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匣實物
養心殿正脊上的“錢龍”
太和殿藻井上的符板
2018年9月3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登上了養心殿正脊,將寶匣取下,宣告著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施工正式啟動。那“寶匣”是什麼,拿下它又有什麼特殊意義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請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老主任李永革老師聊聊“故宮屋頂上的那些鎮物”。
李永革說,這次養心殿舉行的儀式,行話叫“請龍口”,也叫“迎龍口”,就是修繕古建筑時,如果要拆、調正脊,首先要拆龍口取出寶匣,妥為保存。寶匣是房子的鎮物,清代“請”下來的寶匣要請至工部供奉起來,待修復好了再把寶匣迎回來,請、迎龍口時都應舉行祭祀儀式。寶匣是安放在正脊正中的一個錫膽銅盒(或木盒),雖然只是個盒子,但是卻擔負著為整個宮殿壓勝的重任。故宮每個院落的正殿正脊上,都要安放。那麼這個院落殿宇的“內丹”到底要放在哪里,里面放了些什麼寶物,怎麼能發揮作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據《北京青年報》
A 古人相信 鎮物可保宅第平安
寶匣安放于建筑正脊的“龍口”內,也就是正脊與建筑中心線的交叉點上。正通脊內中空,寶匣安放其中,之后加蓋扣脊筒瓦、砌合正脊稱為“合龍”。新建筑寶匣的安放,應該在屋頂瓦面施工完成之后進行,現在也有地方將它與竣工儀式合并,瓦面做好了先不蓋龍口,下架彩畫完畢后合龍、上匾。
為什麼要搞這些儀式呢?李主任說,在清代,安放寶匣是禮部負責的,欽天監考訂日期,要舉行典禮。比如《惠陵工程備要》里便記有:“(光緒四年)五月十七日辰時,遵照欽天監擇定吉期,謹將隆恩殿正脊合龍,并將寶匣安奉妥協,監督各員行一跪三叩禮。”
其實合龍儀式,也有一層實際意義,就是為工匠找補收入。歷代施工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各種儀式——開工、上梁、安放寶匣、竣工等,是工程的各個節點。在不按月發工資的舊社會,木工、瓦工們要獎金,大概就要用這些方式了。
正脊上安放壓勝鎮物是中國古代傳統,至晚到漢代,就有了用鎮物保宅第平安的記載。寶匣安放在正脊的正中位置,在正通脊中事先墊上木炭,寶匣兩邊并樹立兩根木炭塞嚴。看來在新家中放入炭包,早在明清之時就已經盛行了。這款“定制炭盒”以柞木木炭為上,除了要保護寶匣內的東西外,主要的作用是吸收返潮水分,以保護下面的扶脊木和脊樁。寶匣的密閉性其實并不好,故宮屋頂的寶匣打開之后,里面的有機物通常會化成一團難以辨識的渣子,而除金元寶外,其他元寶、錢也會氧化變黑。
故宮的寶匣大小不一,根據殿宇的大小而定。如以壽康宮后殿銅寶匣為長25.7cm,寬21.6cm,高6.1cm;太和殿的寶盒長30cm,寬25cm,高8cm,比壽康宮略大。那麼寶匣要被人拿走了怎麼辦?其實完全多慮了。第一,在寶匣安放后,搭材就要撤除,油工開始做油飾,沒有人能再上屋頂了。第二,雖然它叫做寶匣,但其實里面并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寶貝,零零散散的,更像是算命大師的工具箱。
B 寶匣里的東西 其實不大值錢
紫禁城里,主要建筑都有寶匣,以壽康宮后殿銅寶匣為例,內裝地黃、沉香、鶴虱草、木香、乳香、茯苓、合香、檀香、人蓡、紅高粱、紅豇豆、麥子、糓子、吉豆各一包,五色線及壽康宮后殿合龍經咒一部。歸納起來,主要有:中藥、谷物、五色線和經書。官書中對于全套的寶匣記載比較詳細,如道光皇帝剛剛建好自己的萬年吉地寶華峪的時候,在祾恩殿合龍的時候,寶匣內金、銀、銅、鐵、錫各一錠,五色寶石各一塊,五色緞丁、五色線、暨五經、五香、五藥、五谷等物。清單如下:
