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海拔高,冬天確實非常冷,大家都有橋過,我很開心。”
經年累月,王麒淦與村民建立了感情,也同他們一起見證村莊的發展
“這些事不是大事,是我個人所能做到的事而已。”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吳振東
近日,復旦大學黨委收到一封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川主寺鎮漳臘村的感謝信。信上說:“我們深深感謝復旦大學培養了有家國情懷、‘立心為民’的好學生——王麒淦同學。”
王麒淦是復旦大學2019級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通過這封感謝信,很多老師和同學才第一次知道了王麒淦捐資建橋修橋的事。
11年來,在漳臘村村頭的漳臘河上,橋從無到有,從水泥橋變成鋼架橋,折射出一個山村攻艱克難的戰貧足跡,銘刻了一個少年立心為民的家國情懷。
王麒淦與他捐資修建的隆昌橋
捐資筑橋取名“隆昌”
“她從水里掙扎著起身的樣子,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那是2010年的漳臘村,村頭的漳臘河是村民去種莊稼的必經之路。河上沒有橋,村民赤腳蹚過滿是淤泥和鵝卵石的河道時,摔倒或深陷是常有的事。
一位母親,背著竹簍,牽著孩子,腰彎得很低,過河時幾次摔倒,又掙扎起身,到達對岸時已是一身泥水。
王麒淦一家居住在松潘縣進安鎮。8歲時,王麒淦與父母一起,從進安鎮去川主寺鎮參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途經漳臘村時正好看到這一幕。
王麒淦和父母向村里了解情況,村干部解釋說,村里年輕人少,留守的老百姓只能維持基本生活,修不起橋。王麒淦決定,將自己的壓歲錢和參加比賽所得的共計3000元現金全部交給漳臘村,讓村里建一座方便村民往來耕作的橋。
一周后,一座水泥橋連接起了房舍和菜地。橋建成的當天,興奮的王麒淦在橋上來回走了好幾遍。“那里海拔高,冬天確實非常冷,大家都有橋過,我很開心。”
2018年,由于洪水沖擊和多年淤泥腐蝕,水泥橋塌陷到泥里,無法使用。王麒淦得知后又捐出了自己的獎學金,用于購買鋼筋、水泥等材料,村民們出工出力,建起了一座更結實耐用的鋼架橋。
建鋼架橋之初,王麒淦還建議村干部,在橋中間搭一座棚子,“這樣大家干活累了可以休息,下雨時也能避雨”。
村里采納了他的建議,橋上建起一座人字形雨棚,棚下有一排座椅,棚頂掛著的牌匾寫著“隆昌橋”三個紅色大字,這是王麒淦和村民們共同起的名字,寄托著盼望漳臘村早日脫貧、富裕昌隆的心愿。
從2010年起,王麒淦每年寒暑假都會去漳臘村,看看橋的情況,一旦發現橋體有損壞或老化,便捐款修整,11年來他已陸續捐出多筆款項。今年暑假,他發現雨水使鋼材生銹了,就捐出了在復旦大學獲得的獎學金,為橋換了鋼材、刷了漆。
與村民的感情不止一座橋
王麒淦與村民的感情,不止一座橋。
漳臘村曾是國家深度貧困地區,20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第一次修橋時,村民邀請王麒淦去家里吃飯,拿出最好的飯菜,只是一碗碗咸菜。
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在外務工,留下老人和孩子。王麒淦回村,總會帶些書或衣物,陪村民拉拉家常。“村里的硬件設施這些年好了很多,但很多兒童缺乏關懷和陪伴。”
一個叫鄧齊曜的孩子,父母常年打工在外,由爺爺奶奶辛苦撫養。偶然認識后,王麒淦每年假期都會上門,給他學習上的引導和幫助。
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念總碑前,王麒淦給鄧齊曜講紅軍與村民軍民情深、艱苦奮斗的故事。一處烈士墓上放著一頂紅軍帽,引起鄧齊曜的興趣,“哥哥,我長大了要當軍人。”王麒淦勉勵他:“好好讀書,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王麒淦還是五年級學生黨澤軒的“一對一家教”。每次上門輔導前,他會先去書店為黨澤軒挑選一些書籍做禮物,而這些書要符合自己定下的三個標準——“適合黨澤軒的年齡”“主人公性格堅定”“正能量”。同時,他耐心解決黨澤軒在課業上遇到的困難,本就勤奮的黨澤軒在其輔導下不斷進步。
“我希望這些陪伴可以鼓勵他堅定地把書讀好,走出大山,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王麒淦說。
不久前,黨澤軒的家庭遭遇變故,王麒淦送給他一本《魯濱遜漂流記》。書的扉頁,他用鋼筆正楷寫下:“天助自助者,我們有淚水時,更要崇尚堅強——與澤軒弟弟共勉”。
經年累月,王麒淦與村民建立了感情,也同他們一起見證村莊的發展。
“過去往返漳臘村,30公里的路要開上三四個小時,如今只要40分鐘。”近年來,王麒淦感受最深的改變是交通。不僅如此,已經完全脫貧的漳臘村,沿路村民木質結構的土房變成了水泥房,村里發展起了旅游業,游客一年多過一年。
“他果然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同學”
“十多年來,王麒淦同學堅持默默無聲地捐獻,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服務于人民群眾。”感謝信里寫道。
復旦大學黨委也給漳臘村村民回了一封信,信中說:“他的成長、成才也離不開松潘縣這片沃土的培育。”
王麒淦一家居住的松潘縣,在汶川地震中受災嚴重。
他清楚地記得,地震后和媽媽上街找吃的,大小商店里已經沒東西賣了,一家餐館的店主看到了這對無助的母子,遠遠打著招呼,給他們拿來食物,卻不肯要錢。
危難時刻,松潘老百姓身上體現出的淳樸和友愛,在幼小的王麒淦心里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而澆灌這顆種子生長的,是王麒淦的父母。
父親是人民警察,母親是人民教師,在王麒淦印象中,自己的父母似乎事事都要嚴格一些。小時候,王麒淦和幾個小伙伴玩鬧,不小心踩壞了托兒所的菜地,其他小朋友都沒受到什麼責怪,只有王麒淦的媽媽帶著他登門道歉,隨后又罰他面壁思過。
但對于王麒淦想做的“大事”,這對父母又格外寬松。當提出捐資筑橋時,他們很贊許;當提出想在本科畢業后成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隊員赴邊疆支教時,他們同樣贊成;對于王麒淦提出的“要一直踐行服務社會服務他人之事”的理想,這對父母更覺欣慰——孩子讀書時,每個周末,一家人都會擠出時間做社區志愿者,逐漸養成了王麒淦用心感受社會、主動幫助他人的秉性。
“他果然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同學。”聽聞王麒淦默默捐資11年的事,他的同學和老師都很欣喜,卻無人感覺意外。
輔導員李小康說,王麒淦一直在班級做團支書,早就給他留下了“做事積極、默默付出、讓人放心”的印象。
同一個寢室里,室友們經常彼此打趣,大家給王麒淦起了綽號,叫“淦大事”。當被問到捐資筑橋、方便村民生活這件事是否是“大事”時,王麒淦笑著搖頭:“我覺得這些事不是大事,是我個人所能做到的事而已。”
最近,王麒淦把朋友圈個性簽名改成了“不忘初心”。當稱贊接踵而至,他更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服務大眾、服務社會、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的諾言,要用一輩子去踐行它。
(實習生馬雪迎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