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鐵成金未是靈,若叫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做水晶。“楊萬里《荷池小立》
荷花是六月花神,這是指的農歷6月,實在農歷的暮夏。雖然正值酷暑,但是季節已經近秋,所以荷花在詩詞中不僅是夏花,亦是秋花。
荷花出水為蓮,未出水為藕,夏有蓮米荷葉,可供食用,有花開可消夏煩,冬天有藕根可食用。生在淤泥,卻自有獨特的自潔功能,大氣而奉獻,不勞農人過多的田園照顧,生生不息,有千年的蓮子仍舊可以開花結果。荷花看起來如此普遍,卻細想,卻又是如此不凡。
它的確是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是一個無窮的寶藏。
用荷花比做人,當然是對人的贊美。比如紅樓夢說林黛玉是秋江芙蓉,打動了多少人的審美和追慕。又比如形容君子,荷花高潔,形容美女,出水芙蓉。周敦頤有《愛蓮說》,更是升華了蓮花的君子形象,成為千古名篇,影響了后世無數的知識分子,尋求自身的理想與自信,不斷的在人生中提升自己。
但是我今天要談的是楊萬里,如果大家是后天學蓮,楊萬里可謂天生荷花,一個人天生的喜歡是掩飾不住的。他是我看到寫荷花詩最多的詩人,至少流傳下來的就有100多首。當然不是為寫而寫。他的荷花詩首首都是人間生動的氣息,是天然歡喜。是問一個人不真愛荷花,何以有說不完的話,寫不盡的詩?在這點上,周敦頤只是描繪了荷花所謂的精神上的崇高地位,而楊萬里,無需自我拔高,他,就是荷花。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朝楊萬里《小池》
這詩如此的清新活潑,是他50歲在常州就任寫下的。不同的人,讀到這首詩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年輕人讀到的是嶄露頭角,中年人讀到的卻是愛惜人才,畫家則會嘆服這樣的詩,畫面均衡,細節深厚,卻又清新驚艷。一種向上的氣息,仿佛楊萬里永遠28歲,誰能知道他已經半百?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楊萬里寫西湖荷花的名句。要知道,杭州當時是南宋的皇都。西湖的面積比現在大,而酷愛荷花的楊萬里并不是刻意要渲染皇都的繁華。他本身就愛著荷花,而這首詩是送給朋友林子方的,是暗示他你不要離天子太遠,京城才是你發揮自己才干的最好地方。
但這首詩無疑成了杭州西湖最好的廣告詞。雖然后世的西湖,不復南宋的光景。但誰能不愛那接天蓮葉,麗日荷花的盛景?
有人會問了,這和楊萬里是荷花有什麼關系?難不成寫過詩,就無限給他光環,那李白也寫過,蘇東坡也寫過,李白還號青蓮居士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簡單的說一下楊萬里的家鄉和生平。
他生在江西省吉水縣,他的門楣不高。他的父親酷愛《易經》,喜歡讀書,但是家里并沒有多少錢。而楊萬里8歲的時候,母親就死了。這位父親沒有再娶,他將所有的錢用來買書和培養楊萬里。但是這肯定不是一個虎父,精通易經的父親更教會他如何觀察生活和如何在讀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他的父親,要不就是家里有田,而江西水田多,荷花茂盛,要不就是替人做小幕僚外加算命。
楊萬里在父親那里學到的是堅韌樂觀。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錐便得傲蓑衣?”我不相信他一生沒有做過農活,但是他的父親肯定不會讓他浪費光陰。晚年的楊萬里說自己指頭沒有沾過泥巴,難道用毛筆寫字的人就該鄙視農民農夫嗎?他對農民土地荷花的熱愛來自于哪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艱苦的童年和少年,還有父親清貧卻達觀的思想和行為。《易經》帶給人的是對苦難的隱忍和天道輪回萬物消長的大眼光。
我相信楊萬里對荷花的熱愛,來自于童年,少年和青年漫長的觀察,也包括了他對人生的思索。他和周敦頤不一樣的是,周敦頤著重強調了荷花的高潔,但是楊萬里卻看到了荷花的奉獻,是在無限的利他和有為中獲得生命的意義。
對于楊萬里而言,能夠做出更大的成就固然好,如果不能,也最大能力的燃燒自己,比如父親。這是荷花和楊萬里的關系。他來自于土地和江湖,他就是荷花。他比很多人都扎實。
27歲的楊萬里進士及地。但是他已經很成熟了。他不是富家子弟。
我簡單的用百十個字拉一下他的仕途歷史。
29歲,他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南宋偏安,金國成為巨大的邊患。32歲,他堅定抗金愛國的信念。40歲,上表政論,提出了振興國家的系統方略。43歲,治理奉新縣策略得當,深入細微,頗有政績。44歲開始起,在朝中擔任中高職位,也會外放,歷經四朝。72歲退休,80歲逝世。追封廬陵侯。
有人會說這一路青云呀!和荷花什麼關系?
