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風,上一期我們講到天干地支和生辰八字。然后很多朋友就在評論區留言或者是私信我,想讓我幫忙看一下八字。有要算命的,有要看運程的,還有想合婚的,但這些信息我都沒有回復,為什麼呢?看完本文您就明白答案了。
算命呢其實是民間的俗稱,學術上的專業稱謂叫做預測或測算,中國的算命術源遠流長,而且種類繁多,理論核心是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以及易經八卦,系統繁雜而深奧,狹義的算命即指的是對人的生辰八字進行批解和推斷,并預測命主的六親,性格,婚姻,事業,財運等是非與優劣。廣義的算命則包含了紫薇斗數,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門遁甲,地理風水等等,那麼算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算命一般是指根據個人的生辰八字,面部,五官和手紋的特定規律來推斷命運的一種特別的行業,原始算命的產生和流行主要是遠古時期人類社會生產力和認知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結果,在人類社會的初期,畜牧業和農業高度依賴于自然條件,那個時候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飼料化肥、更沒有現代的一些防病抗災的手段,人們把風霜,雨露、干旱、雷電等自然現象看作是天地的意志或是當作某種神靈的指示,所以就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極端崇拜,認為是上天安排著人類的一切,為了不讓自身遭受災難,古人就開始使用人為的方法來祈禱上天,比如祭祀、巫師、還有宗教,而巫師的占卜之術就是算命這個行業的雛形,在我國古代或者西方中世紀時,巫師以及宗教首領的地位可以說相當于今天的科學院院士,早在商周時期,天命這種說法就已經在一些人的心里扎根了。
孔夫子就是一個相信天命的人;然而像孔子這種知識淵博的圣人,按說是不應該相信命運的,而且孔子也說過君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同時孔子也說過五十而知天命這種話,為什麼孔子也會相信命運呢?我們從孔子的經歷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們知道孔子是單親家庭,從小受盡磨難,命運多舛;但這同時養成了他好學習不服輸的性格;最后在民間辦學,形成了一股很有影響力的團體,并且后來成功地由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進入統治集團,官居大司寇,行攝相事;相當于代理總理。
相傳他在40歲的時候考慮要不要入仕做官,結果占了一個賁卦,以后我們會講,山火賁,意思看起來光鮮,實際只是裝飾而已;雖然孔子很有能力,但做官也不可能做到太高,國君不會給你實權的;所以孔子沒有入仕,而是繼續教書,到了孔子五十歲的時候,魯國國君己被三桓架空,也就是魯國三家最有勢力的卿大夫,而三桓也被自己的家臣架空,由于國君需要新的政治力量來制約三桓,而三桓也需要孔子來制約家臣,所以邀請孔子入仕做官,于是入朝為官,行攝宰相之權,算是做到頂了;但是由于國君和三桓懼怕孔子做大做強,最后還是變相收回了權力,這時孔子又占得一卦,為火山旅,于是孔子離開了魯國,開始周游列國,在長達十四年的周游期間,運氣好的時候被衛靈公奉為上賓,粟6萬石,但還是山火賁、沒有實權,而運氣差的時候,在宋國被司馬桓魋追殺;更慘的是在去楚國的路上占得一卦,為澤水困,結果被軍隊圍困于陳蔡之間,斷糧七日,險些餓死;在回魯國之前被人稱作累累若喪家之狗。
我們以后會講到六爻之中初難知、上易知,所以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到五十歲以后不用算也知道了;躊躇滿志的孔子帶領弟子風塵仆仆奔走列國,四處推廣自己的政治主張,很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卻四處碰壁,后來才深深醒悟到,個人無論怎樣優秀也無法改變冥冥之中左右他人生的手,他把這個看不見的手歸結為命運,他不僅知天命,而且是一個畏天命的人。孔子為了宣揚倫理道德,還表達了: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的思想;所以孔子后來和弟子們在周易中加進了注解性質的十篇文章,統稱為十翼,也就是易傳;幾乎與此同時、齊國大夫鄒衍創立了五行學說,與易經的陰陽學說相結合、形成了陰陽五行學說,致漢代再有董仲舒、京房等人的發揚光大,逐漸形成了一套有理論有方法的卜卦算命系統,這里有一大批學問家的參與和倡導,可以說盤根錯節,陣容強大。
我國算命術的興起大致于兩漢,主要見于班固的《白虎通義》和王充的《論衡》,兩部著作里提到有人利用干支推究命理,此后三國時的管輅lu,東晉的郭璞,南北朝時的竹陶、弘景等人都對算命術有所研究和補充,但理論粗糙,方法簡單,范圍也比較狹窄;到了唐朝,李虛中粗通陰陽五行,基本確定了以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推斷其一生的富貴壽夭和吉兇禍福;經五代宋初的徐子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完善,演化為以出生的年月日時、四柱八字算命法;算命術進入了成熟和完善階段,可見八字算術從萌生到定型,始終依賴干支計時這個因素,這種算命術,適應了人類預知和掌握命運的心理愿望,自產生以來就受到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再加上歷代文人學士的大力倡導推動,致使八字算命術不斷得到加工整理,豐富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套極為復雜的算命系統。
明清兩代,八字算命術,更加普及,風靡朝野,并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在這種社會歷史背景下,人們對于自己的生活難以把握,因此就很自然的信奉起那些大知識分子的觀點了,而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也樂意接受這一套理論,并且不斷地加以推廣利用,從此以后那些時運不濟的人,則習慣于樂天知命,而不是怨天尤人了。天命觀經過大批學者的倡導,從統治者到平民百姓,信命之風,非常盛行。
