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我早上上班,接到命令:晚上買羊肉回家。
老婆特意給我帶了盛物:一個樂扣樂扣的盒子。
中午,同事遇到高興的事兒,一定要吃飯,請吃的是羊肉。
下午,四點多,我去中午吃羊肉的地方買羊肉。只見飯桌已經擺滿路旁,長長的幾百米,原來的店員和新招的臨時工,嚴陣以待,裝入口袋的各種菜品,擺了滿滿的一堆,所有的碗都是快餐一次性的,筷子全是方便筷……走過的人,充滿儀式感,莫名地有些激動,我也成功地被帶偏,有了過年的感覺,想有要大醉一場的沖動。
買了一斤羊肉、一斤羊雜,共286元。
因為要的湯少,底鍋免費。
這里,接到老婆電話,興趣地囑咐:別忘記了買餃子。
于是成都人過冬至進補的主角全部登場:羊肉湯+餃子。還形成了小關廟街、三官堂等喝羊肉湯的熱門地方。.
我一直搞不懂,遠在西南的成都,冬天本不冷,過了春節便是春天。如今,海棠花便已盛開,進補何以如何受歡迎?
回家的時候,聽“下班正前方”,談的也是冬至和羊肉。從主持人的演繹中得知,冬至曾經叫冬節,是一個大節日。所謂冷到極致便是溫暖,冬至進補,迎接明年,寓示轉運。
晚上看電視,又在演成都人講吃羊肉。采訪中,賣羊肉的老板,一味地回絕,太忙,太忙,沒有時間,有的老板紅光滿面,高興地說:去年一天賣了8000斤。
什麼概念,就是說一家小店面的交易額達到近百萬元。
去網絡探索緣由,仍然不知所以,只講當年漢高祖的一個傳說,說,先吃狗肉,后吃羊肉,反正就是一種美味。后來,發現羊肉有進補功效,二者一結合,冬至吃羊肉進補,就成了一種有文化的行為,演變至今。
傳說其實都是講給小孩子聽的,是老板編的賺錢故事。
用四川話講,不過是一個八卦龍門陣。信,則有,不信,則無。
成都人信了,還信得執著和熱烈。
找來尋去,我放棄了追究。
其實,從成都人的本色看,把吃羊肉搞得如此驚天動地,可能只是大家給吃賦予的一種文化色彩。畢竟,吃飯吃的是感覺,先管飽,再吃好,吃出文化最高級。
成都人講究生活,整個節日,整點樂子,湊個緊張空氣,何樂而不為。
只要記得,冬至這天,成都人很有文化,把吃羊肉整成了盛大的節日,每年都必須傳承和惦記著這一口,我想這是成都人的一種幸福。
還有一個例證:中年吃羊肉的時候,隔壁的一桌,等了近一個小時,一個領導模樣的人,才端莊地來到,接著開吃,暢飲。
如此觀之,成都人推冬至吃羊肉,遠不是吃這麼簡單,這可能就是成都人冬至吃羊肉的資格理由吧。
道理越想越簡單,成都人冬至吃羊肉進補其實是“扯八字”,源泉很簡單,不過是對一個“龍門陣的”文化化。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字是“文化”。
沒有文化真可怕,有了文化贏天下。
成都的冬至,因為文化的靈魂作用,讓吃羊肉成為擁有傳承故事的神圣氣質,整座城市因此彌漫開了強大的氣場。
l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