這個高官的背后到底是什麼?楊萬里一生敢于直言,也就是說他想好了的事情,不怕得罪人。沒到一個地方或者一個職務做官,他就準備了回鄉的盤纏,不讓家里人添置用品。要知道南宋之繁華杭州是當時世界級的都市,你能想象這樣一個人維持著農民一樣的本色?他在地方上面頗有政績,積累了無數的財富,但是他全部放在官庫里。
退休之后回鄉,他只是住在自己老家的一角,僅能夠遮蔽風雨。有人說他清貧得水一樣,只有官帶子是金的。
但這樣的一個人,卻一生到哪里都喜歡看荷花。他到浙江臨平看到農民和漁民們在水蕩上種荷花,并且養魚,感到無限欣喜,這是他愿望國泰民安的“荷花世界柳絲鄉“,而且他并非浮光掠影,只有小時候體會過漁民的生活,才將漁網,茅舍寫得如此生動。
那留下的一百多首荷花詩里,是接地氣的和荷花說話跳舞:“荷花正鬧蓮蓬嫩”“只揀荷花鬧處行”,“更把綠荷包熱飯”“胡床四面是荷花”,可是這些荷花都不是他的私家園林,但是他只要一看到荷花,荷花和他都無界限。“為愛荷池處處來。”那里有他27歲前荷鄉歲月的無盡情懷,哪怕他在異鄉,哪怕是別家庭院。
在做官游西湖的時候,他寫下: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這又成了西湖荷花的好詩。這已經是他在當官了,他卻自然的順手摘荷花,要的就是這露的新鮮風味,有人以為雅,我卻看到了這就是他從前的生活。
最能表達他內心思想的是老年的時候寫的一首詩《食老菱有感》
“幸自江湖可避人,懷珠韞玉冷無塵。
何須抵死露頭角,荇葉荷花老此身。”
他老了,一生的奮斗,有悔更有不悔。菱角一生無需像荷花一樣尖新出釆,但自有自己的才華和自在。他說的是菱角,實際也是回顧自己荷花的一生。因為正是有荷花的光彩,難免也會承受不一樣的風雨。但現在七十多歲了,他也不再有能力和從前一樣綻放,但是荷葉水鄉,終于可以讓他平靜謝幕。
說一個人一時像荷花很容易,比如林妹妹的高潔不染,但說一個人一生像荷花,實在是不容易,因為容易不均衡。
楊萬里一生并沒有被特別重用,因為他的才華若放在重要的崗位上會有更大的作為。但是他不止有荷花的高潔,更有荷花的奉獻和接地氣,在仕途的起伏中還真的是無怨無悔。
從荷花故鄉中來,回到荷花故鄉中去。他有荷花的那種熱鬧,不止是精神上的,他文風的俊爽大氣,他為人的清廉利他,無需要自我標榜,他只是看到荷花,就心生歡喜,那是他的一生。
他就是荷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