算命學的出現是易經文化的一個派生,也使易經的太極陰陽文化與人的生老病死現象緊密結合起來,八字干支算命術,其實就是易經八卦,陰陽五行的具體應用,在當今社會、大家提到易經、周易,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算命,提起算命,很多人就等同于周易,其實兩者并不是劃等號的,從發展歷史來看,周易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演算體系,而算命學真正意義上的出現是在唐朝中晚期,理論體系完備則是在北宋時期。而算命術,是以易經的天干地支、陰陽五行來推算的,但它只是易經術數理論體系中的一個層次,也可以說是創新應用,但并不是易經的全部。總結起來就是說易經包括算命學,而算命學只是易經文化的一小部分內容而已。
算命術是人類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它之所以深入一些人心中,并且長達千年之久,是因為它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人們期望能從算命先生那里得到自己未來的答案,即使不如人意,也希望算命先生可以告訴化解的辦法,而真正化解的方法就在易經當中,易經其實就是古圣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模擬天地萬物運行規律而制定的。所以周易本身就是古人對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于是古人就慢慢根據這些規律,總結出了最淳樸的經驗預測方法,根據經驗去判斷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對于未來做出一個簡單的預測,并參照以往的經驗教訓來盡可能地化解災禍;
但為什麼后世的算命就慢慢變了味道、傳得神乎其神,而被認為是迷信呢,因為本身就是一個預測類的學術,很容易會發展成騙術,因為人們對變化莫測的浩瀚宇宙充滿著恐懼和好奇、對自身的前途命運和吉兇禍福又充滿了期待和擔心,人們害怕災難,希望自己一生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希望自己擁有更多金錢和權力等等,只要是能滿足自己的欲望,人們總是希望自己長壽,能夠享受榮華富貴;當然這種想法并沒有錯,因為人們需要一個心理寄托。現實生活中的磨難和挫折非常打擊人們脆弱的心靈,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冥冥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控制,于是就想把精神寄托在什麼東西上,以求自己獲得好運,而那些騙子正是利用了人內心的弱點進行行騙的,所以說易經這些知識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瑰寶和生活智慧,在好人手中就是寶貝,在壞人手中就是騙術。
算命只能是在確實無能為力,無法抉擇時的一種精神寄托,而真正想做的事,或者必須要做的事,又豈能因為兇禍而放棄呢?同樣那些違背倫理道德的事,違背法律和原則的事,又怎麼能因為有好處而肆意妄為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孔子周游列國14年,雖然受盡磨難,但他后來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正說明了他樂天知命的偉大格局嗎?
講到這里,朋友們應該明白,為什麼我沒有回復一些粉絲和網友的留言了,八字測算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的人有很多,甚至包括很多雙胞胎在內,八字相同,但命運并不相同,因為除了年月日時這四柱八字之外,有時還需要精確到分和秒,另外在地方時辰上,中原和邊疆地區又有所不同,在季節上,冬令時和夏令時也有所不同,很可能父母有時也會記錯時辰,還有就是性別以及兄弟姐妹當中的排行,甚至母親懷孕時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先天風水,都是影響八字命理的關鍵因素,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那麼八字測算無疑是一項大數據工程,恐怕只有現在大型云計算才能處理這些數據了,況且,在你找人算命的時候,如果這個先生說你是好命,而另外一個先生說你是爛命,你又該相信誰呢?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算先天的命,而是改后天的命,
《禮記·經解》篇中說: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易傳·文言傳·》中也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見,先天的命運雖然存在,但人們后天的種種修為,才是改變命運的必由之路;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作惡壞德的個人和家庭,也必然會有更多的禍殃。所謂的趨吉避兇,趨福避禍,不是那些算命大師所能帶給你的,而是通過你自己積德行善而改變的;我們之前講過,易經的流派有道家易,儒家易和術家易,但無論哪一派,都離不開易經的陰陽變化,也都逃不開世事的因果輪回。所以說易經最大的功用不是算命,而是易理,陰陽相互轉化,禍福相互依存,吉能轉變為兇,兇也能轉化為吉,所以把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經驗以及教訓上升為處世理論,歸入哲學范疇,從而指導人們積德向善,要遠比迷信吉兇的預測更能讓人心安理得。
好,這里是雅風國學,如果您喜歡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評論和轉發,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