親友一律穿素衣,送棺木上山。回來時脫去素裝披紅布帶以示吉利,中午喪家辦喪事酒宴,宴請親友。而大東一帶則在下午出殯。  停柩 從前有停柩陋習,即夫妻有一方先去世時,其棺木不是就抬去埋葬,而是停放在住家附近的糞寮內,等到另一方也去世時,才把兩具棺木一起抬去埋葬,以示生同衾死同穴之意。  戒律 不論男女壽終,兒女要掛麻紗臂套,孫輩戴白紗布臂套,百日內不得理發。兒孫已訂婚的,在百日內就要完婚,俗稱乘兇結婚,否則要待三年服孝完滿,才可結婚。  解放后辦喪事較簡單,省略許多繁文縟節和清規戒律。男女壽終后,只要貼訃告通知親友,出殯日親友蒞臨送葬,喪家廣分白布或毛巾給親友纏臂(死者是男性毛巾纏左臂,是女性則纏右臂)以示是送葬的參加者。但仍有辦喪事酒宴,宴請親友。有的人家辦喪事之鋪張浪費,比過去有過之而不及。  

三、壽 誕  

  記壽 古田人從50歲開始每逢“十”舉行祝壽,親友送豬蹄、壽面、壽聯、壽燭等,相鄰好友亦送兩包壽面,以示紀念壽翁的壽慶。普通人家做壽很簡單,只在春節期間,煮壽面、燙家釀酒,全家團聚吃一餐,名曰“記壽”。  拜壽 有錢人做壽場面隆重,每屆壽慶之年的春節期間要舉行拜壽(即祝壽)慶典,廳堂兩側壁上掛滿親友送的壽幛壽聯,正中桌上放置兩根點燃的大紅燭,桌前沿掛紅桌裙,桌前面擺放一把披著紅氈的太師椅(即“公座椅”),椅前接連鋪3塊新席紅被褥鋪設的拜鋪,每鋪間隔1尺。壽翁或壽婆著新裝端坐太師椅上接受子孫、親友祝拜,拜時其子女先并排站在第三鋪的鋪前,然后齊步向前于第一鋪拜堂上祖先,而后退第二鋪拜壽翁或壽婆,再退第三鋪兩手抱拳作揖向站立兩廂的親友道謝。親友祝壽只在第二鋪跪拜。當親友跪拜祝壽時壽翁或壽婆一般都回避。祝壽畢,設壽宴請親友并發給參加祝壽者拜壽紅包。

來源:古田縣人民政府

ND1905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