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清華 張麗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的視察讓成都郫都戰旗村的改革成果聞名全國,給戰旗村深化農村改革、建設富美新村增添了強大動力。“戰旗飄飄、名副其實”,總書記對戰旗村寄予了厚望,“鄉村振興要繼續走在前列,起示范作用!”
從40年前農民吃不飽,到現在注重健康養生;從住沒有墻壁的茅草屋,到現在家家戶戶住“聯排別墅”;從1978年創辦12家村辦集體企業,到2017年實現集體資產4600萬元……這個面積僅2.1平方公里的小村落濃縮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壯闊歷史。改革開放40載,中國農村換新顏。戰旗村,乘改革東風,抓開放機遇,呈現了一幅壯麗的鄉村改革畫卷,如同一面旗幟飄揚在成都西北角,引領著成都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距總書記視察8個月后,2018年10月,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來到戰旗村,這里天朗氣清、屋宇井然、物阜民安。戰旗村黨總支書記高德敏剛結束與四川旅投“農商文旅體”綜合示范項目的具體探討,向記者介紹此項目將促進郫都全域旅游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我們很多老百姓都說覺得今天仿佛就是昨天。”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戰旗村的變化,高德敏感嘆道,“戰旗村這40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產、生活、生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與本報記者采訪結束后,高書記又馬不停蹄地接待起外地來考察學習的政府團隊。現在,戰旗村已然成為全國各地學習鄉村振興的范本,甚至連美國國務院也來考察,“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也正在加緊建設中。今年2月以來,共接待考察團及游客約33.53萬人次。
從土地聯產承包到創辦村企改制,從土地綜合整治到建設新型社區,從發展現代農業到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戰旗人乘著改革東風,抓機遇、學先進、謀發展、建新村,實現由“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型,實現了由“傳統農村”到“全國文明村”的華麗蛻變,探索出一條“農商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形成了“領、創、改、治、富、美、育、文”鄉村振興八字經驗。
喚醒沉睡資源 黨建引領土地改革
“我小時候,只要有一碗飯吃,喊我干啥就干啥,錢不錢都無所謂的;40年前有幾個穿衣服沒補巴巴的(補丁),現在哪個把衣服穿爛過;農業都是肩挑背,沒得像現在的機械化。”高德敏回憶說。
在1965年,戰旗村還只是成都平原一個普通小村落,只有三間豬棚,一個木制文件柜,3把圈椅和700元債務。后來,通過興修水利、農田改造,成為當地一面戰斗的旗幟,戰旗村由此得名。
戰旗村的村民以前分散在60多個院落居住,以前的茅草屋沒有墻壁,晚上就躺在床上數星星。改革開放初期,村里就開始考慮集中居住。村民的夢想就是住樓房,像城里人一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在集中土地時期,有的村民不愿意,戰旗村委就開黨員會動員群眾,帶頭進行改革。”戰旗村總支委員社工專干林根志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介紹,十幾年前,戰旗村通過以黨建為引領,落實國家的土地整理政策,實現了整個農民的集中,盤活了土地資源。
2007年,戰旗村開始進行土地綜合整治,建設新型社區。通過拆院并院整理節約出280畝建設用地,實現土地收益。當時村委就提出建筑設計要30年不落后,所以把豬圈都取消了,2年后全村搬遷入住戰旗新型社區,“聯排別墅”、黨群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農村金融服務站、居民活動中心等樣樣俱全。
2011年,為推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量化改革,對土地進行了確權頒證,讓農民吃了“定心丸”。同時,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抵質押貸款新模式,農村沉睡資產被喚醒,農民獲得了創業“第一桶金”,農民創業迎來了“及時雨”。
戰旗村的朱建勇從“戰旗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取得了31.8畝流轉土地經營權,成立“晨曦家庭農場”,面對10萬元資金缺口,他將其173平方米農房進行抵押,融資貸款15萬元,農場開放營業有了保障。
2015年,戰旗村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組建郫縣唐昌戰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施村集體經濟股份制量化改革,敲響了四川省農村集體經營建設性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優化生產體系,按照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的思路,做強做優綠色產品品牌,建成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800余畝。
加強農村新興領域黨的有形有效覆蓋,建立“支部+合作社+農戶”機制,激發集體資產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活力,以產權活帶動市場活、要素活,吸引資本下鄉、人才進村、市場主體再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戰旗村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農村產權制度、耕地保護補償制度、農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制度、集體資產股份制、農村產權交易等五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40年來,戰旗黨員率先作為,帶領全村深化改革、發展產業、整治環境、淳化鄉風,帶領村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村黨組織成為群眾信賴的主心骨。