五色緞丁:蘭、綠、紅、黃、白五色緞各一尺。五色線:蘭、綠、紅、黃、白五色線各一兩。五香:蕓香、降香、檀香、合香、沉香各三錢。五藥:鶴虱、生地、木香、防風、黨參各三錢。寶經五頁。五谷:高粱、粳米、白姜豆、麥子、紅谷子各一撮。
之所以多選擇數字“五”,大概是因為五為陽數之中,而龍口也在建筑之中吧。故宮殿宇所取出的寶匣中,還常置有金錢二十四枚。當然,根據建筑的等級、時期不同,寶匣里盛放的東西也不同,有時也多少會摻假。在1978年修維天壇齋宮時,發現正脊中木盒內的五個金屬元寶,并沒有金制的,只有兩枚銅的及銀、鐵、錫等各一個。而民國時期修建的寶蘊樓更為寒酸,龍口處只有幾片白鐵,全充鎮物。
C 故宮屋頂上還有與宗教有關的鎮物
除了寶匣之外,故宮的屋頂上還會陳設一些什麼呢?比如沒有正脊的欽安殿。欽安殿是紫禁城中軸線上唯一一座道教建筑,在三殿以北的御花園中,內供奉玄武大帝王。欽安殿本身為盝頂,沒有正脊,上安放寶瓶。2005年維修欽安殿,寶頂打開后發現,里面有乾隆年間的藏文刻板經卷九種三千多卷。最長為495mm,中等為238mm,最短為166mm。此外還有“紫檀”“檀香”等可辨識的中藥紙包。
這種體現了清代皇帝信仰中宗教“團結”的鎮物,還出現在紫禁城內等級最高的太和殿上。2008年太和殿大修時,我們發現太和殿藻井平臺中央供有神牌一座,前面有香爐、燭臺、靈芝五供,此外東西南北四方分別朝向正中各供奉一座符板。正中神牌高約37.5cm,寬23cm,經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辨識,神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為四層,由佛教護持真言、神名和道教璇璣八卦圖組成,背面有鎮宅七十二符。
正面第一層,刻《佛說大威德八字秘密心陀羅尼》,也就是一種鎮宅咒,經中提到它:“若有國王、王子、妃后、公主,及諸宰輔并凡庶類等,能書寫此咒安于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貴饒財常富,兒女聰明利智辯才。”正面第二層,刻十二位尊神的名字。東房神牌所刻二十一位尊神名,南方二十八位,西方十四位。太和殿神牌上的尊神名來自于《佛說灌頂咒宮宅神王守鎮左右經》,也是一部鎮宅的經典。正面第三層,左刻大白傘蓋心咒,中間刻“十相自在”咒牌,右刻六字真言咒。正面第四層是道教部分,刻璇璣八卦圖,正中為北斗九星,四周有八卦分布,指示方位。
在太和殿藻井蓋板上的神牌上,住著漢傳佛教的文殊菩薩,藏傳佛教中的大白傘蓋和觀音菩薩,并且還鎮以道教的璇璣八卦圖,也算是將滿天神佛都請來護佑皇宮了。
D 要住得安穩千萬不能得罪工匠呀
清代民俗,在一般民居的正脊上,會放置一串銅錢,擺作龍狀,以為鎮物。在養心殿的維修中,也發現了這樣兩條“錢龍”被釘在了明間正脊的橫梁處。與民間不同的是,這兩條龍全部用乾隆通寶串制,不僅有龍形,頭、爪、須俱全,儼然真龍。為了襯托真龍,脊檁的桁三件(檁、墊板、枋)也被繪制了五彩祥云,在故宮武英殿、養心殿中皆有此例。不知皇帝在下面詔對臣工時可否知道,在他頭上那個被天花遮蔽的房頂世界,正在云蒸霞蔚,行龍游走,三界諸佛護佑,各種經咒加持。
厭勝之術原本是古代的一種巫術,就是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古代建造水利工程時,多放置鎮物,比如杜甫有詩曰:“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乾隆挖昆明湖時,也將其側鎮以銅牛。
中國人對房屋有一種自然的敬畏,認為三界之靈均有居住在屋里的習慣。明代楊穆的《西墅雜記》里有幾個故事,都是因為建房的時候工匠犯壞,將“臟東西”放到房子里,以至于家宅不寧的。比如有木匠將兩個披頭散發、正在相角斗的裸體木偶人藏于房梁上,主人每天晚上都聽到房中廝殺聲此起彼伏。有石匠犯壞,將墻里的一塊磚頭用孝巾裹了,導致主人家整整四十余年喪事不斷。看來,古人要住得安穩,千萬不能得罪工匠,要讓他們在房間里, 放“對”的東西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1955.html