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于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
干支甲子據《呂氏春秋》《五行大義》記載,最早是人文始祖黃帝命大撓所創。從考古學挖掘的甲骨文刻辭推測,至少在商朝第四代國君太甲時期就已廣泛使用。
十天干天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十月河圖歷,也叫“十月太陽歷”,現在彝族不少地區仍然在使用這種古老的十月太陽歷。它將一年分為十個月,五個公月,五個母月。分別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替每個月,那麼一個月36天,共360天,剩余5或6天則定為節日,上下半年一次節日(彝族火把節就是源自十月太陽歷)。
十天干也具備方位屬性,甲乙代表東方,五行屬木,星象為二十八星宿的青龍七宿。丙丁代表南方,五行屬火,星象為二十八星宿的朱雀七宿。庚辛代表西方,五行屬金,星象為二十八星宿的白虎七宿。壬癸代表北方,五行屬水,星象為二十八星宿的玄武七宿。戊己代表中央,五行屬土,星象為三垣中宮紫微垣。
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最初是用來反應植物生成成熟過程的12個階段,通過生長的12個變化階段來描述時間屬性。后來在春秋戰國時期被廣泛應用在天文歷法領域,通過觀測北斗七星不同季節的斗柄指向不同,人們把天空分成的十二個方位區域,并與十二地支相結合。
子就是孳,滋長、滋生,孳表示萬物長于下面,與二十八星宿的女、虛、危三宿對應。
丑即為紐,表示萬物卷曲即將冒頭,與二十八星宿斗、牛兩宿對應。
寅即演、引,指萬物初生、引出,從這里開始衍生、成長,對應二十八星宿的尾、箕二宿。
卯就是茂,是說萬物生長開始茂盛。對應二十八星宿的氐、房、心三宿。
辰即震,萬物都已蠕動起來,欣欣向榮的生長。對應二十八星宿的角、亢二宿。
巳即起,意思是陽氣升起到極點,陽氣已快浮盡。對應二十八星宿的翼、軫二宿。
午表示交午,萬物陽氣之道將盡日趨成熟,陰氣始生。對應二十八星宿的柳、星、張三宿。
未即味,是說萬物快要長成,有滋味了。對應二十八星宿的井、鬼二宿。
申即為身,指萬物的身體、外形已經長成。對應二十八星宿的觜、參二宿。
酉表示老,指萬物已經成熟,開始收斂。對應二十八星宿的胃、昂、畢三宿。
戌即滅,表示陽氣尚存,但已潛藏,萬物開始衰落滅亡。對應二十八星宿的奎、婁二宿。
亥即核,指萬物收藏在里面,入核的意思。對應二十八星宿的室、壁二宿。
如何推算干支紀年?干支紀年是我們古代應用最廣的紀年歷法,現在仍然是農歷中普遍應用的歷法,比如2020年就是庚子年,前一年的2019年則是己亥年。那麼任意一年是如何推算干支甲子呢?
我們先將天干地支標上序號: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同理,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然后用年數減3,所得之數的尾數就對應天干。年數減3所得之數除12,取余數對應地支。這樣就求出所求年份的干支甲子了。
古人還有掌上推導演算的方法,再次不多做介紹。因為可能有朋友會問了,如果不懂八字命理,了解這個有啥用?那好,我想問的是,你曾經為歷史學習苦惱過嗎?你還記得中國近代史上那些著名事件是哪一年嗎?辛酉政變是哪一年?甲午海戰是哪一年?戊戌變法是哪一年?庚子賠款是哪一年?辛丑條約哪一年簽訂的?辛亥革命又是哪一年發生的?
就算你不喜歡歷史,你的孩子要不要學歷史?那麼,對于學歷史的同學,如果會干支紀年推算方法,遇到判斷題或者選擇題時,只要核對天干編碼,一下就能判斷出正確答案!例如:
通過前面所講的方法,對天干地支從1開始編號,那麼年數減3,所得之數為對應天干。一下就能知道1893-3=1890,尾數0即對應為“癸”,那就不是甲午,所以判斷為錯!其實甲午應該是1894年。同樣的辛酉政變這道題,我們可以根據答案反推,天干“辛”對應數是8,答案中哪個年份減3后等于8呢?很容易就能發現是1861年!
當然推導方法不止一種,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