以資源換資本 返鄉創業激情高漲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如一縷春風吹遍全國,戰旗村迎來了改革的春天,開始發展村辦企業,壯大集體經濟。先后創辦了機磚廠、釀酒廠、復合肥廠、豆瓣廠等12家村辦集體企業。
2004年,戰旗村通過聯合、兼并、出售以及資產重組、破產清算、購買小股東股份等方式對企業進行改制,成立“成都集鳳實業總公司”,理順產權關系,避免了集體資產流失。
為破解創業鄉村吸引力不足問題,戰旗村堅持把改革作為激發鄉村活力的“金鑰匙”。
深化土地入市改革試點。2010年,戰旗村利用23.8畝集體建設用地,與其他公司合建“戰旗第5季媽媽農莊”。2015年,利用原屬村集體所辦復合肥廠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3.447畝掛牌拍賣,全村收益超過700萬元,引進了鄉村旅游、文化藝術等4個產業項目。打開了社會資本、民間資金有序進入農村市場大門,為有情懷、有技術、有知識的人才投資創業鄉村提供了新機遇。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戰旗村探索了“高校+支部+農戶”機制,與四川省農科院、省林科院合作“以才招才”,吸引聚集農業專家、企業科技人才、農業職業經理人等76人,連續11年開展大學生進村入戶。推動了返鄉創業者成“領頭雁”、外來投資者成“新村民”,讓人才有獲得感、歸屬感。
同時,戰旗村邀請設計團隊統一規劃,摸清市場需求,定制服務產品,發展理念緊緊和市場同步。完成戰旗村逐戶調查摸底、農民收入結構分析,并梳理出技能培訓、創業資金支持等就業創業需求,精準制定了居民就業增收措施。設立戰旗村農民夜校,通過“農業+教育”模式,引入富士康“富學寶典”平臺植入夜校網絡平臺,采取訂單式制作課程,分行業分工種為本土和外來創業者培訓,累計組織實施農業雙創、特色餐飲、蜀繡產業等培訓10余項,已幫助132戶農戶自主創業。
“我們現在幸福得很,8月8日搬到十八坊來的,現在已經2個月了,一天可以賣兩三百個粽子。”“我們一個月要做幾百雙布鞋”,“來品嘗一下嘛,我們的醬油是純手工釀造的。”……當天,記者來到戰旗村與四川旅投打造的“農商文旅體”綜合示范項目——“鄉村十八坊”,粽子店、布鞋店和醬油店老板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他們紅火的生意。此外,“十八坊”中還有豆瓣、釀酒等12個傳統工藝作坊紛紛入駐,實行共同運營、自我管理、共享收益,解決了100多村民就近就業。
長期以來,受制于傳統農業效益不穩定、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防控難度大等因素影響,社會資金、金融機構對鄉村往往“敬而遠之”。為此,郫都區探索設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鄉村振興公益基金”“抵押融資風險基金”等系列基金,搭建了“農貸通”等融資平臺,戰旗村充分利用這些政策和平臺,累計得到各級扶持資金445萬元,獲得各類融資貸款3.5億元,助推4家企業發展壯大。拓展了創業融資渠道、消除金融機構顧慮,破解了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通過長期探索與實踐,戰旗村不斷優化經營體系,以集體經濟為抓手,帶動整個村的產業發展。組建了2個蔬菜專業合作社,培育省市著名商標品牌3個。優化產業體系,引進培育榕珍菌業、滿江紅等16家企業,延伸產加銷鏈條;挖掘當地特色旅游資源,建成AA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實現農商文旅融合發展。2017年,村集體資產達46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462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3元,高出全區平均水平1993元,生活越來越巴適,日子越來越安逸。
農業+互聯網新業態創造新活力
“以前我家里比較困難,十幾歲讀初中的時候放牛,一天2角錢,現在一個月村民平均能掙到2000多元;以前買東西要糧票、油票,出門錢都要裝包包里,后來有了存折,再后來有卡,現在卡也不要了,直接用手機了,這個變化太大了!”高德敏說。
近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改變消費方式的同時,也倒逼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戰旗村又一次抓住機遇,搭上“互聯網”的便車,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新業態創造出新活力,實現了經濟新的騰飛。
在今年5月建成的戰旗村第五季·香境商業街中,在這個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情景院落式商業街區中,囊括了民宿酒店、餐飲美食街、特色手工體驗坊、品牌創新中心、農業品牌夢工廠等多種新業態,擴大了戰旗特色產品集群效應。
2017年11月,戰旗村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京東云創”“豬八戒網”“天下星農”等知名品牌營銷公司合作,搭建“人人耘”種養平臺,實現農特產品“買進全川、賣出全球”精準營銷。
新時代新征程。戰旗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產業富民,發揮媽媽農莊等項目帶動作用,打好陶藝坊等鄉村十八坊傳統文化牌,聚商氣、匯人氣,積極爭創AAAA級景區;聯通城鄉兩頭、農業內外,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業態提升產出效益;引入現代企業制度,釋放村集體經濟紅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培育新業態拓展了創業“新空間”。戰旗村引進涉及觀光休閑農業、農事體驗、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項目,創造了發展創意農業、“農業+互聯網”、農家樂等新商機,吸引了一批人才下鄉投資、村民就近創業。
目前,戰旗村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公園城市”建設理念,持續實施“綠色發展二十條”,抓好生態宜居家園建設,全域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